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的原味串燒傳承瀋陽人的老味道,小趙變成老趙

2021-01-10 遼瀋美食

瀋陽西關附近有一家十五年老店,小趙每天晚上一個地攤小爐子,附近食客把這個地攤叫做小趙烤串,後來搬到格林自由城南門,眼看十多年過去了,小趙也變成老趙,味道還是哪個味,因為大家也吃習慣了原味,原味就是原味趙,原味厲害了,用瀋陽話講:東西能吃住人。

這是西關很有名的燒烤神店,20013年下崗裁員小趙就開始擺攤,以前在火炬大廈打聽小趙都知道他的攤位,要是現在提起原味趙更是家喻戶曉了,搬到格林自由城A座南門也是回頭客雲集,雖然他開店年頭挺久了,但是小趙的初心不變,小飯店裡裡外外都非常乾淨整潔,我覺得如今能用心做燒烤的人不多了。

各種烤串大家都吃過吧,但是這裡涼串是獨家秘制,牛心管,牛板筋,哈拉板筋,絕對是秘制配方醬汁。

三種吃法,原味吃,品嘗食材的真味,第二種是直接蘸醬汁吃,第三種醬汁直接倒在上面,省的挨個蘸醬汁吃,最懶就是第三種吃法,每一個品種都有不同的口感和回味,軟糯、香脆、筋道,我最中意的夏日美食。

十幾年堅持西關的羊肉,從一開始就是這樣的肉串,十元錢一把,不肥不膩的羊排肉,鮮切現場穿串。

每天就一冰箱的肉串,大概千八百個肉串,賣光拉倒,關於食材方面從不將就任何人,喜歡吃就來吃。

嫩羊肝配牛腱子,東北話:這飯店全是硬菜

這叫牛腱子把,牛腱子裡面的極品部位,自己烀的牛羊肉,小趙是回族,這一塊我是絕對放心了。

每次我去擼串都喜歡,花菜配幹啤,熟筋配鮮啤,在原味家吃飯就像家裡一樣。

羊是小骨頭,牛是大骨頭,羊小骨頭用的秘制調料煮上滿滿一鍋,18元價格真是比麻辣燙都便宜啊。

味道那真叫麻辣鮮香,湯底帶著麻味,肉帶著鮮味,下面的金針菇帶著香味,如果叫做麻辣香鍋也是完全可以的。

一大根牛骨怎麼吃?錫紙烤到焦香,直接挖骨髓吃,這才是敲骨吸髓,絕對是補鈣佳品啊。

不論牛肉羊肉,肉串都是鮮肉現烤,沒有醃製的原味羊肉串十元錢六個。

原味熟筋也是老趙自己烀的,筋多肉少,原味趙的下酒佳品啊。

原油腰子,今天點的硬菜太多了,下次必須品嘗,原油原味,看著就很鮮。

抖音裡面爆火的蒸汽海鮮鍋,他們家沒有用高壓鍋來做,而且傳統的鍋,老闆還是年輕啊,這鍋可老深了,得放多少海鮮啊,得給你上一課啊。

肥大的生蠔、鮮蝦、黃蜆子、白蜆子、毛蚶,滿滿一鍋四十多元。

因為今天有了鐵板牛腰子,所以沒吃原味羊腰子,都是好腰子,俗稱是男人加油站女人美容院。

還有鐵板牛肥腸,這個是新菜,都是二十多元一份,價格都是不貴,下酒好菜,足足的配料把牛腸的味道勾引出來,自己烀的食材很放心。

這麼好的原味食材,必須喝點精釀啤酒,醇厚的口感讓人陶醉了。

十幾年過去了,小趙不是小趙了,味道還是哪個味道,老闆說儘管食材漲價,原味依舊。我最喜歡這個大露臺,吃燒烤特別有情調。 就著美麗的星空, 開一個主題的派對,可以隨心暢談,樓下停車全免費,市內有充裕的停車位置可不多見了,人均消費差不多60-80元吧。

原味以前的小地攤變成現在的啤酒花園,真是智慧瀋陽的創城傑作,夏日炎炎似火燒,我總覺得原漿啤酒和原味肉串不會辜負這個夏天。

遼瀋美食 圖文原創

相關焦點

  • 牡丹江 胖哥串燒,十五年的沉澱
    說實在的味道也沒什麼特殊的。後來這家店找了幾個網紅和明星來拍照宣傳,瞬間就火了。之後再去這家店每次都幾十米的長隊,據說買上一份要排兩個小時。我就在深刻反思,這種味道到底值不值得花費人們如此的精力? 也許味道早已超脫了「五味雜陳」的範圍。人們對於「好吃」的定義也在悄然發生著改變。所以現在人用對飲食男女和食色性也的誤讀解釋了,現代人沒有「獨立味覺」的普遍社會現象。
  • 《少年派》:當「小潘」變成「老趙」,還是那麼招人喜歡啊!
    最近追校園青春劇《少年派》,發現了一個特別熟悉的身影,讓小編很激動啊!這個熟悉的人是誰?不是大家都認識的閆妮和張嘉譯,而是多次在校園劇裡飾演「主任」的趙榮寶老師。在這部作品裡,「小潘」只活在同學們的口中,還未見現身,也是讓人十分想念振華的潘主任啊!小潘是個很好的老師。雖然作為年級教導主任,他管的事比較多,也很遭人「恨」,經常也是處罰學生,批評學生,還有點毒舌。但是小潘的內心是非常喜愛這群學生的,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看。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學生們好,都是為了學校好。而且他還有非常搞笑的一面,被學生們捉弄了不少次,其實他也沒有真正生氣。
  • 瀋陽40多年的麵館,一碗雞湯麵4塊錢,是瀋陽人難以割捨的老味道
    面是我們日常常吃的一種食物,面的烹製方法不同,做出來的味道也不同,雖然每個人在家裡也可以自己煮麵,但是也不妨礙大街上的麵館生意興隆,飯點的時候顧客盈門!瀋陽有一家國營麵館,迄今大概有40多年,是很多老瀋陽人曾經無比眷戀的味道。
  • 《老趙》 —陳正浩
    過不久,老趙聽說村裡缺教書的,便自告奮勇當起了教書先生。老趙會讀古文,腦子也聰明,總是一個人教幾個班,可是老趙從不說自己辛苦。      「大龍,來,這篇課文背我聽聽。」老趙在一次課上抽查作業。       大龍不說話,怯怯地盯著老趙搖了搖頭。       「怎麼了,還不會嗎?」       「.」
  • 那些古早的瀋陽特色零食
    作為瀋陽特產的代表,不老林糖從九十年代就已經火爆全國,過年少不了要買上幾斤。傳統的不老林糖外表巧克力味道,內裡奶油牛奶和花生仁味道,奶香微甜,越咀嚼越香,現在已經有各種口味,還有酥心糖系列,並且價格也不貴,一包也就八九塊錢,可以買有包裝的也有散裝的,個人建議原味最古早的強烈推薦。基本上瀋陽各大超市便利店均有銷售。羊肝羹
  • 日式串燒——新擼串主義
    鳥州力就是主打燒鳥的一家店,其實各家串燒店賣的東西都差不多,雞的各個部位從雞皮到雞肉到雞胗雞心,秘訣就在醬汁和燒烤手法。他家的雞皮很厚實,烤制時間長,愛雞皮的人不要錯過。烤雞肉串也有各種味道的,原味的,醬汁的,加梅子醬的,加XX的,看你喜歡什麼。原味就是鹽烤,味道比較淡,更多人選擇醬汁,雞肉真的很嫩!
  • 著名的瀋陽冷麵是老的瀋陽不吃的味道,所以你必須排隊領取麵條
    冷麵是瀋陽的一種特殊食品,入口清涼清淡,湯底清涼,口感滑爽、鮮嫩、辛辣、鹹、酸、甜,在在一起中總結了各種口味,讓人胃口大開。瀋陽人特別喜歡吃冷麵,不僅在夏天中,而且瀋陽人還有在天氣寒冷時吃涼麵的習慣。他們不知道這家老飯館有什麼味道,這家餐館很受歡迎,他保留了國有餐館的風格,幾乎沒有服務,首先你得付薯條的錢,然後排隊去拿麵條,不管是付錢還是買麵條,都要排長隊。
  • 瀋陽老歌謠(RAP加長版)
  • 青島近四十年的老店,老滄口人從小吃到大的老味道,去晚了買不到
    在每一個自己生活習慣了的地方,都有一些當地人了解,從小吃到大的日常的美味,也許已經是幾代人熟悉的老味道,這樣的小食,一定是有自己的獨特味道,才會傳承幾十年,成為很多人記憶中不可少的味道。多了解一些這樣的小食,順路時,不妨嘗嘗。
  • 原創小說 《老趙還在找他娘的屍骨》(一)
    咱前腳剛走她後腳就跳了大井,反倒讓別人戳我脊梁骨,說我不孝順,逼死了你媽,不帶這麼委屈人的!我還一肚子火沒處撒呢!當初你們家窮的叮噹的,也就我爸實誠,非把我嫁到你們老趙家,嫁給你這麼個孬種!你們家房也沒一間錢也沒一分,連兒子的衣裳都是我媽接濟的!你再看看,這些年我過得是什麼日子!為個死人,讓人一輩子戳脊梁骨!反正我也有孫子了,我也不活了,我跳水庫、跳錫伯河,好給你那個死媽償命!」
  • 【老蛋糕】尋覓童年味,傳承老味道
    小時候,快樂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如果可以吃一塊老味道槽子糕 任何煩惱都會煙消雲散 小小的蛋糕,滿足大大的幸福感
  • 醇香豬活油,傳承的味道
    科學調查,除了一些特殊人群不能食用豬油,大部分人每天少吃一點豬油,而且也會更加的健康。豬油中含有多種脂肪酸,並且動物油的油脂與一般植物油相比,有不可替代的特殊香味和營養,中醫認為豬油對人體有補虛、潤燥、解毒的作用。最重要的還是它獨特豐富的營養價值,有著解各種肝毒的獨特作用,而且豬油味道發甘,有滋潤五臟、開胃、強健脾胃、潤腸道的神奇作用,對我們的人體好處特別多。
  • 義馬市委第二巡察組組長老趙的「牽掛」
    河南經濟報 記者 丁光展 見習記者 王盾 通訊員 史孟龍「義馬社區平整大櫻桃基地拖欠的地面附著物補償款,也不知道趙婆婆和殷婆婆收到了沒有?」一進義馬社區,便有鄉親跟趙寶偉打招呼:「老趙,又來了?」趙寶偉連忙應聲,停下來與鄉親們開始拉起家常。之所以被稱為「老趙」,這是因為趙寶偉在巡察時為了拉近和老鄉們的距離,他專門跟鄉親們說過:「不用叫我『趙主任』『趙組長』,叫我「老趙」就行了。」到了義馬社區下麼組,老趙見到了早已站在門口的趙婆婆。
  • 號稱瀋陽最好吃的餡餅,從4毛漲到3塊還是原來老味道,天天排長隊
    瀋陽的美食眾多,多數都是麵食為主,餃子,燒麥,吊爐燒餅,燻醬大餅,數不勝數,而瀋陽人對餡餅也是情有獨鐘的。 瀋陽盛京同心餡餅店裡的餡餅,號稱瀋陽最好吃的,這家店是名副其實的蒼蠅館子,環境很差,別看這家店很不起眼,人家可是30多年的老店。
  • 傳統弓箭「守藝人」:以爺爺的名義傳承下去
    在瀋陽有一位製作傳統筋角反曲弓的錫伯族傳承人,他的名字叫鄂建燁。如今他已堅守這項傳統技藝近三十年。而讓他走上傳承這一技藝的,是對已故爺爺深深的懷念。  【解說】鄂建燁的爺爺是一名傳統筋角反曲弓的製作匠人。因此,從小被爺爺照顧成長的鄂建燁很早便被迫學習了傳統筋角反曲弓製作技藝。由於並非出於喜歡,童年時的鄂建燁甚至對製作弓箭有些牴觸。
  • 老趙的豬和情史
    心思被人點破,便就允諾了。酒場合約在家附近的餐館。等我到時,朋友和另外一個朋友都已到了,菜也點妥了。餐館裡的人寥寥無幾,老闆和我是熟臉,見我就迎了上來,臉上雖是硬是擠出了一堆笑,卻透著一股苦像。是啊,眼下的餐館買賣蕭條,能偽笑得出來就已經很不容易了,誰還顧得上藏苦還是澀?
  • 朱雀 老味道的涅槃
    有時候,人會突然懷念起曾經吃過的一道菜,可能因一件事的觸動,或被某種情緒引發,那些曾經在味蕾上留下過印跡的菜餚,早已是深埋在心頭的「情感鬧鈴」,越是久遠越是深刻。只是,時光不僅催人老,也讓一些老菜難覓蹤跡,甚至退出了「餐桌舞臺」。究其原因,無外乎食材遁跡、技藝失傳、烹製繁瑣,若說前兩者是「無奈」,那第三條則是「硬傷」。
  • 好管家丨吃了親手挖的野菜,瀋陽老夫婦雙雙中毒…這些野菜不能吃!
    每到4、5月份這個時節瀋陽人都樂意去田間地頭挖野菜
  • 尋覓老味道:隱匿於鬧市中的「老麵包店」,才是屬於老青島人的味道!
    如今各種網紅麵包層出不窮, 老麵包慢慢的淡出消費者的視線, 但是他們仍在憑藉自己當年引以為傲的味道, 屹立在熟悉的老地方, 這不僅僅是一種買賣, 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傳承。
  • 臺灣鳳梨酥界的頭牌,傳承40年的老味道!
    身邊有很多臺灣朋友,每次讓他們推薦臺灣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到最後都會變成安利各種好吃的、好吃的、好吃的……沒錯,臺灣就是有超多好吃的,而且幾乎每一位臺灣人都會提到一款非買不可的伴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