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開發新血液檢測方法,有助於侵襲性前列腺癌的治療

2020-12-23 健康界

   

本文為轉化醫學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Cathy

導言: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老年男性常見的惡性腫瘤,在歐美國家男性中,PCa發病率已超過肺癌佔第一位。在我國,受人口老齡化、飲食結構改變以及檢測水平提高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其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近日,澳大利亞科學家開發了一種簡單的血液檢測方法,可以指導前列腺癌患者的療法。

前列腺癌是一個依賴雄激素生長的腫瘤,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是指,通過手術或藥物去除雄激素之後依然治療無效的前列腺癌。近日,來自彼得·麥克和莫納什大學臨床科學學院的研究人員與克裡斯·奧布萊恩生命之家合作,並與加州生物技術公司Predicine聯手,為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應用了新型的液體活檢技術,以指導前列腺癌患者的療法。

該研究由彼得·麥克卡倫癌症中心腫瘤內科的Arun Azad博士領導,並發表在《歐洲泌尿學》雜誌上,題目為「Combined Cell-free DNA and RNA Profiling of the Androgen Receptor: Clinical Utility of a Novel Multianalyte Liquid Biopsy Assay for 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

 

在澳大利亞,每年有近20,000名男性被診斷出患有前列腺癌,佔所有男性癌症診斷的四分之一。而mCRPC是前列腺癌中最具侵襲性的類型,每年會導致3000多名患者死亡。轉移性前列腺癌是已經擴散到前列腺之外的癌症,如果病情繼續惡化,即使患者開始治療,剝奪癌症中的雄激素,如睪酮,那麼它仍然會形成「去勢抵抗」。

該研究的通訊作者,彼得·麥克的醫學腫瘤學家Arun Azad教授解釋道:「雖然治療策略的進步顯著改善了mCRPC患者的生活質量,但仍然迫切需要找到預測和預後的生物標誌物。」

在這項研究中,測試僅需10毫升血液,即可同時檢測出癌細胞釋放的循環DNA和RNA,從而為癌症的構成和最可能的治療方法提供重要見解。

這些血液檢測技術,也被稱為液體活檢,已經成為一種替代常規活檢的微創檢測技術,用來分析前列腺腫瘤基因組。研究證明,液體活檢與腫瘤活檢有很強的一致性,同時也描述了mCRPC中常見的基因組複雜性。」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應用Predicine公司的無細胞DNA和無細胞RNA第二代測序液體活檢技術來檢測mCRPCs中雄激素受體(AR)基因是否發生了變化。

他們在治療前用這種方法檢測了澳大利亞mCRPC患者的血液,結果準確地檢測出超過半數患者的AR改變。

Azad說:「我們發現,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血液中檢測到的AR基因異常與對現有藥物治療的不良反應和生存率降低有關,」這些信息可以用來更好地指導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療。」

這樣一個簡單的檢測技術,可以通過檢測出AR基因異常,來幫助醫生確定最佳的治療方法,更好地設計創新的臨床試驗,並有助於圍繞現實和預期結果與患者和護理人員交流。

Predicine公司的新型液體活檢技術也比以前的測試更具參考性,因為它分析了兩種遺傳物質——DNA和RNA,從而對癌症內的AR異常進行更深入和準確的了解。

參考:

【1】Heidi Fettke et al. Combined Cell-free DNA and RNA Profiling of the Androgen Receptor: Clinical Utility of a Novel Multianalyte Liquid Biopsy Assay for 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 European Urology (2020). DOI: 10.1016/j.eururo.2020.03.044

【2】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7-blood-treatment-aggressive-prostate-cancer.html

【3】https://www.europeanurology.com/article/S0302-2838(20)30219-0/pdf

【4】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113/09/61186495_808516222.shtml 

相關焦點

  • 《血液病/惡性腫瘤患者侵襲性真菌病的診斷標準與治療原則》第六版...
    《血液病/惡性腫瘤患者侵襲性真菌病的診斷標準與治療原則》第六版將於近日發布,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主任、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主任委員吳德沛教授表示,此次修訂第六版,源於實踐中的新發現,指南也應隨著臨床實際的變化而有變化;另外,國內醫學診斷上也有了很大的進步,GM試驗、G試驗、PCR檢測,包括二代測序都在進步,給了臨床上很多提示;還有真菌對藥物的敏感性和藥物濃度的監測
  • 俄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治療眼角膜疾病的新方法
    俄託木斯克理工大學新聞辦通報稱,俄託木斯克理工大學(TPU)和西伯利亞國立醫科大學(SSMU)的科學家們發明了一種治療眼角膜嚴重疾病的新方法。據介紹,他們開發的大皰性角膜病的角膜恢復方法比類似的方法更安全和有效,因為它使用了生物可降解材料和幹細胞。
  • Cancer Res:科學家發現前列腺癌轉移關鍵抑制基因
    2014年2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羅斯維爾帕克癌症研究中心科學家最近研究表明SSeCKS/AKAP12基因能夠抑制前列腺癌轉移,該研究首次在動物模型中證明了該基因對抑制前列腺癌轉移的重要作用,該研究對治療前列腺癌和其他類型實體腫瘤藥物的開發有重要意義。相關研究發表在近期的Cancer Research雜誌上。
  • 侵襲性真菌檢測產品覆蓋國內外市場 丹娜生物科創板IPO獲受理
    丹娜生物主營業務為基於酶動力學顯色法的泛真菌、細菌和基於ELISA法的侵襲性真菌病等病原微生物體外診斷試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主要產品應用於泛真菌、細菌、麴黴、隱球菌、念珠菌等侵襲性真菌的早期、快速血清學的聯合檢測。
  • Annals of Oncol:新型血液檢測技術有望幫助預測皮膚癌患者的疾病...
    2017年12月8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Annals of Onc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英國癌症研究中心(Cancer Research UK)的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檢測皮膚癌患者血液中的腫瘤DNA或能幫助預測患者惡性癌症復發的可能性;相關研究或為研究人員有效鑑別癌症容易復發的患者,以及開發新型免疫療法有效治療皮膚癌患者提供新的思路和希望
  • 研究人員確定了侵襲性胰腺癌的特定潛在治療靶點
    赴美醫療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由梅奧診所和翻譯基因組學研究所(希望之城附屬機構)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最具侵襲性和致命性的胰腺癌的特定潛在治療靶點。
  • 深度降酮,前列腺癌睪酮管理「金鑰匙」
    「監測血清睪酮可客觀、動態地反應睪酮水平的變化情況,對雄激素去除治療(ADT治療,也稱為內分泌治療)治療具有重要指導價值,其檢測的臨床意義可貫穿前列腺癌發病進展、治療及預後整個過程。隨著深度降酮(DTR)的理念被廣泛接受,規範的DTR睪酮管理有助於提升患者的總體生存時間,提高生存質量。」
  • 科學家開發低成本新冠檢測方式 一輪測試就能確定無症狀在內所有...
    科學家開發低成本新冠檢測方式 一輪測試就能確定無症狀在內所有陽性患者  Emma Chou • 2020-08-25 14
  • 科學家開發新技術使不可治癒的神經疾病走向治癒
    這些療法可能為目前無法治癒的神經疾病患者提供新的希望,包括阿爾茨海默病, 多發性硬化症,中風,和帕金森病。它們也可能有助於治療中樞神經系統(CNS)損傷或感染。 免疫治療的新興領域 免疫療法通過刺激免疫反應或利用自身的免疫細胞治療疾病來改變免疫反應。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科學家們已經開始開發它們來解決各種各樣的醫療問題。 醫生已經用免疫療法來治療某些類型癌症。它們幫助免疫系統識別和破壞癌細胞。
  • 分析腦脊液可有效治療腦腫瘤!
    現在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涉及分析癌細胞脫落到大腦和脊髓周圍液體中的癌症DNA,可以在活檢組織中收集這種液體,以幫助診斷和選擇治療方法。現階段,全球的醫生開發針對腦癌的靶向療法的成功還有限,一些藥物通常會阻斷促進其生長的腫瘤的特定遺傳變化。要找到這些突變,需要採集組織樣本進行基因測序。
  • 基因融合譜檢測方案 RNASeq ——助力血液腫瘤精準診斷,個性化治療...
    針對血液腫瘤,已有超過 100 種融合基因被納入世界衛生組織造血和淋巴組織腫瘤分類標準,對初診血液腫瘤患者進行幾十種常見融合基因的篩查已成為臨床常規。針對 NTRK 融合突變的泛癌種靶向藥 Vitrakvi(larotrectinib 拉羅替尼)獲得 FDA 批准,更是將融合基因檢測對於癌症治療的意義提升到新的高度。
  • 晚期前列腺癌無藥可醫?多數醫生認為,這種治療方法可「續命」!
    據調研顯示,大約只有1/3的前列腺患者有求診,其中因耽誤治療而引發尿毒症、腎衰竭、心梗腦梗等嚴重疾病的患者不計其數。 查出前列腺癌晚期能活多久? 前列腺癌晚期能活多久要根據惡性程度判斷,因為前列腺癌是一種進展緩慢,相對有惰性的腫瘤。
  • 羅氏ipatasertib前列腺癌3期臨床達一個主要終點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見的癌症類型之一。根據美國癌症協會數據顯示,預計美國有超過19萬名前列腺癌患者。儘管大多數男性患者可以通過局部治療痊癒,但復發或被新診斷出疾病轉移將明顯增加發病率和死亡率。在治療方面,晚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療方法包括雄激素剝奪治療(ADT)——可將體內雄激素水平降低至接近去勢水平。
  • 腦科學日報:血液檢測準確鑑別不同類型腦腫瘤;「可食用」機器人
    1,「Nature子刊」新進展:血液檢測能夠準確鑑別不同類型的腦腫瘤來源:轉化醫學網最近,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簡單但高度敏感的血液檢測,可以準確診斷和分類不同類型的腦瘤,能夠為患者提供更準確、侵入更少的治療計劃
  • 侵襲性葡萄胎是什麼?一般有哪些症狀?此病的治療措施有哪些?
    此病的治療方法一般是依靠化療等。它可以採用藥物的方式進行治療,但是一般只用藥物的話,效果並不明顯。主要症狀有陰道不規則出血等。侵襲性葡萄胎主要是由於營養不良,病毒感染導致的。2、侵襲性葡萄胎是怎麼引起的?
  • 重磅級文章解讀近期癌症轉移研究新進展!
    近日,來自馬裡蘭大學醫學院等單位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治療性納米顆粒治療平臺,該方法可以平衡細胞表面受體特異性結合親和力,同時保持與血液和腫瘤組織成分(稱為"DART"納米顆粒)的最小相互作用,從而改善血液循環時間、生物分布和腫瘤細胞特異性攝取。
  • 阿斯利康入局,藥廠是基因檢測商業化真愛嗎?
    此外,對於需要通過血液判斷健康狀況的公司,上門採血成本又過高;醫院而因為患者扎堆導致普及率極低,同時需要與可以直接確診的檢測產品競爭,並不具備優勢。以新冠疫情檢測為例,用戶咽拭子檢測為陽性,最終確診也是要在醫院做肺部CT檢測的。
  • 哥大開發出一次篩查所有307種致病菌的檢測平臺
    近日,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的感染與免疫中心(CII)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一種名為BacCapSeq的醫學診斷平臺。它是世界上首個可以同時篩查所有已知的人類致病菌,及其毒性和抗生素耐藥性標誌物的診斷平臺。關於此平臺性能的詳細信息刊登在《mBio》期刊上。
  • 多篇文章聚焦科學家們在抗病毒研究領域取得新成果!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成果,共同聚焦科學家們在抗病毒研究領域取得新成果,分享給大家!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麻省總醫院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開了一種新型潛在的抗病毒藥物靶點,其或有望幫助研究人員開發治療多種感染性疾病的新型普遍性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