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藥物「崢嶸漸顯」 前列腺癌精準醫療有望崛起

2020-12-25 健康一線視頻網

文|小餅

前列腺癌是全球最常見癌症之一,是造成全球男性死亡的第二大癌症殺手。前列腺癌在早期並無顯著症狀,且生長較為緩慢,到達晚期會出現尿頻、排尿困難、尿血、尿痛等症狀,並可能轉移至其他部位,一般患者被發現時已是癌症晚期。由於大部分患者年齡較大,且部分早期腫瘤生長緩慢,則在治療時需要考慮多種因素。治療手段除手術切除外,藥物治療常是與之搭配的療法,由於對某些晚期患者的手術效果不佳,藥物治療則更是常用。近日,兩款新型藥物研究結果的公布,更是為前列腺癌精準醫療的崛起帶來了希望,一起看下。

新型PI3K/AKT抑制劑--ipatasertib

Ipatasertib是一種口服、高度特異性的研究性藥物,旨在靶向並結合AKT(即蛋白激酶B)的所有三種亞型,這三種亞型可以阻斷PI3K/AKT信號傳導通路,該通路是前列腺癌癌細胞生長和增殖的關鍵驅動因子。

IPATential150是一項隨機對照、雙盲的III期臨床試驗,旨在評價ipatasertib聯合阿比特龍一線治療mCRPC(轉移性前列腺癌)的療效。

1101例患者被隨機分為兩組,一組接受ipatasertib+阿比特龍+潑尼松,另一組接受安慰劑+阿比特龍+潑尼松治療。

結果顯示,在PTEN丟失的患者中,ipatasertib+阿比特龍+潑尼松組患者的中位影像學PFS(rPFS)為18.5個月,明顯優於安慰劑+阿比特龍+潑尼松組的16.5個月。對於沒有PTEN缺失的患者,從亞組分析結果看,沒有明顯的rPFS延長。

這一研究表明,對於PTEN丟失的mCRPC患者,ipatasertib+阿比特龍+潑尼松可以有效延長患者的PFS。

新型免疫藥物AMG160--或能超越傳統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近幾年來,免疫療法已成為癌症研究最熱門的領域之一,從根本上改變了治療方式,讓腫瘤治療步入新的時代。然而,PD-1/PD-L1為代表的免疫療法尚未真正在前列腺癌治療中"興起"。

AMG160 是一種新的 HLE-BiTE 免疫療法,通過與腫瘤細胞上的 PSMA 和 T 細胞上的 CD3 結合,使 T 細胞定向殺傷腫瘤細胞。PSMA 是一種腫瘤相關抗原,在轉移性和激素難治性前列腺癌細胞表面過度表達。

在剛剛舉辦的ESMO大會上公布了AMG160用於mCRPC治療的Ⅰ期研究,旨在評估該藥的安全性、耐受性、藥代動力學和抗腫瘤活性。截至2020年5月11日,有32例患者接受了≥1劑AMG 160單藥治療,劑量為6劑量水平(DL),有16例患者接受了治療(6或≥6個月)。結果發現,最常見的不良事件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CRS),表現為發燒、轉氨酶升高和低血壓,主要發生在第1-2周期;有6/22(27%)的患者發生前列腺特異抗原(PSA)反應,研究結果表明AMG 160治療mCRPC具有初步療效。

該研究入組的都是多線治療失敗後的mCPRC患者。對於這樣一類患者,目前沒有明確可以延長患者OS的藥物。從結果來看,治療組的PSA的反應率為27%,明顯比PD1/PDL1的 PSA反應率高。傳統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PSA反應率大概在10%-15%之間,這充分地體現出 AMG160具有很好的臨床應用前景。在將來,AMG160可能有幾種應用方式,可能作為單藥,也可能與現有的一些經典的治療方案聯合使用,進一步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

前列腺癌免疫治療起步較早,但是有限於前列腺癌自身特點,其後續發展受到較大限制。在近年來ICI藥物興起的大潮中,前列腺癌研究領域顯得頗為冷清。近期隨著免疫聯合治療的探索,特別是晚期前列腺癌擁有多種治療手段,聯合治療有了更大的選擇空間。免疫聯合化療、免疫聯合新型內分泌治療、免疫聯合PARP抑制劑等早期研究都取得了不錯的抗腫瘤療效,後續研究正在全球多中心開展,為前列腺癌免疫治療帶來了新的曙光。相信隨著研究者們的不斷努力,在腫瘤免疫治療的大潮流中,前列腺癌也能尋找到屬於自己的發展前景。隨著ipatasertib、AMG160研究結果的公布,給前列腺癌治療領域帶來了更多新的可能,也讓很多前列腺癌患者尤其是mCRPC患者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參考來源:

1. Genentech's IPATential 150 Study Evaluating Ipatasertib in Combination With Abiraterone and Prednisone/Prednisolone Met One of Its Co-Primary Endpoints.

2. AbirateroneAcetate: A Review in 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rate Cancer.

3. Development of a Second-Generation Antiandrogen forTreatment of Advanced Prostate Cancer.

4. Sipuleucel-T (Provenge) Injection The FirstImmunotherapy Agent (Vaccine) For Hormone-Refractory Prostate Cancer.

相關焦點

  • 「仁醫在線」助力中國泌尿外科分級診療落地 ——前列腺癌患者關愛...
    希望通過這個項目深入開展,在提高前列腺癌患者藥物可及性和患者依從性的同時,可以給患者帶來更優質的醫療資源,完善前列腺疾病診療和服務的平臺,構建前列腺癌診療領域的良性循環。按照規劃,這一項目將是現階段前列腺疾病領域單年度覆蓋人數最多的大型公益項目。
  • 深度降酮,前列腺癌睪酮管理「金鑰匙」
    周利群前列腺癌的發病與睪酮水平水平密切相關「近些年來,在中國,前列腺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主要由三大因素導致,當然前列腺癌發病在中國這些年發病率越來越高,三大因素導致的:老齡化是一個重要的因素,老年男性的平均年齡增加了,因此,前列腺癌的增生比較多;診斷水平的不斷提高;最後,是飲食習慣的變化。
  • 科學家開發新血液檢測方法,有助於侵襲性前列腺癌的治療
    近日,澳大利亞科學家開發了一種簡單的血液檢測方法,可以指導前列腺癌患者的療法。前列腺癌是一個依賴雄激素生長的腫瘤,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是指,通過手術或藥物去除雄激素之後依然治療無效的前列腺癌。
  • 太美醫療科技等三方共建藥物臨床試驗全國志願者身份識別系統資料庫
    2020年7月10日,廣東省藥學會粵港澳Ⅰ期&BE(一致性評價)臨床研究平臺(以下簡稱"粵港澳聯合平臺")、湖南省藥物評價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下簡稱"聯盟")與嘉興太美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美醫療科技")三方在廣州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啟動藥物臨床試驗全國志願受試者身份識別系統資料庫聯合建設項目。
  • 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通過精準診療有望讓「肺癌五年生存率」提高到...
    ,伴隨著論壇的一次次舉行,成都精準醫學也在不斷發展進步,在論壇上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提出「肺癌登月計劃」,通過對肺癌精準診療,有望讓「肺癌五年生存率」提高到60%。   李為民在接受採訪的時候介紹到,2014年華西醫院精準醫學中心的建立,推動了精準醫學的發展也帶動了精準醫學的落地,現在已經把精準醫療用在了治療當中,服務到了越來越多的病人。   在李為民看來,惡性腫瘤是精準醫學發展最快的領域。惡性腫瘤的治療長期以來都是一大難點,費用高、副作用大。
  • 智慧醫療破解精準醫療高耗醫護資源難題
    EndeavorRx通過醫生開的「遊戲處方」,與臨床醫生指導的療法、藥物治療,以及教育項目一起,作為整體治療計劃的一部分。電子遊戲竟然可以用來治病了,你能想像嗎?在張天澤的分享中,智慧醫療從電子化工具,到醫生的得力助手,再到En-deavorRx一樣的治病「主力軍」……其形態演進的背後,有著怎樣的脈絡和邏輯呢?
  • 對於前列腺癌,羅曼·杜裡斯做了我們都沒能做到的~
    就是這樣一個十分優秀的演員,近來卻為一件風馬牛不相及的事奔走呼號——前列腺癌。提起前列腺癌,大部分人可能羞於開口。不僅因為涉及隱私器官,而且前列腺感染還觸犯了社會已經形成共識的雄性強壯哲學。這些陳詞濫調導致很多人提到前列腺癌就感到很不光彩,甚至因此放棄治療。
  • 前列腺癌化療九大不良反應及應對措施
    但是化療藥物常「是非不清」、「敵我不分」,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殺傷了人體正常細胞。因此,化療可能出現如下的毒性作用和不良反應:   前列腺癌化療不良反應之一:局部組織壞死和靜脈炎   有些前列腺癌化療藥物對心血管系統有毒性作用,嚴重的可發生心力衰竭。
  • 眼科精準醫療解決方案提供商華視諾維Sightnovo獲數千萬元人民幣...
    華視諾維創始人夏超然表示,繼影像學之後,眼部相關體液檢測將有望成為引領未來眼科創新與變革的,最為關鍵的臨床應用技術與科研底層支撐平臺之一;通過與眼內注射靶向和緩釋藥物、眼底影像學、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結合,公司將致力於在精準診斷、精準治療、精準監測等多個維度,給予眼科患者、臨床醫生、科研工作者全流程、全方位的醫療決策支持與服務。
  • 《轉》訪臺北醫大何元順教授:乳腺癌分子標誌物開發,精準醫療更上一層樓!
    前面兩項(ER,PR)目前都有荷爾蒙標靶療法,Her-2陽性乳腺癌病人則有Her-2專一性治療性抗體藥物(賀癌平,Herceptin®), 目前臨床上較為挑戰的是TNBC, 因為這一類的病人無明顯的分子標誌物,只能給予化學性藥物治療,往往有極大的副作用,導致治療失敗。
  • 國產品牌崛起,三大主流ED類藥物合攬超33億;恆瑞多位高管辭職
    慧渡醫療是專注於精準診斷和精準醫療的國際化高科技公司,在世界上首次研發出「ctRNA+ctDNA」聯合液態活檢技術並應用於臨床和科研,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面液體活檢」。高美基因是癌症早檢生物科技研發商,聚焦腫瘤表觀遺傳學和大規模的數據分析企業,覆蓋腫瘤早期篩查、伴隨診斷、動態監測、預後評估等方向。
  • 蓄勢待發·精準未來 2018國際精準醫療健康峰會在蓉成功召開
    由四川東方康寧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康寧」)主辦的「蓄勢待發·精準未來」2018國際精準醫療健康峰會5月12日盛大開幕。數百位海內外醫療專家齊聚成都,就精準醫療的最新進展和新技術應用展開深入探討。
  • 樂普醫療深度解析:布局心血管醫療全產業鏈,不斷創新發展
    樂普醫療現階段主營業務包括醫療器械、藥品、 醫療服務及新型醫療業態等多個方面,專注於服務心血管病患者。自 2013 年起,樂普著手圍繞心血管產品全生命周期進行布局,將單一心血管支架 業務逐步擴大為醫療器械、藥品、醫療服務及新型醫療「四位一體」全產業生態布局: 醫療器械方面:加大研發投入,通過技術與市場兩個維度建立「護城河」,完全可降 解支架 NeoVas 自 2019 年 2 月上市以來,快速拉動冠脈支架板塊利潤增長;未來隨 著重磅產品藥物球囊、切割球囊、左心耳封堵器等產品陸續上市
  • 網際網路醫療助力處方藥外流,市場規模有望達4000億元
    隨著網售處方藥即將開閘及醫保線上報銷同步推進,國內處方藥外流市場有望衝擊4000億元規模。今年11月國家醫保局發布《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的指導意見》,隨後國家藥監局發布《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
  • JBC:科學家識別出開發結核病藥物的新型靶點 有望攻克結核病!
    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題為「Nα-Acetylation of the virulence factor EsxA is required for mycobacterial cytosolic translocation and virulence」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德克薩斯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用於結核病藥物開發的新型潛在靶點
  • 荷蘭隔離5名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患者 無應對藥物
    無應對藥物   歐登塞大學醫院首席內科醫生斯文·斯滕翁26日告訴法新社記者,5名隔離患者出現高燒、咳嗽以及類似流行性感冒的症狀。   5名患者中,4人來自一家,父親前一段時間去過沙烏地阿拉伯;另外,一名與這個家庭無關的患者去過卡達。其中兩名患者年齡不到5歲。
  • 研發抗腫瘤小分子化學藥物,「華昊中天」完成8.9億元Pre-IPO輪融資
    圖片來自pexels「華昊中天」研發的國家1類新藥優替德隆(優替帝)是通過基因工程合成的埃博黴素類似物,在前期研究結果中顯示對乳腺癌、肺癌、肝癌、腸癌和前列腺癌等常發腫瘤的抗腫瘤活性優於紫杉醇,對紫杉醇和其他多種化療藥的多耐藥的腫瘤也具有很好的療效。
  • 諾貝爾獎鳴鑼精準醫療受關注 歷年概念股盤點
    精準醫療概念成為今年最大熱門9月24日,湯森路透在美國費城發布本年度「引文桂冠獎」(CitationLaureates),預測18位科學家有可能獲得2015年諾貝爾化學、物理學、醫學、以及經濟學獎。值得注意的是,自2002年以來,引文桂冠獎已經成功預測了37位諾貝爾獎得主,被廣泛認為是諾獎的風向標。
  • 精準醫療企業索元生物完成近3億人民幣D輪融資
    來源:億歐作者:秘叢叢億歐大健康12月8日獲悉,繼上半年完成近6億人民幣C輪融資後,精準醫療企業索元生物宣布剛剛完成人民幣近3億元規模的D輪融資。索元生物是一家新型的、以快速有效的模式開發一類新藥的精準醫療企業。索元生物從國際大藥廠引進經過臨床後期試驗證明其安全性且顯示對部分患者有效的新藥,利用其獨創的生物標記物平臺技術在殘餘的臨床樣本中找到可預測藥物療效的生物標記物。
  • Cancer Res:科學家發現前列腺癌轉移關鍵抑制基因
    2014年2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羅斯維爾帕克癌症研究中心科學家最近研究表明SSeCKS/AKAP12基因能夠抑制前列腺癌轉移,該研究首次在動物模型中證明了該基因對抑制前列腺癌轉移的重要作用,該研究對治療前列腺癌和其他類型實體腫瘤藥物的開發有重要意義。相關研究發表在近期的Cancer Research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