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紅樓夢》,用八個字就能概括

2020-12-20 少讀紅樓

「無人不冤,有情皆孽」是當代著名文學家陳世襄先生對於金庸的著作《天龍八部》的評價和概括。他用這八個字,概括了一生光明磊落的喬峰對阿朱的錯失和愧悔;單純善良的段譽對同樣單純善良的王語嫣的愛而不得;概括了阿紫對喬峰的偏執和熱愛,概括了八個看似迥異的悲劇。

甲戌本《紅樓夢》凡例中也有兩句評詩: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紅樓夢》內容豐富,其主題和內涵也是多層次、多方面的。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林黛玉,要一言以蔽之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經典往往有相通之處,在書中的第二回,作者假託僧人之口,稱《紅樓夢》裡那些金陵的男男女女,都是有待了結的「風流冤孽」。而如果從人性的層面去看待《紅樓夢》的話,或許你會發現「無人不冤,有情皆孽」這八個字,同樣適用於《紅樓夢》,並且高度契合。

《紅樓夢》本來就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偉大的悲劇。相比之下,它對悲劇的展現比《天龍八部》更加深刻,也更加震撼。其中當然不乏痴男怨女,更不乏讓讀者普遍覺得可憐可嘆,可歌可泣之人。

然而,多數時候,我們只會覺得這八個字可以用來形容黛玉,因為她用情至深,卻情深不壽;可以用來形容晴雯,因為她堅守本心,卻香消玉殞;可以用來形容尤三姐,因為她至情至性,卻只能以死明志。

甚至可以形容幼年淪落的香菱、投井自殺的金釧兒,以身殉主的鴛鴦,一病而亡的秦可卿。因為她們善良、可憐、早逝,她們沒有被命運善待。但我們不會覺得這句話適用於紅樓中的所有人,因為有些人,似乎一點也不冤,甚至面目可憎。她們沒有讓人看到悲慘的結局,也似乎是不值得同情的。

一、王熙鳳:缺乏安全感的女強人

很少有人會同情王熙鳳,因為她給人的感覺總是很強勢。她熱情而不真誠,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她長袖善舞,又心狠手辣。在長輩面前處處掐尖,時時討好,在下人面前卻完全是另一副面孔。設計害死尤二姐的一步步,更是陰狠得可怕。

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她也會在丈夫要出差的時候仔細地為她打點行裝,也會在他外出的時候牽掛他的冷暖,關心他的起居。也會在他遠行歸來的時候避開眾人,喜悅地撒著嬌討要片刻的溫存。

她也會在女兒染病時心急如焚,到處找牛黃;也會在她病癒後欣喜若狂地送瘟神。在賈府,她扮演著很多角色,但她詮釋得最真誠、最投入的角色還是妻子和母親。

作為一個古代世家大族的媳婦,她似乎過於強勢,她把丈夫身邊的鶯鶯燕燕都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並且堅決地剔除,在別人眼中,她的手段「比男人還強十倍,讓鏈二爺倒退了一箭之地」。

但即便是如此強勢的女人,在生日這天發現丈夫和鮑二家的廝混時,最多也只敢哭一場,鬧一場而已。她所處的位置不允許她更加任性。

貼近她的時候,我們會發覺王熙鳳是一個極度缺乏安全感的人。因為缺乏安全感,她要求自己必須拼命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努力獲得賈母、王夫人的認可。即使累到生病、累到流產,她都極力支撐,不敢休息,不肯承認自己病了。

因為缺乏安全感,她對丈夫身邊的女子都十分戒備,甚至每次都會仔細檢查賈鏈的貼身物品。王熙鳳缺乏安全感,或許是因為丈夫賈鏈的花心;或許是因為她沒有兒子可以確保自己的地位;或許是因為賈府入不敷出帶來的焦慮;也或許是因為那個社會環境對於女性,尤其是貴族女性近苛刻的要求。

表面強勢、潑辣的行為方式,不過是為了掩蓋她內心的脆弱、不安甚至恐慌。而她內心最渴望的,應該是一個可以遮風避雨的溫馨港灣,一個可以給她溫暖和依靠的堅實臂膀,但賈鏈顯然給不了她。

二、趙姨娘:渴望被尊重的貴族小妾

趙姨娘是賈政的小妾,她既狠毒又愚蠢,做過最大膽的事,是夥同馬道婆設計謀害王熙鳳和賈寶玉,她好像從來沒有做過什麼好事。只會到處惹是生非,為了一點點蠅頭小利各種大吵大鬧。她應該是《紅樓夢》裡少見的不被作者讚賞的女性。

很多時候,她就像是一個跳梁小丑。或許在賈府,她扮演的就是一個小丑。每次看到關於她的描述,我總會想起《大宅門》裡的楊九紅。雖然她也和王夫人一樣,為賈政生兒育女,但卑微的出身,讓她始終不被賈府真正的主子們所認可,連帶著她生的兒子也不被重視。

她只是個半奴半主的存在,她的兒子她沒有權力教育,她的娘家人是賈府的家生奴才,甚至怡紅院裡,稍得寵一些的丫頭都不把她放在眼裡,都敢當面揭她的短。然而最讓她難以接受的,是她的女兒以她為恥,更不會承認她是自己的母親。

她在賈府的處境,就一如大宅門裡的楊九紅。不同的是,白景琦尚能理解楊九紅的苦,他還會對楊九紅感到愧疚。楊九紅還是得到了大宅門永久的同情和懷念。但趙姨娘不會得到,因為沒有人覺得她委屈,那個社會的行為習慣讓大家都覺得,這都是她應該承受的,所以她的固執和憤怒便都成了不識抬舉。

她貪圖更多的喪葬費,貪圖更多的小利,甚至貪圖許多不屬於她的東西。但是不難看出她最渴望的是什麼,她最渴望的是尊重。她渴望得到丈夫的尊重,得到孩子的尊重,得到賈府上上下下的人的尊重和平等的對待。但這恰恰是她最得不到的。

三、王夫人:有喪子之痛的母親

作為賈政的嫡妻,她輕易地擁有趙姨娘畢生都求而不得的一切。她給人的印象是面慈心狠,逼死金釧,害死晴雯,抬舉襲人,拆散寶黛,甚至有人說她故意苛待黛玉。

不可否認,王夫人的確是不像人前表現的那樣慈悲。她身居高位,寡言冷漠卻不乏心計和手段,以至於我們常常會忽略她的另一個身份:一個失去孩子的母親。她的長子賈珠從小聰明勤奮,十四歲就中了秀才,卻在不到二十歲的時候「一病死了」。

王夫人是一個非常冷靜的人,她一直保持著當家夫人該有的穩重和端莊,一舉一動都十分得宜,侍奉婆婆也是進退有度。她唯一一次當眾失態是寶玉被打的時候。

她看著兒子血肉模糊的身體,撲上去嚎啕大哭,苦苦哀求,對賈政哭喊著你一定要打死他的話,不如拿根繩子把我也勒死了吧。也就是在這時候,我們才想起她也是一個母親。

她哭著說:「珠兒啊珠兒,若有你在,便是打死一百個我也不管了。」賈珠是她的兒子,是她曾經的驕傲和希望,我們可以想像,賈珠去世時,她是何等的心痛,何等的撕心裂肺。

她說如果賈珠還在的話,就是死一百個寶玉她也不管。雖是氣話,卻也說出了癥結所在。她的長子英年早逝,長女也在宮裡難得一見,操勞半生,賈寶玉成了她最後的寄託和安慰。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她對賈寶玉非常維護,卻又極為緊張了。

有人說王夫人不喜歡黛玉,苛待黛玉,但事實上她對黛玉並沒有苛待或者不喜,只是不太親近而已。俗話說舅舅親舅媽不親,林黛玉又不是人民幣,讓王夫人像賈母那樣寵愛黛玉實在是有點強人所難了。

如果賈珠在的話,或許王夫人會變得隨和不少,對寶黛愛情也會多幾分寬容。每每午夜夢回時,她或許都在想:如果珠兒還在該多好啊。

四、賈政:為家族犧牲的孝子賢孫

賈政古板迂腐,既是嚴父又是孝子,是儒家思想標準下的人,或者說他是衛道士也好,反正他骨子裡就是這樣的人。在讀者眼裡賈政表面一本正經,實則是虛偽懦弱,缺乏擔當。

他之所以對寶玉如此嚴厲,或許是因為他生性如此,或許是因為有賈珠在前,提高了他的期望值,也或許是深入骨髓的儒家思想,讓他覺得自己應該做個嚴父。相信在多數讀者看來,他都不是一個好父親。

他的確不是。讓女兒入宮,用女兒一生的幸福,甚至是性命去博一個重振家族的機會。他對寶玉從來只有呵斥和打罵,從來不會平心靜氣的交流,以致寶玉見了他就像老鼠見了貓一樣。

但是不可否認,他也有做父親的柔軟的一面,在王夫人撕心裂肺哭喊著賈珠的時候,他也會忍不住潸然淚下。

但除了喪子之痛,他考慮和擔憂的更多。細讀紅樓會發現,從賈元春入宮,賈珠中秀才後病逝,到後文暗示的賈探春遠嫁和親,如果高鶚的續寫有道理的話,還有賈寶玉和賈蘭下科場。所有的事都發生在賈政這一房。

雖然他只是賈府二房的次子,他沒有資格繼承爵位,但他的孩子卻要為振興賈府這個迫近沒落的世家做出最大的努力,付出最大的代價。而他也似乎認為自己有這樣的責任,這也是他嚴格要求寶玉的一個內在原因。

聽上去可悲可嘆,但他從小受到的就是這樣的教育,振興家族或許已經成為他的一種執念,也或許他只是想用一個個子女的犧牲讓這個家族沒落的慢一點。

五、薛寶釵:喪失了自我的寶姐姐

薛寶釵被很多讀者視為插足寶黛婚姻的第三者。她有著超乎年紀的成熟穩重,她有才華,會做人,會做事,很快就收服了賈府上下的人心。

她會照顧、關心人,不僅讓史湘雲打心裡佩服,甚至讓黛玉也不得不說一句好。但是最後,她卻像黛玉所擔心的那樣,嫁給了寶玉。

有人驚嘆於她的世故,有人反感於她的心機,但我卻只想到一句話:你那麼懂事,一定活得很累吧。

曾幾何時,她也是個喜歡撲蝴蝶的女孩子。她也有少女的活潑俏皮,只是很少表現出來,絕大多數時候,她表現得比任何人都要成熟懂事,在黛玉糾結於兒女情長的時候,她已經學會打理家事,和母親一起撐起整個家了。

從書中來看,薛寶釵喜歡的是熱衷仕途,積極上進的有志青年,根本就不是賈寶玉這種不思進取,滿口甜言蜜語的富貴閒人。但她不會去考慮自己喜不喜歡,因為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只會想應不應該,需不需要。她不僅打攪了別人的感情,也賠上了自己的人生,但哪怕付出再多,她也是在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

六、賈母:見證一切悲劇的老祖宗

賈母是賈府至高無上的領導者,被作者稱為「享福人」,她也因為對於兒孫,特別是孫輩的溺愛被讀者詬病,認為她只知道自己享樂,昏聵無能。

賈府之中,她輩分最高,年齡最大。也正因為如此,她雖然享盡了榮華富貴,卻也已經經歷過了最多的生離死別。她經歷過丈夫的死,叔叔的死,自己女兒的死,孫子的死,還有書中沒提到的許許多多親人的死。

或許正因為經歷了太多,晚年的她對名利之心,顯然沒有賈府其他人那麼熱切,她只希望她的兒孫能夠平安快樂地活著,這或許就是她如此溺愛孫輩的原因。可是她仍然免不了眼睜睜看到賈府的敗落。

還有賈寶玉,他作為賈府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人,顯得懦弱無能,沒有擔當。他就像一朵溫室裡的花朵,從小就生長在溫室裡,甚至對外面的世界沒有太多的嚮往。他只希望自己的溫室能永遠那麼溫暖美好,「姐妹們終久在一處」,然後他娶了他的林妹妹就好了。

你看,這裡每個人要的都不多。可是每個人要的都是自己得不到的東西。每個人都在自己的渴望裡苦苦掙扎。這不是「無人不冤,有情皆孽」又是什麼?

《紅樓夢》和《天龍八部》的相似之處還在於它們所描述的悲劇,都有一種濃濃的宿命感。就像《百年孤獨》裡所說的「早在一百年前,吉普賽人就預言了這一切,這個註定經受百年孤獨的家族,不會再次在這個世界上出現。」

所謂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了給人看,而更決絕的悲劇不是毀滅,而是明知道它要毀滅卻無能為力。不到精疲力盡,又有幾個人能夠感激於一葷一素,三餐四季的平淡?

作者:梧桐,本文經作者授權發布。

相關焦點

  • 紅樓夢的寫作背景概括
    我國文學史上有四大名著,其中以《紅樓夢》的思想性最高,藝術性最強,是一部聞名中外的現實主義小說。《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名沾,字夢阮,號雪芹。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和詩人,他出生於康熙五十四年,一個富商之家,一出生便過著錦衣玉食,富貴風流的生活。曾祖父曹璽任江寧織造,顯赫一時。
  • 紅樓夢洋洋灑灑百萬字,風靡300年,讀懂後全書一個字就可以概括
    在名著當中,紅樓夢是值得反覆看的書。往小裡看,是一個家族的家長裡短,往大裡看,是一個王朝的興盛衰亡,無論什麼時候來讀,都是別有一番滋味。在人生不同的階段,或者相同階段不同的心境下讀紅樓夢是有不同的感受的,木槿之前認為,紅樓夢全書以「情」為主線,開篇以「天生鴻蒙,誰為情種,都只為風月情濃」,發問,篇末有情榜,總之一個「情」貫穿其中。
  • 鼎鼎大名的「永字八法」,能否完整概括楷書八種基本筆畫的寫法?
    古人練習書法,非常重視「永字八法」。永字八法,是中國書法用筆法則,它以「永」字八筆順序為例,闡述楷書筆勢的方法。因為它是書寫楷書的基本法則,後人又有將八法引為書法的代稱。「永字八法」涉及到八個點畫的寫法:點為「側」(側鋒峻落,鋪毫行筆,勢足收鋒);橫為「勒」(逆鋒落紙,緩去急回,忌順鋒平過);豎為「努」(須直中見曲,太直則木僵無力);鉤為「趯」(tì,駐鋒提筆,力聚筆尖);提(仰橫,挑)為「策」(起筆同直畫,得力在畫末);長撇為「掠」(起筆同直畫,出鋒稍肥,力要送到);短撇為「啄」(落筆左出,快而峻利);捺為「磔」(zhé,逆鋒輕落
  • 金庸15部武俠小說,每部用1個字概括,你覺得用哪個字合適?
    要用一個字來概括本書的話,筆者認為應該是「仇」字。2.《碧血劍》--「忠」1956年,金庸先生的第二部武俠小說《碧血劍》同樣發表在《香港商報》上。從表面上看,《碧血劍》的主人公是抗清名將袁崇煥的兒子袁承志,其實真正主角應該是袁崇煥和「金蛇郎君」夏雪宜,全書整體上對三個主角的講述都不多,更多頌揚的是人物的國家和民族情懷。
  • 練好「永字八法」,就能將字寫好嗎?
    《法書苑》中說:「王逸少工書十五年偏攻『永』字八法,以其八法之勢,能通一切」。照這個說法,王羲之練「永字八法」一共花了十五年時間。這是真的嗎?一 「拘於一字,何異守株」其實這只是一個傳說而已。如果只是用十五年時間苦練一個「永」字,王羲之肯定成不了書聖。
  • 宋代高僧一首28字的詩,哲理深刻、流傳千古,現在2個字就能概括
    作者:平兒,我不是《紅樓夢》裡的平兒,我是聊歷史的平兒。若要轉載,請聯繫我授權哦~~~"春有百花秋有月"是流傳千古的名句。目前,這首詩主要有以下三個版本。大家應該看到了,這三個作者的名字開頭都有一個"釋"字,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們都姓釋。在這裡,"釋"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簡稱,也用來稱呼佛教徒。至於"紹曇""慧開""了一"也不是他們的名字,而是他們的法號。鑑於三個版本幾乎一樣,差別微乎其微,真實作者應該只有一人。究竟是誰呢?
  • 八個字概括周潤發與張國榮的關係「惺惺相惜,互為知己」
    「惺惺相惜,互為知己」用這八個字來概括兩人的關係,個人覺得是非常的合適。初次結緣周潤發與張國榮兩人的緣分是通過電影開始的,兩人因戲結緣,雖然哥哥與發哥兩人只合作過三部電影,但是每一部都膾炙人口,非常的經典,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陽臺上》這部電影,可以用8個字概括,其實它並沒有那麼難懂
    目前它的票房不佳,評分也不是很好,目前它的豆瓣評分也僅有6.1分,作為一部商業電影它不是特別成功,但如果說是張猛導演情懷之作的話,還是挺令人滿意的。在數字攝影技術非常成熟的今天,張猛導演卻還是選擇用膠片拍攝,可以說為這部電影奉上了滿滿的誠意,很多人都說這部電影的攝影非常棒,畫面精美,場景細膩,就連特寫的慢鏡頭也是十分的出彩,大家感受到了導演關於攝影方面的用心。
  • 葉小鸞、金聖歎與《紅樓夢》
    到了當代,一些研究《紅樓夢》的學者注意到葉小鸞的這個材料,他們發現葉小鸞的「戲捐粉盒葬花魂」中的「葬花魂」三字為曹雪芹所襲用,出現在林黛玉的月夜聯句之中,即「冷月葬花魂」,他們又發現葉小鸞原為月宮仙子,名「寒簧」,這「寒簧」二字又出現在賈寶玉祭奠晴雯的「芙蓉女兒誄」之中,即「弄玉吹笙,寒簧擊敔」,[2]因此紅學家們認為這位葉小鸞可能對曹雪芹創作《紅樓夢》產生影響
  • 紅樓夢:賈元春的結局藏在這四字之中,直到被賜死才明白
    在脂批中,作者只用四字便概括了賈元春的處境:悲險之至。 孫溫繪全本紅樓夢 賈元春深得皇帝寵愛嗎?在宮中活得幸福嗎?雖然背後有賈府撐腰,在後宮位居高位,享盡榮華富貴,可她的命運又是何其的悲慘,不管是《紅樓夢》對她的書寫,還是脂批的標註,她的結局斷然是一場悲劇。 也許賈元春本就不屬於宮中,不過是為了家族利益,成為一個犧牲品,她雖然擁有智慧,但是格局甚小,說話不能考慮周全。
  • 八個字就可以概括
    八個字就可以概括:外表堅強,內心脆弱。記得我之前有一個同事,她叫靜宜,再過個生日就30歲的她,一直沒有交過男朋友。我們熟悉之後,她跟我講,高中時,父母老師嚴謹早戀,導致她的感情全都在萌芽中,不開花不結果便慢慢枯萎。等到大學,看著小夥伴身邊都有男人的陪伴,她也想談戀愛,她懷揣著無比的嚮往卻始終走不出那一步。她不知道如何談戀愛,也不想面臨大學就有肌膚之親的問題。
  • 只用一個字就能概括!
    全文共100萬字左右,但是慶哥用一個字就可以概括——「信」!什麼叫「信」?很簡單,當然就是信耶穌了!相信耶穌是拯救世人的神,相信耶穌是神 耶和華的孩子。下面慶哥帶大家詳細地了解一下:《聖經》是古代希伯來的神話故事,是基督教最重要的典籍和世界文學的起源之一。據2017年統計,世界上的基督教信徒人數大概在21億左右,其中中國基督教徒數量達到6707萬。
  • 紅樓夢每回概括
    ●第五回  遊幻境指迷十二釵 飲仙醪曲演紅樓夢  賈母憐愛黛玉如寶玉;寶釵來後,人多傾向之,黛玉不忿;寶玉視其如一,略偏於黛玉;二人因親密後生口角。  賈母等去寧府賞梅。秦氏(乃賈母「重孫媳婦中第一個得意之人」)領寶玉去她房中安睡。夢中觀看「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及「又副冊」。
  • 葉小鸞、金聖歎與《紅樓夢》-光明日報-光明網
    到了當代,一些研究《紅樓夢》的學者注意到葉小鸞的這個材料,他們發現葉小鸞的「戲捐粉盒葬花魂」中的「葬花魂」三字為曹雪芹所襲用,出現在林黛玉的月夜聯句之中,即「冷月葬花魂」,他們又發現葉小鸞原為月宮仙子,名「寒簧」,這「寒簧」二字又出現在賈寶玉祭奠晴雯的「芙蓉女兒誄」之中,即「弄玉吹笙,寒簧擊敔」,[2]因此紅學家們認為這位葉小鸞可能對曹雪芹創作《紅樓夢》產生影響,如前面曾提到,
  • 《 紅樓夢》人物取名奧妙
    全面考察《紅樓夢》人物的命名,挖掘其和人物性格、命運的關係,了解姓名文化,對掌握《紅樓夢》深邃的意義有諸多幫助。一、人物命名體現了玉文化的內涵。《紅樓夢》不僅是一部文學著作, 也是一部集玉文化之大成的經典著作。在這部作品中,玉文化貫穿於故事情節以及人名物名中。書中直接用玉命名的有賈寶玉、林黛玉、妙玉、蔣玉菡等,表達了作者對他們的偏愛。
  • 周易六十四卦可用八個字概括,人生何嘗不是如此
    就像六十四個模型,每一個模型都是人生所遇到的一個問題。當然,這六十四個模型也給出了處在這樣的問題之下,人該如何自處的答案。這是易經的智慧,也是易經賜給人的智慧。若把六十四卦濃縮成八個字,其實就是其初難知,其上易知。
  • 一部不同尋常的程乙本《紅樓夢》
    胡適在文中還提及「馬幼漁先生所藏程甲本就是那『初印』本」,據筆者考察,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有馬幼漁先生送給胡適的一部程甲本,扉頁手書「東觀閣原本,繡像紅樓夢,本宅梓行」,在此程甲本上有多處貼改的文字,與東觀閣木刻本相同,而且改文中,不乏與程乙本相同的文字。
  • 八個字!借用這部紀錄片的八個字!神概括《非誠勿擾》!
    非誠勿擾《非誠勿擾》其實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以《舌尖上的中國》八集的名稱簡直與《非誠勿擾》如此完美的契合,這也許是導演的意外收穫。這是一個重要的活,生生不息,要有後代了,說明你們是真愛,非誠勿擾會經常找你們偶爾當個嘉賓什麼的,露個小臉。
  • 晴雯身上最大的一個優點,賴嬤嬤三個字概括!
    晴雯是紅樓夢裡丫鬟中最出挑的一個,不僅僅因為她張揚的個性,還因為她生的比別人好,又聰明伶俐,十歲的時候就被賈母看上了。賈母對晴雯的評價是:晴雯那丫頭我看他甚好……我的意思這些丫頭的模樣爽利言談針線多不及他,將來只他還可以給寶玉使喚得。
  • 百年誤讀紅樓夢--《通解紅樓夢》目錄
    ,    請嘗試換個角度來看《紅樓夢》。  《紅樓夢》是一部用漢字密碼寫就的曠世奇書。《紅樓夢》包含一體兩義。明文是愛情悲劇小說,其中夾雜著用密碼暗寫成的一段歷史。(展開……)一 嬌杏何以僥倖?(展開……)八 永晝敲棋對迎春……(139) 講座視頻這首詩共56個字,就連用兩個「棋」字,突出了賈迎春愛下棋的特點,尤其中「永晝敲棋」這四個字,「永」與「允」發音相近,「棋」「祺」同音,也就是直接把「允祺」的名字嵌在詩內,這簡直不是暗示而是明示:賈迎春的原型就是五阿哥允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