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天】
何謂佳人?有韻味美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有楊貴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有絕世美人「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也有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
佳人,究竟美貌更加重要還是氣質更加重要?大詩人杜甫想來是更喜氣質美女,因為他筆下就有一位氣若幽蘭的佳人,她身世坎坷卻貞節自守,美得脫俗卻遭到遺棄,可悲可嘆可贊,一千多年來收穫了歷代詩評家和讀者的無數「點讚」。這位「佳人」究竟是誰?我們一起來從今天的詩裡一探究竟。
佳人
杜甫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
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
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
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
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
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
摘花不插發,採柏動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詩君授業】
熱烈掌聲有請我們今天的詩君—蓼藍。
《佳人》是一首五言古詩,共二十四句,大致分為三個部分。開頭兩句點題,並立即吊起了讀者的胃口:既然是舉世無雙的佳人,為什麼居住在空寂的山谷間,無人理睬呢?
詩的主體部分,從「自雲良家子」開始到「牽蘿補茅屋」的十八句,佳人自述令人唏噓的經歷:她本是出身官宦人家的「白富美」,生活優裕,誰知「安史之亂」突如其來,身居高位的兄弟死於戰亂,屍骨都未能收葬;失去了娘家的依靠,丈夫就露出了勢利小人的面目,另覓新歡;無奈之下,她只好帶著婢女遷居到幽谷中簡陋的住所,靠變賣珠寶首飾維持生計。
最後用畫面感極強的四句,寫出佳人雖然「由奢入儉」,過著清貧的生活,仍不失風優雅的風度,不墜堅貞的氣節。全詩章法嚴謹,敘寫從容,女主人公的形象宛在眼前,令人同情而又敬佩。
詩中「幽居空谷」、「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牽蘿補茅屋」、「翠袖薄」、「倚修竹」等意象,成為後世詩人常用的典故。
這首詩是寫實還是寄託,有不同說法。而在寫詩之前,杜甫觸怒肅宗,被貶華州,從此受到冷落。乾元二年七月,絕望的杜甫棄官西去秦州,但他憂國憂民之心始終不改。
《佳人》一詩,「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詩聖佳人,是莊是蝶,留給讀者無盡的感嘆。
自從屈原開創了用「香草美人」比擬忠貞賢良之士的套路,後世的鬚眉們也紛紛地在詩詞中化身為巾幗。
比如,廣為人知的「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詩人朱慶餘把自己比作新娘,把張籍(時任水部員外郎)比作新郎,把主考官比作公公婆婆。
這類詩不乏佳作,只是把「佳人」和他們須髯飄飄的畫像對看,畫風讓人「回味」。封建社會的知識分子,其地位、心理與「妾婦」有不少相似之處,也許是這類詩詞大量出現的原因之一。
《佳人》押韻用的是入聲屋韻及其鄰韻沃韻字,在中古音和今天一些方言中,入聲字發音短促,用作韻腳,似乎更能感受女主人公低聲泣訴的情景。
入聲在很多地方已經消失了,今天用普通話讀此詩,不但體會不到入聲字的聲韻效果,甚至押韻也沒那麼諧和了。這種語音發展造成的缺憾,無可奈何也不必勉強彌補,好在這首詩內在意蘊所體現的價值,並沒有隨著語言的變遷而減色。
大師姐:作詞一首。
虞美人●自題小像
玉容花影閒閒度,不諳飄零苦。
尋常聚散百年身,唯向丹青圖裡喚真真。
河山踏遍情猶在,一任青鬟改。
浮生有夢未堪憐,相對樽前白髮笑紅顏。
蘭師兄:杜甫寫佳人我也來寫佳人。
玉人
玉人初試手,笑把米黃臨。
窗冷千絲雨,香溫一片心。
可憐詩筆瘦,猶愛黛眉深。
紅葉箋何處,西牆莫隔音。
【每天加兩首,更上一層樓】
近試上張水部
朱慶餘
洞房昨夜停紅燭,
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
畫眉深淺入時無?
節婦吟
張籍
君知妾有夫,
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
系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
良人執戟明光裡。
知君用心如日月,
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
恨不相逢未嫁時。
今天要曬的是學詩三班詩友的作品。
沁園春·烏巖嶺杜鵑
李弦一
杜宇聲苦,陌上悽寒,五月落紅。望白雲深處,茅簷人靜,清暉明月,雲伴孤松。問道清泉,澗邊幽草,任他逐波各向東。誰料到,正麥熟蠶老,謝豹當紅。
只應行到千峰。放眼處、山山嶺嶺重。嘆來時路險,黃梅雨細,泥土屐重,絕壁崖空。疑水窮時,杜鵑爛漫,儘是層林丹頂容。烏巖嶺,載千巒萬壑,駕霧雲中。
浣溪沙·雨
凡客
秋燕低飛遮淡晴,黑雲翻卷雨迴生。
偏舟遠橫碎枯萍。
一枕愁思從未斷,幾番短夢向難憑。
五更倦聽敲窗聲。
匆匆五天又過去了,小編希望詩友們回顧品味五天的詩詞,如果詩興大發也創作一下。我們還給大家特意安排了作業,接嗎?下面請看好內容↓
請以七夕為主題,創作一首詩,一兩句亦可。(注意:一定要原創哦)我們將在詩友秀秀秀中進行展示。
投稿方式:1加入學詩班,給小助手留言。2直接下方留言。
學詩計劃 | 《春日憶李白》:你卓絕不凡,無敵於天下
學詩計劃 | 《春夜喜雨》:當杜甫遇上人生中的那場「春雨」……
學詩計劃 | 《渡荊門送別》:恰詩仙少年,也無別緒也無愁?
來源:新華網浙江頻道原創出品
誦讀:孫越
聲音:範雨婷 張紫豪
剪輯:馬江
設計:範玲
編輯:金婭倩 徐寒生 董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