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看的讓人發抖

2021-12-20 影視工業網
Free solo就是無保護自由攀登, 這種攀登毫不容錯,在幾百米高的巖壁上,一個失手就意味著死亡,而《徒手攀巖》紀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91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徒手攀巖》紀錄了亞歷克斯·霍諾爾德(Alex Honnold)攀登EI Captain大巖壁的整個過程,這是一次偉大的free solo。

影片男主亞力克斯堪稱是個奇蹟,85年出生的他視攀巖為一生所愛,19歲從UC Berkeley退學進行職業攀巖。他在攀登圈子裡也是著名的奇人。這場攀登實際是發生在17年6月3日,是當年非常重量級的新聞。導演金國威(Jimmy Chin)和他老婆伊莉莎白·柴·瓦沙瑞莉(Elizabeth Chai Vasarhelyi)記錄下了亞力克斯攀登優勝美地公園EI Captain大巖壁的這一壯舉。

儘管亞歷克斯在四小時內完成了 El Capitan Freerider 路線的攀登,但這部電影花費了近四年的製作周期。對於一部紀錄片來說,《徒手攀巖》不同尋常的是,花了兩年時間,在2016年春季、夏季和秋季,以及2017年春季中最適合登山的天氣中的一條特定路線上記錄。

導演金國威(Jimmy Chin)和聯合導演以及他老婆伊莉莎白·柴·瓦沙瑞莉(Elizabeth Chai Vasarhelyi)

導演金國威也是一位資深的山地運動員,他曾攀登過珠穆朗瑪峰,並在上面滑雪,他的足跡遍布亞非和南美洲。他拍攝過的作品包括2010年紀錄片《180°以南》和《攀登梅魯峰》。用他自己的話說,他是個成為電影製作人的攀巖者。「首先,我是個攀巖者。一開始我只是拍攝攀巖的同伴……慢慢卻從攝影師成為了電影製作人。並且我剛開始拍攝的時候,那時候還沒有單反,都是用的膠片。」

因為拍攝徒手攀巖非常危險,那麼金國威、亞力克斯和其團隊多年來一起攀登和拍攝也不奇怪。「登山的團體並不大,」金國威說。「我通過攀巖團體認識的亞力克斯,他在十多年前加入了運動員隊伍,而我加入那個團隊有20多年了。我跟隨他參與了婆羅洲的首次國際探險,那也是我首次拍攝他攀巖。」

 

雖然亞力克斯在四個小時內就完攀,但是製作《徒手攀巖》這部紀錄片歷時近2年,拍攝日期是2016年春季、夏季和秋季以及2017春季中最適合攀爬的天氣日子裡。儘管情況艱難,但是金國威決定還是要追求最佳的結果。「對於這種涉及高角度和大巖壁的拍攝,我們採用電影攝影機和電影鏡頭,因為我們想要拍攝4K的解析度。實際上,能做到這點這是我們的巨大成果之一,過去像我們這種小團隊都是使用單反。」

徒手攀巖的攝影團隊包括金國威自己以及攝影師Mikey Schaefer和Clair Popkin。組建這樣的製作團隊只能挑選可以攀巖和又懂攝影的人,所以選擇面非常小。「許多人和我有著相同的經歷,他們都是專業攀巖者,由於需要才從事了拍攝,我從不用擔心他們攀巖的專業性,他們絕對是這項運動中的頂尖人物。」不過,金國威補充說:「他們還是必須具有在這種情況下拍攝人物的敏感性。」

EI Captain大巖壁上可供徒手攀登的巖壁非常脆弱,所以攝製組無法配備大隊人馬跟隨亞歷克斯拍攝。最後在亞歷克斯攀巖當天,有二位組員在巖壁上進行了跟拍,地面上另外有兩人利用長焦鏡頭拍攝,而且攝影師Clair Popkin也負責營地和山頂的拍攝,捕捉亞歷克斯登頂的鏡頭。

在拍攝中,整體主要分成兩個團隊。其中較小的團隊在地面拍攝亞力克斯的生活鏡頭,包括他的幕後採訪以及他和周圍人物的情感交流等。另一個高山團隊則拍攝他的攀巖過程。這個拍攝項目需要全員隨時就位,而且需要具備一定的攀巖知識,因此整個團隊具備極強的跨界能力。在拍攝過程中,攝影師需要擅長移動拍攝,並能夠根據各種地形環境迅速的進入拍攝狀態。而且音頻師的工作條件也十分苛刻,他的工作環境相當複雜,除了要確保攀登全程都能夠捕捉到相應的音頻,還要保證聲音乾淨純粹。

不用多說,拍攝的安全非常關鍵。「我們經常會和團隊成員說,你首先是個攀巖者,拍攝前你必須確保自己做好所有攀巖者的準備工作,然後才開始攀巖,出現一點小失誤在攀巖時都是非常致命的。」

徒手攀巖是按照一個鏡頭一個鏡頭的細節拍攝的,這也許和普遍的紀錄片不同。「拍攝這條線路用了兩年時間,我們和亞力克斯為了這次事件做了大量訓練。經過訓練,我們對於此次拍攝行動可謂了如指掌。地面上放一臺長焦鏡頭,我們清楚地知道攝影隊隊員的位置,設置了遠程攝影機,我們清楚地知道將要如何拍攝。」

我們不可能再讓亞力克斯重來一遍……我很確定我們設置的每個鏡頭都有在電影中。除此之外,我還有國家地理拍攝任務在身。金國威繼續說:「我使用的是佳能 EOS-1D X,所以我可以從電影拍攝模式切換到錄像模式。我身兼三責,因為我還要指導……我將它作為手持式照相機。儘量減輕設備重量。攀巖時,水和食物都要備好一天的量,還有雨具(layers)以防下雨,電池,攀巖時需要攜帶大量必需用品。我們沒有後勤人員,團隊中的所有人都必須完全自給自足。」

令人意外的是,雖然無人機很流行,但是這次幾乎沒用到無人機。金國威告訴我們:「在國家公園不能使用無人機。並且我們也不希望亞力克斯的行動受到無人機的幹擾,所以我們用1000毫米的鏡頭在遠處拍攝。」通常,攀巖並不能攝影師的雙手能夠自由進行攝影,金國威的團隊採用了特殊方法讓拍攝得以進行。「團隊所有人都有能力操縱各自的繩索,裝備各自的系統,使雙手得以空出來拍攝。」

 

用於長距離拍攝的1000毫米鏡頭是佳能Cine-Servo 50-1000毫米T5.0-8.9變焦鏡頭,將Shotover陀螺儀裝在直升飛機上。金國威挑選了Red Epic Dragon 6K攝影機,希望更高的解析度能拍得更遠。不過,許多製作都是使用佳能設備拍攝的。「大多數製作都是使用的佳能。50-1000毫米是非常獨特的鏡頭,切合我們的需求。大多數時候將佳能定焦鏡頭和C300 Mark II組合使用,用4K解析度拍攝……根據具體需求使用各種攝影機,但可能75%使用的是C300 Mark II。」

金國威的團隊使用了佳能的幾個L系列 EF變焦鏡頭,包含24-70mm f/2.8, 16-35mm f/4, 24-105mm f/4 以及 70-200mm, 和 14mm f/2.8 及CN-E 35mm T1.5 定焦鏡頭。為了追求電影級的影像,金國威將CN7x17 17-120mm T2.95 Cine-Servo鏡頭描述為「用於vérité 拍攝和巖壁全程拍攝的定焦鏡頭。」The CN7x17是一款緊湊型鏡頭,帶super-35毫米傳感器的變焦鏡頭,但仍然比通常用於拍攝運動項目的鏡頭更笨重,正如金國威所說「攜帶著這個巨大的背包攀爬是個糟糕的體驗。此外,很難在巖壁上建立你的系統,所以我們必須有這些巨大的包裝預建立的攝影系統。」他表示操作全是手持式的,你能在每條素材末尾你都能聽到攝影師喘著粗氣,因為他們屏住了呼吸。在剪輯室時,你會看到鏡頭末尾畫面上下晃動,那是因為攝影師在呼吸。

 

影片由史蒂夫·索南菲爾德在Company 3公司調色,金國威偏好讓「一切看起來儘可能真實」,強調環境的真實性。「因為我們用了各種攝影格式,比如C300s, 1D x, 5D Mark IV,  Alexa Mini, Red……我們必須讓一切看起來統一」金國威甚至用到了很少的GoPro鏡頭,雖然它一直在避免。 「我們想要電影格式,我們為了將那些攝影機帶上去,實在太費勁了。」

 

「預告片裡看不到的還有vérité攝影組。我們有個高角度組和電影vérité組在地面上拍攝。Vérité拍攝對我們而言很重要。這部影片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並非是單純的攀巖電影,它還深入了亞力克斯的情感世界,他做的決定,遇見命中注定的女孩並墜入愛河,它提出了更多問題。這正是電影的精髓所在,不僅是製作運動紀錄片而已。它必須有深度有層次有內核。」至於你應該如何看這部電影,金國威說,「你必須在大銀幕上看這部紀錄片,」他表示。「越大越好。」

相關焦點

  • 豆瓣9.1分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確認引進
    定版海報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確認引進!這部狂攬海內外眾多重量級大獎的攀巖品質佳作,此次正式官宣無疑備受矚目。影片此前在北京電影節和上海電影節展映售票時,不僅創造了「一票難求」的空前盛況,還收穫了業內外的一致好評。
  •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定檔 將於9月6日上映
    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徒手攀巖》發布中國版預告及定檔海報,正式定檔9月6日上映,這部狂攬世界眾多重量級電影大獎的品質佳作,即將正式登陸中國大銀幕。《徒手攀巖》由華裔伉儷導演金國威與伊莉莎白·柴·瓦沙瑞莉共同執導,記錄了知名攀巖大師亞歷克斯·霍諾德徒手挑戰登頂「攀巖最高峰」美國約塞米蒂國家公園酋長巖的全過程。此事曾震驚全球攀登界,被譽為人類攀登史和運動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奧斯卡獲獎影片《徒手攀巖》將於9月6日全國上映,觀眾亦可在IMAX和中國巨幕廳銀幕上共同見證這一挑戰生理和心理極限的奇蹟,敬請期待!
  • 轉角邀您觀影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民謠專場預告!
    就在本周五的萬達廣場(9月6日)一起欣賞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跟隨亞歷克斯感受一場「生死挑戰」下面為大家帶來影片介紹北京時間2月25日Chai Vasarhelyi)共同拍攝的《徒手攀巖》獲得最佳紀錄片獎而這部作品也被譽為史上最棒的攀巖電影
  • 2019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熱映 主人公傳記上市
    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於9月6日全國上映,電影的一開頭,作為主角的亞歷克斯·漢諾爾德就展示了他的圖書作品《孤身絕壁》,彼時他正為了籤售而到處跑,所到之處都是別人圍觀好奇的目光。他每天在公眾場合,不停地被問到「你不怕自己會死掉嗎?」「你為什麼要做這個?」
  •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Alex Honnold還活著嗎?
    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在美國洛杉磯好萊塢舉行。《《徒手攀巖》奪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華裔攝影師金國威和妻子伊莉莎白·柴·瓦沙瑞麗首次獲提名就斬獲大獎。《徒手攀巖》紀錄的,就是這次「在徒手攀巖歷史上如同人類登月一樣」的壯舉。在攀登圈子裡他是著名的奇人:他離群索居,常年住在一輛房車裡奔波在各個巖壁間不斷挑戰,在和現在女友建立關係前是一個游離在社會邊界的人。
  • 《徒手攀巖》紀錄片獲奧斯卡獎 獲譽史上最佳攀巖電影
    徒手攀巖(資料圖)騰訊體育訊 北京時間2月25日,第9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舉行,45歲華裔攝影師金國威(Jimmy Chin)與妻子瓦沙瑞莉(Elizabeth Chai Vasarhelyi)共同拍攝的《徒手攀巖》獲得最佳紀錄片獎,而這部作品也被譽為史上最棒的攀巖電影。
  • 豆瓣9.0,奧斯卡最佳,要看就看這些一流紀錄片
    映後交流時,導演說,當冬冬自己第一次看完片子,淚流滿面。幾年後第二次看完,冬冬卻破口大罵,瞧不起當時的自己。所以,人是會長大和改變的,只是需要點時間和包容。評分:豆瓣8.9榮譽: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第72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紀錄片、第43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觀眾選擇獎等劇情:亞歷克斯·霍諾德從2009年就夢想徒手攀登酋長巖
  • 《徒手攀巖》勇奪奧斯卡 華裔導演是登山高手
    《徒手攀巖》勇奪奧斯卡  正因為《波西米亞狂想曲》狂攬四座小金人,第91屆奧斯卡算是最受搖滾迷關注的奧斯卡,同樣,它也是歷史上最受極限運動愛好者認可的奧斯卡。《徒手攀巖》一路過關斬將獲得了最佳紀錄長片獎,而另一部關於滑板的影片《滑板少年》同樣也入圍了這個參賽單元,雖然最終抱憾出局,但滑板這一街頭極限運動獲得奧斯卡的關注,還是史上第一次。  《徒手攀巖》和《滑板少年》的導演都是華人。
  •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攝影師安德魯·貝朗茲去世,年僅46歲
    Andrew Berends去世3月4日,據IndieWire消息,第91屆奧斯卡獎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攝影師安德魯·貝朗茲(Andrew Berends)去世,年僅46歲,目前其死因尚未公布。這一消息最早由《徒手攀巖》的聯合導演伊莉莎白·柴·瓦沙瑞莉(Elizabeth Chai Vasarhelyi)在社交網絡上公布,伊莉莎白曾與貝朗茲多次合作,在她發布的聲明中,她稱貝朗茲是「一位聰慧、感性、勇敢、忠誠、有力量、追求完美主義、有正義感的出色電影人,也是一個值得信賴的朋友。」
  • 《徒手攀巖》命懸絕壁 華裔夫婦拍奧斯卡最佳紀錄片
    在今年五部入圍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的影片中,《徒手攀巖》(Free Solo)以其「用生命在拍攝」的精神毫無意外地捧走了這座小金人。紀錄片中的主人公亞歷克斯已成為創造歷史的人物,他的堅韌勇敢和用生命賭博的瘋狂既讓人欽佩,又讓人覺得難以理解,但也正是這種絕壁上的孤身懸命和無所依託,才會更深地刺激到人們的內心,去思索生命更豐富的層次和更多的可能性。  於普通影迷,而非攀巖專業人士或者愛好者來說,人們要感謝《徒手攀巖》的製作團隊,如果沒有他們的拍攝,我們恐怕無緣得見這個不可思議的冒險行為。
  • 徒手攀巖是什麼,這部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告訴你
    一邊是懸崖絕壁,一邊是萬丈深淵,攀巖者Alex在沒有保護措施的情況下徒手攀上了近3000英尺高的酋長巖。
  • 紀錄片《徒手攀巖》
    徒手攀巖(FreeSolo)被稱為十大危險運動,是指單人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下自由攀爬,攀登者不允許使用攀巖工具,只能使用攀巖鞋和火藥袋,禁止使用繩索和機械插頭,不得使用上升器等任何輔助設備。很多人說這是最純粹的攀巖,這不是空話,這是人類原始意義上真正的攀登,就相對於的巨大體力消耗而言,freesolo也是一種心理競爭,根本不允許有任何錯誤,在幾百米高的懸崖上,一次錯過就意味著死亡,攀巖者的結尾類似於古羅馬競技場角鬥士,或者成功或者死亡!
  • 2019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男主 | 以素食力量,絕壁徒手攀巖
    《徒手攀巖》獲得2019年最佳紀錄片獎而這部作品也被譽為史上最棒的攀巖電影一時間,這部電影的男主Alex Honnold也成為舉目關注Alex Honnold這個時代最傑出的徒手攀巖大師或許有之一 或許沒之一
  • 看《徒手攀巖》有感
    年度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被譽為史上最棒的攀巖電影。影片講述了美國攀巖大師亞歷克斯·霍諾德(Alex Honnold)2017年6月3日無輔助徒手攻克美國約塞米蒂國家公園3000英尺(約914米)高的酋長石(El Capitan)的全過程。
  • 《徒手攀巖》獲奧斯卡金像獎,華人導演在好萊塢越來越火
    《徒手攀巖》劇照此片得獎很多,包括這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由美國華裔夫妻檔聯合監製和導演,是日前結朿的香港國際電影節最好看影片之一,將於本周末開始在香港上映,不過限於個別影院的特別場。妙在爬山攀巖是復古,由人猿到原始洞穴人,而至現在的山村居民,都要熟悉攀爬,只不過對現代城市人來說變成特殊訓練,攀巖亦重新流行起來。其實我們在走走山、爬爬澗、遊遊水,甚至只是跑跑步,打打球,也常有傷亡事故發生,極限運動當然危險得多,但車禍的傷亡更多。
  • 豆瓣9.0的奧斯卡佳紀錄片,運動員不敢想「徒手攀巖」
    年初,一部關於攀巖的紀錄片成為脫穎而出提名影片中的冠軍,之前豆瓣評分超過5.6萬人,仍處於9.0的水平,攀巖的故事既感人又危險,是《徒手攀巖》。紀錄片不同於小說和電影,他要求敘事的真實性和客觀性,他最大的特點是非虛構性(即真實性),因此紀錄片中的「我」可以從第一人稱或故事之外的第三人稱的角度來描述,第一人稱有利於觀眾感受到主人公的真摯情感,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他讓觀眾生活和體驗主人公正在經歷的生活,《徒手攀巖》是一部由第一人稱視角和客觀採訪組成的紀錄片。
  • 《徒手攀巖》,一個奇蹟締造者的現實與神話
    如果說九月份有什麼值得去電影院的電影,9月6日上映的《徒手攀巖》一定居於其中。包括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在內,這部於去年在美國上映的《徒手攀巖》已經收穫了全球十幾個電影節的獎項和提名,IMDb評分8.2、爛番茄97%新鮮度、豆瓣評分更是達到了9.0的高分。
  • #15+國家地理頻道紀錄片# Free Solo,徒手攀巖:Alex Honnold 的故事
    今天推薦的是由國家地理頻道拍攝的紀錄片FREE SOLO,記錄了徒手攀巖者Alex Honnold攀登世界上最著名的巖石.約塞米蒂國家公園的3000英尺(約914米)高的El Capitan埃爾卡皮坦的過程。
  • 徒手攀巖 | 豆瓣9.0,每天都有人在網上問這部紀錄片的男主角死了沒...
    它是第91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   卻被拍攝者視作「生命中最恐怖的一天」。   3000多英尺的高度,要麼成功登頂,要麼墜崖身亡。  如此驚險到窒息的紀錄片,它的唯一主角是——   世上最有名的徒手攀巖者,亞歷克斯·霍諾德。   34歲,數千次徒手攀巖經驗,「活體蜘蛛俠」。
  • 溫籍華人金國威夫婦作品《徒手攀巖》獲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
    第9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於北京時間2月25日上午舉行,眾多電影人出席頒獎禮, Lady Gaga首度爭影后,《黑豹》獲7項提名,是首部提名奧斯卡最佳影片的超級英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