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做一個「有溫度的博物館」

2021-01-18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2012年1月10日,單霽翔正式接任故宮博物院院長。2019年4月單院長退休,5月受聘為故宮博物院故宮學院院長。

我們常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所以在單院長上任時,有媒體曾經問過他準備燒出什麼樣的三把火的時候,單霽翔則表示:

一把火也沒有,因為故宮的古建築最怕的就是火。他曾在故宮裡撿到過1000多個菸頭,上任之後,他設下了三道禁令,禁菸、禁火、禁車。

故宮是全世界現存最大的木質宮殿建築群,所以防火是第一位的。

為此,單院長要求加強故宮的安全檢查的規格和流程。而在禁火的第一天故宮共截下了8000多個打火機。

例如為了防火,故宮在太和殿地下鋪設了高壓消防栓網絡,當發現火情時可以在1分鐘之內建立起一個防火的「金鐘罩」!絕對可以控制火勢的蔓延。

且為了防火,故宮的應急滅火方案有55個之多,這就確保了一旦反生意外就不會慌亂而且會最快做出正確的選擇及時控制住火情。

每一座博物館都是人類文明、先人智慧的文化象徵和寶庫,所以再高級別的安防都是值得的。

禁菸和禁火原本就是一體的。

而關于禁車單院長更是命令要求。他不僅僅只是要求普通遊客不得開車進入故宮,就是故宮的職工也只能騎自行車去裡面上班。

對此,單院長說:

「英國的白金漢宮、法國的凡爾賽宮,都不允許車輛穿行,這是一個文化尊嚴的問題。為了應對一些突發或特殊情況,院內可以使用自行車和電瓶車。國賓或者外國首腦也沒有「走後門」。」

而就在2013年,法國總統奧朗德訪華,他的車輛就按故宮要求停在了午門前,成為近十幾年來第一位步行進入故宮的外國元首。同年10月,李克強總理陪同81歲的印度總理辛格參觀故宮,故宮從釣魚臺國賓館借了輛電瓶車,讓辛格總理一路乘坐參觀。

美國總統川普到訪故宮的時候,也需要步行走入太和殿廣場。

自那以後,國際政要乘坐禮賓車參訪故宮的慣例逐漸成為了歷史。

而對此,民眾呼聲自然是一片叫好!這是文明的進步,也是文化的尊嚴。

正如單霽翔院長說的,各種看似繁瑣、限制的措施,無非是要給故宮以尊嚴,給公眾以尊重。他在一篇學術文章《博物館使命與文化公共權益保障》中說這是「以人為本,一切為觀眾服務」,同時有表示要將故宮做成一個「有溫度的博物館」。

單院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

「這不是一任院長能夠完成的,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把故宮博物院的文物藏品更多地融入到社會生活中,這是故宮博物院最現實的發展目標。事實上,每個時代的文物博物館工作者都有不同的使命,而我們今天面對的,是一個更加艱苦的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

做好「三禁」工作是必須的,這不是一任院長就能夠完成的事情,我們可以理解這件事情本身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是一種傳話、制度、理念的傳承。

畢竟,故宮博物院不是故宮的博物院,她是全社會、全人類的博物院。

單院長退休了,但是他曾經為了更好保護故宮所做的努力應該被繼續堅持下去,而最關鍵的並不是僅僅只是一些制度上的要求,而是在思想和理念、責任的繼承、傳承。

相關焦點

  • 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做客蘭大
    故宮博物院原院長、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就是其中之一。12月10日下午,單霽翔來到蘭州大學,為師生們作了以《堅定文化自信,做中華文化忠實守望者》為主題的演講,成為「資助育人·文化藝術進校園—2020故宮系列活動」蘭州大學專場活動。
  • 故宮博物院兩位前院長受聘新職
    故宮博物院兩位前院長近期均受聘新職。據《深圳特區報》消息:12月7日上午,深圳大學博物館(籌)正式揭牌。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楚宏、市文聯黨組書記李瑞琦出席揭牌儀式。原文化部副部長、原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受聘為深圳大學博物館學術委員會主任後發表致辭。 深圳大學官網 圖消息提到:2019年5月開始,深圳大學啟動博物館籌建工作。今年11月,深圳大學博物館(籌)學術委員會和管理委員會成立,原文化部副部長、原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受聘出任學術委員會主任,深圳大學黨委書記劉洪一任管理委員會主任。
  • 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出席《五牛中國尊》首發式,發表故宮...
    ▲單霽翔院長在發布會現場演講2020年12月5日,由朱炳仁、鍾連盛兩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聯袂創作的《五牛中國尊》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平宮盛大發布,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等文化界、工美界大咖出席,共同見證這一重磅作品的問世。
  •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故宮博物院院長!
    單霽翔馬上解釋,因為地下庫房是80年代建造的,只能設定一個溫度和溼度,因此為了保護那些嬌貴的字畫,就先委屈其他類型的文物了,這印章就是其中之一。領導自然看得懂單霽翔的小心思,就問:「那改善這個保管條件需要多少錢啊」?單霽翔脫口而出「4個億」,然後開始講條件艱苦。
  • 為什麼博物館要慢慢逛?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單霽翔這樣說
    這些種種在看展時產生的奇思妙想,被記錄了下來,在橫向對比和深入思考後,成為了這本《慢慢看:一個人的博物館》——博物館只有一個人或許是個奢望,但我們可以通過閱讀慢慢體會博物館之外的藝術。作者董彬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文旅類節目製片人,曾經策划過《熱搜博物館》《國家寶藏·挖藕季》《文旅中國》等節目,熱衷於國內外各種博物館、藝術展等。
  • 故宮博物院院長:給故宮「看門」有哪些講究?
    這期節目讓觀眾們大飽耳福,不僅有單霽翔講述如何將故宮完整的交給下一個600年,更有故宮博物院三任院長的世紀對話。本期《一人一世界》走進單霽翔與故宮的世界,與BMW 5系一起遇見人生無限可能……他從建築學老師做到規劃局局長,又從國家文物局局長做到故宮博物院院長,一生沒有離開過古建築與文物保護工作。
  • 故宮「前院長」單霽翔,如何用產品和營銷思維,盤活故宮?
    一次採訪中,單霽翔曾說,作為故宮博物院院長,只給自己打70分。而作為故宮的「大產品經理」和「大營銷經理」,私以為,單院長拿100分不過分。單霽翔如何用產品經理的思維打造故宮?在一眾傳統企業還在找尋「網際網路+」的入口時,以58歲高齡擔任故宮博物院院長的單霽翔,卻以產品經理的新奇思路,把「故宮」這快600歲的產品推入大眾眼前和聚光燈下。將一個古老文化IP,以中華文化為素材,「烹飪加工」成一道老少鹹宜的「新菜」。
  • 故宮博物院網紅院長為啥要來西安博物院?
    近些年,故宮的形象越來越親民,讓雍正賣萌,讓院長帶貨,故宮文創、紀錄片、綜藝也用一種詼諧有趣的方式,大受年輕人的喜愛。為了推廣故宮,單院長還代表故宮出席《朗讀者》《楊瀾訪談錄》《國家寶藏》等節目中,廣受好評。
  • 故宮博物院院長「上新」!繼任者憑什麼接棒單院長?
    故宮博物院每次一上新容易成為焦點,這次的「上新」更是讓全網沸騰。原因無他,因為這一次是故宮博物院院長「上新」了!「敦煌掃沙人」接棒「故宮看門人」4月8日,一直自稱為「故宮看門人」的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正式卸任,宣布退休。這個把故宮一手打造成網紅IP的單院長終於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如今把棒交到了繼任者王旭東手裡。那王旭東是何許人也?
  • 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來西北大學講課啦!力贊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
    11月4日晚,國家文物局原局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中央文史館特約研究員,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西北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單霽翔,在西北大學長安校區體育館為3000餘名師生作了題為「傳承·融合·新生
  • 【風雲】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兩岸故宮剪不斷的緣分
    今年10月8日,馮明珠在慶祝建院90周年的晚宴上連說了幾個感恩,其中有一個就是感恩動蕩年代南北輾轉護運故宮文物的人。她後來告訴我說,「他們使故宮文物當年免於日本的摧殘,這就是文化傳承,我是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
  • 故宮博物院老院長獻上別樣祝福
    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在東城區圖書館開講,為故宮獻上一份別樣的祝福。他講宮廷漫步的樂趣,聊故人匠心,揭秘文物風華。同時,故宮出版社推出的單霽翔新作《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宮殿漫步》《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文物風華》《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故人匠心》3本新書發布。「如果找一個人帶著您逛故宮,單霽翔恐怕是不二人選了。」
  • 國家頂級珍貴文物超九成,「網紅院長」單霽翔濟南講述故宮故事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7日訊這幾年出現了一股「故宮熱」,從紫禁城裡過大年到故宮上元燈會,從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到網上數字博物館建設,故宮持續走高熱度的背後離不開前任院長單霽翔的努力。12月6日,由工商銀行山東省分行和故宮博物院聯合舉辦的「那一刻幸福年味」暨故宮文化講座在濟南舉行。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用600多張高清照片,展示了故宮博物院近年來在古建維護、文物修復、便民惠民和藝術傳播等方面的創新與成果。翔實的數據、生動的案例、詼諧的語言,讓現場掌聲不斷。
  • 故宮博物院院長又火了!原來他是一位隱藏的段子手...
    單霽翔解釋稱,因為地下庫房是80年代建造的,只能設定一個溫度和溼度。因此為了保護那些嬌貴的字畫,就先委屈其他類型的文物了,這印章就是其中之一。領導一下子就明白了單霽翔的言外之意:「那改善這個保管條件需要多少錢啊?」單霽翔脫口而出「4個億」。看到這兒,北青菌覺得真是太厲害了,三兩句就直中要害。但緊接著就有點小尷尬,領導沒接話……
  • 故宮缺「鎮館之寶」?單霽翔:不突出特定文物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昨日透露,故宮將開展藏品三年普查計劃,將對部分之前未徹底整理的文物藏品進行系統清理。■ 2.8萬首乾隆詩稿開啟整理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昨日透露,故宮將開展藏品三年普查計劃,將對部分之前未徹底整理的文物藏品進行系統清理。2010年12月底,故宮完成了建院後第五次藏品清理,當時的數據顯示故宮藏品共1807558件(套)。很多在之前觀念中不屬於文物範疇的物品,如清代錢幣、帝後書法等都被納入了文物資料。
  • 單霽翔,從「單院長」變成「老單」,他是否有遺憾?
    65歲的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退休了,從此以後,故宮多了一個叫「單老」的志願者,少了一個院長「單霽翔」。自2012年初走馬上任,單霽翔在故宮的這七年可謂如履薄冰。在他上任的半年前,故宮誠肅殿被盜,一時間防盜成為故宮的頭等大事,若故宮以後再有藏品失竊,剛剛上任的單霽翔將成眾矢之的。
  • 故宮院長上新啦!
    昨天,故宮「看門人」單霽翔退休,王旭東接任故宮院長的消息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
  • 【都來讀書】故宮「看門人」單霽翔現身抖音直播講述「故宮故事」
    高牆深院的故宮一改往日冰冷的形象,推出了「感覺自己萌萌噠」的雍正、擠眉弄眼的康熙和娘娘…… 這背後,就是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自稱故宮「看門人」的單霽翔,讓故宮裡的文物「活」起來的一系列改革。他說在故宮博物院工作了7年多,他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將「活起來」的「活」字寫入故宮的大門,讓故宮文化遺產資源走近人們的生活,走向更廣闊的空間。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否認要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
    本文轉自【海外網】;原標題:【傳臺北故宮要改名"去中"惹非議 院長忙否認】圖為臺北故宮資料圖 海外網11月30日電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日傳出要降級並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引起島內輿論鞭撻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30日連忙澄清稱,「絕對沒有改名問題」。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吳密察30日赴臺「立法院」參與審查預算時稱,一個禮拜以來,關於對臺北故宮的報導,有幾項是誤導,「首先,絕對沒有改名問題,即使『行政院』有問我,也是談對於像『故宮』這種重要博物館行政怎樣安排,但一直沒談改名問題。」他還稱,自己一切尊重臺行政機構。
  • 故宮新院長為什麼是他?
    那麼大家會問,王旭東何許人也?故宮新院長為什麼是他?他會面臨哪些考驗?帶著這些疑問,思客君帶你一探究竟。王旭東,曾經是個不折不扣的理工男,與敦煌結緣純屬偶然。王旭東從小的夢想其實是做水利工程師。用戶可以DIY自己的專屬敦煌絲巾,這種獨特的參與感,讓它成為傳播敦煌文化藝術的新方式。可以說,王旭東在敦煌研究院,用自己的方式不斷進行著文物保護與文化傳播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