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刻制「隱匿的角色」,
圖像學意義上的抽意,
把本我隱在畫面之中、畫面之前、畫面之後。
抽象是抽取了具象部分留下的「象」?
很多人這麼理解。
「隱匿的角色」可能是具象,
可能是抽象,
象的意義沒有失去。
©王軼瓊
這個象可以是這個「像」,
也可以是這個「相」。
所以把具象抽掉的理解是對抽象的簡單理解。
因為抽象本身就是具象的!
這有點不太好理解,特別是不做抽象作品的人無法理解,即使是畫抽象畫的人也未必理解抽象的本意。因為大部分中國藝術家做的抽象藝術是大寫意,或者是肌理派。把沒有具體形象比如無人、無樹、無花的畫說成是抽象,誤讀了抽象。因為抽象也可以是這些,也可以不是。畢卡索抽象了一頭牛,蒙德裡安抽象了一棵樹,它已經變成了一個時間過程。
©王軼瓊
抽象是抽取時間的象。
第二:抽象是獨立的,它不受具象或非具象的影響。抽象是一個數學概念。1+1=2,和一個蘋果加一個蘋果等於兩個蘋果哪個是抽象概念,一看就明白了。
(🍎+🍎=🍎🍎)。
©王軼瓊
馬格利特的畫是抽象的,但很多人會不同意這個說法,因為老馬畫的東西每一樣都是具象的,禮帽、雲、馬、箱子、窗簾,它不就是魔幻現實主義嗎?
魔幻現實主義是馬格利特的結果,也就是假象,他的手段是典型的抽象手段,抽取理性分析部分組合成圖像。這種組合非常象PS裡的手段。對,就是PS,是馬格利特開啟了這個截取和組合,他用油畫畫了出來,不是用滑鼠點擊拖動的。這是典型的抽象概念,如果用滑鼠搬動色塊和色塊之間的移動、色塊和線條之間的搬動這就是標準抽象。
我們不能被「標準」迷惑了。
©王軼瓊
抽象是一種關係。
理解了關係,
就容易理解抽象,
然後再動手畫就清楚了。
否則抽象怎麼畫呢?
©王軼瓊
「隱匿的角色」不局限具象、抽象、抽意、寫意,
它是可以呼吸的形態,
不在意風格迥異。
對於我而言,
只關心此在的行動滿意度。
©王軼瓊
©王軼瓊
©王軼瓊
©王軼瓊
©王軼瓊
©王軼瓊
©王軼瓊
©王軼瓊
©王軼瓊
©王軼瓊
隱匿的角色
王軼瓊
開始刻制「隱匿的角色」,圖像學意義上的抽意,把本我隱在畫面之中、畫面之前、畫面之後。這是三個維度的圖像解析。回到通常意義上說的由具象到抽象。
抽象是抽取了具象部分留下的「象」?很多人這麼理解。「隱匿的角色」可能是具象,可能是抽象,象的意義沒有失去。
這個象可以是這個「像」,也可以是這個「相」。所以把具象抽掉的理解是對抽象的簡單理解。
因為抽象本身就是具象的!
這有點不太好理解,特別是不做抽象作品的人無法理解,即使是畫抽象畫的人也未必理解抽象的本意。因為大部分中國藝術家做的抽象藝術是大寫意,或者是肌理派。把沒有具體形象比如無人、無樹、無花的畫說成是抽象,誤讀了抽象。因為抽象也可以是這些,也可以不是。畢卡索抽象了一頭牛,蒙德裡安抽象了一棵樹,它已經變成了一個時間過程。
抽象是抽取時間的象。
第二:抽象是獨立的,它不受具象或非具象的影響。抽象是一個數學概念。1+1=2,和一個蘋果加一個蘋果等於兩個蘋果哪個是抽象概念,一看就明白了。(🍎+🍎=🍎🍎)。
馬格利特的畫是抽象的,但很多人會不同意這個說法,因為老馬畫的東西每一樣都是具象的,禮帽、雲、馬、箱子、窗簾,它不就是魔幻現實主義嗎?
魔幻現實主義是馬格利特的結果,也就是假象,他的手段是典型的抽象手段,抽取理性分析部分組合成圖像。這種組合非常象PS裡的手段。對,就是PS,是馬格利特開啟了這個截取和組合,他用油畫畫了出來,不是用滑鼠點擊拖動的。這是典型的抽象概念,如果用滑鼠搬動色塊和色塊之間的移動、色塊和線條之間的搬動這就是標準抽象。
我們不能被「標準」迷惑了。
抽象是一種關係。理解了關係,就容易理解抽象,然後再動手畫就清楚了。否則抽象怎麼畫呢?
「隱匿的角色」不局限具象、抽象、抽意、寫意,它是可以呼吸的形態,不在意風格迥異。對於我而言,只關心此在的行動滿意度。
王軼瓊
藝術家,現工作生活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