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望著充滿裂痕的老式褐色方形桌出神,心想這方形桌估計有些年頭了吧,桌角已經磨得幾盡光滑,雖然鏽跡斑斑但樹木的紋路依然清晰無比。忽然,目光所及之處,一張舊照片吸引了我的視線。
照片中,一位短髮長者懷抱著一個小孩正站在巷口處,夕陽的餘暉打在他們的身上,似煥光芒一般。小巷的一側是充滿年代感的老式舊宅門,尖尖的屋頂下是青色的木門與紅紅的對聯。門前布滿了青苔,彰顯出歲月的痕跡。照片上的長者是我的爺爺,而懷裡的頑皮小孩子則是我了。我在這條巷中活過了我最無慮的童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也走過了這條小巷的春秋冬夏。這一走,便是幾十年。
即便日後,因為生活所迫,不得不與小巷別離之時,我依然割捨不下。我割捨不下小巷,更割捨不下巷子中的人,那陪伴了我十幾年的人。回首來時路,往事的景象歷歷在目。
猶記得孩提時期,總是很調皮不睡午覺的我,爺爺總是冒著炎熱的大太陽,牽著我的小手走在小巷中,走到巷口那個巨大的梧桐樹邊,搬個馬扎坐下。我趴在爺爺的腿上,感受著蒲扇扇來的微風,聆聽著夾雜著知了聲的故事。就這麼一天一天,有無數個午覺我都是在巷子裡的梧桐樹下睡著,在爺爺的懷抱中漸漸入夢。門前這條小巷,爺爺陪我走了一遍又一遍,經歷了春秋冬夏。
猶記得在小巷中因和哥哥玩捉迷藏被戲弄在巷子中嚎啕大哭的我。小巷因小而十分靜謐,因此有什麼風吹草動便顯得愈發清晰。這時奶奶便從老式舊宅門中出來訓斥哥哥,哥哥低著頭仿佛感受到了自己的錯誤,我躲在爺爺的背後偷著樂呵起來,這時的爺爺是那麼的高大、威武。
猶記得那天清晨,背著滿滿行囊伴著晨暉走在小巷中的我。爺爺站在門口,望著我遠去的身影,叮囑我在城裡要聽爸媽的話,不許胡鬧。那時只有十歲的我,不敢回頭望,咬著牙徑直朝爸爸的車子走去,眼中肆意流淌的淚浸溼了我的面頰。我不能回頭,也不敢回頭,大概成長就是一瞬間的事,那一刻,我的童年戛然而止。
肩上的行囊,承載了多少堅強。我們雖有詩有酒有遠方,我們也有情有義有故鄉。那時的天總是很藍,日子總是過得很慢,我時常沉溺於故鄉的枯藤、老樹、昏鴉。而今的小巷,已經由滿路的泥濘變成了康莊大道,老式的舊宅門已然萬象更新,換成了赤色大鐵門,小巷業擴寬了,不復當年模樣。
回首來時路,我在小巷徘徊過萬次千次,不停地欣賞,佇立。我看著照片中熟悉的街與熟悉的人,心中暗生情愫,小巷承載著我的歡笑和眼淚,讓我成長,讓我堅強。
王家衛說:「我不知道該怎麼和生活中無法失去的人說再見,所以我沒有說再見就離開了。」所以對於小巷與小巷中的人,我無法與你們說再見,只希望未來依舊一路上有你,即便苦一點我也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