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熱映的電影《奪冠》讓很多人開始注意到導演陳可辛,作為最後一位進軍內地拍戲的香港大導演,現在卻成為了第一個把工作室設在北京的「北漂」,他一生監製和執導生涯看似順理成章卻也坎坷波折。接下來,小七就帶大家走進陳可辛導演的電影世界。
陳可辛出生於1962年的香港,因為出生難產,父親為他取名「可辛」,希望他能記住母親生產時的辛苦。受父親陳銅民的影響,他從小便愛上了電影,還常常跑到父親片場幫忙,甚至出演了好幾部電影。然而,父親執導的電影在商業上並不成功,微博的收入讓他們一家在香港舉步維艱。迫於生計,在陳可辛12歲時,父親離開了電影公司,舉家搬遷泰國。
18歲的陳可辛獨自前往美國讀書,父親堅決反對他學習電影,於是他選擇了更具實用性的酒店管理專業。不過一年後,他還是偷偷換到了電影專業。1983年暑假,陳可辛回到了香港,當時吳宇森執導的《英雄無淚》正好需要泰語翻譯,他因此得以參與編劇及統籌,正式開始了他的電影生涯。雖然很多人都認為陳可辛監製第一部電影是1989年的《神行太保》,但其實這部《英雄無淚》才是他的電影處女作。
1.《英雄無淚》 上映日期: 1986-09-05
陳忠受美國秘密聘請捉拿泰籍毒梟,條件是保送兒子及小姨移民美國,陳及同行在行動中受到重創。在困境中,重遇美國爆破專家為幫陳忠逃離,報答救命之恩,決定以死相助。
吳宇森的暴力美學拍攝手法在電影裡表現的淋漓盡致,視覺衝擊力極強,許多畫面都讓人熱血沸騰。值得一提的是,1983年吳宇森拍攝《英雄無淚》時使用了真子彈,導致演員受傷,導演被辭,電影也因此被雪藏,直到《英雄本色》大火,《英雄無淚》才得以上映。
豆瓣評分:6.3
推薦指數:三顆星
《英雄無淚》之後,陳可辛留在嘉禾做暑期工,他在美國的學業便就此放棄了。
1986年,初出茅廬的陳可辛擔任《龍兄虎弟》的製片,認識了電影導演曾志偉以及樂團成員譚詠麟,三人因此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之後合作創作了很多優秀電影。經曾志偉介紹,陳可辛轉入藝能公司任製片並學習監製,1989年監製了電影《神行太保》,隨後又監製柯受良導演的《咖喱辣椒》(1990)、《壯志豪情》(1990)等。
父親曾說,「做監製還有退路,當了導演就沒有退路了」,因為「導演一部兩部不行,你就『死』了,但監製有那麼一兩部成功,就了不起」。父親的話對他的電影生涯影響很深,陳可辛監製的電影比他導演的要多很多。
在長期監製工作中,陳可辛積累了大量電影製作經驗,在全程參與電影《雙城故事》劇本創作中,他自薦導演,在電影中加入了很多自己的困惑與思考。
2.《雙城故事》上映日期:1991-03-29(中國香港)
電影由當時大火的張曼玉和曾志偉出演,講述了一個跨越時間極長、三人之間的友情與愛情的故事。
阿倫與志偉打小便是一對好友,分離20年重相見時,志偉辦了一家養雞場,而阿倫酒吧苦練歌藝,夢想成為一名歌星。志偉邂逅女孩Olive後介紹她與阿倫認識,令他們生出感情,志偉雖也心儀Olive,但鑑於兄弟情深只把情感藏在心底。
後來阿倫如願以償成為當紅歌星,同志偉與Olive相處時間日益減少,令他們於「被冷落」中生出共患難的心情。一場颱風摧毀養雞場,志偉黯然離去,Olive也在了解到志偉出走真相後,悄然與阿倫分手,但三人的緣分並沒到此終止。
陳可辛將自己海外漂泊的經歷融入到電影角色志偉身上:志偉跟隨欠債的父親來到洛杉磯,陳可辛也跟著父親搬遷泰國。他把自己對於異鄉漂泊的困惑和情感融入故事之中,異鄉漂泊也成為他日後創作的母題之一。
豆瓣評分:7.7
推薦指數:三點五顆星
1991年,陳可辛的導演處女作《雙城故事》被香港導演協會選為最佳影片。
拍攝完《雙城故事》,陳可辛與曾志偉一起創立了UFO公司,在當時電影參差不齊的年代,以精湛的拍攝手法和別出心裁的電影題材獨樹一幟,收穫了口碑和商業上的成功。
3.《風塵三俠》 上映日期: 1993-02-26
電影主要講述了三個男孩和自己心愛女孩的一段糾纏的故事。
導演的選角為這部普通的愛情片增色不少:梁朝偉、梁家輝、柏安妮、朱茵、周慧敏……各個都是男神女神級別,單看這個演員陣容視覺便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電影末尾,牧師問梁朝偉,「你願不願意娶劉嘉玲為妻?」,梁朝偉說了句sorry便離開了;而在2008年7月21日,現實中的梁朝偉和劉嘉玲在不丹舉辦了婚禮。
「三兄弟」元素在陳可辛電影中常常出現,還有之後的《投名狀》和《中國合伙人》講的也都是三個兄弟之間的故事。
4.《新難兄難弟》上映日期: 1993-12-11(中國香港)
在九十年代的香港,父親楚帆講義氣愛吹牛,兒子楚原卻冷漠實際,二人無法溝通,矛盾不斷,母親夾在二人中間左右為難。
中秋節夜正值木星和月亮交疊,楚原誤打誤撞掉入一口施工用井中,居然因此回到了幾十年前,與風華正茂的父親和春風街鄰居重新相識,也重新了解了自己的父母和當時那個年代。
電影中的兒子楚帆和父親楚原也有些許現實中的陳銅民和陳可辛的影子。
陳可辛在這部劇情喜劇片加入了許多超現實設定,比如從施工用井中穿越回幾十年前、如同動畫一般二人之間的電光火石……
穿越回過去見證父母愛情的電影並不少,比如《回到未來》和《生活多美好》,但這部《新難兄難弟》在父子所住的春風街也著墨頗多,為觀眾展現了一個鄰裡和諧美好、「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年代。
電影的英文名叫《He Ain't Heavy,He's My Father》也致敬了Hollies的那首著名的《He Ain't Heavy, He's My Brother》,頗有一語雙關的意味。
在日新月異的今天,前後兩代人之間的鴻溝越來越大,電影末尾留了一句「獻給所有留予我們寶貴回憶與智慧的前輩」,或許也在藉此機會致敬香港老一輩的電影製作人和他們樸實善良的草根精神吧。
豆瓣評分:8.0
推薦指數:四顆星
5.《金枝玉葉》上映日期: 1994-07-23(中國香港)
著名音樂人顧家明精心栽培了最受歡迎女歌星玫瑰。兩人男才女貌,十分相配。他們的忠實粉絲林子穎誤打誤撞成為了唱片公司的男新人,然而眾人都不知道林子穎是女扮男裝。
子穎生活在偶像的圈子中才發現這對金童玉女正面臨感情的考驗。而此時子穎的純真同時吸引住了家明與玫瑰的眼球,分別對子穎產生了愛意。這一段複雜的三角關係,引出不少笑料。
《金枝玉葉》成為UFO公司在商業上的突破之作,取得了不錯票房的同時,也收穫了不錯的口碑。
電影英文名「He's a Woman,She's a Man」也取得別出心裁——愛只是愛,無關性別。
豆瓣評分:8.4
推薦指數:四顆半星
年輕時的嫲嫲為了挽回因溺水生命垂危的兒子阿帆,願意用十年的性命換回兒子的生命。阿帆長大後成為了孝子,卻因為移民的問題與母親產生了分歧。剛好離家多時的姐姐阿滿回港,阿帆有意把母親託給姐姐贍養,無奈姐姐也是一大堆孩子需要撫養,姐弟倆互相推拉,母親盛怒之下離家出走。途中被死神追命,但她最為放心不下還是家中的兒孫。
這部《嬤嬤帆帆》是陳可辛導演生涯中少見的表現母子關係的電影,或許是劇情稍顯單薄,佔比過重的配樂便有了故意煽情的嫌疑。但電影整體基調還是溫情柔軟的,笑中帶淚,餘味悠長。
豆瓣評分:7.6
推薦指數:三顆星
因接連不斷的虧損,UFO公司入不敷出,只好選擇和嘉禾合作。嘉禾提出的合作條款十分優厚,不僅將電影盈利分出一半給UFO,也給予陳可辛很大的創作自由,而唯一的要求就是拍攝一部《金枝玉葉》續作。
7.《金枝玉葉2》上映日期:1996-08-15(中國香港)
銜接第一部,林子穎搬入顧家明公寓與其同居。可是不過10日,顧家明便對這種平淡瑣碎的生活產生了厭煩,他希望兩人能保持一定的距離。在好友肥婆的建議下家明要阿穎以男裝重回娛樂圈,本意是要分散她的注意力,不料卻獲得空前成功,家明被指為同性戀加吃軟飯,感到臉上無光的他開始對阿穎惡聲惡氣起來。
樓下搬來一個謎樣的女人方豔梅,氣質高雅,女人味十足。在她的開導下,阿穎漸漸走出憂鬱,卻發現自己對方姐生出異樣情愫,而對方似乎也大膽地回應她的感情……
梅豔芳有句臺詞叫人印象深刻: 「男生拍拖跟女生拍拖是不一樣的。男生拍拖呢想著的是怎麼讓自己開心,女生拍拖時想的全是怎麼讓對方開心,然後對方開心了自己也自然而然地開心了。」
如果說第一部是童話中的烏託邦愛情,那麼第二部則是柴米油鹽磨滅愛情火花後的瑣碎生活。可是愛無關時間更無關性別,正如梅豔芳在最後那句吶喊「我愛你,無論你是男人抑或女人」,這般擲地有聲,天地迴響。
豆瓣評分:7.9
推薦指數:四顆星
《金枝玉葉2》在商業上大獲成功,導演陳可辛選擇了觀眾們喜愛的「喜劇」和「性」這兩個元素,如願取得了超過2000萬票房,這幾乎是當年UFO公司年收益的一半。
8.《甜蜜蜜》
上映日期: 1996-11-02(中國香港) / 2015-02-13(中國大陸)
改革開放初期,黎小軍告別女友小婷從天津來到香港討生活,期望有天掙到大錢,再把小婷接來香港,風風光光地舉辦婚禮共渡餘生,沒料想日子比想像中的難熬許多。
黎小軍在快餐店與同樣從大陸到港討生活但避諱談自己身份的李翹結識後,因為共同喜愛鄧麗君,兩人在異鄉的孤獨都有了某種程度的緩解,並在交往的過程中生出了真愛,可是世事難料,兩人最終無奈分手。
多年以後,黎小軍成了小婷的老公,李翹跟了在黑社會做事的豹哥。然而因為鄧麗君,兩人在異鄉又一次不期而遇。
在構思《金枝玉葉》的同時,陳可辛也在寫《甜蜜蜜》的電影劇本。此時正好傳來歌星鄧麗君去世的消息,於是他便將《甜蜜蜜》這首歌融入到劇本之中。《甜蜜蜜》是陳可辛第一部真正意義上反映社會變遷的電影,從1986年到1995年,很多同樣從各地來到香港打拼的男男女女都能在電影中找到共鳴。李翹和黎小軍和的愛情不可複製,但這樣異鄉漂泊的經歷卻是那個年代的人們共同的回憶,大概這也是這部電影能成為一代華語愛情經典片的原因之一吧。海倫早年間和丈夫離了婚,帶著女兒開了一間書店。如今已經42歲的她早就看淡了人生中的風風雨雨,心如止水。
在海倫的身邊,還是有著不少的追求者:喬治和海倫曾經是同學,他一直愛慕著海倫,但他選擇將這份感情埋藏在心底,同另一個女人結婚了;喬尼是在書店裡打工的僱員,雖然他已經有了女友珍妮弗,但還是難以抵擋海倫散發的魅力。
一天,海倫在書店裡見到了一封沒有署名、行文熱烈的情書,許多人見了這封情書都有了各自不同的猜想,重燃愛情的火焰。
據說這是史匹柏看了《甜蜜蜜》後,特意請陳可辛為他妻子拍攝的一部電影,這也是他唯一一部和好萊塢合作的電影。
電影的故事極為簡單,但就在這些平淡細碎的細節中藏著許多浪漫情懷,讓人仿佛置身於風平浪靜的海濱小鎮。現在想來,紙質的信紙確實比冰冷的電子代碼更具人情味,一筆一畫中都是情感的暗潮湧動。
豆瓣評分:7.2
推薦指數:三顆半星
在好萊塢碰壁之後,陳可辛又回到了自己最熟悉的地方,他希望能聯合亞洲導演,打造一個「泛亞式合拍」模式。於是在2002年,陳可辛和泰國導演朗斯•尼美畢達,韓國導演金知雲合拍了這部恐怖電影《三更》。
10.《三更》上映:2002-08-15(中國香港)
電影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陳可辛導演的《回家》,金知雲導演的《回憶》以及朗斯的《輪迴》。
《回家》講述了一個男主於輝鑑於以往經驗,深信用中藥泡澡能令自己死亡三年的妻子復活,但因行為詭異致使警察鄰居警覺,由此引發了一場悲劇。
11.《中國合伙人》
上映日期: 2013-05-17(中國大陸) / 2013-05-30(中國香港)
20世紀80年代,三個懷有熱情和夢想的年輕人在高等學府燕京大學的校園內相遇,從此展開了他們長達三十年的友誼和夢想徵途。
出生於留學世家的孟曉駿渴望站在美國的土地上改變世界,浪漫自由的王陽盡情享受改革開放初期那蓬勃激昂的青春氣息,曾兩次高考落榜的農村青年成冬青以曉駿為目標努力求學,並收穫了美好的愛情。
然而三個好友最終只有曉駿獲得美國籤證,現實和夢想的巨大差距讓冬青和王陽倍受打擊。偶然機緣,被開除公職的冬青在王陽的幫助下辦起了英語培訓學校,開始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在美國發展不順的曉駿回國,並加入學校,無疑推動三個好友朝著夢想邁進了一大步。
只是隨著成功的降臨,他們的友情也開始承受嚴峻的考驗。
電影中這句「夢想,就是一種讓你感到堅持就是幸福的東西」,也是陳可辛父親對他說過的話。
2013年5月,接連兩部關於青春的電影上映。如果說趙薇執導的《致青春》講的是女孩們耿耿於懷的青春餘夢,那麼陳可辛執導的《中國合伙人》則是講的男孩們生生不息的未來暢想。
電影結尾閃過了很多中國成功人士的照片,儘管我們未曾經歷那個風雨坎坷的90年代,但仍能從電影中找到與自己有所共鳴的臺詞和細節。「中國夢」不應是特定時代的特殊產物,而應該是每一代中國人刻在骨肉裡的崇高理想。
豆瓣評分:7.6
推薦指數:四顆星
12.《親愛的》
上映日期: 2014-09-25(中國大陸) / 2015-01-22(中國香港)
田文軍和魯曉娟曾是一對恩愛的夫妻,兩人之間的感情隨著時間和爭吵消耗殆盡,最終走向離婚。如今,聯繫著兩人的唯一樞紐是可愛的兒子田鵬。然而某天,這唯一的紐帶也斷裂了——田鵬於一次外出玩耍時無故失蹤,絕望和崩潰之中,田文軍與魯曉娟踏上了漫漫尋子之路,並在途中結識了許多和他們一樣無助的父親和母親們。
時光匆匆流逝,一條關于田鵬的線索浮出水面,田文軍和妻子來到了一處偏僻的村落之中,在那裡他們看到了失蹤多年的兒子田鵬,可是男孩口中的「媽媽」並非魯曉娟,而是一位名叫李紅琴的村婦,多年的相處中男孩已經把李紅琴當作了媽媽,他甚至還有個妹妹楊吉芳。
李紅琴站在了所有角色的對立面,卻無法讓人討厭她,甚至還會對她的遭遇產生深深的同情。她付出了自己的全部撫養丈夫拐回的孩子,歷經重重困難,試圖用文明社會的方法要回孩子的撫養權,但一切努力付諸東流。
電影中每個人都善良無罪卻遭遇這場無妄之災,而造成這一齣悲劇的根源已死,於是這一切苦痛無力發洩,只能留在漫漫長夜中獨自消解,成為捏緊卻無力揮出的拳頭和抱在一團顫抖的嗚咽哭聲。
豆瓣評分:8.4
推薦指數:四顆星
縱觀陳可辛的導演生涯,他的個人經歷對其電影創作有很大的影響,海外漂泊是其電影中常見的設定,與親人朋友的相聚與別離也讓他格外重視親情與友情。他的電影也常常以「尋找過去的美好」開場,比如《雙城故事》裡三位好友重逢,尋找最初的友情;《如果·愛》中林見東渴望找到以前的老孫;《中國合伙人》中兄弟三人最終和解擁抱。
受父親的影響,陳可辛一直注重電影的商業性,他會拍攝當下受歡迎的題材,融入具有時代特色的元素,選擇深受大眾喜歡的明星,這或許也是他的電影總能被觀眾接受並且喜愛的原因。他拍攝電影的類型也十分豐富,喜劇片、愛情片、歌舞片甚至是恐怖片皆有涉獵,前不久上映的《奪冠》更是被譽為中國第一部「體育大片」。
陳可辛不常塑造極端的人物角色,他的電影也沒有很多強烈的戲劇衝突,人物情感往往是在劇情的層層鋪墊中慢慢堆積,最後如火山般在一瞬間爆發出來。這樣的劇情結構較為平和,卻也難以給觀眾留下極深的印象,或許這也是人們很難將陳可辛列入「頂級電影大師」名單的原因吧。
但是無論如何,沒有人能夠否認陳可辛導演與他作品的優秀,他溫文爾雅的個人氣質,細膩平和的情感表達,多變並且頗具前瞻性的題材選擇,都使他的電影兼具藝術性和普適性,實現口碑與票房的雙豐收。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點點文末小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