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我就不信什麼「人死為大」

2020-11-17 手機鳳凰網

李敖去世兩周年了。 在過去半個世紀裡,他長期活躍在熱點之中,可謂是最有影響力的知識分子之一。 他的言論一呼百應,也招致無數罵名。 他得知自己罹患腦瘤後,寫了一封公開的絕筆信:

「我這一生當中,罵過很多人,傷過很多人;仇敵無數,朋友不多。」

李敖(1935年4月25日-2018年3月18日)

李敖的可貴在於敢說真話,能捨棄知識分子一貫愛惜的名聲。他在一篇《犧牲自己的名譽去奮鬥》中說:

「大丈夫沒有正常管道的用武之地,要想出頭,難免要耍一些世俗眼中的『花招』,製造新聞性引人注意,但一有新聞性,大丈夫就不可能有『正人君子』的清望與形象了。」

他的唇槍舌戰未嘗不是他口中的「花招」,他說自己「以玩世來醒世,用罵世而救世」。

在今天這樣一個有紀念意義的日子裡,讓我們再回顧一下他的嬉笑怒罵與快意恩仇。

01 談做人:「三不朽」 中的我

古人講「三不朽」,有三方面:立德、立功、立言。先說立功,臺灣太小了,無功可立。再說立言,在立言上,我一直被奉為大寫手,不分敵友,對我的健筆如飛,皆無間言。在寫的字數上,從梁啓超到胡適、魯迅,都不能跟我相比。我的《李敖大全集》,早在一九九九年就出到四十巨冊,早都壓倒群雄。一九九九年後十六年來寫的還沒計入。雖然在立言數量上我如此拉風,但奇怪的,我每自吹自擂、排起順序來,卻總把「立德」排在「立言」前面。換句話說,我一生自憙我人格的偉大,乃在文章的偉大之前。

一些淺人(包括所謂正人君子)聽了,有的會奇怪,會發笑,為什麼你李敖不以文章蓋世,卻以人格號召?答案是,眼觀天下,我在人格上,的確雄踞第一,因為我有「大人格」。

李敖 

早在一九八一年,我就提出「人格的兩層面」的說法。什麼是「人格的兩層面」?第一層面是「管仲的層面」;第二層面是「匹夫匹婦的層面」。「匹夫匹婦的層面」是小市民的層面,是隨波逐流的層面,是依附權威的層面,是「庸德之行,庸言之謹」的層面。「管仲的層面」是大人物的層面、是特立獨行的層面、是大無畏的層面、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層面。這種層面所表現的人格,叫「大人格」;「匹夫匹婦」所表現的,叫「小人格」。

胸懷「大人格」標準的英雄豪傑,都會長期遭到輿論、謠言、群眾、世俗的打擊。所以,「父子責善」的賢人匡章,全國說他不孝;「弟死不葬」的志士張良,社會說他不仁;周公旦被誣不利孺子;直不疑被誣與嫂通姦;馬援被誣貪汙;袁崇煥被誣反叛;張自忠被罵漢奸,蒙羞六七載;嶽飛不得昭雪,沉冤二十年……多少大丈夫,在「小人格」標準下,都變成了「人格有問題」的下三濫。雖然這樣,以「大人格」期許的志士仁人,也不會懷憂喪志,因為他們把握了大規跡。

02 談讀書:大卸八塊讀書法

我(李敖)的本領很多,看家的本領是什麼呢?看書。書,大家都會看,可是這裡面的巧妙各有不同。

李敖 

我李敖看書很少會忘的原因是我的方法好。什麼方法?心狠手辣,看的時候剪刀、美工刀全部出動,把這本書五馬分屍。好比這一頁或這一段有我需要的資料,我就把它切下來。背面怎麼辦?背面內容複印出來,或者一開始就買兩本書,兩本都切開。結果一本書看完了,這本書也被我分屍分掉了。

現在我看書以不複印為原則,因為複印很花時間,基本上我是一開始就買兩本,看的時候按照正背面把它切下,雖然比較費錢,可是節省時間。切下來的資料怎麼分類呢?我有很多夾子,在上面寫上字就表示分類了,好比我寫「北京大學」,夾進去的就全部是北京大學的資料。我不斷用這種夾子分類,可以分出多少類呢?幾千個類來,分得很細很細。

換句話說,一本書被我大卸八塊、五馬分屍完,我並不憑記憶力去記它,而是用很細緻的分類方法,很有耐心地把它鉤住,放在資料夾裡,這樣我就把書裡面的精華逮到了,你這個資料跑不掉了。

03 談敵友:和這麼多人為敵

一九八七年四月一日,鄧維楨寫信給我說:「和這麼多人為敵,我真佩服你的勇氣!這不只是敵人多而已,而是許多朋友會因你樹敵太多而不敢和你做朋友。不過,從謔畫的角度看,我這種四處樹敵的作風,豈不也正是檢驗「朋友」、驗明「朋友」的好法子?如果「朋友」是這樣偽善、膽怯、騎牆、閃躲,這種朋友,也真可有可無了。

我常笑我自己說,別人整天做公共關係討好人,我卻整天破壞公共關係批評人;我的敵人不是一個個出現,而是一窩窩出現,我幾乎每半個月就要多出一窩敵人,我真「闊」得很呢!我為什麼這樣與人為敵?因為我爭是非、不講俗情、不肯做鄉愿。我的敵人十有八九都是小人,如果我的朋友不勇於做君子(戰鬥性的君子),不敢和我做朋友,我覺得我該就此人我兩棄,也不錯啊!

王爾德(O.Wilde)說世人都疏遠了我,而仍在我身邊的人,就是我真正的朋友。我年紀越大,越覺得他這種嚴格的擇友標準其實還不夠。我覺得該改為:

我疏遠了他們、他們仍挺身為真理而公然站在我身邊的人,就是我真正的朋友。看來我懸格太高了。

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1854年10月16日—1900年11月30日)19世紀英國最偉大的作家與藝術家之一,以其劇作、詩歌、童話和小說聞名,是唯美主義代表人物,也是19世紀80年代美學運動的主力和90年代頹廢派運動的先驅。

04 談女人:女人的缺點是一輩子為情字而死

記者:愛情的本質是什麼? 李敖:男女之間的本質就是相互欺負,我強,我欺負你,你強,你欺負我,這就是男女女相處的本質,所以我覺得男女交往不要超過3個月,不然肯定出事。

記者:男人喜歡笨點的女人? 李敖:笨男人喜歡笨女人,因為不用考驗自己的智商。 記者:您喜歡什麼樣的女人?討厭什麼樣的女人? 李敖:我只能說我最喜歡什麼樣的女人,不能說我最討厭什麼樣的女人,只要看我的小說就可以知道我喜歡什麼樣的女人,是比較像女人的女人,比較清秀的。女人本質上都是看起來比較秀氣,我比較喜歡各方面都漂亮的。單純不傻我也比較喜歡。

李敖與胡因夢 

記者:您最喜歡古典女子還是現代女性? 李敖:應該是古今合璧的比較好,帶點古典氣質的女子是非常好的。 記者:紅樓夢裡的女性您最喜歡哪一個? 李敖:當然是林黛玉。當然!

記者:您最欣賞的男人和女人是誰? 李敖:我最欣賞的男人只要照鏡子就知道了。欣賞的女人太多了,我喜歡像章子怡的秀氣,她的耳朵就不好看,如果她的臉長的更長一點,那就更好。 記者:在感情世界中,女人和男人相比如何? 李敖:女人的缺點是一輩子只為情字而死,愛和情對女人是終身的問題,我認為這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 記者:女人怎樣來擺脫愛情的束縛? 李敖:擺脫不掉,唯一辦法就是要想放得開必須能夠換男朋友才能解決這個問題。換到自己換不成為止。女人為愛字和情字忙到死。 記者:現代社會中女人還是弱者嗎? 李敖:如果長的很漂亮,某個方面有天才,或者家裡背景很好等其他方面,那你就不是弱者就是強者了。

李敖,《康熙來了》 

記者:您認為女人是善變的嗎? 李敖:女人的善變一部分是受到年齡的原因,一部分是受到生理的原因所以會變的,大部分變都是來自騎馬找馬,如果只有一個男朋友的話就比較穩定。如果沒有人勾引她,她就比較穩定,有人勾引她她就不穩定。

記者:在大陸「妻管嚴」的氣象特別嚴重,您認為這是女性的解放還是女權主義? 李敖:因為女人一生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女人在做少女時代一本正經的坐在那裡像個菩薩一樣,男人能夠不怕菩薩嗎?女人結婚以後生下孩子,要保護孩子,像個母老虎一樣,男人能夠不怕老虎嗎?第三個階段女人老了,醜的像鬼一樣,男人能不怕鬼嗎,所以女人一生有三個階段,男人能不害怕嗎? 記者:女人對您的一生產生最大的影響是什麼? 李敖:給我一個很大的動力,人間最大的快樂莫過於和自己心愛的女人在一起,如果不行的話,她能給我一些動力也是非常好的。性也是很重要的動力,性被壓抑的時候可以轉換成其他的動力,所以我認為性的動力是很重要的 。

05 談生死:我就不信什麼「人死為大」

我在《李敖電子報》意見討論區收到張文才先生的討論,張先生說:「中國人有一句話:人死為大!請不要用一些較不敬的言論評論黃信介先生,畢竟他才剛去逝,把他留給歷史去評論吧!身為歷史學家是否該『功』『過』皆論呢?」

我可以告訴張先生,我根本不接受這種「人死為大」的前提,因此我不認為人「才剛去逝(世)」就不能批評他而只能歌頌他。還有我只是就人論人、就事論事,只是因人論事的客觀陳述,又何來「較不敬的言論」?至於「留給歷史去評論」,你說的對,但別忘了我李敖就是歷史家啊!至於功過皆論,論功已滔滔皆是,又何須我來論功呢?

記得胡適死的那天晚上(1962年2月24日),我正在文星書店,忽見胡秋原匆匆趕上樓來,慌忙告知他要修改已交給文星的批評胡適的文章,因為「人死為大」,不修改怕人罵,同時徐復觀也來快件,也要修改,

原來一個人活著或死了,對他要有不同的罵法!我當時就深感這些人太虛偽了。如今三十七年過去了,我愈老愈堅定,認為「人死為大」不能批評他的前提是根本錯誤的,相反的,人一死就批評他,反倒更引起我們對死者的認識與了解,從而看到死者的真面目,才更真實啊。

06 談悲喜:快樂與痛苦的佔比

碩果僅存之「世界心理學三巨頭」之一的英國傑格博士,在其八十五壽辰前夕,接見記者,談話中他曾提及有關快樂的問題,他說:

「一年裡有多少個白天,也就有多少個黑夜,兩者所佔的時間也是相等的。快樂的生活要有黑暗來度量,快樂若無悲傷來對照,也將失去它的意義。最好的對事方法是泰然處之。」

——這可說是一種「陪襯論」,這是我今天讀了此段所引起的感想和收割,上帝為了陪襯(襯出)自己的偉大都要故意造出魔鬼,我自然也不必例外,當然我也不必刻意去求造艱苦那一面,但是,命運既然安排我許多遭遇,我就要「泰然處之」,帶著一片「沉著的勇氣」去迎接它!

現在姑且說是「黑暗」和「悲傷」的一段日子,它是必要的,因為只有在煉獄底下我才能鍛得千錘百鍊,才能更對天堂有所認識,才能有更進一步的苦鬥與不屈。所以我很快樂的接受環境給我的一切苦難——像一個英雄,也像一個鬥士。

李敖

07 「繼續跟大家展示一些我寫的李敖式語錄、李敖式狂言」

▷思誰的過

我常常閉門思過,

思別人的過;

我也常常聞過則喜,

聞別人的過則喜。

這是推己及人,

推開自己及於別人。

等於改寫了三個成語:閉門思過、聞過則喜、推己及人。

▷可怕的失望

上帝對猴子失望,才創造了日本人; 日本人對臺灣人失望,才創造了李登輝。

這句話不用解釋了。

▷殺人放火

任何好人有時候都想殺人放火;

任何壞人有時候都會殺人放火。

殺人放火是人類遺傳的衝動之一。

現代人無奈了,要殺要放,只好靠電視。

為什麼?電視節目所傳達的畫面、所表達的動作、所虛構的情節滿足了人類這種殺人放火的欲望。

▷四靠人生

靠腦袋闖禍,

靠屁股坐牢, 靠現身說法,

靠動心逍遙。

腦袋、屁股,闖禍、坐牢,現身說法、動心逍遙,都是對比,文字結構很緊湊。

▷敵友之辨

朋友沒有最好的,

敵人沒有最壞的。

一個不可靠的朋友,就是敵人;

一個不好不壞的敵人,就是變相的朋友。

這是我飽經人生冷暖之後的話,說起來很悲觀,可是是對敵人和朋友比較清楚的認識。

▷現代無耶穌

現代不能產生耶穌的原因是:

說沒罪的、可以拿石頭打那個女人的人,

自己挨了石頭。

基督教《新舊約全書》裡有一個故事,一個女人通姦,大家拿石頭打她,問耶穌的意見。耶穌說,認為自己沒有罪的人,可以向她丟石頭。換句話說,你有資格丟石頭嗎?你跟她一樣,你們都有罪。

整理+編輯:_童_指杏花村 

圖片:網絡

相關焦點

  • 李敖:年輕就要不信邪,年輕就要有情趣!
    大一初識李敖,是在《康熙來了》,李敖面對蔡康永的訪問,他說希望有一天自己是死在通姦的床上;還記得當時70多歲的他帶著20多歲的女朋友,對著主持人說,他找女朋友的5字真言「瘦、高、白、秀、幼」;節目上講他與前期胡茵夢的浪漫故事和唏噓的結尾;講他如何在街頭屢屢成功搭訕美女;那時候,並不知道這個狂妄還有點色的老頭子,身上竟然有這麼大的能量,他用自己的一生,告訴年輕人:
  • 再見李敖:死不丟人,怕才丟人
    「死亡就像一個無解的迷局,沒有死過的人永遠也無法感知在生命的另一端等待自己的是什麼。有人說,我們是一個對死亡毫無準備的民族,死就意味著永別,國人十分忌諱談論死亡。藏族同胞則認為,「死亡」是「新生」的開始,他們能夠坦然地面對死亡,毫無恐懼和悲痛。面對死亡,有備而來!欣然地接受命運的安排,不但能減輕心理和精神上的折磨,還能使人類樂觀的天性與自然融為一體得到傳承。
  • 和小S鬥嘴的李敖說:我不怕死,可我討厭死
    蔡康永問,你在戀愛中有什麼獨特的招數? 李敖回答,我舉個例子給你看,女孩18歲的時候,我送她17朵玫瑰花,另外寫一張卡片說:另外一朵就是你。其實從十年前第一次做嘉賓時,李敖就開始在節目中表達他對於死亡的看法。 2004年,69歲的李敖說,老兵永遠不死,他只是凋謝。而我是將軍永遠不死,只是被外科醫生繳了械。
  • 李敖其實早就死了
    在幾年前的一期《康熙來了》中,主持人小S問他,希望自己以什麼方式死去。他說,希望在和別人通姦時,被人拿槍從後面打死。那時的李敖已近80歲,卻依然保持著狂人本色,這正是他能被封神的原因。8哥今天就來8一8李敖。只談公事,不談私德。什麼私生活放蕩,什麼侵吞朋友財產,8哥都懶得去理。青年時期,李敖是無所畏懼的鬥士。
  • 「每一個說李敖吹牛的人,心裡都供著李敖的牌位」
    您曾經說過五十年以來,五百年以後,中國白話散文寫得最好的前三名就是:李敖!李敖!李敖!而且,每一個說李敖吹牛的人,心裡都供著李敖的牌位。為什麼這麼說?李敖:我的表達方法很清楚的。我說我最好!這個不精彩!我說我第一也不精彩!不是第一哦!前三名都是我!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都是我!大家一聽,這小子吹牛!恨他!可是他不會忘掉我的表達方法!
  • 狂人李敖(五) : 李敖留給這世界什麼?
    (圖為李敖和陳文茜)說實話我覺得臺灣的「名嘴」們,包括李敖和陳文茜在內,講話都容易誇張,怎麼叫「從五四運動以後就沒有頂天立地的中國知識分子」了呢?這話有點離譜。不過李敖是個頂天立地的人,這句話我是很贊同的。
  • 李敖:樽前作劇莫相笑,我死諸君思我狂|文茜大姐大
    文/陳文茜以前臺灣有一檔電視節目,叫《李敖大哥大》,時間是晚上9:00-10:00,我的節目在 10:00-11:00,所以製作單位一開始設定的節目名字是《文茜大姐大》,但我不依,我說李敖比我大16歲,我絕對不要做「文茜大姐大」,我要做「文茜小妹大」——女人對於年齡是寸土必爭的。
  • 五十年是什麼 /李敖
    李敖之北大講演,已成廣陵散之絕響,實乃語言之胡迪尼。「能令公喜能令公怒」,縱橫捭闔,七十年來,也只有他才有這等本領。 李敖的諸多回憶,「詼達多端」、「朔皆敖弄」。我以為唐三藏是「崑崙之西」,而李敖是「崑崙之東」。不管崑崙之西或東,他們面對的都是一片浩瀚,以及孤軍奮戰的荒涼。
  • 李敖去世絕筆:死不丟人,怕才丟人
    我這一生當中,罵過很多人,傷過很多人;仇敵無數,朋友不多。醫生告訴我:你最多還能活三年,有什麼想做、想幹的,抓緊!我就想,在這最後的時間裡,除了把《李敖大全集》加編41-85本的目標之外,就想和我的家人、友人、仇人再見一面做個告別,你們可以理解成這是我們人生中最後一次會面,「再見李敖」及此之後,再無相見。因為是最後一面,所以我希望這次會面是真誠,坦白的。
  • 看不起金庸的李敖到底是什麼貨色的大師?
    今天再給大伙兒介紹一位大師級別的人物,已經逝世的作家、批判專家李敖大師。李敖生前曾到大陸參加過幾次電視採訪,記得在鏘鏘三人行這個節目中,主持人竇文濤問他,你對聞名海內外響徹海峽兩岸的武俠宗師金庸先生是什麼看法。李敖先生的回答很直接:「我看不起他,他寫的那是什麼玩意兒?武俠小說用胡適先生的話說,那是不入流的東西。」
  • 犟人李敖
    作為臺灣民意代表,關於軍購問題,他曾經痛罵臺灣當局,並且將自己的裸照拿上法庭,還拿出自己的生殖器來鄙視當時的政府人員。 李敖自稱:「五十年來和五百年內,中國人寫白話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嘴巴上罵我吹牛的人,心裡早就立好了我的牌位。」
  • 李敖:借問自由何處尋
    要是我評價我們黨,我在這個句子的後面,還會加這樣的話:「也有沒解決的問題,沒有避免的問題,……」李敖在真誠之外客氣一些是正常的,我在誠實之外不客氣一些也是正常的,雖然我不是共產黨人,但我說過我從來沒拿自己當外人。
  • 李敖:「混世寶典」寫給年輕人(圖)
    80歲李敖近日再出新書「混世寶典」三部曲,包括《李敖有種:活著你就得有種》、《李敖有趣:活著你就得有趣》和《李敖有料:活著你就得有料》。這套書以「不信邪」「有情趣」「拼實力」三個主題,收錄了李敖多年來的精品文章,文字嬉笑怒罵,智慧犀利,寫盡世相。  這套三部曲主要是面向年輕人群體而重新編錄的,李敖說:「年輕人可能不懂得,不懂得我李敖這種80歲的人所見的世面。」
  • 你算是被李敖拋棄的女人嗎?李文:這是我身為李敖女兒的代價
    曾經寵溺她的父親,只為她安排了每月6000元美元的生活費,並且這項支持到她70歲會自動終止。如果李文鬧事,就連生活費都將付之東流。其次,李文想在臺灣落戶。在迅速做完親子鑑定後,這個落戶計劃被弟弟阻止——李戡不願意繳納3000元的申請費用讓事情沒了下文。她忍不住開始咆哮:"就算死在這裡也要拿回我應得的!"
  • 【聽我】李敖:我書架上的神明(上)
    作為一個狂生,一個奇人,生前與之有過親密過從的人會撰文憑弔,而其他八竿子打不著的人,寫起來大概就是一些羅列李敖生前放言無忌的軼事,像一把撲克牌一樣的文字。這是不恭敬的,李敖有句名言「別人都罵人是王八蛋,可我有一個本領,我能夠證明你是王八蛋」。所以,如果拼湊文字是紀念,那麼忘卻又是什麼呢?
  • 胡因夢:李敖真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在胡因夢未婚生女的時候,李敖在媒體上大肆攻擊,無奈之下,胡因夢決定寫一本自傳為兩人如戲的人生記錄下真實的一筆,在不斷自省的過程中,她也最終發現了自己的價值,35歲告別演藝圈,專事有關心靈探究的翻譯與寫作,胡因夢首度將印度哲學家吉達·克裡希那穆提的思想引介到臺灣,並致力於推動「新時代」的意識革命及生態環保等議題。百轉千回,如胡因夢所說:「李敖真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 揭秘李敖的前世身份,曾為歷史一代名臣(附李敖「開天眼」視頻)
    「我的人生要收尾了,得加緊進行,否則再過幾年,體力會更壞。」去年3月,李敖曾發微博談及病情,稱已做了28 次放射治療,天天吃標靶藥、類固醇、止痛藥,「我會笑給中國人看,看李大師多麼從容。閻王老爺敢要我嗎?」直至今年2月1日,李敖再次更新微博,推介《李敖自傳》,這是他生前更新的最後一條微博。
  • 李敖:樽前做劇莫相笑,我死諸君思我狂
    對於一個真正有價值的作家,是值得去反覆閱讀的,你十幾歲的時候讀的感受,和四五十歲時讀的感受勢必是大不相同的。或許就如評論所言:「對他的總體評價,才剛剛開始。他真實的影響力,也在準備顯形。」從表面看,人們是如此急迫地去評價李敖,和所有去世的名人一樣,很多人以此作為熱點來追捧,各種點蠟燭甚至深情的話遍布朋友圈,比如:「李敖去世,他帶走了一個時代。」
  • 李敖病逝!告別世界見證人生的謝幕,你還記得他曾經說過的話嗎
    不拒絕,什麼癟事都安排給你,還經常受批。不承諾,沒有哪個領導相信你,因為領導感覺不到你的決心。——李敖作弱者,多不得好活;作強者,多不得好死。——李敖有時解釋是不必要的:敵人不信你的解釋,朋友無須你的解釋…——李敖我用類似登徒子的玩世態度,灑脫地處理了愛情的亂絲。
  • 如何公正評判李敖?拋開自戀言論,也有民族大義
    僅就余光中以朋友的身份發表悼念之詞並無可指責之處,李敖言行過火,被余光中一句「我不回答,表示我的人生可以沒有他;他不停止,表示他的人生不能沒有我」懟得啞口無言。李敖與余光中的糾纏還未開始就已結束,「李敖評價余光中」這件事卻越傳越廣,以至於人們都開始好奇這位狂傲文人究竟是什麼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