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爬山攀巖的人士,包括爬攀健兒和只看不做的觀眾,這是必看之片,紀錄一次非常精彩的敢死壯舉。
此片得獎很多,包括這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由美國華裔夫妻檔聯合監製和導演,是日前結朿的香港國際電影節最好看影片之一,將於本周末開始在香港上映,不過限於個別影院的特別場。
《徒手攀巖》拍攝美國攀巖高手艾力克斯霍諾德(Alex Honnold) , 2017 年6 月單人徒手攀登加州酋長巖,這巨大花崗巖九百多公尺高,光禿垂直,用繩索攀爬也難度極大,過去從來沒有人不用繩索,成功徒手攀登。
片長約個半小時,但拍攝歷時頗久,跟進艾力克斯霍諾德的漫長準備,在其他險峰攀爬,並在酋長巖用繩和徒手試爬,必須預定每次手抓腳踩的位置,否則隨時掉落懸崖粉身碎骨。同時紀錄他與女友的感情關係,和攝錄組的配合情況。事實上,攝錄組當中也要有攀爬專家,沿途預設鏡位,遙控拍攝,難度亦很高。
最後半小時是高潮戲,艾力克斯霍諾德當天正式赤手登峰,全無安全設備,只有腰間一小袋防滑粉,像壁虎爬行,真是步步驚心,九死一生,連攝劇組也有人掉轉頭不敢觀看,可見多麼危險。這次極限歷險的確令人膽戰心驚,十分緊張。
艾力克斯霍諾德今年33歲,在片中顯得單純風趣,形象有點像好萊塢裡的蜘蛛俠,女友珊妮也隨和可愛。比起全靠特技的超級英雄電影,他是真材實料的蜘蛛俠、壁虎人。
為什麼有人明知很易喪生,仍要挑戰死神呢?解釋起來很複雜,總之自古至今世界各地都有人自願敢死玩命,也可以說生物進化就是冒險歷程。妙在爬山攀巖是復古,由人猿到原始洞穴人,而至現在的山村居民,都要熟悉攀爬,只不過對現代城市人來說變成特殊訓練,攀巖亦重新流行起來。其實我們在走走山、爬爬澗、遊遊水,甚至只是跑跑步,打打球,也常有傷亡事故發生,極限運動當然危險得多,但車禍的傷亡更多。
《徒手攀巖》的夫妻檔導演,丈夫金國威(Jimmy Chin) 生於美國,父母來自中國,他是攀巖家,也是攀巖攝影師;妻子伊莉莎白·柴·瓦沙瑞莉(Elizabeth Chai Vasarhelyi) ,是匈牙利父親和香港母親的混血兒,在美國長大,成為專業導演,拍過得獎紀錄片《正常生活》和《圖巴》,2015年和金國威合導了《攀登梅魯峰》,這次是第二次合作。
此片由美國「國家地理」參與製作,在美國和其他地區公映票房超過二千萬美元,亦可在「國家地理」電視頻道串流觀看。電視有很多野外歷險節目,不過最好在大銀幕欣賞,畫面的細緻程度和震撼力特別強。
我愛看各式高難度運動片,多年來有幾部攀巖劇情片很好看,例如1975 年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自導自演的《勇闖雷霆峰》,現在很少人知道。可能很多人記得2000 年馬丁·坎貝爾導演的《垂直極限》在世界各地也很賣座。
此外, 1991 年基努·裡維斯、派屈克·斯威茲合演,凱薩琳·畢格羅導演的《驚爆點》,並非攀巖,而是滑浪與空降的警匪雙雄片,很刺激,近年重拍版本大受差評,但增添了山嶽冒險的極限運動,我也覺得好看。當然,紀錄片就比劇情片更真實。
中國香港動作片、功夫片也曾擅長真人危險動作,成龍、元彪等藝高人膽大,凌空跳躍翻騰很出色。九十年代吳宇森把港式動作帶往好萊塢,成功後執導湯姆克魯斯賣座電影《碟中諜2》,也有徒手攀巖驚險鏡頭,不過全片成績普通。
現在新世代華人導演溫子仁、林詣彬等在好萊塢拍動作片《海王》和《速度與激情》系列也很出色,想不到金國威夫婦拍《徒手攀巖》也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金像獎。
這屆奧斯卡還有生於重慶的女導演石之予,拍出《包寶寶》得最佳動畫短片獎。越來越多華裔跨國大展身手,是可喜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