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日韓爭端再起風雲!韓國擬再啟對日本出口管制的WTO申訴

2020-12-21 和訊網

財聯社(上海,編輯 周玲)訊,韓國周二(北京時間6月2日)表示,將在世貿組織(WTO)上對日本已經實行了數月的出口限制措施再次提起訴訟,這將進一步破壞日韓本已脆弱的雙邊關係。

去年7月,日本限制了向韓國出口氟聚醯亞胺、光刻膠和高純度氟化氫三種用於生產半導體和顯示器的材料,這對韓國經濟和全球科技零部件供應鏈構成了威脅。

韓國在去年9月就日本此舉向WTO提出投訴,但在11月釋放善意,暫停了投訴進程,以尋求雙方在貿易爭端中取得突破。

日本在去年12月峰會前,部分解除了光刻膠的出口限制。但自那以後,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但韓國貿易部周二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日本政府沒有表現出解決問題的決心,解決未決問題的談判也沒有取得進展。」因此,韓國政府決定恢復針對日本出口限制的WTO爭端解決程序。

5月12日,韓國再次呼籲日本在5月底前取消對韓國的出口貿易限制,以共同努力克服冠狀病毒大流行帶來的經濟影響。

儘管一再提出要求,但日本並沒有屈服,在5月31日的截止日期前沒有做出明確的回應。

韓國貿工部官員稱,「我們得出的結論是,我們無法(與日本)進行正常談判,而本來是暫停在世貿組織申訴的前提。」

根據這一決定,韓國計劃要求WTO就與日本的貿易爭端成立一個爭端解決小組。

韓國表示,WTO的爭端解決程序旨在消除兩國公司在全球供應鏈中的不確定性,並「證明日本行為是非法和不公正的」

韓國表示,日韓貿易爭端對日本出口造成的損害比其他方面更大。2019年,韓國對日本的出口同比下降6.9%,至280億美元。但其從日本的進口降幅更大,為12.9%,至470億美元。

日本貿易大臣周二早些時候對媒體表示,日本正與韓國就出口控制問題進行對話,但拒絕透露更多細節。

許多人認為日本不太可能轉為積極立場。據一些分析家稱,日本可以將其用作兩國之間未決問題討價還價的籌碼,同時還可以保持對韓國的出口限制。

在新冠肺炎疫情早期階段,日本政府決定暫停對韓國公民的免籤證計劃,韓國政府也決定在互惠原則的基礎上終止對日本遊客的入境計劃。

上個星期,東京決定至少要到6月底才解除該禁令。

來源:財聯社

相關焦點

  • 日韓爭端鬧到了WTO,日本嘲諷韓國「根本沒人支持你」
    ▲WTO總理事會會議(日本電視臺)日本和韓國之間,圍繞半導體原材料出口問題的爭端愈演愈烈。在24日召開的世貿組織(WTO)總理事會會議上,日韓兩國代表就半導體出口問題展開激烈交鋒,各自發表主張,互相責難。
  • 日韓半導體爭端一年後摩擦再起,兩國關係再陷「戰後最差」?
    日本的「緩兵之計」一年前,日本政府對韓國採取出口管制,對外宣稱出於國家安全考慮,而韓國輿論普遍認為這是與二戰強徵勞工案相關的一次對抗措施,因為當時韓國外交部不同意按照《日韓請求權協定》設立仲裁委員會。如今,兩國又因勞工案「拔刀」相向。
  • ...同意了韓國以日本對韓加強半導體材料出口管制的做法不當為由...
    2020-07-29 22:55:08來源:FX168 【WTO同意就日本對韓加強出口管制設專家組】WTO爭端解決機構(DSB)在今日的會議上,同意了韓國以日本對韓加強半導體材料出口管制的做法不當為由,要求設置的相當於「一審」的爭端解決專家組。
  • 日韓貿易戰一年 誰最受傷
    日韓貿易關係本就如履薄冰,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又讓企業再受一擊,無論是韓國半導體企業,還是深受韓國抵制的日本企業,日子可能都不好過。世貿組織(WTO)恢復面對面工作後的首次爭端解決機制理事會,被日本和韓國「拿下」了。當地時間29日,WTO爭端解決機構開會討論是否應就日本對韓限貿措施成立爭端解決機構專家小組,最終決定有望在7月的第二次會議上出爐。
  • 慰安婦、強徵勞工、島嶼爭端,日韓舊案新「仇」不斷
    不過,目前因貿易爭端,關係陷入「冰點」的日韓雙方,似乎並沒有心情來紀念這一歷史時刻。半世紀以來,強徵勞工問題、慰安婦問題、島嶼爭議等一系列歷史問題留下的「心結」,更是讓這兩個國家的關係,跌宕起伏。資料圖:2019年8月2日,韓國民眾在位於首爾的日本駐韓大使館門前,就日本將韓國剔除出貿易「白名單」進行抗議。
  • 日韓半年「貿易戰」
    文/顏澤洋  2019年7月,日本經濟產業省宣布,日本將加強審查與管控對韓國出口氟聚醯亞胺、光刻膠、高純度氟化氫3種關鍵半導體材料。在G20大阪峰會後,日本突然出擊令人始料未及。作為反制措施,韓國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起申訴,也把日本排除出貿易「白色名單」,並於8月22日宣布不再續籤將於11月22日到期的日韓《軍事情報保護協定》。日本宣布出口管制後一直拒絕與韓國進行外交對話,對韓國派特使磋商的提議不予理睬,對文在寅光復節講話中的倡議保持沉默,日韓外長磋商無果而終。  面對日本突然實施的經濟打擊,韓國選擇加強自我能力建設和反制並舉。
  • 日本向韓國正式提「分手」!日韓貿易戰加劇,日本勝券在握?
    日韓關係進一步惡化。8月7日,據日本廣播協會(NHK)報導,日本政府正式貼出官方通報,將韓國排除出貿易優惠「白名單」,加強對韓國出口管控。日韓問題相關研究學者認為,日本選擇韓國半導體產業進行打擊,是經過精準計量的,勝券在握。
  • 【解局】日韓突然互相「拉黑」,這事還真挺嚴重
    結果,8月2日,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世耕弘成在東京召開記者會,宣布日本政府決定將韓國從可簡化出口手續之「白名單國家」列表中移除,相關措施將於8月28日正式執行。此前,於G20大阪峰會結束後,日本政府已於7月4日,實施第一輪對韓出口管制:限制用於製造晶片和液晶屏的3種半導體核心原料對韓國出口。
  • 【縱論天下】日韓關係再起風波 這次因為啥?
    近日,因歷史問題「剪不斷理還亂」的日本和韓國再起衝突  日企在韓利益受損引發日本政府強烈反應。日本政府高官相繼發聲,警告韓國此舉將引發嚴重後果,日方將「堅決應對」,正在考慮「各種選項」。  日本多家媒體報導,一旦韓方變現扣押的資產,日方可能採取多種外交和經濟報復舉措,包括召回駐韓國大使,對韓國人施行更嚴格的籤證發放條件,上調韓國商品進口關稅,限制向韓國匯款,扣押韓國在日本的資產以及金融制裁。
  • 「縱論天下」日韓關係再起風波 這次因為啥?
    近日,因歷史問題「剪不斷理還亂」的日本和韓國再起衝突,甚至有分析稱兩國間可能爆發新一輪外交和經濟戰,這其中發生了什麼?勞工索賠案又有新進展8月4日,一項韓國勞工索賠案的判決命令正式生效。未來,日韓之間緊張的經貿關係或進一步加劇。韓國《韓民族日報》稱,如果日本報復成為現實,兩國關係很有可能再次因歷史問題導致經濟報復,走向災難性結局。實際上,二戰時期遭強徵韓國勞工的索賠爭議一直是日韓關係主要癥結之一。2018年10月30日,韓國勞工索賠案勝訴。
  • 日韓貿易戰已持續近一年,世貿組織成立專門小組進行調查
    據韓聯社29日報導,世界貿易組織(WTO)爭端解決機構周三決定成立一個專門小組,調查韓國對日本出口限制的申訴。此前一個月,WTO的該決定因日本反對而被推遲。根據世貿組織規則,除非所有成員國一致反對,否則就可以成立一個調查小組。
  • 日韓貿易戰對中國有多大影響?
    自日本於本月4日宣布加強對上述三種材料向韓國出口的管制後,韓國產業界乃至全球供應鏈都為之擔憂。《日本經濟新聞》15日報導稱,日韓之間的爭端為韓國半導體企業帶來斷供風險,也可能對中國企業產生影響。中日韓處於一條產業鏈在全球化的當下,一件商品的生產往往需要多國參與,內存、OLED屏幕等產品更是這種國際分工的代表。
  • 日韓貿易摩擦指望第三方斡旋,拜登將如何避免站隊
    疫情疊加貿易摩擦就細分國家來看,2020年韓國對日貿易逆差208.4億美元,較上年增加16.8億美元。其中,韓國對日本出口額為250.8億美元,較2019年減少11.8%;自日本的進口額為459.2億美元,較上年減少3.5%。從具體項目來看,汽車零部件、石油化工產品等是韓國對日減少出口的主要項目。
  • 韓擬重返世貿爭端解決機制與日開展限貿磋商
    (觀察者網訊)韓國政府決定重新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就日本對韓限貿問題與日方進行磋商。韓聯社6月2日報導稱,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貿易投資室室長羅承植當天表示,日本政府沒有表現出解決該問題的意志,相關議程沒有取得進展。
  • 建交55年,日韓舊案新「仇」不斷,解鈴還須繫鈴人?
    中新網6月22日電(張奧林 劉淙)1965年6月22日,日韓兩國籤署《日韓基本條約》,實現了韓國1910年淪為日本殖民地以來,兩國邦交的正常化。不過,目前因貿易爭端,關係陷入「冰點」的日韓雙方,似乎並沒有心情來紀念這一歷史時刻。半世紀以來,強徵勞工問題、慰安婦問題、島嶼爭議等一系列歷史問題留下的「心結」,更是讓這兩個國家的關係,跌宕起伏。
  • 日本外相當面怒斥韓國大使,韓國又憤怒了!日韓怎麼這麼大仇?
    7月19日,日本外長在召見韓國大使時就當著眾多媒體的鏡頭,當面打斷韓國大使的發言,並怒斥韓方「無禮」。日本外相的這一舉動,讓最近一段時間本就不好的日韓關係又蒙上了一層陰影。>前段時間,日本因不滿韓國法院在歷史問題上的舉動,對韓國發起了貿易制裁,向對韓國出口的關鍵電子產品實施管制,這一舉措可謂是對韓國相關產業的一記「重拳」。
  • 韓凍結日企資產 兩國再陷紛爭 日韓關係降至戰後「冰點」
    日本制鐵則提起上訴,堅稱1965年日韓雙方籤署的《日韓請求權協定》已經完全解決了這一問題。據韓國《中央日報》報導,由於強徵勞工案糾紛,韓國民間自覺發起「抵制日貨」運動,日產汽車、日本光學與成像公司奧林巴斯等日企均已撤出韓國市場。作為反擊,日本對韓實施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並且將韓國從貿易優待白名單中移除。
  • 日韓關係降至戰後冰點:韓凍結日企資產 日稱將反制
    日本制鐵則提起上訴,堅稱1965年日韓雙方籤署的《日韓請求權協定》已經完全解決了這一問題。據韓國《中央日報》報導,由於強徵勞工案糾紛,韓國民間自覺發起「抵制日貨」運動,日產汽車、日本光學與成像公司奧林巴斯等日企均已撤出韓國市場。作為反擊,日本對韓實施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並且將韓國從貿易優待白名單中移除。
  • 日韓貿易摩擦升級!日本將韓國踢出「白名單」,是出於報復?
    日韓貿易摩擦是歷史積怨 韓國曾經是日本貿易白名單中唯一的亞洲國家,但是如今也成為了第一個被日本政府所正式除名的國家。日本的這一措施,如果真的落實,那麼將對兩國之間的貿易產生巨大的影響。受到影響的產業裡面還包括了類似手機,汽車等關鍵行業。
  • 「武士刀」vs「太極虎」 日韓貿易戰日漸白熱化
    作為反制,韓國政府當天表示,也將把日本移出本國的貿易「白色清單」,並將加速向世界貿易組織起訴日方出口管制。一名韓國外交部前官員表示,韓日夥伴關係「已經脫軌」。       所謂「白名單國家」,是日本從國家安全保障上認定的友好國家,對這些國家在出口重要戰略性技術和物資上賦予簡化出口手續的優待措施。目前,列入「白名單」的有27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