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亂》IP慘敗,韓寒這個名字已無多少含金量
文/馬慶雲
3月底的時候,竹卿導演的電影《喜樂長安》上映。這部電影,根據韓寒的小說《長安亂》編劇而來。隨著該片的院線下架,最終票房才一百萬出頭。在一個院線屏幕數字都上兩萬了的當下,一塊屏幕只為這部電影產出五六塊錢,實在難堪。
該部電影的投資方更是召開新聞發布會,斥責韓寒不參與電影宣發,不幫助站隊。導演竹卿現場更是哭泣起來。這部《喜樂長安》目測投資成本在一千萬上下,若是多於這個數字,那肯定是讓運作者中飽私囊了。而目前這個票房,資方穩穩了賠了近千萬。出於中立,老馬在此事爆發時,沒有寫文章表述自己的看法。
而最近兩天,韓寒在上海出來幫吳天明導演的遺作《百鳥朝鳳》站臺背書。《百鳥朝鳳》是吳天明導演在世的時候創作的一個講嗩吶藝人技術要失傳的故事,最近會上映。一個有趣的事情是,很多文藝電影喜歡找韓寒出來幫著背個書。但是,另一個有趣的事情是,韓寒背書,也不能帶來多少觀眾,
其中一個十分典型的例子,就是李睿珺導演的《家在雨水豐茂的地方》,文藝上的呼聲很高,韓寒也出來幫著站臺吆喝,但最終的票房,還是過百萬都難。若是不出意外,沒有大規模如《葉問3》一樣票補的話,《百鳥朝鳳》也只能是《家在》的尷尬。
而同樣是根據韓寒小說而來的《一座城池》,即使有房祖名、王太利這樣的知名演員,也沒有多少票房成績。當時,韓寒是幫著吆喝了的。那區區幾百萬的票房,估計也是房祖名自帶的。而在《喜樂長安》的是否站臺問題上,我有一點業內的看法。
一般電影公司購買某些熱門小說作家的版權的時候,都會附加一個條款:電影上映的時候,這位作家需要出來幫著背書。包括很多電影在聘請明星的時候,合同裡邊也都包含著電影上映期間的配合宣發的條款。竹卿導演是從業多年的導演了,這一點,不會不清楚。若他們按著行規購買的版權,韓寒不出來站臺,一定是違約的。當然,也存在他們根本沒有按著正常的版權購買合同籤約的情況。
其實,無論是韓寒站臺與否,對票房的幫助都是無濟於事的。讀者可能會舉出反例,說韓寒自己導演的《後會無期》票房也是過了五億的。作為對標郭敬明《小時代》系列的韓寒,《後會無期》過五億,不過是基本標配。《小時代》系列是怎麼運作的,《後會無期》也不過變本加厲地照搬罷了。資本運作時代,這樣的票房,無法作為論據進行參考。
而「韓寒」這兩個字,在十幾年前,本身是被當做IP去運作的。資本關心的是「韓寒」這兩個字,而非作家背後的作品質量。可以說,在資本助推的前提下,我們這個時代對韓寒和郭敬明等人進行了揠苗助長。所以,造成他們二人在後續的作品創作中,十分乏力,幾乎近於「傷仲永」。
郭敬明在《小時代》系列中抖的小聰明是奢華、唯美和廉價的勵志。在廉價勵志方面,韓寒的《後會無期》有過之而無不及,繼而配合的是粗糲和假裝的豪放。無論韓寒還是郭敬明,不夠真誠,已經成為作品質量無法提高的命門。在資本運作面前,這樣的作家,很難真誠起來。
而依靠抖聰明來進行創作的作家,小說改編電影的最大問題,就是,有個別字句的可以付之一笑的小包袱,卻沒有通篇結構上的恢弘,做的了小的,玩不轉大的。所以,韓寒基本上全部的小說,都是小聰明的拼湊,讓孩子們讀,自然可以讀出個別字句的好來,但整體的大故事上,無力把握。初級的小說家,往往如此。很多孩子學韓寒,在沒有資本炒作的配合下,最終折戟沉沙,也是必然。
對於韓寒而言,更大的問題是他早年的讀者已經成長,已經見過更多的除了小聰明之外在大結構與宏大內容上有建樹的小說和電影。韓寒屬於學了王朔、王小波等人的皮毛,字句上抖聰明的皮毛,但沒有學會這兩位作家基於現實主義的浪漫抒寫方式,沒有宏大敘事作為鋪墊。廉價的小聰明,貶值已經是必然。
最近兩年來,影迷的審美訴求,開始有了強烈的故事性的願望。對白上的機敏,沒大意思。故事上的起承轉合,才是根本。比如,《鬼吹燈》系列,只要故事足夠彎彎繞,就能獲得好票房。這種風向的轉變,對韓寒來說,是致命的硬傷。
而韓寒近來多往文藝電影路線上靠攏,為《家在》、《百鳥朝鳳》等電影背書,實際也是想給自己一個文藝的標籤,用文藝去掩蓋自身作品故事性的不足。但是,文藝,需要骨髓裡邊對人類終極命運的思考,對國家和民族將往何處去的憂慮,這兩樣,沒有真誠是取得不來的。韓寒作品,最缺的,便是真誠。《長安亂》的IP慘敗,最著急的,不會是竹卿導演,她早拿了導演費了,一定是韓寒,他的硬傷全被暴露了,下一部到底應該怎麼走?諸位看官,不妨期待一下。
更多交流,歡迎添加筆者微信公眾號:馬慶雲【xuezhemaqingyun】
目前,筆者已入駐: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百度百家、淘寶頭條、百度媒體號、新浪專欄、百度百科電影評論頻道、網易新聞客戶端、搜狐自媒體、一點資訊、鳳凰自媒體、QQ公眾號、虎嗅網、鈦媒體、億歐網、騰訊媒體開放平臺、愛奇藝UGC、優酷土豆UGC、凱迪社區、天涯論壇、博客中國、博客日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砍柴網、網易搜狐新浪三大博客平臺、戰略網、發現網、時光網、豆瓣電影、知音專欄、毒藥app和多聽app,歡迎諸位訂閱、閱讀、收聽、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