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不惑 赤子情懷——吉首交警平凡崗位上的生日

2020-12-25 紅網

紅網時刻湘西7月29日訊(通訊員 陳玫 羅倩)7月28日,當大隊工會準備的生日蛋糕「亮相」在徐偉眼前的時候,對於已經在崗位上忙碌了大半天的他來說,是一個意外的驚喜。當戰友為他點燃生日蠟燭、切開蛋糕的時候,他非常激動地說:「已經不記得這是在崗位上度過的第幾次生日了,和大家在一起的時間比家人都還要多,因為有戰友的陪伴和祝福,有警察的職責所在以及那保一方平安的信念,所以這個生日我過得忙碌又幸福,謝謝大家!」

徐偉是吉首交警中的一員,也是一中隊中隊長。40歲生日的他例行在轄區開展統一夜查行動,在家裡匆匆扒了幾口飯的徐偉與中隊戰友早早來到執勤卡點,開始準備晚上的夜查行動。城內一如往常的平安寧靜,路上車水馬龍,散步的市民褪去一天工作疲憊,愜意的享受著夏夜的輕鬆歡愉。沒有香檳美酒,只有簡簡單單的幾句叮囑;沒有霓虹燈下的狂歡,只有閃爍警燈的徹夜陪伴;沒有親朋的齊聚,只有戰友們一聲聲的祝福。當晚,在微信群裡、朋友圈中,戰友們以滿屏的祝福,分享著徐偉的生日快樂與幸福。而他則一如既往,全神貫注地投入路面的繁忙工作之中,對講機裡不時傳來一個個呼叫聲,守護著萬家燈火平安夜。

像他這樣的持續堅守已經不計其數。自疫情發生以來,作為全市道路交通管理路面中隊的一名黨員民警來說,徐偉深知自己肩頭的責任,他通宵達旦駐守在高速路口;危急時刻勇挑重擔追擊闖關車輛;從警15年來,徐偉始終工作在基層第一線,用心守護著一方百姓的安全,是毫無怨言的「老黃牛」。

有人說,選擇了警察就是選擇了忠誠、選擇了奉獻,只有不斷地默默付出,才有千萬家的幸福平安——致在警營裡綻放的青春,致四十不惑仍有赤子情懷的基層交警。

相關焦點

  •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四十不惑」指的是什麼?
    不知不覺三十而立,後知後覺四十不惑!四十不惑,可以有多種解釋,但有一種解釋是必然的,那就是人經過了少年的輕狂幻想,青年的瘋狂夢想後,到了四十歲方開始醒悟,原來自己是多麼的無知,多麼的太把自己當回事。四十不惑,不再迷信任何人、任何事,花開花落、雲捲雲舒,浮華褪盡,塵慮盡滌。沒有了童年的懵懵懂懂,沒有了少年的意氣風發,沒有了青年的年輕氣盛,不知不覺中,步入了中年。四十不惑,說得是判斷力,特別是對自己的判讀:你是誰?你有什麼?你要放棄什麼?人生需要找到正確的方向才能把人生過正確,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稟賦和領域。
  • 生日書丨四十不惑
    前幾天在一本雜誌上看到了張悅然對法國作家達尼·拉費裡埃的訪談,其中有一句話值得記下來:不表達廉價的痛苦和憤怒。這句話是拉費裡埃的文學觀念。活到一定年紀,我們難免經歷痛苦,有時心裡燃燒著熊熊烈火,但是沒必要經常表達,沒必要。如果痛苦和憤怒本身廉價,那不值得表達;如果它們有價值,經常表達會使它們廉價。
  • 皮卡車木材掉落一地 吉首交警化身臨時「搬運工」
    吉首交警快速幫忙清理,僅用5分鐘就將道路搶通,未造成長時間擁堵。當天上午10點30分,一中隊民警王寧發現一輛運送木材的皮卡車突然停靠路邊,一排木材散落一地,由於木材散落在馬路中央,使後方車輛漸漸排起了長隊。
  • 最美追夢人——平凡的崗位,不平凡的追夢故事!
    他們,立足平凡的工作崗位他們,擁有不平凡的追夢故事關注,他們不一樣的新春佳節感受,他們心中的大愛與親情
  • 四十不惑?《二十不惑》!追最新電視劇!品新的人生
    四十不惑?二十不惑! 我們常聽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其實這話是孔子對自己治學生涯的概括,這句話的前後還有別的話。聖人尚且四十不惑,凡夫俗子又怎在20就能達到這樣的水準呢?最近一部名為《二十不惑》的電視劇,引發了很多人的討論。
  • 吉首交警雨天溫情守護 走失女孩重回母親懷抱
    見狀,交警立即上前護住孩子,眼見雨勢越來越大,隨即抱著孩子帶到交警崗亭裡稍作休息。 情緒激動地母親一把抱住孩子,安慰著孩子說:「對不起,寶貝,是媽媽不好,媽媽來晚了,媽媽來接你回家……」待孩子母親情緒穩定後才告知交警原因:「因和丈夫外出買東西,一時疏忽忘記了在一旁玩耍的女兒,等到自己反應回來時,才發現孩子不見了。真的感謝交警同志們!幸虧遇到了你們!」
  • 男人女人四十,惑不惑?
    中國男人的家國情懷依舊存在,而牧者還在臺上一個勁地叮囑,廣傳福音是基督徒的大使命,義不容辭。何以兼顧?何以平衡? 男人四十,沉重的肉身!一切似午後的太陽,儘管感受到的是火熱不減,一天天走向的卻是下坡,日薄西山,夜色無邊。
  • 四十不惑?
    俗話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按理來說四十歲本應是人生中的巔峰時期,這個時期你可以收穫著令人嫉妒的輝煌事業,讓你能呼風喚雨、隨心所欲,同時還擁有著讓人羨慕的家庭,左有嬌妻相伴,右有愛子相陪。可在這個壓力山大,而又充滿誘惑的花花世界中,四十餘歲的自己卻是充滿著茫然和不知所措,一點也沒有體會到,這個所謂的不惑,到底是個什麼樣子的感覺。
  •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是什麼意思?
    在古文中,分別是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二十弱冠指的是古代男子二十歲算成年,行「加冠之禮"以示成人。漢劉向《說苑·修文》::"冠者,所以別成人也……君子始冠,必祝成禮,加冠以厲其心。"後因以"加冠"指滿二十歲。
  • 四十.不惑.
    不帶書包回家的日子,天天追瓊瑤連續劇,一家三口擠在校舍改的房子裡,睡在廳房聽老鼠在紅白藍天花板上閒逛。物質條件可能有點艱苦,但一家人在一起,吃完飯轉鍋子決定誰洗碗,周末親戚們都來聚會,還在旁邊的魚塘裡釣魚,這一切都成了美好而有趣的回憶。
  • 男人四十惑不惑
    歲月催人老,中年大叔滿臉的油膩和胡茬分明的寫著無奈——四十歲,怎麼還沒長大就老了!  古人講「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其實這是孔子學習《周禮》從「立」到「不惑」到「隨心所欲」融會貫通的過程。從狹義和通俗的意義來理解「三十而立」就是成家立業。「四十不惑」則是沒有疑惑。問題是,這個「惑」到底是什麼?如何才能「不惑」?
  • 四十而不惑,明白了什麼?
    四十而不惑,明白了什麼?「一日一善,日日行善,眾人向善,幸福永遠」。大家早上好!新的一天開始了,這裡是紹興市爐峰慈善聯合會與紹興朗誦群聯合舉辦的《慈善文化平臺》。我是今天的主播依凡。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由和暢供稿的《四十而不惑,明白了什麼?》
  • 謝震東新單曲《四十不惑》MV熱播:悟得人生不年少
    四十不惑,卻依然笑迎生活,四十不惑,悟得人生不年少。這個取源於孔子《論語·為政》中的歌名,「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是謝震東對40歲人生狀態的徹悟,對每一個身處四十的人的銘心總結,歌詞既有樸實的心路感悟,也充滿了辯證的思考。是謝震東音樂表達最具共鳴的心靈之書,他用他的四十不惑,總結和展望自己人生的新發展方向,也通過音樂靈魂深處的表達,探尋屬於他的人生責任。
  • 四十不惑,惑什麼
    四十不惑,惑什麼人生到了四十這個階段,經過了十多年的打拼,人生不再迷茫疑惑。人生基本上進入中年時期。此時我們對外明白了社會,對內明白了自身。到了不惑之年,首先明白的是這個社會。其次不惑之年更應該明白自己。不惑之年上有老下有小,是家庭的中堅力量,上要孝順父母,下要教育子女。到了不惑之年,要明白自己擔負的責任,在責任中修煉自己,修煉內心,在不斷地修煉中成長起來,強大起來。只有明白自己,才能更好的明白社會,明白人生。只有真正明白了社會,明白了自己,明白了人生才能真正做到四十不惑。
  • 蔡依林 宋佳 張栢芝 四十不惑,四十而獲
    四十不惑,原本我以為是經歷了數十年的成長,對生活沒有了疑惑。後來才明白,所謂四十不惑意味著明確了自己的邊界,也知道了自己的能力。明白什麼事是可以做的,什麼事是可以放棄的。這是一種不遺憾也不慌張的心態。這樣的心境也算是一種收穫,四十歲的收穫。
  • 四十惑不惑,真正的意思是這樣的
    四十不惑出自孔子的《論語》。《論語》裡有: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一般對四十不惑的理解是:直到四十歲才不猶豫三十歲想好要幹的事,才不感到疑惑,才堅定要去做。「不惑」,是指對自己的理想、志向、所認定的事業的不疑惑,不三心二意。我今天重讀《論語》,忽然明白了四十不惑的另一層意思。人到四十,並不是什麼事都明白,什麼理都懂,更不是40歲了事業有成。當今社會,40歲正值盛年,好多事情甚至才開頭,當然也就有更多的艱難和困惑。
  • 華發,四十不惑!
    我們常說,四十不惑。不惑,不迷茫。不惑,不慌張。不惑,亦從容!這是人生煥新的重要節點,也是華發股份當下選擇整裝待發,再度啟程的重要節點。而帶著「不惑」的指引,華發股份也在全面發力,不僅公布了全新的 「優+ 4.0」產品體系還同步提出了華發股份「新交互、新合作」的計劃。
  • 已過四十,惑不惑
    如今已過四十,仍然處在惑與不惑之間。或許,這樣的感覺很不錯。過了四十,如果經歷一段安靜的歲月,很多疑惑,一想再想,就想通了。很多疑惑,扔掉不想,也就順心了。什麼時候才能安靜呢?現實是無處不在嘈雜。嘈雜屬於環境,而真正的安靜只在於人的內心。捧著手機的手,盯著手機的眼,惦記著手機的心,那幾乎等同於把安靜拒之心門之外了。
  • 「三十而立」必勝客遇上「四十不惑」大深圳 這場生日趴太歡樂了
    1990年,中國內地第一家必勝客在北京東直門開業。1995年必勝客深圳首店開門迎客。當「三十而立」遇到「四十不惑」,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2003年,深圳必勝客開始以全新的「歡樂餐廳」形象出現在華南消費者面前,也為深圳人開啟了「繽紛異國行」之旅:2003年「淺嘗德國」;2004年「揚威希臘」;2005年「燃情西班牙」;2006年「暢享義大利」……
  • 四十不惑:期許不平凡,默許了平凡
    然而,在父親被確診為結腸癌晚期後,這個「上有老,下有小」的男人,在苦難面前,慢慢麻木到逆來順受了。 年過四十,他卻感到,對不平凡的期許和對平凡的默許,在自己身上開始和平共處了。 劉黎平在培訓班外等兒子下課 劉黎平剛剛過完43歲生日。走在廣州大街或地鐵上,幾乎不會有人留意到這個頭髮稍顯稀疏、戴眼鏡的中年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