追憶敬愛的張家祥老師,「家祥星」星空永存

2021-02-18 巡星人

    本以為來日尚且方長,卻總有猝不及防。

    2019年12月29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張家祥突然病逝,享年87歲。

    今天,

    我們送別敬愛的張家祥老師,追憶他的生平。

紫金號 壯志初酬才情萬代

家祥星 研臻極理厚德千秋

    張家祥是南京人,1932年出生,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天體力學家,跟隨張鈺哲先生主攻小行星和太陽系。30年來,張家祥和其他研究人員共發現100多顆新的小行星和4顆新彗星,一生都貢獻給了天文事業。他曾參與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軌道測算、建立了精密太陽系動力學數值模型;1991年,美國哈佛-史密松天文臺將一顆小行星命名為「家祥星」,1999年,他出席「兩彈一星」表彰大會……

在中國本土發現第一顆小行星

    1954年9月,口徑60釐米的反射式天文望遠鏡在張家祥和張鈺哲先生的修復下,正式啟用投入小行星觀測。1955年1月20日,他們在通過60釐米天文望遠鏡拍攝的底片上發現了一顆小行星。隨後的數日,他們連續觀測,最終把軌道計算出來,立即上報國際小行星中心,得到臨時編號1955BG,後被命名為紫金一號星。

    這顆小行星,是中國人在中國本土發現的第一顆小行星。有了大型天文望遠鏡的幫助,隨後的不到10年間,他們共發現了有編號的小行星31顆。1965年到20世紀80年代,在張鈺哲先生和張家祥帶領下,紫臺的工作人員一共發現了130多顆獲得正式編號的小行星。

    在1991年,出於對張家祥研究工作的敬意,美國哈佛-史密松天文臺將一顆小行星命名為「家祥星」。

制定「東方紅1號」軌道測算法

    早在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之前,張鈺哲先生就對張家祥表示,要對人造地球衛星進行研究。張家祥憑藉著對小行星運動理論的研究基礎,在1957年和張鈺哲先生一起發表了《人造衛星的軌道問題》的專題論文,被稱為中國人造衛星運動理論的奠基之作,被世界所重視。

    1966年9月,張家祥擔任我國人造衛星任務軌道計算方案的預先研究,在和同事們努力下,中國第一個人造衛星「東方紅1號」軌道計算方案誕生。「在1970年,我們的第一顆衛星上天前,國家要求,衛星發射成功後,必須要率先對衛星的軌道進行再次精確測算,做到率先向全世界預報衛星出現的時間和地點。」張家祥回憶,那時的要求是「萬無一失」,不管用什麼方法要儘可能在衛星成功發射後,繞地球一圈後,通過觀測就要測算出衛星的實際軌道。張家祥最終順利完成了任務。

成功預報「彗木相撞」 

     1994年7月發生的SL-9彗星與木星相撞,是人類首次科學預報和觀測太陽系內的天體大碰撞,更是人類自然科學史上罕有的重大事件。

    張家祥老師在他所創建的太陽系天體動力學理論基礎上,主持進行了我國的彗木相撞預報工作,採取差分改進、非常小步長等高精度計算方法,算出的19個彗核和木星相撞時刻與實際碰撞時刻高度吻合,並先後向國內外發出7次預報,其精度與美國宇航局JPL的結果相當(全世界做彗木相撞預報工作的僅此兩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主持籌備建造「近地天體望遠鏡」

    上世紀末,年近七十的張家祥老師帶領項目組研製1米/1.2米施密特型近地天體探測望遠鏡,並致力於籌建新的觀測站。

    2003年,紫金山天文臺盱眙觀測站建成,這也是我國唯一的天體力學觀測基地。目前,該觀測站已成為國際近地天體聯測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時刻監測著可能對地球產生威脅的近地天體,以守護地球的安全。

 鼓勵愛好者 仰望星空  勤奮探索

    多年來,對天文愛好者,張家祥老師給予很多關愛,兩次題詞,希望愛好者們仰望星空、勤奮探索。

    2017年,聽聞南京天文愛好者協會舉辦了天文展覽,張家祥老師特地前往參觀,關心南京地區天文愛好者的日常活動和觀測;在天文科普研討會上,張家祥老師分享了上個世紀輔導天文小組學員的過往……

    往事歷歷在目,當仰望星空,我們會,憶起張家祥老師,也尋得見「家祥星」,他或許在星光燦爛處,凝望著。

相關焦點

  • 敬愛的劉老師
    銀海學校1804班 吳澤鑫證號:200401214118 指導老師:劉子燕敬愛的劉老師每當我看到您就像看到我的媽媽>您說話時溫柔的聲音您走路時輕盈的步伐您教導我們時,循循善誘、耐心認真的樣子都像極了我溫柔的媽媽敬愛的劉老師告訴您一個秘密每當您從我身邊走過
  • 懷念敬愛的陳餘年老師
    敬愛的陳餘年老師離開我們四年了。
  • 【秋思亂彈】冬至夜,懷念我最最敬愛的沈美秋老師
    沈美秋老師        今年的2月2日,我最最敬愛的沈美秋老師,您永遠離開了我們,離開了您心愛的京劇藝術以及您細心呵護著的學生們,您為京劇、為學生辛勞一生,這會兒終於可以休息了,但我知道您依然牽掛著您所鍾愛的京劇藝術和愛您的學生們。
  • 歌頌老師的3首經典歌曲,請轉發給你敬愛的老師| 聽天下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老師只是你我身邊常見的普普通通的一員,他們並不是「頌歌」題材中常見的「成功」的典型。在歲月的流逝中,那群默默耕耘者似乎被音樂時代遺忘,歌頌老師的老師的歌曲不多,算得上經典的是少之又少。 下面三首歌應該是歌頌老師的代表作,在第三十五個教師節來臨之際,將它們獻給敬愛的老師,並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 紀念敬愛的孫穎老師!
    致我們心中的恩師
  • 感恩節感謝老師的語句,暖心句子給老師
    ​1.敬愛的老師,您是最偉大的人,您是最可愛的人,您是最美麗的人。值此感恩節之際,祝福您工作順心,幸福安康,平安如意,生活美好,快樂一生! ​2.用榔頭敲成作品,用螺絲擰成作品,您用教導把我們製成好「作品」。送上最誠摯的祝福:感恩節快樂!
  • 教師節特輯丨敬愛的老師們 我們想對您說這些!
    敬愛的老師,您的諄諄教誨讓學生受益匪淺,在「研途」中您對我們學業上的指導和生活上的幫助也是不能忘記的,又是一年教師節,師恩難忘。祝您身體健康,天天快樂!小時候,我們學「春蠶到死絲方盡」,我們嘆「園丁」、贊「紅燭」,嘴裡念叨,但卻未必真的明白這些語句的含義。
  • 李元專訪:她的背影——追憶劉廣寧老師
    劉廣寧老師參與配音的中外影視片(劇)約千部(集)。她曾為《葉塞尼婭》《絕唱》《吟公主》《生死戀》《白衣少女》《大篷車》《望鄉》《苔絲》《尼羅河上的慘案》《狐狸的故事》等眾多譯製片配音,還曾為《天雲山傳奇》《沙鷗》《胭脂》《夜上海》等國產片、電視劇配音,並參加廣播劇演播。
  • 追憶王世瑤老師
    世瑤老師自幼從其父崑劇名醜王傳淞學藝,工副、醜,一身絕藝、名滿天下。《十五貫》《鮫綃記٠寫狀》《鳴鳳記·吃茶》《西廂記٠遊殿》《幽閨記٠請醫》等代表作豐厚。被原文化部表彰為「有顯著成就」的崑曲藝術家。 不曾想記憶深處的一顰一笑今日都化作心底的疼痛。本文以師長友朋對世瑤老師的追憶輔以老師晚年舞臺形象的方式聊寄哀思。願老師早登極樂,願老師的藝術形象長青。
  • 賈樟柯:自在芬芳——追憶黃愛玲老師
    編者按:2018年1月3日,香港影評人、電影文化工作者、首屆平遙國際電影展費穆榮譽評審黃愛玲逝世,賈樟柯導演作此文追憶黃愛玲老師。
  • 追憶!那些關於老師的電影
    追憶!那些關於老師的電影老師是傳授學生知識和科學的人,今日,我們便一起去欣賞有關老師的電影!他們有令人欣喜的,也有令人悲傷的,但每一部電影都有它自己蘊含的教育意義,值得老師們去學習、去探討、去思考。講述的是一位懷才不遇的音樂老師馬修來到輔育院,面對的不是普通學生,而是一群被大人放棄的野男孩,馬修改變了孩子以及他自己的命運的故事。《心靈捕手》影片於1997年12月2日首映《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是一部勵志劇情電影。影片由格斯·范·桑特執導,羅賓·威廉士,馬特·達蒙等主演。
  • 漫歌四海 靜聆湘音——追憶劉振球老師
    記得2015年初,根據省委宣傳部的指示,湖南歌舞劇院準備創作一部有深刻主題與內涵意義的原創民樂作品《國韻湘音》,希望劉振球老師能擔任指導。這時,劉老師已與病魔鬥爭了兩年,但他義不容辭地答應了,還表示要親自創作其中的部分篇章。我與編劇龔旭東老師等多次到他家,他在病榻上和我們探討這部作品的立意和創作。
  • 哲人其萎—— 追憶我的出版啟蒙老師黃孝陽
    正情不能已,今見錢新豔老師這篇追憶文章,特轉發(錢新豔老師是我長篇小說《野王》責編,其時,黃孝陽先生應是編輯部主任),以志黃孝陽先生「人間值得」——哲人其萎——追憶我的出版啟蒙老師黃孝陽
  • 搞笑段子:點一首歌送給我們敬愛的老師,歌名《你不會有好結果》
    夜深了,劉老師批改完最後一份試卷,疲憊地擰開收音機,想聽聽音樂放鬆一下,收音機裡傳來點歌的聲音:「**中學高三級*班的全體同學將這首歌送給他們敬愛的劉**老師,感謝他多年來給他們出了無數道數學題(尤其是今年),使他們得到了寶貴的練習機會。。。」
  • 著名舞蹈家逝世,劉迦李響發文追憶,陳愛蓮老師一路走好
    但是有一個非常不好的消息,就是曾經參加過《舞蹈風暴》這兩個綜藝節目的陳愛蓮老師突然逝世。這讓很多人都難以接受,尤其是在《舞蹈風暴》這檔綜藝節目上,曾經和陳愛蓮老師有過搭檔經歷的劉迦李響,陳愛蓮老師的突然離世給,劉迦和李響他們兩個人影響很大。
  • ​【傻哥聊天台】我的春節記憶系列之四(大年初三)主題是我敬愛的老師​
    編前語:記憶裡最深刻的大年初三,主角是我最敬愛的張瑞峰老師和崔美娥老師。 話說來到九十年代,年前某天看到一個感人的場面。某飯店吃飯,從旁邊房間聽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咱們今天的聚會很成功,感謝班長的智謀和咱班最搗蛋的劉同學把今天的事情辦的這麼漂亮!」隨後熱烈的掌聲響起來。
  • 李陽:我的孟老師
    我的孟老師李陽教師節來臨想念敬愛的老師,其中特別想念中學語文老師孟憲文,久遠回憶,記憶猶新。一1971年,我在寶泉嶺農場中學初中二年級,新來的班主任是孟憲文老師,她是一位北京知青,個子不太高,明亮的眼睛,一身青春活力,濃濃的京腔口音聽著十分親切。
  •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悼念敬愛的傅聰老師
    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國內外樂迷沉痛悼念,寫下這篇文章給敬愛的「傅聰」老師。為什麼從未謀面卻尊稱傅聰為老師,要回到自己的學生時代,他是最重要的引路和解惑之人之一。引路是《傅雷家書》裡的關於「如何做學問、如何做人」的教導,解惑是做為中國學生演奏西洋作品遇到瓶頸身處困境時,他給了光亮。
  • 宗廷利┃追憶我的啞啞二爺爺
    宗廷利┃追憶我的啞啞二爺爺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不覺間我們都長大了,各奔東西,離開了您的身邊。每次回老家遇見您,您那滿是歲月皺褶的臉上總會露出欣慰的笑容,雖然您表達不清,但我們的心裡早已領會,你是打心眼裡疼我們,生怕我們在外面受委屈......如今我們再也見不到您那慈祥的笑臉,也聽不到您那嘿嘿的洪亮沙啞的笑聲了。二爺爺,您走了,卻將無限的悲痛和哀思永遠地留給了我們。
  • 你們唱的《敬愛的聖母媽媽》竟改編自紅歌!
    最有代表性的是每年聖母月廣為傳唱的《敬愛的聖母媽媽》.這首歌無論歌詞還是曲調都和:《敬祝毛主席萬壽無疆》如出一轍.《萬壽無疆》歌曲產生於文化大革命初紅衛兵時期,1966年8月,毛澤東、林彪在天安門城樓上十幾次接見來自全國的數百萬紅衛兵。當時由阿拉騰奧勒創作的這首歌像決堤泛濫的洪水一樣唱遍全國,紅衛兵唱著這首歌高喊著:革命無罪、造反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