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印造車成功了!新車威武霸氣,最快年底上市,開出去迷倒一片

2020-12-23 易車網

許家印造車成功了!新車威武霸氣,最快年底上市,開出去迷倒一片。隨著大多數國家確切燃油車禁售的時間,我們中國地區海南也率先做出了回應,這也導致很多消費者愈發的關注新能源車型。在國內市場,比亞迪為很多消費者帶來了親民而又產品力出色的新能源車型,也出現了更多像蔚來、理想、小鵬等新能源造車新勢力。五糧液也開始投資轉型做汽車,格力董明珠入股珠海銀隆等等,不管是網際網路的大佬,還是從事做實體經濟的企業,顯然對於造汽車都有著濃厚的興趣。

此前賈躍亭「PPT造車」就引起了轟動,錢沒少花,可就是沒見到量產車。恆大集團造車不同於其他品牌,而且採用簡單粗暴的方式,砸錢,而且是狠狠的砸,投資千億搞全球收購,缺什麼,就收什麼。

既然是做新能源汽車,就想要核心的三電技術,與德國Hofer成立合資公司,為了打造出世界最先進的底盤結構,與德國FEV集團建立合作,為了研究,恆大入股NEVS和柯尼塞格。通過恆大做出的一系列舉措,相信很多人都會發現,恆大的家底十分雄厚,無論是資金實力,還是如今的造車實力,聯合邀請的都是全球知名大企,造車只是時間的問題。

如今的許家印可以說坐用全球最頂尖的技術,有了叫板市場的底氣,許家印還放話將用五年時間超越特斯拉,誓要將恆大打造成世界第一大新能源汽車集團。截止到目前為止,為了造車,恆大已經投資3000多億人民幣,許家印做事向來不是說說而已。但也有網友對恆大造車產生了質疑,錢沒少花,造的車該不會還是技術老舊的國能93?

為了打消市場存在的質疑,許家印率先將恆大健康更名為恆大汽車,鋪天蓋地進行宣傳,將造車列為主要業務發展,最為重要的是將恆大新能源更名為恆馳汽車。同一時間段,恆大也公布了恆馳汽車的品牌logo,威武咆哮的雄獅給人一種十分霸氣的視覺效果,車標外觀還採用多邊形的設計,像極護盾,更給人一種安全感。

如今的恆馳汽車已經到了最後的尾聲,前期的鋪墊也會今年年底上市的新車打響了「第一槍」,首款新車「恆馳1」最快將於年底上市銷售,明年有望大批量進行交車。從這臺恆馳1的軸距達到3150mm,顯示市場會中大型轎車,同時採用新能源為動力。配備22寸的輪轂和有著3D效果的懸浮尾燈,這樣一臺超豪華的新能源轎車未來對標的車型多以像特斯拉Model S,或是百萬級的保時捷Taycan,顯然上市就要給市場一個下馬威。

因為是首臺車,所以恆馳1的價格定位是比較高的,所以最終的價格定位不會在大多數消費者的消費能力範圍。但前期會投放6款全新車型,其中還會有緊湊型SUV,主打親民市場,而外觀也有著21寸的輪轂和貫穿式尾燈,靚麗的時尚造型,也會積極迎合年輕消費者。如今很多造車新勢力都對國內市場虎視眈眈,而恆大不惜一切也要在市場立足,掌握著世界領先的技術,確實值得令人期待。

易車號作者提供

相關焦點

  • 錢不是萬能的,恆大「買買買」恐撐不起許家印的造車夢|許家印|造車...
    恆大造車光靠砸錢遠遠不夠。作者:龔進輝時間是造車新勢力最好的證人。當時間來到2020年,大部分玩家被證明是PPT造車,比如FF、奇點汽車,只有蔚來、小鵬、威馬、理想等極少數頭部玩家實現量產交付,但每年充其量只能發布1-2款新車。同樣是汽車領域的後來者,恆大打法卻極為激進。
  • 許家印拼在一線,恆大造車的速度與激情
    許家印一行參觀考察博澤智能座椅系統新能源造車,不僅是個技術活,更是個力氣活兒。恆大的許家印深刻體會到這一點。自2018年許家印決心將恆大多元化版圖切入到高科技產業中能夠代表中國智造能力的新能源造車領域,並且「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大做強做成功」之後,投注再創業無限激情的他化身為造車勞模,在造車一線拼命奔波。
  • 「中車四方造」地鐵列車運抵香港|今年年底開跑
    中車四方股份公司為香港市區線製造的首列地鐵列車正式運抵香港最快在今年年底「中車四方造」地鐵新車
  • 恆馳一次發布六款車:首富造車的速度與激情
    【太平洋汽車網 新車頻道】2019年1月15日,恆大宣布收購瑞典NEVS,成為恆大與法拉第未來合作造車失敗後親自下場造車的開始。之後恆大便開啟了瘋狂的「買買買」模式,先後收購了電池企業卡耐公司、瑞典科尼賽克部分股份、荷蘭e-Traction和英國Protean兩家輪轂電機企業等等。
  • 恆馳啟動路跑,許家印的造車夢越來越清晰
    來源:鋅財經恆大「高舉高打」的造車終於迎來了新時刻。12月7日,恆馳1的路跑視頻曝光。從視頻上能看到,恆馳1實車與此前公布的概念車型高度還原,溜背車身極具美感穹,穹頂式玻璃車頂科技感十足。在現場,許家印不僅提出了恆大做新能源汽車的方法論,更宣布,「未來三年恆大會在新能源上投入450億元,圍繞整車生產基地建設。」但事實上,對比大環境,新能源賽道當時的光景可謂冷清,造車新勢力們紛紛來到了生死線上。
  • 恆馳車標正式發布、再看恆大造車之路
    許家印買買買的造車路: 早在2018年,恆大牽手FF開始造車,幾個月的「蜜月期」就讓這段關係走到了盡頭,許家印轉身下定決心自已造車,在2019
  • 恆大「PPT」造車萬人捧!賈躍亭造車被說成大騙子?
    雖然當前FF91並沒有實現真正的量產,但至少證明了一個點,那就是賈躍亭是真心在造車,哪怕眼前的困難巨大!許家印也玩PPT造車?說人家賈躍亭玩PPT造車,我覺得許家印的本事比賈躍亭還要大。可笑的是,居然有那麼多人認為恆大造車肯定能行,因為許家印敢做,能做?確實也是,看看許家印這些年對外打的包票,哪一次成功了?許家印當初說恆大冰泉銷量超100億元,2020年足球全華班,2020年總資產達到3萬億元。現在又說2035年汽車產量一定達到500萬輛。前三個一個未達到。
  • 恆大恆馳一下發布了6臺新車,又是PPT造車嗎?
    恆馳一下發布了6款新車,還說什麼三年投資500個億,建10個生產基地,10到15年產能達到500萬輛,這麼會吹,誰不會啊,你看新勢力這兩年倒下多少家了? 大家可以聽一組數據,有一家企業,一年的總收入是4775.6億,淨利潤335.4億元,這家企業就是恆大,恆馳汽車就是恆大集團旗下的產業之一,這一家一天就能賺一個小目標的企業,三年燒500億造幾臺車玩玩,難嗎?
  • 寶馬公布2020年造車計劃!17款新車坐等上市!
    到2020年底,寶馬將提供由6個車型系列組成的新能源汽車產品線,包括2款純電動汽車(I3、ix3)和4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x1、X5、5系列插電式混合動力版和I8)。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寶馬公布2020年造車計劃!17款新車坐等上市!
  • 恆馳1量產路試曝光,還原度夠高,許家印造車真不是圈地賣房!
    今年8月份,恆馳發布了6款新車,其中包括了兩款轎車、三款SUV和一款MPV。而就在近日,定位中大型豪華D級車的恆馳 1 實車圖被曝光,這預示著這款車或許離消費者已經不遠了。恆馳1實車圖從實車圖來看,恆馳1實際汽車的外觀採用了非常未來的設計。色彩上採用了雙色設計。它的上半身和引擎蓋塗成黑色,下半身塗成紫色和金色。而車頭部分依然是沒有中網的設計,整體性很強,中間貫穿式的燈帶,也帶來了相當不錯的視覺效果。新車具有強烈的流線感。
  • 新車路跑,內飾曝光!恆大造車不只是說說而已
    顯然,造車,恆大不只是說說而已。2018年,地產巨頭恆大開啟造車之路,彼時,恆大跨界造車的行為被部分人所質疑,然而,如今的恆大正在以速度和實力刷新人們對恆大汽車的認知。許家印直言恆大汽車要在3-5年內成為全球規模最大、實力最強新能源汽車集團的目標,眼下也正在逐步實現。
  • 恆馳1路跑官宣,恆大造車翻開底牌
    燃財經(ID:chaintruth)原創作者 | 朱安編輯 | 安娜面對爭議,最強大的回應是擺出自己的實力。樹大招風的恆大這次亮出了造車的底牌。從新車發布,到實車路跑,恆大汽車僅用了4個月時間。「恆大速度」在造車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從2019年開始造車,到實現路跑,恆大僅用了兩年時間。而隨著恆馳的成功路跑,意味著恆大新能源車離成功又近了一步。
  • 再度收購頂尖車企,誰說許家印造車不是認真的?!
    在與FF「和平分手」之後,許家印和恆大並未放棄自己的「造車夢」。1月15日,恆大健康發布公告,恆大集團以9.3億美元成功併購總部位於瑞典的全球性電動汽車公司NEVS的51%股權,並獲得多數董事席位。這意味著,即使「失去了」FF,許家印和恆大的造車之路一如既往,對於高科技的熱衷也依舊如故。
  • 許家印視察恆大汽車基地:未來每分鐘生產一輛車
    今日,許家印視察恆大汽車生產基地的新聞節目視頻在網上刷屏,恆大汽車位於上海和廣州的生產基地首次出現在網友的視界中。視頻中許老闆顯得很高興,稱又回到了28年前當車間主任時的感覺。在視察恆大汽車生產基地時,許家印感慨稱:「現在我又回到28年前,我在舞鋼當車間主任的感覺……我們要實現三到五年的時間,將恆大汽車打造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車集團。」 8月3日,恆大汽車在上海、廣州兩地一口氣發布了6款恆馳汽車,產品覆蓋A級到D級各級別車,包括轎車、SUV、MPV三類車型。
  • 造車「下半場」的無限戰爭
    2020年底,一則「百度造車」的消息低烈度傳播,牽動著市場各方緊繃的神經。這正是整個領域最迷人、也是最熬人的地方。作為行業老大,你的目光不僅要盯著行業裡的老二老三老四,還要盯著別的行業的一堆老二老三老四。不可否認,新能源車與自動駕駛相結合,是未來最有前景的一個落地場景。那麼,如今自動駕駛的老大開始造車,對於特斯拉與造車新勢力(理想小鵬蔚來)又意味著什麼呢?
  • 車企的「造詞術」和新車的「遮羞布」
    前幾天還在跟朋友說,威馬可能是造車新勢力企業中最不像造車新勢力的一個了,這麼多年好像沒有提出過什麼玄乎的理念,車造的也是樸實無華,銷售上也已經有了傳統經銷商網絡,威馬不是新勢力中實力最強的一個,但可能是最像傳統車企的一個。相比李斌和何小鵬,曾在吉利和沃爾沃任職的創始人沈暉擁有著深厚的傳統車企背景,這或多或少讓他對於傳統車企的經營思路有著一份情懷。
  • 2020CES:豐田造城,日產賣冰淇淋,索尼卻造起了車
    第一款最火的車竟然是索尼造的你以為索尼會在今年的CES帶來最新的PS5?或者發布款讓尼康、佳能落淚的相機?亦或是在安卓機市場投一款新旗艦?不!不!不!索尼首先展示給大家的卻是一款車——Vision-S。
  • 圈地造車還拿國家補貼!這些有「準生證」新能源車企,真的在認真造車嗎?
    合眾新能源的哪吒汽車也推出了N01量產純電動SUV,令人費解的是這款車今年6月剛剛公布品牌LOGO、車型名稱,7月底新車首發亮相,並且定於8月上市。可惜現在已經9月了,仍沒有其上市消息。目前已知的信息是SF5將在年底先於美國預售,明年一季度正式上市,工廠預計年底可建成。沒動靜的「殭屍」陣營這個陣營就是國家重點「監視」對象了,早早的拿了稀少珍貴的生產資質,卻遲遲沒有動靜,頂多有一些工廠的動向,但基本沒有量產車面世。它們分別是江蘇敏安、萬向集團、國能新能源、河南速達。
  • 新車開五六年,為什麼就要換掉?
    T型車1908年開始生產,到了1914年,每3分鐘就有一輛T型車開下福特的流水線,再後來,24秒就有一輛下線。 除了流水線,T型車降低成本的秘訣還有一招,就是摁住一款車使勁生產,只做小改動,不搞換代車。產量越來越大,售價越來越低,從1908年上市到1927年停產,19年的時間,T型車一共生產了15000000輛,沒錯,是一千五百萬輛!
  • 「從0到6」的造車路上,恆大不相信「慣例」
    例如近年來廣州陸續出臺製造強市戰略規劃,其中就有落實促進汽車生產消費若干措施,包括推動恆大汽車等重點項目投資進度,加大項目招引和服務力度,其中就有恆大新能源汽車三大基地,這也讓恆大發展造車時有了爭取資源的優勢。汽車產業不僅體量大,產業鏈長,而且還是技術、資源、資金密集型產業。當今時代的汽車早已不再是四個輪子加兩個沙發了,造車需要突破複雜技術壁壘,不僅燒錢且投入周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