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張學良部下的部下,54年後,張學良說:我知道,你叫地老鼠

2021-01-12 慕楓歌歌

1991年5月,87歲的呂正操將軍,受到鄧穎超的委託,終於奔赴美國,在紐約拜訪了張學良將軍。

這兩位老人,從1937年分別後,時隔54年再相見。見面那一刻,少帥張學良拉著呂正操的手說:「必之(呂正操的字)呀,我現在迷信了,信上帝。」

呂正操將軍隨口回答:「我也迷信了。」張學良不解地問:「你迷信什麼?」呂正操將軍回答:「我迷信老百姓。」張學良大笑,說:「我知道,你叫地老鼠。」呂正操說:「地老鼠也是人民創造的嘛,我能幹什麼,還不都是人民的功勞,蔣介石、宋美齡都信上帝,800萬軍隊被我們打垮了,最後跑到臺灣。」

兩人相視一笑,百年煙雲消失在京華。

呂正操與「地老鼠」之緣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不久,已經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呂正操率部奔赴抗戰前線。

這年9、10月間,呂正操在華北的永定河、半壁店、梅花鎮等三地與日軍進行了3次激戰,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而這個時候,他意識到自己所帶領軍隊的命運問題,於是在這年10月14日,他將自己率領的691團脫離張學良的東北軍。並把這個691團改編為人民自衛軍,呂正操擔任司令員,並在所屬各總隊都建立了黨組織,部隊成為一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武裝。

此後,這支軍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抗日鬥爭中屢建奇功。

先說,第一個功。也就是在1937年10月底,呂正操率領人民自衛軍攻克高陽縣城,擊斃土匪漢奸頭子尹松山,震動了整個冀中地區,使人民群眾抗日情緒更加高漲,出現了踴躍參軍的熱潮,人民自衛軍迅速發展到5000多人。

死後,呂正操的人民自衛軍與河北遊擊軍等冀中抗日軍隊統一整編,改名為八路軍第三縱隊,成立冀中軍區,呂正操任冀中軍區司令員兼八路軍第三縱隊司令員。

從此開始了在冀中平原,開展遊擊戰的戰爭策略,加快建設冀中抗日根據地。隨著遊擊戰的得利,呂正操的地盤不斷壯大,這引起敵人的注意。

於是,他帶領部隊官兵和人民群眾,在無險可據的平原上和極端殘酷的環境中,靈活運用地雷戰、地道戰、蘑菇戰、頂牛戰等新戰法,使敵人吃盡苦頭,時時處於惶恐之中。

如此,也讓呂正操聲名鵲起,「地老鼠」之名傳遍神州。

呂正操與張學良之緣

1904年1月4日,呂正操出生在遼寧省海城縣毛祁鎮山後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8歲上了村小,老師給他取了個名字名曰:呂正言。

那個時候,日俄戰爭結束不久,日本攫取了眾多沙俄在中國東北的利益,其中就有南滿鐵路。而呂正操的家裡的菜地緊挨南滿鐵路。那個時候,南滿鐵路為日本人佔有,中國人要去南滿鐵路的另一側,必須要繞道行走。

據說,有一天,他看到一個老師過南滿鐵路人行道,被日本人用戰刀砍得頭破血流。此時,呂正操怒火中燒,決心長大後當兵,操練本領,打擊日本侵略者,於是將名字改為「呂正操」。

1923年,年方19歲的呂正操考入東北講武堂。這個講武堂,原名叫東三省講武堂,於1907年8月,由東三省總督徐世昌遵照清政府兵部奏定「各省應在省垣設立講武堂,作為帶兵者研究武學之所」,遂借用奉天陸軍小學堂房舍(大北關老將軍府院內)最終設立東三省講武堂。1908年10月移至奉天省城小東邊門外,校名始為東三省講武堂普通科,又改為陸軍講武堂選拔巡防營優秀軍官入堂培訓,學期一年。張作霖主政東北後,改名為東北講武堂。

到了1923年,東北講武堂已經成為東北王張作霖的培養自己軍事人才的重要軍事院校。此時,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也在此校學習。

如此,呂正操與張學良成了校友。再加之,張學良繼承其父,兼任了講武堂的校長,兩人又是師生關係。此後,呂正操加入張學良的衛隊旅,畢業後任張學良的副官、秘書。與張學良結下不解之緣。

加入東北軍,開啟波瀾壯闊的一生

1922年春,時年18歲的呂正操參加了張作霖的東北軍,服役於東北軍萬福麟五十三軍團長衛隊旅一團三營九連,後調衛隊旅旅部任上士。

而這個東北軍正是張學良、張作霖自己的嫡系軍隊,如此,呂正操就成為張學良部下萬福麟的部下。

此後,經張學良推薦考入東北講武堂第五期。呂正操言:「我和張學良是同鄉,他也是遼寧海城人,對我特別關照。」

講武堂畢業後,張學良調呂正操為其副官、秘書,後又升任少校副官,成為張學良比較信賴的人。1932年任東北軍116師647團團長,率部到熱河參加對日軍作戰。他在與東北軍中的中共黨員接觸中,開始接受中國共產黨的抗日主張。

1936年12月12日,呂正操還參加了張學良、楊虎城發動的西安事變。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呂正操重返東北軍647團任職。1937年5月,經中共中央北方局批准,呂正操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從此開啟了波瀾壯闊的一生,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工作突出, 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相關焦點

  • 蔣家嫡系宋楚瑜之父曾是張學良部下,服役東北軍航母
    然而,如果仔細追溯,會發現這種說法略有些牽強,因為宋楚瑜的父親本是張學良的部下,出自於綁架過老蔣的東北軍之中。這樣說,恐怕很多了解一點宋家的人會小吃一驚——這怎麼可能?宋楚瑜的父親宋達是兩蔣都十分器重的親信將領,曾任臺灣「國防部」聯合勤務副總司令,陸軍中將,退役後任國民黨「退輔會」秘書長,他的履歷中明確說明其畢業於中央軍校(即黃埔軍校)第九期交通科,老先生的大名是列入黃埔軍校同學會的,這是正牌子的國民黨嫡系標誌啊,他怎麼會成了張學良的部下呢?
  • 張學良被軟禁後,有人竟然警告蔣介石:你若動他,我就動你!
    當時為了國內抗日統一戰線的形成,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事後蔣介石對張學良恨之入骨,甚至想要把他處決,兩人之前本來是很好的朋友,因為這件事蔣介石多年後仍然難以釋懷
  • 張學良愛將,犧牲後被誣衊成逃跑將軍,四十年後才被平反!
    在十三陵長陵後,層巒疊峰的天壽山山坡上,有一座新添的墳墓,愛國將領吳克仁將軍墓。墓基座用石頭砌成,大理石鋪就,潔白的漢白玉墓碑上,精心鐫刻著張學良親筆書寫的蒼勁的碑文:殉國將領吳克仁將軍之墓。吳克仁將軍生於1894年,原是張學良的部下,後來擔任67軍軍長。
  • 敢用少帥稱呼張學良,小心腦袋!你被影視劇騙了多少年了
    張學良本人是及其討厭人們稱呼他為「少帥」的 張學良曾經的勤務兵後來回憶,「有一次,我去請總辦(張學良)接電話,當時說漏嘴了,我進入室內對張學良說
  • 世紀行過——張學良傳
    我到東北大概是第六代了,已經六代了,去的時候聽說是那樣子,東北那時候你去的地隨便給你,我們叫射箭領地,你能把箭射多遠,就把這塊地給你,聽說是那樣,我還不曉得。我們家真正在家鄉是燒鹼的,我們真正家鄉的地方很苦、很苦,就是海水那個鹼,海水上面不是有鹼嗎,燒那個東西。
  • 張學良的後半生:難回大陸,客死異國他鄉
    兩天後,張學良又不顧身體的疲憊,坐飛機前往紐約,迎接他的,是曾經的女朋友蔣士雲,六七十年前,兩人有過一段交往,甚至談婚論嫁,但最後未能成功。張學良被囚禁後,蔣士雲奔走呼號,希望國民政府能夠釋放少帥,若干年後過去了,美麗的江南名媛變成了白髮蒼蒼的老人,留下的只剩下回憶。張學良在紐約住了三個月,行程皆由蔣女士安排,期間還見到了老部下呂正操將軍,並與哥倫比亞大學留學生交流。
  • 張學良第二任夫人谷瑞玉 你可知道?!
    老佔東縱橫關東許多年,還是頭一次擄到這般有文化味的女子。他仔細打量著谷瑞玉,以徵服者的姿態問道:「別人都跑了,你怎麼不走?」谷瑞玉沒有絲毫恐懼,鎮定地回答說:「為了孩子。你們不能傷害他們。」老佔東沒有客氣:「既然你已經是我手上之物,下一步就由不得你了。」沒幾天,谷瑞玉便成了老佔東的「壓寨夫人」,儘管此時老佔東已經遠離了山寨。
  • 張作霖的結義大哥,過年給張學良壓歲錢,被張作霖訓斥嚇得跪倒就拜
    並總結出一句話,他對自己的父親張作霖也說過,「爸爸你的部下我統治不了」。 這件事的由來是這樣的:有一年過春節,黑龍江省督軍吳俊升來到瀋陽的大帥府拜年。 這個吳俊升不是外人,他是張作霖的結義大哥,排行老二。
  • 送蔣回寧的張學良,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爛,失去自由的
    收到電報的楊虎城,也深知將這些要員們放回對張學良極為不利,但作為部下,他又不可以違背上司命令,考慮再三,最後在27日不得不釋放了這些軍政要員。 下午,部下荊有巖、魯穆庭到宋公館看望張學良,他很高興地對他們說:「我為國家的抗日辦了一件大事,蔣答應一致抗日了」,還滿有把握地說:「我明天就要回去。」
  • 張作霖、張學良父子 世無英雄
    不賣國就值得褒揚日本人為什麼要殺張作霖?最大的原因,是他已成為日本經略東北的障礙,導火索則是「滿蒙五路建築權」。日本人要求在東北及內蒙古修造5條鐵路,張作霖不答應。修鐵路本是好事,他為什麼拒絕?因為他很清楚,隨鐵路一起蔓延的,將是日本的治外法權。鐵路延伸到哪裡,日本軍隊就會以保護的名義跟到哪裡。如果再給他們5條鐵路,東北就將被完全肢解。
  •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親自送蔣回南京,並不是因為錯信宋氏兄妹
    張學良也自知這次犯了很嚴重的罪,在他通電全國提出「救國八項主張」的時候,朱自清和聞一多等全國各界的知名人士都對張學良的「兵變」行動進行了聲討,所以張學良也知道自己已經和蔣介石撕破臉了。一開始的時候他也想過在西安擁兵自重,跟山西的閻錫山一樣,做個政壇不倒翁, 但是最終他還是選擇了跟蔣介石一起回南京,雖然他知道自己將面臨什麼,但是他做的這一切都為了二十萬東北軍將士。
  • 張學良幽禁期間,特務折磨他,好菜一上桌就搶光
    1946年,在重慶召開政治協商會議期間,周恩來說:「現在強調國內團結,這使我想起對國內團結貢獻最大的人,這個人是你們的朋友,也是我們的朋友,那就是張漢卿將軍,他至今還沒有獲得自由
  • 敢用少帥來稱呼張學良,小心你的腦袋,你被影視劇騙了多少年了?
    張學良本人就是極其討厭被稱為「少帥」。張學良曾經的勤務兵後來回憶道:「有一次,我去請總辦(張學良)接電話,當時說漏了嘴,我走進房間對張學良說:『少帥,請你接一下吧。』當時,沒有任何表示,讓我不知所措。後來我想明白了,以後就不敢再叫他少帥了」。"少帥"這個稱謂,就像古代的"官吏"一樣,會讓人把他看作依仗父權橫行,或阿鬥等人的孩子。難怪張學良不喜歡聽。
  • 張學良後代回大陸,東北兩個地方最掛心
    狐狸若死他丘,必將頭伸向它第一個生它的方向。「越鳥巢南枝」,也甚奇妙,南方之鳥無論飛到哪裡,築巢必選最南端的樹枝。「胡馬依北風」,北方之馬即便到南方,仍依戀北風。大概世間物種,都逃不脫大自然的神力手掌。張學良將軍1936年兵諫抗日被幽禁後,此生再無踏入東北老家一步。他,同樣想家。
  • 張學良和蔣士雲 我的愛在紐約
    1990年張學良幽禁54年後重獲自由,第一站就選擇了去美國,剛到舊金山,91歲的張學良說:「我想一個人到紐約去會會朋友。」然後把趙一荻留在舊金山由女兒張閭瑛照顧,他自己前往紐約,在那個朋友家裡一住就是三個月。這個朋友,就是蔣士雲。張學良說這三個月是他人生中最自由的三個月。張學良甚至毫不避諱地說,她(趙四小姐)是對我最好的,但不是我最愛的,我最愛的在紐約。
  • 張學良為何鄙視吳佩孚?
    正靠著張學良每月4000元接濟住在北平,「吃張學良飯」的民國梟雄吳佩孚也坐不住。就是在北平張學良的「順承王府私宅」裡,吳佩孚指著張學良的鼻子破口大罵:「國讎你不報,私仇你不報,你老子的棺材已經豎起來了!」被罵狗得血淋頭的張學良,當時態度也很好,立刻沉痛回答:「我確是給父親丟臉了。」但事實上,對這位「吃他飯打他臉」的吳佩孚,直到晚年時,張學良心中還充滿鄙視:「我的對手吳佩孚,我最不佩服他。」
  • 張作霖與張學良墓地對比:一個破敗無人問,一個葬在美國風景優美...
    並對部下說:「絕對不能同意日本人提出的要求,免得東三省父老罵我是賣國賊。日本人不講交情,來乘機要挾,我豁出這個臭皮囊不要了,也不能出賣國家的權利,讓人家罵我是賣國,叫後輩兒孫也都跟著挨罵,那辦不到!」1928年6月3日晚6時,張作霖離開北京大元帥府,乘坐由奉天迫擊炮廠廠長沙頓駕駛的在英國制的黃色大型鋼板防彈汽車,奔往火車站。
  • 宋美齡與張學良什麼關係:宋美齡與張學良特殊感情
    「夫人是我的保護神」這是張學良親口說的,夫人就是指宋美齡。1936年12月,在民族危亡的緊急時刻,張學良與楊虎城毅然發動了囚禁蔣介石的西安事變。張學良本和蔣介石是結拜兄弟,轉眼間兩人就變成了敵人,張學良成為蔣介石眼中不可饒恕的罪人,背信棄義,漠視兄弟之情,背叛國民黨等等一系列的罪狀都扣在愛國將領張學良頭上。
  • 楊虎城孫子見到晚年張學良,由衷地表達祝福,張學良卻是一言不發
    1936年12月12日,楊虎城與張學良合作,發動了西安事變,事情的結果是積極的,但是作為當事人,楊虎城和張學良之後也被分別囚禁,1949年,楊虎城遇害,而張學良則是被蔣介石下令帶到臺灣繼續囚禁。相對於楊虎城而言,張學良的下場是非常好的了,1990年,張學良被釋放,一年後,他前往美國,當時楊虎城的孫子楊瀚聞聽聞張學良在美國時,作為和祖父相交甚密的人,楊瀚聞決定去拜訪張學良。第一次見到張學良,楊瀚聞以為他會因為楊虎城的被害而傷心痛哭,誰知張學良並不是這樣,當旁邊的人告訴眼前的人是楊虎城的孫子後,張學良並沒有顯得很是高興,反而只說了一句話:「你好,你好。」
  • 少帥張學良的情感生活,凌亂的太不看不入目,不過也是很讓人羨慕
    說起少帥張學良來,其實他是很具有爭議的,畢竟作為少帥的他,因為九一八事變的原因,也就足以讓他很具有爭議了。別的暫且不用多說什麼,試問不抵抗丟失掉東北,直接導致讓東北淪陷,難道少帥張學良就一點錯誤都沒有嗎?很顯然,就算是說他沒有的話,那肯定也就是沒有人會相信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