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條記憶中的小巷

2021-01-08 90青春的記憶

我正望著充滿裂痕的老式褐色方形桌出神,心想這方形桌估計有些年頭了吧,桌角已經磨得幾盡光滑,雖然鏽跡斑斑但樹木的紋路依然清晰無比。忽然,目光所及之處,一張舊照片吸引了我的視線。

照片中,一位短髮長者懷抱著一個小孩正站在巷口處,夕陽的餘暉打在他們的身上,似煥光芒一般。小巷的一側是充滿年代感的老式舊宅門,尖尖的屋頂下是青色的木門與紅紅的對聯。門前布滿了青苔,彰顯出歲月的痕跡。照片上的長者是我的爺爺,而懷裡的頑皮小孩子則是我了。我在這條巷中活過了我最無慮的童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也走過了這條小巷的春秋冬夏。這一走,便是幾十年。

記憶中的小巷

即便日後,因為生活所迫,不得不與小巷別離之時,我依然割捨不下。我割捨不下小巷,更割捨不下巷子中的人,那陪伴了我十幾年的人。回首來時路,往事的景象歷歷在目。

猶記得孩提時期,總是很調皮不睡午覺的我,爺爺總是冒著炎熱的大太陽,牽著我的小手走在小巷中,走到巷口那個巨大的梧桐樹邊,搬個馬扎坐下。我趴在爺爺的腿上,感受著蒲扇扇來的微風,聆聽著夾雜著知了聲的故事。就這麼一天一天,有無數個午覺我都是在巷子裡的梧桐樹下睡著,在爺爺的懷抱中漸漸入夢。門前這條小巷,爺爺陪我走了一遍又一遍,經歷了春秋冬夏。

猶記得在小巷中因和哥哥玩捉迷藏被戲弄在巷子中嚎啕大哭的我。小巷因小而十分靜謐,因此有什麼風吹草動便顯得愈發清晰。這時奶奶便從老式舊宅門中出來訓斥哥哥,哥哥低著頭仿佛感受到了自己的錯誤,我躲在爺爺的背後偷著樂呵起來,這時的爺爺是那麼的高大、威武。

小巷因小而靜謐

猶記得那天清晨,背著滿滿行囊伴著晨暉走在小巷中的我。爺爺站在門口,望著我遠去的身影,叮囑我在城裡要聽爸媽的話,不許胡鬧。那時只有十歲的我,不敢回頭望,咬著牙徑直朝爸爸的車子走去,眼中肆意流淌的淚浸溼了我的面頰。我不能回頭,也不敢回頭,大概成長就是一瞬間的事,那一刻,我的童年戛然而止。

那一刻,我的童年戛然而止

肩上的行囊,承載了多少堅強。我們雖有詩有酒有遠方,我們也有情有義有故鄉。那時的天總是很藍,日子總是過得很慢,我時常沉溺於故鄉的枯藤、老樹、昏鴉。而今的小巷,已經由滿路的泥濘變成了康莊大道,老式的舊宅門已然萬象更新,換成了赤色大鐵門,小巷業擴寬了,不復當年模樣。

回首來時路,我在小巷徘徊過萬次千次,不停地欣賞,佇立。我看著照片中熟悉的街與熟悉的人,心中暗生情愫,小巷承載著我的歡笑和眼淚,讓我成長,讓我堅強。

小巷承載著我的歡笑和淚水

王家衛說:「我不知道該怎麼和生活中無法失去的人說再見,所以我沒有說再見就離開了。」所以對於小巷與小巷中的人,我無法與你們說再見,只希望未來依舊一路上有你,即便苦一點我也願意。

相關焦點

  • 記憶中的那條小巷
    文/溫州石油 姜婷婷童年是人生中最有生機的一段時光。不知道你有沒有跟我一樣的感覺,就是對於兒時的記憶總是特別地深刻和濃厚。在我的腦海裡,揮之不去的是那一段安靜的小巷——它就是外婆家門前的小巷子。在外婆家的那幾年,那些青瓦石牆,低矮小屋,曲折小路,灰石庫門,陪伴著我每天從日出走到日落;看著我從小女孩變成大姑娘;也見證了我的童年時代與青春年少;無數次勾起我對小巷無盡的回憶。記憶深處,小巷是一條綿長的歲月之河,曾經多少個夜晚與它在夢中相遇。那小巷朦朦朧朧地循環出現,想抓緊它,驀然回首,卻發現消失在黑暗中不得蹤跡。
  • 依舊美好的嚮往,記憶中那條溫馨的小巷
    兒時記憶中的小巷,每當夏夜的晚風吹過,吃過晚飯的人家便會搬出小凳子,或拿著蒲扇,或拿著灌滿茶水的杯子,三五成群地湊在一起坐在巷子裡納涼,或聊天、或下棋,驚擾了小巷白日裡那份安寧與平靜。琪琪家的那隻大黃狗在小巷裡悠閒地走來走去,一會兒耷拉著腦袋趴在聊天的人們腳邊,一會兒在小巷裡一邊走一邊聞來聞去。我最喜歡做的事,便是等到巷子裡的路燈亮了,搬著家裡的小凳子,來到大人們的身邊,看大人們下象棋,下棋的只有兩個人,觀棋的卻有四五個,對弈的人沉著不發一語,觀棋的人紛紛發表見解,為到底聽誰的爭得面紅耳赤,吵吵鬧鬧卻不傷和氣。
  • 記憶中的那條小巷,終於有了點老濟南的韻味
    小巷兩側原來「一抹白」的牆皮已經剷除,貼裝上了灰磚、青石和青磚腰線,地面原來的水泥磚拆除後重新鋪設了大青石板,臨街四合院的小門樓全部加固補齊了屋頂灰瓦……上圖為改造後,下圖為改造前。從「一抹白」到「復古妝」,從水泥磚變大青石板,這些變化是可喜的。這條小巷,終於有了點老濟南的韻味。說來,自己還和湧泉胡同有段緣。初到濟南,便奔著熱鬧的芙蓉街去了。
  • 那條小巷
    這是一條普通的小巷。每天早晨,當太陽剛從東邊升起時,我背著書包,緩緩地從巷中走過。巷的兩側,有幾座破舊的小屋,仿佛被風一吹就會倒塌似的。小屋的女主人穿著睡衣,一邊打著哈欠,一邊拿著面盆出來接水洗臉。一隻上了年紀的老貓,慵懶地靠在牆頭,享受著清晨美好的陽光。每個早晨,我都在這樣悠閒而又恬靜的環境中走過,感受著幸福又快樂的時光。每到夏天,有參天大樹庇護的小巷,總是大家最喜歡去的地方。
  • 老城記憶 煙火萬州 那條回家的小巷……
    何家溝巷子下端起於萬達廣場背後,上端位於新城路望江大平臺旁,全長500餘米,共有梯步227步,爬坡上坎,步步登攀。以「江河文化五彩社區」為主題,以山水之城為底,何家溝巷子在蝶變中保留了山城步道傳統文化,市井生活煙火氣息濃鬱,一道道嶄新的文化牆喚起了每位行人的老萬州記憶 。
  • 老院子門口的那條小巷幽深而狹長
    原標題:老院子門口的那條小巷幽深而狹長 華龍網12月21日098時01分訊 那還是一個可以肆意的大笑,瘋狂的奔跑,無所顧忌揮霍時光的年紀。老院子門口的那條小巷幽深而狹長。路的盡頭兩棵高大的梧桐樹中央掛著一個爬滿了青藤的鞦韆。那是她最愛去的地方。 一個初夏的午後,小巷遠遠傳來歌聲,她尋聲而來。
  • 【巷見蘭州】安寧區:小巷記憶中的工業痕跡
    行走在蘭飛、萬裡、長風廠的小巷,工業遺存與市井生活被完美融合,一幅幅壁畫,一件件金屬裝飾品,還有安放在街角的機器,都在講述一段工業歷史。 走進小巷,時光放緩,徜徉在一幅幅畫組成的工業長廊裡,你一定會靜靜賞析,感受一座城市的工業脈絡。
  • 邂逅平江路 那條小巷和那個姑娘 是否都挺好
    說起來這是我第一次逛這條姑蘇老街,可腦海裡卻閃現出無數記憶的影像。或許是心裡深藏著一份《雨巷》中的丁香情愫,或許是與姑蘇古城有太多的閱讀,或許在電視劇裡已熟悉了平江路的畫面,總有一種故地重遊的親近。「問君何不到姑蘇。千載古城一卷書」。時光荏苒,故事依舊,腳下青石鋪就的小路,和這些古舊的老房,古樹、古井、古橋、古牌坊,默默地告訴我,千年的姑蘇並沒有遠去。
  • 小巷深處(原創散文)
    雨後黃昏,一個人,走在小巷中,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我便覺著自己是一個快樂幸福之人了。我一路想著、走著,路燈漸起,小巷深處的人家,也在夜晚降臨的時刻,亮起了燈光,加入了城市之中、萬家燈火的行列。有開門的吱呀聲響起,有點鄉間柴門打開時同樣聲響的意味,這是回家的人,還是離家的人?只有小巷兩旁昏黃的路燈清楚明了。
  • 我區八條小巷獲最美背街小巷稱號
    本網訊(記者劉新巖通訊員鮑豔)近日,由區城市管理委發起的我區最美背街小巷VR評選活動完成第一輪七場比賽的全部評選,共有八條小巷獲得了「西城人民心中最美背街小巷」稱號。這八條小巷分別是天橋街道九灣胡同、廣安門內街道核桃園西街、白紙坊街道監獄西牆外、月壇街道木樨地南裡濱河路、廣安門外街道蓮花河濱水綠道、金融街街道南千章胡同、大柵欄街道大柵欄西街、牛街街道登萊胡同。 區城市管理委負責人介紹,這些背街小巷通過停車規範管理與自治、綠化景觀深化建設、古韻文化牆的精心設置,有效提升了背街小巷品質,更營造出了優美、怡人、和諧、安全的居住與出行環境。
  • 「逛老街 走舊巷」從讀懂一條條小巷開始,讀懂這座城
    時光傳送機:【逛老街 走舊巷⑥】這條不起眼的小巷裡,竟然留下過賀龍的足跡……桐花巷一進巷子醬油飄香,只見大缸小缸擺地上,這是老巷人口中的「醬油巷」。沿路的店商小販,滿街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博納兼容是他最真實的氣質。
  • 廈門有條「賣雞巷」 老廈門一條鮮為人知的小巷
    ●傾訴人:網友「探天」 ●年齡:61歲●職業:退休人員文/本報記者 郭桂花 整理賣雞巷——老廈門一條鮮為人知的小巷,全長不過三百米,呈丁字形。在這裡我生活了長達28年。現如今每當有閒暇時間,我總愛回到這裡走走,想尋找童年時代的記憶,尋找那種溫馨的感覺。
  • 老鐵路旁的小巷時光
    在小巷盡頭的利群社區,記者遇到了今年61歲的居民李雲,他原是勝利大隊一隊的村民,從小生活在鐵北巷附近。他告訴記者,鐵北巷這個名字是當年因為銀新鐵路的開通而來的,巷子在銀新鐵路的北邊,所以叫鐵北巷。 他的話在1988年出版的《銀川市地名志》中可以得到印證:鐵北巷,1960年後隨城市建設逐漸形成。1981年人口普查時因其居銀新專用鐵路北而得名。
  • 漳州市區這條小巷,成為新晉網紅點
    >猜猜看,這是漳州市區哪條路這條路,嚴格說是這條巷叫「聯盟巷」講真,小編在漳州生活三十年愣是不知道這個路名就好像隔壁班靠窗戶今年6條背街小巷已完成提升改造記者從住建局獲悉,我市今年計劃整治提升的12條背街小巷。包括芳華北路、民主路西段、龍眼營街巷、北橋市場北側通道、勝利路南側連接瑞得園通道等。
  • 「整治+精治」,通州這條260米小巷變出4個迷你花園
    「我在這兒住了20多年,眼見著這條街越變越美。」家住通州區梨園中街一巷的小巷管家蘆鳳群又出門巡邏了。這條原本連棵樹都沒地兒栽種的背街小巷,經過一年多的整治和一年「精治」,260米長的街面上不光多出了4個迷你花園,街邊還與時俱進地增設了垃圾分類毛線畫宣傳櫥窗等景觀節點,路面上乾淨得連片落葉都「留不住」。梨園中街一巷位於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核心位置,被夾在玉橋南裡小區的樓群間,是一條典型的背街小巷。
  • 悠悠小巷是否勾起你童年的回憶?小巷什麼風景讓你念念不忘?
    題記:我為什麼常常行走在這條悠悠小巷,因為這條小巷讓我體驗到歲月靜好的味道!一切的一切,那古巷深深的小巷時光都讓我們十分懷念。在今天高樓林立的現代都市,我們更懷念那悠悠小巷的風景和平常生活故事。2.下裡街,幸福平安的小巷今天,我向大家分享位於福建省連江縣縣城的下裡街,這裡,仍保留了小巷原始的面貌,同時,這裡又煥發了生機,出現煥然一新的面貌。下裡街,位於狀元巷和連江第二附屬小學之間的一條小巷子。
  • 小巷遊② | 這條承包貴陽人一日三餐的老街,為了吃也要去一次!
    這些隱藏在鬧市深處的小巷,在時代的浪潮中,默默地記錄著貴州變化的點點滴滴,一磚一瓦都是時光的痕跡。上期,我們為大家帶來了以圖文打卡攻略、視頻vlog等形式,探訪貴州旮旯裡的背街小巷,挖掘隱藏的奇遇、背後的故事、特色的美食和小眾打卡玩法,帶大家一起體驗最接地氣的貴州生活。
  • 記憶中的那碗陽春麵
    記憶中令人垂涎的味道不是什麼山珍海味,生猛海鮮,而是八分錢一碗沒有「澆頭」的光面。那時陽春麵,不明白為什麼這樣好吃,就是現在老母雞湯煮的面,也沒有記憶中的陽春麵那麼鮮美。愛吃陽春麵,想著自己動手來煮麵。第一次煮陽春麵就鬧了個笑話。
  • 家鄉的那條河——童年的灃河記憶!
    家鄉的那條河——童年的灃河記憶!
  • 西安背街小巷大變身!一起去打卡吧
    >——坤中巷變身「貓街區」新城區解放門街道的坤中巷曾經是棚戶區的一隅,如今,坤中巷變身「貓街區」——獨特的設計、鮮豔的色彩改變了這裡的氛圍。「超級瑪麗」正在爬牆在藍色牆面的背景下,一個個「超級瑪麗」遊戲中的經典角色栩栩如生,立刻喚起了80、90後童年美好的記憶,很多市民和遊客都喜歡來這裡打卡,這裡便是皇城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