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鎮大箐村開展護工就業技能培訓 助力搬遷群眾增收

2021-01-17 瀟湘晨報

近日,由鐘山區總工會主辦、大灣鎮工會承辦、貴州黔靈女家政服務有限公司協辦的「護工就業技能培訓班」在鐘山區大灣鎮大箐村易扶搬遷安置點開班,50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參加了此次培訓。

此次培訓班是結合易地扶貧搬遷戶實際情況,由鐘山區總工會經過調查和精心籌劃,針對搬遷戶的實際需求而開展的第二期培訓。在為期十天的培訓中,貴州黔靈女家政服務有限公司將對大箐易扶點搬遷群眾進行「護工就業行動」技能培訓,通過理論教學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方式,嚴格按照規定課時進行,以課堂授課、動手模擬、知識問答、經驗分享等多種教學形式,將培訓寓教於樂。培訓內容涵蓋家政服務、家政育嬰、養老護理等基礎護理知識。

鐘山區總工會工作人員李貴說:「我們鐘山區總工會今天在大灣大菁易扶點組織護工就業技能培訓,主要是為大菁易扶點的貧困群眾搬遷戶能掌握一定的護工就業技能和家政育嬰這方面的技能。到下一步結業後我們要組織現場招聘會,讓他們每一戶能有一個人就業。」

據了解,此次培訓結束後區總工會將組織不少於5家用工單位進行現場招聘會,幫助搬遷安置的貧困群眾擴大就業渠道,獲得勞動報酬,改變生活狀況,實現早日脫貧,達到每一戶能有一個人就業,助力參訓群眾增收。(烏蒙新報)

【來源:六盤水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我在大箐村的「變身記」|鐘山區大灣鎮大箐村駐村...
    2017年4月,我被六盤水市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選派到六盤水市鐘山區大灣鎮大箐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三年多以來,我以基層組織建設為引領,產業發展為抓手,帶領駐村工作組、村支兩委和基層群眾苦幹實幹。為此,我將黨的脫貧攻堅部署和要求納入組織生活中,將黨課作為脫貧攻堅思想建設和業務培訓的主陣地,進一步將兩委人員從思想認識上統一到各級黨委政府的要求和部署上來。  集體沒錢,不能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群眾不支持兩委工作。剛來駐村時,我就深刻體會到這個現實的問題。
  • 新野縣歪子鎮:開展實用技術培訓 促進貧困群眾就業
    為提高貧困戶脫貧致富能力,助力穩定脫貧。12月2日,由南陽市臥龍區職業培訓學校舉辦的烹飪技能培訓班在歪子鎮韓何營村和王小橋村開班。此次培訓重點以兩個村貧困勞動力為主,同時輻射有意願學習的群眾,共有106民群眾參加了培訓。
  • 雨城區: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點亮群眾創業就業致富夢
    陳昇換在進行竹編開展職業培訓 提升就業創業能力今年35歲的陳昇換是龍河新竹編合作社創始人之一,同時也是一名竹編技能培訓師,於2017年就取得了高級工藝編結工職業資格證書。「能有今天的這一切,這都得益於2011年雨城區就業局開辦的免費竹編技能培訓班。陳昇換說,「免費技能培訓打開了我的創業就業之門,更是改變了我的命運。」
  • 黎平縣組織開展2020農民全員「民族手工刺繡」培訓
    為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提高搬遷群眾創業就業技能水平和增收致富能力,實現家門口就業。共青團黎平縣委聯合縣人社局、彥婷手工刺繡坊來到龍形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組織開展黎平縣2020農民全員「民族手工刺繡」培訓。
  • 走出大山越過大海的呂梁山護工
    當前,日本老齡化現象嚴重,介護人員缺口很大,特別是隨著日本不斷加大介護人員引進支持力度,呂梁山護工赴日就業市場前景廣闊。而推進呂梁山護工赴日就業,不僅能幫助貧困群眾增收脫貧,還能推進日本社會事業發展,合作前景廣闊。雙方一拍即合。其間,呂梁市編制《呂梁山護工赴日介護實施方案》,與日本文華傳媒株式會社籤訂合作協議。
  • 易地搬遷村民家門口就業
    原標題:易地搬遷村民家門口就業扶貧車間讓村民可以在家門口就業。2019年9月,在高新區的推薦下,東川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引進了南華華芯科技有限公司,把工廠建到村民家門口,讓村民真正實現就近就業。促進貧困群眾增收致富,南華華芯科技有限公司成為了當地村民口中名副其實的明星企業。隨著產能不斷增長以及扶貧車間項目的整體建成,公司預計電子產品年產能將達到5000萬隻,年產值可達1億元,可有效吸納當地勞動力240餘人。
  • 西藏拉薩市林周縣卡孜鄉開展「就業增收幫扶」活動
    為進一步提高「三巖」片區搬遷群眾的務工性工資收入,確保搬遷群眾當中的青壯年有事幹、有錢賺、能增收,近日,西藏拉薩市林周縣卡孜鄉以白朗村土地開發項目用工為重要契機,組織開展了「就業增收幫扶」活動。
  • 「黔靈女家政」幫助搬遷群眾就業
    其中,正安縣瑞濠街道辦事處獲得持家、發展、家教先進點,黔靈女培訓學校獲得巾幗創新創業示範基地,正安黔靈女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獲貴州省第一批家政示範企業,搬遷群眾米莉獲得發展女能手。米粒通過「黔靈女家政」改變了自己,也改變了生活。
  • 晴隆龍發服飾:家門口的扶貧車間 帶動群眾就業增收
    為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讓搬遷群眾搬得出、快融入、能致富,晴隆縣在遷入地阿妹戚託小鎮旁邊配套了一個產業園區,引進一批勞動密集型企業,解決搬遷群眾就業問題。目前,通過引進企業已提供就業崗位近千個,龍發服飾就是其中一家企業,通過發展服飾產業帶動群眾就業增收。
  • 河南南召縣易地搬遷群眾生活樂陶陶
    按照「一村一品、一戶一業」的發展格局,南召縣優化產業布局,因地制宜發展種植、養殖、加工、鄉村旅遊等特色優勢產業,幫助搬遷群眾實現持續穩定增收。依託當地旅遊資源,培育發展農業旅遊、生態旅遊、民俗旅遊、文化旅遊、休閒旅遊,以雲陽鎮玉蘭社區周邊的石頭村和玉蘭生態觀光園、四棵樹鄉龍湖社區周邊的五朵山景區和喬端鎮白河社區周邊的寶天曼景區為典型,鼓勵當地的景區景點優先吸納搬遷群眾就業,積極發展多種形式的休閒度假、旅遊觀光、鄉村旅遊、健康養生、養老服務、鄉村手工藝等產業,實現搬遷群眾收入來源多樣化。
  • 幫一人就業助全家脫貧 ——寧陝縣就業扶貧紀實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寧陝縣積極開展精準就業扶貧工作,重點圍繞轉移就業、創業就業、技能培訓,聚焦「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目標,變「輸血」為「造血」,切實打通困難群眾轉移就業「最後一公裡」,為困難群眾打造就業「直通車」,讓群眾紛紛找到增收渠道,為廣大貧困戶「拔窮根、扎富根」提供了堅強有力的就業保障。
  • 黔西南:大力發展林下經濟 助力群眾增收
    目前,下寨村種植的1200畝石斛和30畝慄香蘑已初見成效,預計年總產值達600餘萬元,項目的實施同時還解決了附近群眾的就業問題。興義市倉更鎮下寨村村支書 查蘭武:吸引了困難戶和群眾156戶670人在裡面務工,困難戶是52戶212人在裡面務工增加收入。
  • 「我的扶貧故事」竭力促就業 讓群眾過上好日子丨鎮寧自治縣委組織...
    從小出生農村的我,在脫貧攻堅戰役打響後,懷著對農村的熱愛,帶頭下沉到馬廠鎮茂良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當我走進貧困戶家裡,看到他們吃著粗茶淡飯、住著簡陋房屋、日復一日臉朝黃土背朝天,辛苦地勞作……這些場景,讓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脫貧攻堅的意義有多麼重大。我下定決心,一定要讓他們有事幹,有錢掙。
  • 離石區:三張「就業答卷」託起穩穩的幸福
    王燕華 攝 今年以來,離石區多措並舉,全力推進就業創業,把就業壓力轉化為助推經濟發展、改善民生的動力,穩住就業基本盤,讓廣大群眾用雙手託起穩穩的幸福。 答卷一: 「硬核」舉措 千方百計兜底線 搭平臺,積極探索實施技能培訓。
  • 線上培訓保就業,婦女增收助脫貧
    線上培訓保就業,婦女增收助脫貧 2020-03-26 11: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助力就業創業 七裡社區開展烘焙技能提升課
    烘焙食物已經成為都市人生活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切實提高轄區待業居民的職業技能和自主創業能力,豐富居民生活,全面發揮社區「就業創業培訓基地」的功能,提高社區居民對健康、品質生活的追求,也為了讓居民體驗到手工點心的樂趣,掌握烘焙食物的製作技能,高新區中和街道七裡社區組織轄區居民開設系列烘焙培訓課程
  • 夙興夜寐只為助力貧困婦女增收脫貧
    、美姑等縣調研「樹新風助脫貧」巾幗行動計劃資金使用以及「彝心彝意·愛購涼山」助力脫貧攻堅愛心行動工作開展情況。在布拖縣調研時,雪蕾副主席參加了依撒社區第一期彝繡培訓開班儀式,會上她指出今年以來,受新冠狀肺炎疫情和照顧家庭等因素影響,全州1492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8萬多名貧困婦女外出務工比較困難,要實現總書記提出的「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現富」目標,還有很多困難和問題。
  • 寧陝人社局五大舉措精準發力 做好搬遷後扶工作
    2020年2月14日起,縣人社局 「流動招聘車」開進各安置社區,開展送崗上門「三個一」活動,即創業政策到社區、招聘簡章進家門、就業崗位送個人,大幅提高了就業推薦精準度。就業崗位進社區行動不僅線下「有聲有色」,同時還開通了線上服務,通過手機簡訊、「微寧陝」公眾號、政府官網等渠道,組織線上招聘活動12場,發布就業崗位信息近萬個,200餘人通過「網端招聘」實現就業。截止11月上旬,全縣1977戶有就業能力的易地搬遷貧困家庭實現了至少一人穩定就業目標,貧困家庭穩定增收得以保障。就近就地就業保障到位。
  • 三都:南板藍根種植助力群眾就業增收
    本網訊 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去年以來,普安鎮普屯村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發展南板藍根種植,助力群眾就業增收。眼下正值南板藍根幼苗移栽的季節,在普安鎮普屯村南板藍根育苗基地,務工群眾正忙著對幼苗進行修剪、選株、綑紮,不一會兒,一株株葉綠根粗的幼苗便被捆綁成束;另一邊,已翻耕和起壟完成的田地裡,群眾們也在抓緊移植南板藍根幼苗,有的栽種、有的施肥、有的澆水。普屯村常年溼潤溫暖,且土壤肥力充足,土質疏鬆,排水條件好,非常適合南板藍根生長。
  • 寧陝人社局:「五大舉措」精準發力 做好搬遷後扶工作
    2020年2月14日起,縣人社局 「流動招聘車」開進各安置社區,開展送崗上門「三個一」活動,即創業政策到社區、招聘簡章進家門、就業崗位送個人,大幅提高了就業推薦精準度。就業崗位進社區行動不僅線下「有聲有色」,同時還開通了線上服務,通過手機簡訊、「微寧陝」公眾號、政府官網等渠道,組織線上招聘活動12場,發布就業崗位信息近萬個,200餘人通過「網端招聘」實現就業。截止11月上旬,全縣1977戶有就業能力的易地搬遷貧困家庭實現了至少一人穩定就業目標,貧困家庭穩定增收得以保障。就近就地就業保障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