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李晨)近日,《中國奶產品質量安全研究報告(2020年)》(以下簡稱報告)在京發布。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奶類總產量達到3307萬噸,其中牛奶產量3201萬噸,比2018年增加127萬噸,增長4.1%,增長幅度創階段性新高。同時,消費者對國產優質奶的信心在逐漸恢復。
2019年,農業農村部奶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北京)和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聯合11家全國奶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團隊、51家乳製品企業,對奶產品質量安全進行了系統評估研究,並開發出優質乳三維評價技術和綠色低碳加工工藝,集成創新「優質生乳—綠色工藝—品質評價」一體化質量提升技術。
2020年3月,居民乳品質量安全線上調研在北京、浙江、重慶、貴州等12個省(區、市)開展,調研用戶多集中在青年群體。調研共發放3000份問卷,問卷回收率為99.9%。
結果顯示,近一半消費者優先選擇國產知名品牌乳製品(佔比47.64%),其次為有機認證產品(佔比43.72%),選擇進口乳製品僅佔5.01%。質量安全、蛋白質與鈣含量高、具有認證標誌3個產品屬性是消費者評價優質乳品的主要指標。
其中,74.77%的消費者認為國產乳製品十分安全或比較安全,消費者對國產奶質量安全認可度高於進口奶。對市場上銷售的國產奶質量安全持「十分放心」態度的消費者佔比13.99%,該比例是進口奶的3倍,可見大多數消費者認為國產奶更為安全。高達92.99%的消費者認為2008年乳製品安全事件發生後,政府和企業採取的措施有效提高了乳製品質量安全水平。消費者更信任官方渠道發布的乳製品質量安全方面的信息。
該實驗室從2009年開展生乳質量安全防控技術的研究,並從2014年開始持續跟蹤監測該技術應用牧場的生乳質量。研究表明,我國生乳中菌落總數、體細胞數及黃麴黴毒素含量逐年下降,2019年均已達到歐美標準。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乳製品合格比例連續五年在99%以上,高於食品合格率平均水平,且是抽檢合格率最高的一類食品。
我國自2016年啟動嬰幼兒配方奶粉「月月抽檢計劃」,覆蓋國內所有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企業。截至2019年12月13日,監督抽檢嬰幼兒配方奶粉境內114家企業生產的樣品1721批次,100%合格;抽檢境外15個國家和地區53家企業生產的樣品637批次,檢出不合格樣品5批次,涉及英國、紐西蘭、西班牙和澳大利亞,進口產品不合格率為0.78%。
《中國科學報》 (2020-09-22 第3版 農業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