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軍海龍級潛艇將首次配備魚叉潛射反艦飛彈

2021-01-18 騰訊網

資料圖:臺軍海龍和海虎號潛艇正在海上巡航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軍方上世紀80年代由荷蘭引進的「海龍」、「海虎」兩艘潛艇,戰力即將大幅提升。臺灣海軍證實,向美國採購的UGM-84L潛射魚叉飛彈,日前已在美國完成試射,接下來兩艦將加裝相關系統,預計明年可望完成戰備。這是臺軍潛艇首度配屬飛彈,使其具備遠距離打擊敵艦艇的能力。

魚叉飛彈是美國海軍制式的反艦飛彈,包括飛機使用的AGM-84、水面艦的RGM-84、潛艦使用的UGM-84。目前臺灣海軍的紀德級驅逐艦與諾克斯級巡防艦、臺灣空軍的F-16均使用魚叉,加上這次採購潛射型,使得臺軍未來可從空中、水面、水下發射飛彈攻擊敵艦。

2001年,美國宣布出售八艘柴電潛艇給臺灣,也允許出口潛艇用魚叉飛彈與Mk.48魚雷。新潛艇至今處在「只聞樓梯響」階段,但臺當局決定先採購部分清單上武器,以提升現有兩艘荷制劍龍級潛艇的戰力。

臺灣海軍評估後,決定採購潛射魚叉,計劃代號為「飛鏢」。Mk.48魚雷,並非美軍現役的最新款,性能與臺軍現用的德制SUT魚雷相差不大,因此不採購。

2008年10月,美國國防部向國會提報,出售36枚潛射魚叉飛彈,其中包括4枚練習彈,以及相關艦載操控系統與零件,總金額兩億美元。

據報導,潛射魚叉屬於「射後不理」飛彈,潛艦利用自身聲納、雷達測知敵蹤,或由友軍提供情資,輸入目標位置信息後即可發射。飛彈裝在一個防水容器中,經由魚雷管發射後彈出水面,此時飛彈點火升空,以超低空飛往設定的目標位置,最後階段再開啟雷達尋標器,標定敵艦攻擊。

相關焦點

  • 反艦飛彈命中率低怎麼辦?臺軍「靠錢砸」增加購買美制飛彈數量
    據臺媒8月27日報導,臺軍官員8月27日證實,為提升岸基反艦飛彈的命中率(至少達到70%以上),臺軍將向美國採購的數量更多的岸基「魚叉」反艦飛彈,採購的預算金額也將同步上調。臺軍官員稱,數量足夠的岸基「魚叉」反艦飛彈與「雄風」二型反艦飛彈交互運作,能達到更大的作戰效益。
  • 臺灣自造潛艇開工,能否準時下水呢?
    使用X型尾舵、外型採用「雪茄型」設計,艦長約在70米內、寬約8米、高約18米,排水量約2500至3000噸,將裝備數位化聲吶、潛射型Mk 48型魚雷和潛射「魚叉」反艦飛彈。第一艘「自造潛艇」,將不採用「不依賴空氣推進技術」(AIP)。預計2025年服役。
  • 堪稱完美的鷹擊-18反艦飛彈
    鷹擊-18是我國第一款亞超音速結合的反艦飛彈,其潛射型號更是獲得了201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鷹擊-18飛彈外觀與俄制「俱樂部」飛彈相似,不過彈體更為短小,射程為其3倍,達到了600公裡。目前該飛彈已經裝備了我國052D、055驅逐艦及039A/B常規潛艇、093改進型核潛艇上,是我國反艦作戰的利器。
  • 臺軍幻想「飛彈攻擊大陸」!開戰必遭解放軍第一波摧毀
    根據臺軍方官員透露,美國要求臺灣花費高達美金26億元(約新臺幣832億)預算採購的岸基型「魚叉」對陸攻擊飛彈系統,總共發射車加飛彈很可能共10套。而且,臺軍將在未來數年的預算中再次增購。至200公裡;「雄風-3」型超音速反艦飛彈,射程約300公裡;「雄風-2」增程型反艦對陸攻擊飛彈,射程約500公裡。
  • 原創:我國鷹擊82反艦飛彈 首次實現潛艇水下魚雷管發射
    鷹擊八號飛彈與試驗033G1型潛艇潛艇一直以來是我國海軍的裝備重點,但是配備的武器系統卻十分單一,長期以來配備的都是直航式魚雷,而且性能比較落後。自主研製的自導式魚雷還處於技術瓶頸期,直到20世紀90年代都未能實際配備部隊使用。
  • 港媒:臺軍佔有地利優勢 具備收復釣魚島的實力
    臺軍目前的主戰軍艦包括有4艘基隆級飛彈驅逐艦、8艘成功級飛彈巡防艦、6艘康定級飛彈巡防艦、8艘濟陽級巡防艦、12艘錦江級飛彈巡邏艦、31艘的光6飛彈快艇、2艘海獅級和2艘海龍級柴電潛艦。雖然都不是最新的裝備,戰力還是頗為可觀。  臺灣海軍重視距外攻擊能力,尤其是臺灣自行研發的雄風系列飛彈,更是扮演了舉足輕重的關鍵角色。
  • 盤點臺軍空對地飛彈
    1975年以來,臺灣先後採購了1239枚「小鬥犬」空對地飛彈(其中有AGM-12C「小鬥犬」850枚);1979年10月臺軍訂購了總價值3300萬美元的500枚A、B型「小牛」飛彈和100具發射裝置;最近,臺灣又訂購了大量的D、E、F型「小牛」飛彈;1999年5月,臺灣向美國購買了240枚「地獄火2」型空對地反裝甲飛彈,連同零件和後援等設備,總價約2300萬美元。
  • 臺軍「漢光」演習有幾分「乾貨」?
    今年軍演的特別之處在於:去年剛成立的聯合兵種營首次投入演練、「劍龍級」潛艇時隔13年後再次進行魚雷實射、三大特勤隊首次反劫持聯合演練,以及預備役軍人在臺中甲南海灘反登陸演練中火炮試射……那咱們就來看看這其中究竟有幾分「乾貨」?出現「超狂秘密武器」?這次臺軍「漢光演習」,出現「超狂秘密武器」了?!連蔡英文都說,「這次演習有個重要的改變特別要和大家分享。」
  • 揭秘|臺船:臺灣海軍8艘「潛艇自造」的大本營
    根據臺當局規劃,未來10年將打造出8艘自製潛艇。而承擔「潛艇自造」任務的牽牽頭單位,是全臺造船業界最為知名的「臺船」公司。 「臺船」究竟是怎樣的一家公司?為何蔡英文當局會把8艘「潛艇自造」任務交由其承擔呢?
  • 鷹擊83反艦飛彈雷達紅外雙模導引頭首次曝光,抗幹擾能力大提升
    文章中出現了一種新型鷹擊83飛彈的導引頭,導引頭上方安裝了相控陣雷達,下方則安裝了一個外伸的導引頭,用紅色外罩遮住。這是鷹擊83首次確認具有了雷達紅外雙模製導能力。鷹擊-83反艦飛彈是中國海軍的主流反艦飛彈,於1993年開始研製,1998年6月試飛成功,1999年中國國慶50周年閱兵式上首次亮相,在海軍多型艦艇、潛艇和空軍的飛豹、轟6、殲15、殲16中均有裝備,數量巨大,當年主力艦要不扛著16個發射箱出門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連022飛彈艇都弄了8發塞到肚子裡,構成了那個時代特有的飽和攻擊手段。
  • 宙斯盾加垂髮裝置:破了反艦飛彈飽和攻擊,尚未考慮艦載機的作用
    飽和攻擊,是前蘇聯海軍水面作戰艦艇,特別是航空母艦實力遠遜美國海軍的背景下,由時任海軍總司令戈爾什科夫元帥所提出的從戰機、戰艦、潛艇甚至岸基只要距離夠得著,對美海軍航母作戰群發射大量的反艦飛彈,讓航母編隊護航艦艇的對空防禦處於無法應付的飽和狀態,以達到利用反艦飛彈成功突防並將航母群摧毀
  • 臺軍斥巨資向美買飛彈 蔡英文甘當冤大頭:多買點
    ▲「岸置魚叉飛彈」(圖源:中時電子報)據臺媒報導,在「美方建議下」,臺軍規劃向美採購配備「魚叉反艦飛彈」的「岸防巡航飛彈系統」。臺媒稱,在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的要求下,臺軍加購數量,軍購總價達到約800億新臺幣。
  • 臺軍又作妖?一次性裝備3型新武器,又要給解放軍添不少麻煩
    根據臺灣地區軍隊的軍備計劃,2026年前,臺軍將列裝一批性能較先進的武器裝備,包括M-142「Himars(海馬斯)」型輪式227毫米遠程火箭炮、AGM-84H「SLAM-ER」也即所謂的「增強型防區外對陸攻擊飛彈」、RGM-84L「魚叉Block2」岸艦飛彈系統等。
  • 為何魚雷的威力要大於反艦飛彈?水不可壓縮,魚雷也更重
    那麼為什麼一發魚雷就能夠擊沉一艘軍艦,而一枚反艦飛彈打到軍艦上面,就跟撓痒痒似的,什麼效果都沒有呢? 但是反艦飛彈呢?別說反艦飛彈沒有命中了,如果反艦飛彈命中的是戰艦的非必要艙室,劇烈的衝擊波會在空氣中迅速衰減,軍艦除了破相以外影響不大。
  • 美海軍艦載「宙斯盾」系統誕生,破解了反艦飛彈「飽和攻擊」戰術
    儘管反艦飛彈「飽和攻擊」戰術需要大量的搭載反艦飛彈的戰轟機、潛艇和水面艦艇等火力投擲平臺,以及充裕的武器備彈基數,各平臺反艦飛彈發射時的組織和協調等,都是非常不容易的,是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因此,前蘇聯紅海軍的「保和攻擊」戰術也僅停留在理論層面上而已,在現實中並未真正實施過。
  • 《臺軍戰略飛彈兵部隊》專題研究概要(全部衛星影像綜合分析)
    、天弓三型遠程防空飛彈、陸基雄風二型和三型反艦飛彈機動發射車等核心裝備將與雄風二E巡航飛彈在這裡展開合練,其中車庫、備彈倉庫營區建設區間介於2003年至2010年之間,連隊營區建設介於2017年至2020年之間,2020年建成並投入使用。
  • 臺灣擬明年啟動自建潛艇 初期耗資近9千萬美元
    臺灣軍工近日在臺北防務展上展示了自製最新型海劍羚艦載防空飛彈系統。該系統將被安裝在臺軍最新型沱江號雙體戰艦上。該飛彈號稱具備有防空反飛彈多任務打擊能力。在其宣傳視頻中,更是同時對抗多架蘇-30MKK2戰機、多枚鷹擊62與KH-31反艦飛彈,大發神威。
  • 日本拋棄和平憲法,研製遠程反艦飛彈,射程達2千公裡
    圖片:日本F-2戰鬥機發射ASM-3A超音速空艦飛彈。一、採購超音速空艦飛彈2020年12月25日,日本防衛省宣布將新型ASM-3A超聲速反艦飛彈採購納入2021財年國防預算,並稱其是「新關鍵裝備選擇的結果」。過去日本反艦飛彈均是亞音速飛彈,突防性能並不顯著。
  • 盤點我國海軍目前兩款主力反艦飛彈,青出於藍勝於藍
    冷戰時期,蘇聯紅海軍由於受到美國航母戰鬥群的威脅,因此開發出了大量指標相當暴力的反艦飛彈,比如說到了今天依然在服役的「玄武巖」、「花崗巖」、「火山巖」等等,這些反艦飛彈都可以列為遠程超音速重型反艦飛彈。
  • 時隔13年,臺軍劍龍級潛艇將再次試射德制魚雷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軍「漢光36號」實兵實彈演習將於7月13日至17日舉行,為配合「漢光」演習,臺軍「劍龍級」潛艇擬於7月1日在東南外海試射德制SUT重型魚雷。若按照規劃執行,這將是繼2007年後臺軍再度試射魚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