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開發低成本新冠檢測方式 一輪測試就能確定無症狀在內所有...

2020-12-25 前瞻網

科學家開發低成本新冠檢測方式 一輪測試就能確定無症狀在內所有陽性患者

 Emma Chou • 2020-08-25 14:36:26 來源:前瞻網 E1584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近日,發表在《科學進展》上的一項新研究證實,一種新的COVID-19聚合檢測方法取得了成功,該方法通過一輪檢測就可以確定所有陽性受試者,包括無症狀攜帶者。

P-BEST是一種基於池化的高效SARS-CoV-2測試的算法方法,由來自內蓋夫的本-古裡安大學(BGU)、內蓋夫國家生物技術研究所(NIBN)、以色列開放大學(OUI)和索羅卡大學醫學中心的一組研究人員開發的。

BGU負責研發的副總裁、NIBN成員Angel Porgador教授說:「大約10%至30%的新冠感染者無症狀,病毒可在症狀出現前幾天發生顯著傳播。」「在研製出疫苗之前,迫切需要提高診斷檢測能力,以便對無症狀人群和有症狀前人群進行篩查。這一新的單階段診斷測試將有助於防止疾病的傳播,通過使用更少的測試,更早、更低的成本識別出這些患者。」

在目前的研究中,384個樣本被分成48個池,提供八倍的測試效率和類似的試劑測試成本降低。每個池包括一個獨特的48個樣本集,每個樣本使用特定的組合設計恰好出現在6個池中。然後在索羅卡病毒學實驗室使用基於PCR的COVID-19診斷方案對這48個池的樣本進行了測試,其中包括RNA提取階段。在分別測試了48個池的樣本後,研究人員在不測試樣本的情況下,成功地在384個樣本中確定了5個陽性攜帶者。   

「P-BEST可以在帶菌率的基礎上配置。」OUI計算機科學部門的負責人Noam Shental博士說。「帶菌率越低,效率越高。我們的池化方法已經使用先進的液體處理機器人系統進行了測試,該系統可以在一個小時內完成任務,並且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的典型臨床診斷實驗室中執行。」

研究人員還在一項篩選無症狀和輕度症狀的醫療工作者的臨床研究中測試了P-BEST的表現。在這項研究中,他們使用P-BEST篩查了在索羅卡的1115名無症狀醫療保健人員。研究對象是從所有索羅卡工作人員中招募的,包括醫生、護士、助理護士以及臨床和管理人員。

296名(26.5%)受試者與COVID-19患者直接接觸。在隊列中,926(93.1%)受試者報告自己完全沒有症狀,71(6.3%)報告輕微咳嗽,70(6.3%)報告有鼻漏。1115名參與者只接受了144項測試。所有都是陰性的。由於2020年4月以色列的帶菌率下降,第第三批樣品中盲目添加了一名COVID-19患者的樣本,該患者被確診。

「當感染率非常低,不到1%時,P-BEST是進行載體篩選的理想選擇。」BGU的Shraga Segal微生物、免疫學和遺傳學部門的Tomer Hertz教授說,「這將大大節省試劑和其它診斷測試資源,同時顯著提高測試能力。」

在臨床研究之後,BGU和OUI成立了Poold Diagnostics公司,開展COVID-19的大規模檢測。8月中旬,以色列衛生部批准在以色列的臨床實驗室使用P-BEST。

「BGU的研究小組已經驗證了一種匯集方法,這將使以色列和其他國家的大量人口最終能夠低成本、準確地檢測COVID-19。」紐約AABGU的執行長Doug Seserman說,「BGU COVID-19應對工作正在推進一系列技術和創新的商業化,以減輕這種大流行的影響。」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原文來源: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8-covid-pooling-method-asymptomatic-carriers.html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20/08/20/sciadv.abc5961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美國FDA批准低成本新冠病毒唾液檢測方法 NBA球員已試用
    來源:澎湃新聞FDA批准低成本新冠病毒唾液檢測方法,NBA球員已試用NBA已經重新開打,並即將進入季後賽。快速簡易,且低成本地對NBA球員和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核酸監測,是保證NBA順利進行的關鍵。當地時間8月15日,美國國家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發布了一項緊急授權,允許公眾使用一項基於唾液的新冠病毒檢測方法。該方法由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開發,並得到了NBA的資助,取名為SalivaDirect ,是FDA授權的第五種基於唾液的新冠病毒檢測方法。
  • 新冠檢測超負荷致德國收緊測試標準
    原標題:新冠檢測超負荷致德國收緊測試標準日前,德國24小時內新增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創新高;與此同時,德國的新冠檢測能力接近極限,一周內積壓的樣本數量已近10萬,不得不調整測試標準,重點檢測有症狀和有流行病學接觸史的人群。截至目前,德國新冠檢測主要還是依靠所謂的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測試。
  • 為了使新冠病毒檢測更便捷,科學家們對智慧型手機攝像頭下手了……
    而且,大多數感染者症狀輕微或沒有症狀,但仍攜帶並傳播病毒,這一事實使情況更加惡化。12月4日,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小組發表在《Cell》上的一項新研究中,概述了一項基於CRISPR的COVID-19測試技術,該技術使用智慧型手機攝像頭在30分鐘內就能提供準確的結果。
  • 2020年的新冠瞬間:我們都經歷了什麼?
    新冠病毒一經發現,世界各地的研究小組就開始探究它的病毒生物學,另一些則致力於開發診斷測試盒或研究控制它的公共衛生措施。科學家們全力以赴地尋找治療方法,開發能遏制疫情的疫苗。紐約市洛克菲勒大學的病毒學家Theodora Hatziioannou說:「我們從未在任何其他傳染病原體上取得過如此快速的進展。」
  • 科學家確定新冠症狀出現順序:發燒咳嗽肌痛最早 有胃腸道症狀病情...
    科學家們說,了解COVID-19的症狀順序可能有助於患者迅速尋求治療,或儘早決定自我隔離。根據南加州大學麥可遜聚合生物科學中心癌症聚合科學研究所的博士候選人約瑟夫·拉森和他的同事以及教師顧問彼得·庫恩和詹姆斯·希克斯領導的研究,它還可以幫助醫生排除其他疾病。認識到新冠症狀的順序也可以幫助醫生計劃如何治療病人,並可能在疾病早期進行幹預。
  • 新冠檢測「大躍進」:從4天縮短到2分鐘,靠譜嗎?
    近日,病毒檢測創新方面的捷報頻傳,從最初長達幾天的核酸檢測,增加了多種思路和實現方式,得到檢測結果的時間也從幾天降低到了幾個小時,甚至有最新的技術號稱可以在幾分鐘內就給出結果。其中一款最新的新冠快速核酸檢測試劑盒,還被川普拿來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演示。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58期:華大基因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獲歐盟...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是新冠肺炎感染確診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目前各國進行體外定性檢測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和其他需要進行新冠病毒感染診斷或鑑別診斷者的主要方法。上海科學家發現全新抗衰老靶標基因 或有助於改善認知衰老近日《自然》期刊在線發表了題為《兩個保守的表觀遺傳調控因子妨礙健康衰老》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聯合其他研究機構合作完成。該研究闡明了長壽基因不一定延緩衰老過程中動物的行為退化,發現了BAZ2B這一全新的抗衰老靶點,為延緩大腦衰老提供新的理論依據和作用靶標。
  • 全球遭遇新冠檢測難題,多國專家聯合支招
    後來的研究表明,這次疫情暴發是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這一病毒後來由世界衛生組織(WHO)命名為SARS-CoV-2,並蔓延至中國各地以及世界各國。截止到2020年3月1日,全球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數已經超過88000多例,近3000人因此死亡,並有超過5000萬人仍處於隔離中。全球的科學家和臨床工作者反應迅速,在第一時間開展相關工作,以抗擊這一病毒引發的呼吸道疾病:COVID-19。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57期:科學家人工合成活新冠病毒 瑞士團隊...
    華大基因在全國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已完成20.7萬人份截至2月23日12時,華大基因在全國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已完成20.7萬人份,全國每日通量可達5萬人份,根據需要整體可提升到8萬人份/日。賽諾菲用基因重組技術開發新冠疫苗 最快1年後人體測試2月19日,賽諾菲全球疫苗事業部賽諾菲巴斯德宣布,依據先前開發SARS疫苗的經驗,與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開發局(BARDA)合作,利用先進的基因重組技術平臺加速開發新冠病毒(COVID-19)疫苗。
  • 開發和評估四種檢測SARS-CoV-2抗體的血清學測試...
    四種血清學測試方法之間的相關性,圖片來自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0, doi:10.1126/scitranslmed.abc3103。評估無症狀和有症狀的SARS-CoV-2感染病例的流行率及其抗體反應譜是遏制疫情和闡明這種病毒傳播方式的重要部分。
  • 學術頭條:美批准首個CRISPR新冠檢測,人造「葉綠體」實現人工光合...
    美國批准首個基於 CRISPR 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5 月 6 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了一款基於基因編輯技術 CRISPR 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的緊急使用許可,這也是 FDA 授權的首款該類型試劑盒。該試劑盒由麻省理工學院華人科學家張鋒與人合作創辦的 Sherlock Bioscience 公司研發。
  • 明尼蘇達州長:所有參加抗議的人,都應進行新冠病毒檢測
    (文/觀察者網 龍玥)新冠疫情之際,「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美國多城抗議示威。然而,這期間疫情傳播的風險也越發令人擔憂。美國疾控中心主任、紐約州長、明尼蘇達州長都開始敦促,所有這些抗議者去做新冠病毒檢測。
  • 科學家開發新血液檢測方法,有助於侵襲性前列腺癌的治療
    在我國,受人口老齡化、飲食結構改變以及檢測水平提高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其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近日,澳大利亞科學家開發了一種簡單的血液檢測方法,可以指導前列腺癌患者的療法。前列腺癌是一個依賴雄激素生長的腫瘤,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是指,通過手術或藥物去除雄激素之後依然治療無效的前列腺癌。
  • 科學家怎麼看輝瑞新冠疫苗?
    科學家們迎來了第一個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一款疫苗可以預防新冠肺炎。但是,關於它能提供多少保護、保護誰和保護多久的問題仍然有待回答。成功了!一項新冠病毒疫苗試驗宣布取得了積極的中期結果,科學家對此表示歡迎,但也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這是最後一輪「III期」人體試驗的第一份報告。製藥公司輝瑞於11月9日宣布了這一消息,這是第一個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一種疫苗可以預防新冠肺炎——利好其他正在開發中的新冠疫苗。
  • 本文分析:出現無症狀感染和復陽,為控制疫情需要全民檢測嗎?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目前國內的疫情控制狀況還是非常好的,如果再與國外目前的疫情形勢一比較,那就更讓人覺得安心許多了,就連疫情最初爆發的武漢地區,也已經連續多日沒有報告新增病例了,這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可喜的狀況,但近期相關報導也顯示,在排查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時候,核酸檢測呈陽性而無症狀的感染者是不上報的
  • 憑咳嗽聲就可檢測出新冠患者?MIT研發可辨別新冠病毒AI模型
    普通的新冠病毒患者在得病之後會伴隨咳嗽、流鼻涕、發燒等症狀,他們往往較為容易追蹤和檢測;相反沒有明顯症狀的患者卻能夠隱藏在人群中很難被識別,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患病。然而 MIT 似乎找到了高效識別無症狀患者的方法。  MIT 提供的模型只需要一段簡單的咳嗽聲,就能檢測出受測者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無需依靠之前明顯的特徵。
  • 北京大學教授黃巖誼:新冠病毒實驗室如何進行檢測研究?
    這次我們對新冠病毒的確定,也多虧了這些新技術的發展。讓我們回到今年一月份。一月下旬,幾篇中國科學家撰寫的科學論文相繼面世,使得我們可以全面了解這一個新的病原體。新聞報導,只是新聞,但是讀科學論文,可以感受到細節的重要性。首先,1月24日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我們看到了這個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
  • 「川崎病」症狀已確定為新冠病毒感染引發的新症狀?尚無證據
    傳言:近期多個國家報導很多兒童出現了「川崎病」症狀的全身炎症反應症候群,在這些患兒中,很多被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可見「川崎病」症狀已確定為新冠病毒感染引發的新症狀。科普解讀: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兒童感染率比成人低,且多為輕症,因此兒童此前被認為是新冠低感染人群。近期多個國家報導很多兒童出現了「川崎病」症狀的全身炎症反應症候群,並且在這些患兒中,很多被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
  • 最牛逼的方法:通過手機來檢測新冠病毒
    Fletcher等研究人員,合作利用CRISPR-Cas13a和手機顯微鏡實現對SARS-CoV-2的無擴展檢測。該研究成果於2020年12月4日在線發表在《細胞》雜誌上。研究人員報告了一種免擴展的CRISPR-Cas13a檢測技術,該技術可直接從鼻拭子RNA中直接檢測SARS-CoV-2,從而通過手機顯微鏡進行進行轉換。
  • 既能改變性別出生比例,又能快速檢測新冠,基因編輯有多厲害?
    一方面是獲得了科學界最耀眼的獎項,另一方面是在治療各種疾病上取得了進展: 通過編輯基因可以改變動物性別,讓生雄性提升了25%的概率; 另外,令人頭疼的線粒體遺傳疾病、鐮狀細胞病等也都將被治癒; 基於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的新冠病毒快速檢測試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