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徒手攀巖》紀錄了亞歷克斯·霍諾爾德(Alex Honnold)攀登EI Captain大巖壁的整個過程,這是一次偉大的free solo。
影片男主亞力克斯堪稱是個奇蹟,85年出生的他視攀巖為一生所愛,19歲從UC Berkeley退學進行職業攀巖。他在攀登圈子裡也是著名的奇人。這場攀登實際是發生在17年6月3日,是當年非常重量級的新聞。導演金國威(Jimmy Chin)和他老婆伊莉莎白·柴·瓦沙瑞莉(Elizabeth Chai Vasarhelyi)記錄下了亞力克斯攀登優勝美地公園EI Captain大巖壁的這一壯舉。
儘管亞歷克斯在四小時內完成了 El Capitan Freerider 路線的攀登,但這部電影花費了近四年的製作周期。對於一部紀錄片來說,《徒手攀巖》不同尋常的是,花了兩年時間,在2016年春季、夏季和秋季,以及2017年春季中最適合登山的天氣中的一條特定路線上記錄。
導演金國威(Jimmy Chin)和聯合導演以及他老婆伊莉莎白·柴·瓦沙瑞莉(Elizabeth Chai Vasarhelyi)
導演金國威也是一位資深的山地運動員,他曾攀登過珠穆朗瑪峰,並在上面滑雪,他的足跡遍布亞非和南美洲。他拍攝過的作品包括2010年紀錄片《180°以南》和《攀登梅魯峰》。用他自己的話說,他是個成為電影製作人的攀巖者。「首先,我是個攀巖者。一開始我只是拍攝攀巖的同伴……慢慢卻從攝影師成為了電影製作人。並且我剛開始拍攝的時候,那時候還沒有單反,都是用的膠片。」
因為拍攝徒手攀巖非常危險,那麼金國威、亞力克斯和其團隊多年來一起攀登和拍攝也不奇怪。「登山的團體並不大,」金國威說。「我通過攀巖團體認識的亞力克斯,他在十多年前加入了運動員隊伍,而我加入那個團隊有20多年了。我跟隨他參與了婆羅洲的首次國際探險,那也是我首次拍攝他攀巖。」
雖然亞力克斯在四個小時內就完攀,但是製作《徒手攀巖》這部紀錄片歷時近2年,拍攝日期是2016年春季、夏季和秋季以及2017春季中最適合攀爬的天氣日子裡。儘管情況艱難,但是金國威決定還是要追求最佳的結果。「對於這種涉及高角度和大巖壁的拍攝,我們採用電影攝影機和電影鏡頭,因為我們想要拍攝4K的解析度。實際上,能做到這點這是我們的巨大成果之一,過去像我們這種小團隊都是使用單反。」
徒手攀巖的攝影團隊包括金國威自己以及攝影師Mikey Schaefer和Clair Popkin。組建這樣的製作團隊只能挑選可以攀巖和又懂攝影的人,所以選擇面非常小。「許多人和我有著相同的經歷,他們都是專業攀巖者,由於需要才從事了拍攝,我從不用擔心他們攀巖的專業性,他們絕對是這項運動中的頂尖人物。」不過,金國威補充說:「他們還是必須具有在這種情況下拍攝人物的敏感性。」
EI Captain大巖壁上可供徒手攀登的巖壁非常脆弱,所以攝製組無法配備大隊人馬跟隨亞歷克斯拍攝。最後在亞歷克斯攀巖當天,有二位組員在巖壁上進行了跟拍,地面上另外有兩人利用長焦鏡頭拍攝,而且攝影師Clair Popkin也負責營地和山頂的拍攝,捕捉亞歷克斯登頂的鏡頭。
在拍攝中,整體主要分成兩個團隊。其中較小的團隊在地面拍攝亞力克斯的生活鏡頭,包括他的幕後採訪以及他和周圍人物的情感交流等。另一個高山團隊則拍攝他的攀巖過程。這個拍攝項目需要全員隨時就位,而且需要具備一定的攀巖知識,因此整個團隊具備極強的跨界能力。在拍攝過程中,攝影師需要擅長移動拍攝,並能夠根據各種地形環境迅速的進入拍攝狀態。而且音頻師的工作條件也十分苛刻,他的工作環境相當複雜,除了要確保攀登全程都能夠捕捉到相應的音頻,還要保證聲音乾淨純粹。
不用多說,拍攝的安全非常關鍵。「我們經常會和團隊成員說,你首先是個攀巖者,拍攝前你必須確保自己做好所有攀巖者的準備工作,然後才開始攀巖,出現一點小失誤在攀巖時都是非常致命的。」
徒手攀巖是按照一個鏡頭一個鏡頭的細節拍攝的,這也許和普遍的紀錄片不同。「拍攝這條線路用了兩年時間,我們和亞力克斯為了這次事件做了大量訓練。經過訓練,我們對於此次拍攝行動可謂了如指掌。地面上放一臺長焦鏡頭,我們清楚地知道攝影隊隊員的位置,設置了遠程攝影機,我們清楚地知道將要如何拍攝。」
我們不可能再讓亞力克斯重來一遍……我很確定我們設置的每個鏡頭都有在電影中。除此之外,我還有國家地理拍攝任務在身。金國威繼續說:「我使用的是佳能 EOS-1D X,所以我可以從電影拍攝模式切換到錄像模式。我身兼三責,因為我還要指導……我將它作為手持式照相機。儘量減輕設備重量。攀巖時,水和食物都要備好一天的量,還有雨具(layers)以防下雨,電池,攀巖時需要攜帶大量必需用品。我們沒有後勤人員,團隊中的所有人都必須完全自給自足。」
令人意外的是,雖然無人機很流行,但是這次幾乎沒用到無人機。金國威告訴我們:「在國家公園不能使用無人機。並且我們也不希望亞力克斯的行動受到無人機的幹擾,所以我們用1000毫米的鏡頭在遠處拍攝。」通常,攀巖並不能攝影師的雙手能夠自由進行攝影,金國威的團隊採用了特殊方法讓拍攝得以進行。「團隊所有人都有能力操縱各自的繩索,裝備各自的系統,使雙手得以空出來拍攝。」
用於長距離拍攝的1000毫米鏡頭是佳能Cine-Servo 50-1000毫米T5.0-8.9變焦鏡頭,將Shotover陀螺儀裝在直升飛機上。金國威挑選了Red Epic Dragon 6K攝影機,希望更高的解析度能拍得更遠。不過,許多製作都是使用佳能設備拍攝的。「大多數製作都是使用的佳能。50-1000毫米是非常獨特的鏡頭,切合我們的需求。大多數時候將佳能定焦鏡頭和C300 Mark II組合使用,用4K解析度拍攝……根據具體需求使用各種攝影機,但可能75%使用的是C300 Mark II。」
金國威的團隊使用了佳能的幾個L系列 EF變焦鏡頭,包含24-70mm f/2.8, 16-35mm f/4, 24-105mm f/4 以及 70-200mm, 和 14mm f/2.8 及CN-E 35mm T1.5 定焦鏡頭。為了追求電影級的影像,金國威將CN7x17 17-120mm T2.95 Cine-Servo鏡頭描述為「用於vérité 拍攝和巖壁全程拍攝的定焦鏡頭。」The CN7x17是一款緊湊型鏡頭,帶super-35毫米傳感器的變焦鏡頭,但仍然比通常用於拍攝運動項目的鏡頭更笨重,正如金國威所說「攜帶著這個巨大的背包攀爬是個糟糕的體驗。此外,很難在巖壁上建立你的系統,所以我們必須有這些巨大的包裝預建立的攝影系統。」他表示操作全是手持式的,你能在每條素材末尾你都能聽到攝影師喘著粗氣,因為他們屏住了呼吸。在剪輯室時,你會看到鏡頭末尾畫面上下晃動,那是因為攝影師在呼吸。
影片由史蒂夫·索南菲爾德在Company 3公司調色,金國威偏好讓「一切看起來儘可能真實」,強調環境的真實性。「因為我們用了各種攝影格式,比如C300s, 1D x, 5D Mark IV, Alexa Mini, Red……我們必須讓一切看起來統一」金國威甚至用到了很少的GoPro鏡頭,雖然它一直在避免。 「我們想要電影格式,我們為了將那些攝影機帶上去,實在太費勁了。」
「預告片裡看不到的還有vérité攝影組。我們有個高角度組和電影vérité組在地面上拍攝。Vérité拍攝對我們而言很重要。這部影片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並非是單純的攀巖電影,它還深入了亞力克斯的情感世界,他做的決定,遇見命中注定的女孩並墜入愛河,它提出了更多問題。這正是電影的精髓所在,不僅是製作運動紀錄片而已。它必須有深度有層次有內核。」至於你應該如何看這部電影,金國威說,「你必須在大銀幕上看這部紀錄片,」他表示。「越大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