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愛——電影《那山那人那狗》之父子關係分析

2021-01-08 寂寞餘香liu

《那山那人那狗》,由霍建起執導,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反映郵政題材的電影故事片之一。影片講述了一個發生於20世紀80年代間中國湖南西南部綏寧鄉間郵路上的故事:即將退休的鄉郵員父親帶著第一天接班當鄉郵員的兒子走那條已走了二十多年的郵路,一路跋山涉水,父子的短暫獨處卻改變了原來的微妙親情關係,父子倆漸漸消除了心中的隔閡。

本篇文章取名為「沉默的愛」,實則隱喻父親的愛,不會說太多關心的話和各種甜言蜜語,更多的是埋藏在心、時常牽腸掛肚的擔心,有時偶爾走在街頭看到個漂亮書包就立刻買下來,想著幼小的子女一定會為此開心,也就心滿意足了。電影中兒子的父親,很像我的父親,他是中國人的父親。親情是最偉大的感情,當我們理解它、走進它的時候,就會發現一些很簡單的言行都會讓人止不住留下感動的淚水;而當你不理解它、遠離它的時候,就會時時刻刻被滿滿的隔閡感、陌生感所束縛和刺痛。

電影中的父親就像所有的父親一樣,他們承擔起了生活的重擔,讓他們只顧在風雨中勇敢無畏,而疏忽了家庭裡的一些溫暖感動。生活中必然會有取捨,對於一個父親來說,能讓家裡人過上好日子比什麼都重要,所以電影中的父親,作為一位優秀的郵遞員,時常外出給山裡的村子送信,一個月才回一次家,而兒子對父親的感情由最初的企盼到後來的懼怕,父親每次回家,兒子都會在外面玩到很晚才回來。

在長長的送信路途中,父子二人的談話少之又少,兩人如此熟悉以至於找不到可以聊天的話題,或是說,沒有必要去找,而兩人又如此陌生以至於不知道對方心裡在想些什麼。父親偶爾因擔心、感動,眼角而泛起漣漪,也不過蜻蜓點水,殊不知心中早已風起雲湧。兩個男人誰也不願意軟弱,父親作為一家之主不能在孩子面前輕易掉眼淚,而兒子為了證明自己長大成人,也不願在父親面前服輸。二者相斥,如果沒有妥協者,只能是兩敗俱傷;如果有妥協者,傷的就是妥協的一方,而不妥協者則滿足於眼前勝利的驕傲。兒子因不理解父親的工作而多次說出難聽的話,父親沒有辯解,因為兒子年少輕狂,不懂的人情世故有很多,等他長大後自然而然就懂了。相對於母親,父親這個角色似乎總是做得不到位,幾經風雨的他很少與孩子的小事情小情緒感同身受,很少做出親暱的動作安撫孩子,也無法說出動人的語言,而母親來做這些就簡單得多。所以,世人往往能很快地感受到母親的愛,而對那一份沉默的愛察覺甚微。

但父親他不是冷酷的面癱,他會笑、會哭、會惆悵、會流淚,當他不能再給家裡人遮風擋雨退居二線時,也會被兒女的話語、行為所牽引。當兒子出門時,母子之間的親密囑咐和戀戀不捨讓父親打翻了「醋罈子」,因為兒子和他從沒都沒用過;當看到兒子在山路上不知道怎麼給別人讓路時,他會教他正確的姿勢;當向別人介紹兒子時,嘴裡眼裡都是滿滿的自豪;當兒子讓他享受、背他過河的時候,他止不住地流眼淚,回想著兒子小時候自己背著兒子的場景,上岸後,為了不讓兒子察覺,趕緊別過臉去。其實父親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強大,也只不過是個普通人,也需要我們的關心和呵護。

在這一段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路途中,父子二人從原來的陌生、隔膜走向體貼、理解,兒子終於明白了父親一生的甘苦和一個普通鄉村郵遞員默默無聞的風雨人生。兒子簡單收拾行李,背上郵遞背包,踏出家門,開始了新一代郵遞員的一生。鏡頭由此轉向父親,滿是皺紋的臉龐上有一雙暗含擔憂、深情、感動的眼睛,注視著兒子的背影遠去。

相關焦點

  • 分析電影《那人那山那狗》
    深情含蓄意味深長的驛道--在電影《那山那人那狗》上人們總是讚美母親的偉大,卻忽視了未知的父親和對渭安的父愛如山。母親節來了,我希望你能在感恩母親期間為你父親預訂一個地方。父愛是什麼樣的愛?讓我們跟隨霍來建造導演的《那山那人那狗》(1998),來體會父愛的深沉與沉重。
  • 多角度分析電影《那人那山那狗》
    含蓄雋永的郵路深情——淺評電影《那山那人那狗》人們總是在歌頌母親,唱誦母愛的偉大,卻忽略了默默無聞的父親和那偉岸如山的父愛
  • 親情驛站 | 《那山那人那狗》,郵路上的父子親情
    —— 晴 《那山那人那狗》,是一部於1999年上映的電影。這部電影在當時的中國無人問津,被日本引入國內之後,卻連續在日本藝術院線上映兩年半,得到8億日元的高票房。時至今日,我們回看這部二十年前的藝術電影,仍是一部講述父子親情的治癒系佳作。
  • 電影《那山那人那狗》:在如詩如畫的美景中,講述人性的美好
    1999年,導演霍建起拍攝了一部文藝片《那山那人那狗》,彼時正處於世紀之交,很多觀眾被商業大片所吸引,因此平和溫婉的電影不怎麼受待見,《那山那人那狗》在中國並沒有引起多大的轟動。然而,這部電影卻在日本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贏得了票房口碑雙豐收。
  • 本土電影《那人那山那狗》的影像文化解讀
    本文主要根據所學的《文化人類學概論》知識進行闡述分析電影《那人那山那狗》。關鍵詞:文化人類學;美學;文化生態學     《那人那山那狗》改編自彭見明的小說《那人那山那狗》,由霍建起執導,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反映郵政題材的電影故事片之一。
  • 那山.那人.那狗/那情.那愛.那人生/影評.原創.潭影
    評電影《那山 那人 那狗》這是一條父與子接力的人生旅途,用電影的表現方式,把親情的流露演繹的讓人感動。電影在很多時候是一種相當有張力和彈性的產物,一部電影表達的主題要想打動觀眾,就得深刻的揭示人內心的美,比如像《那山那人那狗》這樣的親情類電影,在揭示人的內心情感變化上,做足了功夫。
  • 豆瓣8.6《那山那人那狗》:父子的一次交接班,更是一場人生接力
    《那山那人那狗》上映於1999年,是一部很清新純粹的電影,或許當時不像其他都市片偶像片那樣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但是卻有著自己獨特的韻味。《那山那人那狗》這部電影,改編自彭見明的獲獎小說《那山那人那狗》,還獲得了1999年第1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是由霍建起執導,由滕汝駿,劉燁,陳好主演,瀟湘電影製片廠和北京電影製片廠聯合出品,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反映郵政題材的電影故事片之一。
  • 編導藝考影片《那人那山那狗》影評
    故事雖然平淡,但它卻給人以深刻的啟示。在影片中,主要角色有父親、母親、兒子和那條忠實的狗。這部影片以郵遞為主線,從開始到結尾都說了郵遞員在山路上工作的情景。開頭:《那山那人那狗》是由霍建起執導的郵政題材電影故事片。
  • 《那人那山那狗》
    第一次看《那人那山那狗》這電影是2013年,之後不知道翻看了多少遍,依然覺得回味無窮。看著電影中一抬頭看見那片映入眼帘無窮無盡的綠,總會有許多感觸,沒有什麼原因,或許是因為那片綠,因為那裡的人、景、事和自己身邊的很相像,從電影中總能找到很多相似的影子。         曾經生活了二十幾年的地方,也是,那山,一座一座的,連綿不斷,就像電影裡頭的山。
  • 那山 那人 那狗.那路 那情 那愛.那人生旅途/影評原創,作者潭影
    ——評電影《那山 那人 那狗》這是一條父與子接力的人生旅途,用電影的表現方式,把親情的流露演繹的讓人感動。電影在很多時候是一種相當有張力和彈性的產物,一部電影表達的主題要想打動觀眾,就得深刻的揭示人內心的美,比如像《那山那人那狗》這樣的親情類電影,在揭示人的內心情感變化上,做足了功夫。
  • 《那人那山那狗》:一段路,兩個人,講了很多事情
    那年陳好和劉燁還是中央戲劇學院的學生而已,那年電影裡的演員也並不是什麼出名的演員。光聽這部電影的名字「那人那山那狗」,感覺像是你的奶奶會看的那種講述鄉村生活的連續劇。第一影響總是能夠害死人,在當年這電影拍出來的時候,也沒有受到發行公司的重視,據說是一部也沒有賣出去。也是,演員沒什麼影響力,名字也起得土氣,有誰會去花錢看這種東西呢?如果不是在日本取得的成功,這部《那人那山那狗》可能就會在中國電影中慢慢消失,就像是從來沒有來過一樣。那麼中國的電影市場就會少了一部優秀的影片。
  • 日本票房8億《那山那人那狗》:塵世中的父子情,平淡卻回味悠長
    人有想頭啊就什麼都有!要是沒有想頭,再好的日子都沒滋味。《那山那人那狗》《那山那人那狗》是1999年上映的中國電影,講述了父親因為當郵遞員常年不在家,與兒子相處時間少,現在因病提前退休,安排兒子接任他的職位。兒子是第一次走郵路,父親不放心陪同著。父子兩人在相處的過程中,由最初的陌生,到慢慢熟悉,再到互相理解的往事。
  • 《那山那人那狗》國內未上映,火到日本被人「封神」
    序俗話說「牆內開花牆外香」,這句俗語可以用來形容當代中國電影在國內外的境遇,近年來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那山那人那狗》。當時這部電影在第19屆金雞獎的評選中,獲得了最佳故事片獎,但片子在國內推廣時,各大電影發行公司都不感興趣,導致電影幾乎沒有票房收入。
  • 《那山那人那狗》:一條狗兩代人,純美真摯令人嚮往
    作者 | 林秋葉上世紀末華語影壇佳作頻出,陳凱歌的《霸王別姬》、張藝謀的《活著》、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等電影,至今仍是華語影片不可超越的高峰。在這些電影中,有一部電影並非大製作,但它所呈現的淳樸親情和秀美風光,在21年後的今天看來,仍十分令人感動,能看到它我覺得很慶幸,它就是——《那山那人那狗》。
  • 《那山那人那狗》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中國電影
    華影「代言人」:電影收割者華語電影第二十九趴:那人那山那狗(1999)華語百強電影:雖然中國電影在國際影壇的位置並不如人所願,但在它漫長的一百多年歷史中,亦曾產生許多可以令我們國人自豪的電影。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那些曾經觸動心靈的電影,那些曾經讓人回味悠長的電影,那些曾經得到世界影壇讚譽的電影。(排名不分先後)電影收割者奉行:電影是場人生的旅行,願你的人生,一路風景。豆瓣評分:8.4經典指數:《那山那人那狗》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中國電影,影片中看似平凡無奇的物件,卻拼湊出了不可思議的美。《那人那山那狗(1999)》生活有了念頭,才有奔頭。
  • 《那人那山那狗》觀後感
    看到這個電影名字是不是好多朋友都會想像不到這是在講什麼的電影呢。有人有山有狗,這到底是在講什麼呢?其實很簡單,它只是講了一個很平實感人的故事,而這部電影也是在表演上讓觀眾們一眼就能看出來,它裡面所要展現給我們的是什麼。這部影片是中國著名電影美術師,導演霍建起先生拍攝的。
  • 影評《那山那人那狗》反映郵政題材的電影故事片之一
    在許多情況下,電影是高度張力和靈活性的產物。如果一部電影表達的主題稍有不同,它的觀眾就會減少。例如,《罪惡之城》和《低俗小說》絕對不會買帳。但是也有一些電影是非常搞笑的——親屬關係電影,比如《那山那人那狗》。一個高考落榜的年輕人不情願地回到了以前的村子,接替了父親的工作。開始第一輪郵遞工作。
  • 因為電影名而被忽略的日本高分電影——那山那人那狗
    主人公(劉燁飾)《那山那人那狗》催淚指數----☆☆☆☆☆五顆星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阿逗。今天阿逗要給大家推薦是1999年上映的--那人那山那狗。這部電影是阿逗也是第一次聽說。這部電影是由「霍建起」導演執導,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反映郵政題材的電影故事片之一。這部電影本身在國內票房幾乎為零,然而在日本票房超過8億日元(折合人民幣5146萬元),也許是因為電影名字沒有什麼亮點吧,阿逗看完這部電影後心裡不知多了什麼,一起感受一下吧。影片故事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間中國小山村鄉間郵路上的故事。父親是一個郵遞員。
  • 《那山那人那狗》那些年,沒有車馬,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人
    《那山那人那狗》這部電影(1999)評分8.8,改編自彭見明同名小說,由霍建起執導,是中國郵政題材的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發生於20世紀80年代中國湖南西南部綏寧鄉郵政路上的故事。兒子高考落榜不得已回到大山中的家後,做了大半輩子山村郵遞員的父親決定提前退休,安排兒子接下自己的工作。
  • 《那山那人那狗》慚愧!被國人辜負的電影佳作,只能在日本大賣
    《那山那人那狗》改編自彭見明的同名小說,由霍建起執導,拍攝於1999年。國內上映時卻因題材不被重視幾乎0發行,後被日本片商以8萬美元的價格買下,卻在引入日本後大賣,收穫高達8億日元的票房,打破了國產電影在日本的記錄。那麼,到底是什麼打動了廣大日本民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