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煙火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提要:北京時間2月25日,第9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在美國洛杉磯好萊塢舉行。《徒手攀巖》奪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華裔攝影師金國威和妻子伊莉莎白·柴·瓦沙瑞麗首次獲提名就斬獲大獎。
紀錄片
《徒手攀巖》
(有觀片需求的你,請在文末留言獲取)
Alex Honnold的名字,估計大部分中國人都沒聽說過。
但當你在百度搜索,出現的第一個自動聯想關鍵詞是「Alex Honnold死了沒」,直到今天才變成了「紀錄片」「奧斯卡」等。
路遙說:「只有初戀般的熱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種事業。」
為什麼想起這段話呢?
是因為在觀影過程中,我真是看到全程緊張,心臟受不了。
感覺男主Alex Honnold是那種完全沒有物慾的人,不過,也恰好是對一切享樂沒有欲望,才會放開自己,去挑戰一切吧。
Alex Honnold從事的是Free solo,翻譯成中文就是「無保護自由攀登」。
簡單來講,可以使用的裝備只有攀巖鞋和粉袋,不能使用繩索和機械塞一類的保護設備,也不能使用上升器一類的輔助設備。
在攀登屆,Free solo是最純粹的攀登,沒有之一。
相比於體力,free solo更是一種心理的戰鬥,這種攀登毫不容錯,在幾百米高的巖壁上,一個失手就意味著死亡。
完美或者死亡是唯二的結局。
歷史上也的確有一些最優秀的攀巖者死於這種嘗試。
一切關於free solo的探討天生就是激烈的:攀登者面對怎樣的恐懼?這種嘗試是否值得?
但不需要探討的是,每一個free solo的實踐者,作為攀登者都要被致以最高的敬意。
Alex Honnold,不愛說話,身材消瘦有勁,一絲贅肉也沒有。
他沒有什麼別的欲望,吃得很少很綠色,穿得很普通,住在一輛房車裡,一點點空間就足夠。
他話不多,很固執,不會因為別人妥協,也不會討好別人。
就是這樣一個普通到無趣的人,他的眼睛裡卻有星光。
他有一雙很特別的眼睛,不大,圓圓的,但是黑眼仁很大,給人單純無畏的感覺。
他平時表情不多,但是談到攀巖的時候總會咧著嘴笑得像個孩子。
正如標題所問:「Alex Honnold還活著嗎?」
不是很多人想他死,是他在做的事情太危險,他的同類裡已經有一半人丟了性命。
Alex Honnold是當今世界最著名的徒手攀巖者,獅子座,1985年出生於美國加州。
他20歲出頭時,就曾經在無保護、無輔助裝備的情況下攀登了優勝美地、宰恩等美國國家公園的著名大巖壁,破了多項紀錄,登上《美國國家地理》封面,美國CBS新聞節目《60分鐘》、《紐約時報》、CNN……
2017年6月3日,Alex Honnold徒手攀登優勝美地的酋長巖成功,是世界第一人,耗時3小時56分鐘。
《徒手攀巖》紀錄的,就是這次「在徒手攀巖歷史上如同人類登月一樣」的壯舉。
在攀登圈子裡他是著名的奇人:他離群索居,常年住在一輛房車裡奔波在各個巖壁間不斷挑戰,在和現在女友建立關係前是一個游離在社會邊界的人。
他的女朋友Sanni是一個很可愛的金髮女孩子,但是能看出來Alex雖然愛她,但是距離他對攀巖的愛還是少很多。
他在人際關係上是一個冷漠到有些殘酷的人,對別人對自己都是一樣,他會在評價前女友的時候說,「她們都說在乎我,可是如果我死了,她們也不過就會難過兩三天罷了。」
他會選擇不告訴Sanni自己哪天打算徒手攀爬酋長巖。
他評價Sanni時候說,「她很可愛,把房車點亮,又不會佔很大地方」,「她不是一個好的攀巖者,因為她的原因我受傷的時候我想過和她分手」,「她追求快樂和安逸,但我追求成績,世界上沒有哪個偉大的事是靠快樂和安逸成就的」。
聽著這些話,我真的懷疑Alex究竟有多愛Sanni。
Sanni也是可憐,她是天才身邊的普通人,拼命想刷存在感,如胡蘭成之於張愛玲,或者是《魅影縫匠》裡的女主角之於男主角。
當Alex想和她分手的時候,她卑微地請求,「和我分手也不會讓你更快樂」。
天才是不需要愛人的,他們有著比愛人更高的追求。
我並不看好他和Sanni的愛情,他這樣的天才註定孤獨,註定會擁有煙花一樣短暫而絢麗的一生,而Sanni則適合嫁給一個小開,吵吵鬧鬧養幾個孩子。
現在攀巖界流行大概有幾個方向:競賽(抱石、難度或者速度)和難度挑戰(抱石、運動、傳統),而他和這些都無關。
他的追求是現在已超過1000次的free solo。
他雖然不是唯一一個free solo的實踐者,但的確是影響最大的而且最優秀的。
他說他得直面自己的恐懼,尤其是當他的目標必須要求他這麼做的時候。
他開玩笑說,自己做攀巖的準備工作的時候,就好比武士慢慢地拔出自己的劍的過程,一樣的純粹,一樣的專注。
徒手攀巖導演:金國威 / 伊莉莎白·柴·瓦沙瑞莉
主演:亞歷克斯·霍諾爾德 / 金國威
類型: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2018-09-28(美國)
單集片長:97分鐘
推薦閱讀:
《無緣社會》:日本年均三萬老人凍死、餓死、路斃
BBC追拍56年:閱讀人生,總讓人唏噓不已
B站9.9,12集紀錄片拍出一線巡警真實日常
肥胖基因>天,真的不是誰想瘦就能瘦
《歸途列車》:一部沒能在國內公映的春運紀錄片
CCTV宣傳的用瘧原蟲感染治癒晚期癌症真的有效麼?
被稱為「神作」的紀錄片你看過幾部?
如果你非常怕老,請看看這部紀錄片
添年味 | 美國紀錄片:中國新年俗怎樣火遍世界?
2019 | 過年回鄉溫暖手記:服刑人員的離監探親路
2019 | 過年回鄉不完全指南:租個男友回家過年
時隔近70載,第六批志願軍遺骸將回國
還在為《啥是佩奇》刷屏?我們今天只說氫彈
-END-
長按二維碼 免費關注 澳門國際紀錄片節
了解紀錄片,請關注澳門國際紀錄片節
更多精彩,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