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安仁縣金紫仙鎮技能提升培訓班上,幾十名學員在培訓老師的指導下輪番進行實操演練。
「鹼的比例一定要掌握好,既不能多也不能少」 。"培訓老師一邊講解一邊示範。
今年50歲的何萬華是金紫仙鎮湘灣村人,屬建檔立卡貧困戶,去年參加了中式烹飪技術培訓班。今年,獲悉縣就業服務中心又在家門口舉辦中式麵點師培訓班後,他又立馬報名參加了培訓。
何萬華之前一直在村裡經營有安仁「披薩」之稱的土特產燙皮生意,因技術不過關,經常有燙皮賣不出去。去年參加縣就業服務中心的中式烹飪師培訓後,對燙皮裡的配菜系進行了改善。由於口感軟嫩,味道香甜,有嚼勁,口感獨特,深受群眾喜歡,每天收入達到400元以上,年純收入達10萬餘元。
「感謝黨,感謝政府,讓我學到了實用技術,我相信以後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何萬華高興地說,「這次學到面點技術後,我還要增加品種,包子、油條一起上。」談到未來生活,他充滿信心。
近年來,安仁縣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實現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和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目標,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提高培訓質量和勞動者素質為目的,以針對性、實用性、有效性為宗旨,以勞動者掌握一技之長,努力實現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家為目標,把提高勞動力素質作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治本之策來抓,開展大規模就業技能培訓。
通過開展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該縣一些貧困戶脫貧致富的路子已經邁開。如針對留守家庭婦女貧困戶開設的家庭服務、月嫂等服務性技能培訓班,就業情況非常樂觀,並且供不應求,被本縣或長沙、北京等地一些家庭高薪聘為月嫂。戴在他們家庭頭上「貧困戶」的帽子已徹底成為「過去式」。
【編輯】鄧宇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人社傳媒」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人社傳媒,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應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疇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人社傳媒」。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