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三的男娃悻悻地跟我說,完了完了,我廢了,我現在完全就是一個只會玩手機的廢物啊,刷完微博刷朋友圈,刷完朋友圈開黑玩遊戲,每天晚上睡覺之前特懊悔,但第二天爬起來還這樣,請問你也會這樣嗎?
據國外一項研究顯示,62%的人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機,周末休息時甚至一上午的時間都懶在床上和手機作伴,稀裡糊塗就丟掉了一個上午時光。
所以,玩手機真的會毀掉一個人嗎?
呵呵。
你不愛看書、不愛學習關手機什麼事?毀掉你的是重度拖延與太不自律。
不止一次,各種場合,都有人跟我抱怨過智慧型手機的毒害之深,有人說看一眼對方手機裡的APP,基本就知道你倆是否三觀一致。
這個套路值得肯定。
為什麼呢?
目前咱們手機裡裝得所有的APP都有分類用途,我平時自個會分成三類:
1.讓自己開心。微博、微信、陌陌、淘寶、各種遊戲。
2.讓生活便捷。滴滴打車、支付寶、導航、各種出行軟體。
3.讓逼格更高。MONO、ECHO、網易公開課、各種學習類軟體。
這三類軟體的安裝比例,不能說明誰比誰更高級,但可以充分看出每個人的時間管理傾向有何不同。
那些從來沒考慮過安裝第三位軟體的人,更容易淪為手機的奴隸,更容易跌入整天玩手機啥都幹不成的焦慮陷阱。
手機這個玩意不是我們焦慮爆棚、一事無成的罪魁禍首,它只是為你的拖延症提供了一個暫時迴避的理想出口。
各種APP只是貢獻了娛樂的豐富性,為你的懶惰與拖延做了更輕易的遷移。
這個不難理解,因為人在焦慮時特容易找其他事兒瞎忙活一下去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你一直拖著該辦不辦的事兒,會日復一日地刺激你的焦慮神經,你越焦慮,就越是想玩手機讓自己顯得有事可做,你越是刷手機越是無限拖延。
最終就只能被惡性循環吃得毛都不剩一根。
手機中也存在著良性循環的一面,但自制力比較差的人很難發現。
很多人每天刷手機時,還以為自己積極地在跟時代接軌,努力地了解到了整個世界,事實上,我們每天刷到的大量信息都是無用信息。
只有被動吸收沒有思考輸出的那部分信息,用不上一頓飯的工夫就能讓你知道什麼叫看了白看,玩了白玩。
那些能夠說放下手機就能放下手機的人,通常都知道一個道理,並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有價值的。
沒有自己的價值主見與行動主線的人,太容易迷失,儘量少碰。

很多人意識到過度使用手機讓我們錯過了身邊的美好,所以聲討手機,排斥手機,結果一轉身又拿起了手機。
這些人從未搞清楚一個真相,我們終究幹不過歲月洪流的大勢所趨。
敵人太強大,你排斥沒有用,手機替代掉的是你原來的生活,但替代不了你弱爆了的時間管理能力與遇事就迴避的臭毛病。
很多人得了懶癌笑嘻嘻,還以為自己得不到只是因為不努力,事實上只是在拿著懶惰給自己遮醜。
就像是,很多人得了拖延症怨手機,還以為離了手機自己就能飛簷走壁變成一個大牛逼。
事實上,同樣的手機時代,有人進行了碎片化利用,而有人進行了碎片化浪費。
手機沒綁架任何人,毀掉你生活的不是手機,而是你從來沒有真想要過什麼東西。
作者簡介:初小軌,文章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