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功不唐捐」?97歲的「特別好」先生剛剛得到諾貝爾獎,他給出這樣的答案

2021-02-19 價值線


來源|拾遺 (ID:shiyi201633) 本文已獲授權

作者|拾遺君+大俠

編輯|小精

2019年10月9日,

諾貝爾獎化學獎,

頒給了上面這三個人。

三人中最左邊這個,

叫Goodenough(古迪納夫),

直譯過來就是「特別好」,

「特別好」教授已經97歲,

這個「特別好」教授,

大半輩子都過得「特別不好」。

1922年出生的「特別好」,

從小在美國農村長大。

他小時候最喜歡幹的事情,

就是抓捕各種小動物。

有一次他扒了一隻臭鼬的皮,

父親知道後特別生氣,

結果自然「特別不好」:「特別好」從此被禁止上桌吃飯。

「特別好」的父親和母親,

夫妻關係「特別不好」,

兩人動不動就爭吵或打架,

於是「特別好」就成了他倆的出氣筒。

「特別好」12歲那年,

遇到一件「特別不好」的事情:

他被父母送到另一個州去讀書,

1940年,「特別好」考上了耶魯,

他高興得不得了。

但只高興了那麼一會會,

他就遇到了一件「特別不好」的事情:

「特別好」去找父親要錢,

但因為父親特別不喜歡他,

所以只願給他35刀學費及生活費。

但當時耶魯學費一年就要900刀。

「特別好」沒有辦法,

只好去給有錢人家的孩子做家教。

進了耶魯,學什麼呢?

「特別好」聽說當作家很吃香,

「那我就學古典文學吧。」

但學了沒多久,

他就覺得自己的頭要爆炸了。

於是他又轉去學哲學,

但學了沒多久,

他又覺得自己的頭要爆炸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

答案「特別不好」:

「我從小患有未得到診斷的閱讀障礙症。」

1943年,「特別好」終於拿到數學學士學位。

「畢業後我幹什麼好呢?」

他想了想,不知道自己能幹啥。

當時恰逢二戰,

美日正打得不可開交。

「特別好」就有了一個特別好的想法:

「我要加入美國空軍,開飛機打小日本去。」

但參軍的結果「特別不好」:

他被分配到太平洋島當了一個氣象兵。

「特別好」氣象兵當得不錯,

部隊把他提升為氣象學家。

「雖然沒能開上飛機,但當個氣象學家貌似也挺牛逼的。」

二戰結束後,

「特別好」正準備安心地當個氣象學家,

一封「特別不好」的電報來了:

安排你去芝加哥大學進修,

要麼進修數學,要麼進修物理。

「特別好」覺得數學很無趣,

於是就選擇了進修物理。

誰知道剛進芝加哥大學,

一位叫辛普森的教授,

就宣判了他一個「特別不好」的未來:

「我實在不明白你們這幫退伍兵,

為什麼這麼大年紀了還要來學物理,

你們難道不知道任何一位物理巨擘早已在你們這個年齡完成了恢宏一擊嗎?」

「特別好」特別沮喪,

覺得這輩子可能就這麼完了。

但他遇到了一位特別好的導師——諾獎得主、穩壓二極體的發明者齊納。

齊納跟他說了一句話:

「人的一生只有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找到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把它解決掉。

這句話就像佛祖的開光,

一下讓「特別好」醍醐灌頂,

於是他選擇了凝聚態材料研究,

這輩子再也沒離開過。

博士畢業後,

「特別好」被推薦到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開發亞鐵磁陶瓷。

他正準備大顯身手時,

一個「特別不好」的事情發生了:

該項目的經費被砍掉了。

「特別好」只好四處去找下家,

然而找的過程極其不順,

他四處碰壁,

差一點就去了戰火中的伊朗。

就這樣在各種倒黴的折騰中,

54歲這一年,

「特別好」終於得到了牛津的offer。

牛津有個化學職位空缺,邀請他去任職。

在這裡,他開始研究怎麼做鋰電池。

三年後,「特別好」找到了鈷酸鋰材料。

這玩意兒有多重要?

我打個比方:

它就是鋰離子電池的神經系統,

沒有它就沒有鋰離子電池。

但「特別好」再次遭遇「特別不好」:

牛津大學竟然不識貨,

不但不願幫他申請專利,

還把他的專利送給了政府實驗室。

後來此專利被索尼買走,

索尼藉助「特別好」的研究,

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可充電鋰離子電池,

賺得盆滿缽滿,

但「特別好」一分錢都沒拿到。

可「特別好」倒是看得挺開的,

「當時我研究鈷酸鋰的時候,

沒想到鋰電池會價值350億美元。

我不知道它值不值錢,

我只知道這是一件我喜歡做的事情。」

「特別好」本想在牛津搞研究到老,

但遇到了一個「特別不好」的規定:65歲必須強制退休。

於是趕在被強制退休之前,

64歲的「特別好」回到了美國,

進入德克薩斯大學奧斯丁分校,

一轉眼,11年過去了。

1997年,75歲的「特別好」,

又發明了一個新材料——磷酸鐵鋰。

磷酸鐵鋰的造價和穩定性,

比鈷酸鋰高出一大截。

這玩意兒的出現,

催生了「可攜帶便攜電子設備」的誕生。

近70年來,

有兩種材料的出現可以稱為超級發明。

一個是電晶體的發明,

因為沒有電晶體就沒有電子產品。

另一個是鋰電池的發明,

因為鋰電池的出現,才有了相機、手機、筆記本電腦、電動車等可移動便攜電子設備。

而鋰電池的誕生,

「特別好」可以說是居功至偉。

2012年,90歲的「特別好」,

突然有了一個極其大膽的想法:研究固態電池。

「電動汽車在價格競爭上,

仍就無法與內燃機車抗衡。

當太陽能和風力發電時,

電力必須被立即使用,

否則就會永遠消失。

這意味著世上還沒有一種經濟的固定式電池可以存儲電能。

世界需要一枚超級電池。

我就想研究這個。」

很多人都勸他:「你都90歲了,還折騰什麼呀,好好安享晚年吧。」

還有一些人嘲諷他:「都90歲了,還能做出什麼呀?」

但「特別好」卻傲嬌地說:

「我只有90歲,老子還有的是時間。」

是的,他還有的是時間。

2019年10月9日,

因為鋰電池上的卓越貢獻,

「特別好」的一生,

非常富有傳奇色彩。

「特別好」的一生,

也充滿了啟迪性。

如果當初他聽從了辛普森的宣判:

「你們這個年紀還研究什麼物理。」

他這輩子可能真的就完了。

所幸他沒聽從這個宣判,

而是吸納了齊納的忠告:

「人的一生只有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找到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把它解決掉。」

所以他一輩子紮根於凝聚態材料研究。

這讓我想起了物理大師費曼,

費曼曾對一個學生說:

「如果你喜歡一個事,

那就把整個人都投入進去,

就像一把刀直紮下去直到刀柄一樣,

不要問為什麼,也不管會碰到什麼。」

「特別好」的一生,

還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對於一個真正有所追求的人來說,

生命的每個時期都是年輕的、及時的。

「特別好」接觸電池時都54歲了,

研究出磷酸鐵鋰時都75歲了,

開始研究固態電池時都90歲了。

如果換做我們,

可能早就覺得「時間太晚了」,

可能早就覺得「做什麼都來不及了」,

但「特別好」卻在97歲拿了諾獎。

特別喜歡他的一句話:

還有一件事我也覺得很贊,

就是「特別好」從24歲開始研究凝聚態材料,

到57歲研究出鈷酸鋰的這33年裡,

他經歷了各種「特別不好」的倒黴事。

如果換做是我們,

可能早就放棄了,

但「特別好」從不曾捨棄研究,

一直都在默默地堅持。

這些堅持在很長時間裡似乎毫無用處,

但最終卻推動他成為了「鋰電池之父」。

這讓我想起了四個字——功不唐捐。

1932年,胡適致北大畢業生時,

提出了「功不唐捐」四個字。

什麼是功不唐捐?

「沒有一點努力是會白白的丟了的。

在我們看不見想不到的時候,

在我們看不見的方向,

你下的種子早已在生根發葉開花結果了。」

做人做事,真的應該硬核一點。

相關焦點

  • 行持佛法 功不唐捐
  • 功不唐捐 步步實步步看
    生活似乎就是在西西弗斯往山頂堆石塊,又或者說每個人都在修一座高塔,長久來看枯燥無意義,但那一刻至少把身體練壯實,不迷茫、不頹廢。日進一步,便是全部意義所在。2、走出人生偏見羅老師身上有難得的傳統公共知識分子的影子。
  • 功不唐捐 玉汝於成 ——記著名畫家馬成武
    有人不解,他說,這是我藝術生命的根脈和創作的源泉。正是有這樣嚴謹的遵循,他的作品才呈現有濃濃的生活的氣息。成武還有個長處是,心有定力,甘於寂寞,超然世外,不為世事所擾,在人心浮躁的當下,尤為難得。他個性鮮明的畫風形成,不能不說與他這種行事作風相關聯。他的作品不迎合觀眾,不媚世俗,不為逐名趨利,我想這才是一個藝術家應有的品質,成武做到了。
  • 功不唐捐的光明真言(附光明院傳承音)
    寬濟阿闍梨曾說過光明真言平時處理事情都用此真言,解決了不少問題,也是我個人最推薦的,真正的誦不唐捐。很多師兄持誦過各種真言,最終獲益的有幾個呢,持誦一陣自己可能都不確信對真言的信心了。人最寶貴的是世間,與其看著這山望那山,不如好好持光明真言,業障自然消除,氣場運氣福報自然提升,功不唐捐。當然傳承音是最佳的,之後會發布真言的一咒七印和秘鈔中等內容,有信心的師兄可以關注。
  • 功不唐捐!以恆久的公益「小確幸」成人達己
    這本書,由他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寫的雜誌專欄文章結集而成,其中一篇叫「小確幸」——意思是說生活中「微小但確切的幸福」。不以善小而不為——以慈悲之心,舉手之勞,踐行「指尖微公益」。儘管,這樣的做法,在有些人看來或許是「幼稚」和「無聊」。平淡的日常中,我用這樣的方式,愛著這個世界。
  • 普門品裡的大秘密 ——福不唐捐!!!
    今天我把這個寶貝給大家,上面的一句話:「福不唐捐。」什麼叫做唐捐呢?「唐」古白話「空」字,唐捐就是白費功夫的意思。福不唐捐,就是講,沒有一點努力是白費的;我們種下種子,有些能發芽,有些不能發芽。不能發芽,就唐捐了。不唐捐,就是我們在觀音菩薩面前,種下一點點的功德,哪怕是低頭,合掌,哪怕是禮拜。都會福不唐捐。
  • 普門品裡的大秘密 —— 福不唐捐!!!
    先跟大家說,法華經是佛陀的一本密經,像國王頭上的寶珠,不容易輕易示範給人。只有大福報大因緣發大心的人,才能看到這個寶珠。所以很多人念普門品。但是有時候業障沒有消時,是不容易看到法華經普門品中的寶貝。今天我把這個寶貝給大家,上面的一句話:「福不唐捐。」什麼叫做唐捐呢?「唐」古白話「空」字,唐捐就是白費功夫的意思。
  • 【英語閱讀】WGNO abc丨(上)97歲的約翰·B·古迪納夫成為最年長的諾貝爾獎得主97歲的約翰·B·古迪納夫成為最年長的
    Goodenough, 97, becomesoldest Nobel Prize winner(上)97歲的約翰·B·古迪納夫成為最年長的諾貝爾獎得主Most 97-year-olds would probably feel
  • 2019諾貝爾獎創紀錄 97歲鋰電池之父刷新年齡紀錄
    2019諾貝爾獎創紀錄,97歲的美國人約翰·古迪納夫成為年齡最大的一位。2019諾貝爾獎其他獎項公布時間表也一起來看看。設立諾貝爾獎的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本人,也是一個化學家。諾貝爾化學獎的設立,旨在獎勵頒發在化學有重要發現和改良的人,連同物理獎均由斯德哥爾摩瑞典科學院決定。瑞典皇家科學院稱,現年97歲的美國人約翰·古迪納夫(John B.
  • 《曉松說》歷史上的11月27日:諾貝爾在巴黎立下遺囑,創建諾貝爾獎
    諾貝爾是一個和平主義者,他發明炸藥本來是為了用於工程建設,但後來諾貝爾很痛苦地發現自己發明的炸藥,竟然被用來打仗殺人。諾貝爾沒有結過婚,也沒有孩子,他在1895年的這一天,在巴黎立下著名的遺囑,在死後捐出他的大部分財產,成立了諾貝爾基金會,這個基金有數千萬克朗,相當於幾百萬美元,那時候是一大筆錢。
  • 最高齡諾貝爾獎得主誕生!97歲「鋰電池之父」傳奇人生再添榮耀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的化學獎頒布期間,有一位科學家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他就是現已97歲的「鋰電池之父」——John B. Goodenough。許多人都期待這位在推動電池發展上有著重要貢獻且年事已高的科學家能夠得到諾獎的青睞,如若Goodenough成為獲獎者,他也將打破現有的歷史記錄,成為最高齡的一屆得主。
  • 贈青年人:你要相信,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我們出學校之後,離開了做學問的環境,如果沒有一個兩個值得解答的疑難問題在腦子裡盤旋,就很難繼續保持追求學問的熱心。可是,如果你有了一個真有趣的問題天天逗你去想他,天天引誘你去解決他,天天對你挑釁笑你無可奈他,——這時候,你就會同戀愛一個女子發了瘋一樣,坐也坐不下,睡也睡不安,沒工夫也得偷出工夫去陪她,沒錢也得撙衣節食去巴結她。
  • 日拱一卒無有盡,功不唐捐終入海 ——臨沂沭河學校迎接區教研室...
    聽取匯報整體評估  首先,視導組聽取了王瑞超校長題為《日拱一卒無有盡,功不唐捐終入海》的工作報告。王校長的報告分為三部分:我們的思考與做法,我們的問題和困惑,我們的方向和打算,其中重點對學校的思考與做法做了匯報:一是抓住「知行合一、和諧發展」核心,統一思想,逐步形成並認同育人理念。
  • 上坡路從來都是難的,2020年:日拱一卒無有盡,功不唐捐終入海
    他的公司在2019年虧損了一百多萬,其中一半是產品滯銷,一半是人工成本,到了年底時候,員工來找他要工資、獎金,他咬咬牙,把產品虧本處理掉了,當結算完工資,員工也走得差不多了。 創業就是這樣,越是困難時候,支持你的人越少。
  • 諾貝爾獎告訴你最聰明的星座是誰?
  • 2016年搞笑諾貝爾獎出爐!什麼叫「一本正經的搞笑」 請猛戳!
    >但你知不知道還有個搞笑諾貝爾獎?小編看了獲獎名單,表示吸引人的程度不必真正的諾貝爾獎小哦……日本的Atsuki Higashiyama和Kohei Adachi,他們研究了彎下腰時、從兩腿之間看到的世界與平時是否有什麼不同。獲獎人上臺二話不說先演示了一下,講解完又邀請前排的朋友們一起演示(那可都是正牌諾獎得主啊!)
  • 提幫功因禍得福!離開母親後得到兩個姐姐的真心關愛,特別是大姐
    在泰國王室重男輕女的背景下,提幫功王子一直是泰王的掌上明珠。他的名字也是蒲美蓬國王親自給他起的,他的誕生代表著泰國王室後繼有人。瑪哈對孩子要求比較嚴,並非特別寵愛,但是提幫功王子例外。不管在什麼情況下,只要看到提幫功王子,他的臉上總是掛滿笑容。提幫功王子出世的時候,瑪哈已經53歲,基本上也能算是老年得子。所以提幫功從小對王室的規矩就不遵守,直到現在也還是如此。
  • 簡體 黃柏霖警官:念佛功夫不唐捐 時辰雖到亦延壽
    黃柏霖警官:念佛功夫不唐捐  時辰雖到亦延壽時間段:00:34:02.14--00:39:43.01袁了凡先生就說了,「餘曰:『吾為孔先生算定
  • 「微笑天使」唐現功:他是腦癱患者,也是數學奇才
    「第一次見唐現功是在去天山堂上課的路上,消瘦的身板和不協調的走路姿勢,使他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很特別」。這是蘭州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本科生輔導員周淵對唐現功的第一印象。唐現功,蘭大數學院2016級基地班學生,也是一位患有腦癱疾病的蘭大學子。即將年滿20歲的他,有著比同齡人更多的經歷。
  • 孩子問諾貝爾獎成果有多牛?告訴他這些!
    好在經過諾貝爾遺囑執行人的不懈努力,瑞典國王終於在1898年宣布諾貝爾遺囑生效,瑞典國會後來也通過了諾貝爾基金會章程。在1901年的12月10日,也就是諾貝爾逝世5周年的紀念日,頒發了首次諾貝爾獎。△2018年10月,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加拿大科學家唐納·斯特裡克蘭向媒體展示實驗室從1901年至今,諾貝爾獎已有近120年的歷史,累計頒發597次,共有919位個人和24個組織獲得過諾貝爾獎,54次授予女性。其中,年齡最大的獲獎者是2019年化學獎得主之一——被譽為「鋰電池之父」的美國科學家古迪納夫,當時他已9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