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博物館要慢慢逛?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單霽翔這樣說

2020-12-28 北晚新視覺網

緙絲為什麼這麼貴?「浮世」繪出的是怎樣光怪陸離的世界?佛究竟長得什麼樣?從穆夏眼中的姑娘看出了藝術的哪些新價值?這些種種在看展時產生的奇思妙想,被記錄了下來,在橫向對比和深入思考後,成為了這本《慢慢看:一個人的博物館》——博物館只有一個人或許是個奢望,但我們可以通過閱讀慢慢體會博物館之外的藝術。作者董彬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文旅類節目製片人,曾經策划過《熱搜博物館》《國家寶藏·挖藕季》《文旅中國》等節目,熱衷於國內外各種博物館、藝術展等。正如書名一樣,如果你只是想迫不及待地知道某個知識,或者是希望能從中學到什麼技巧,可能這本書並不適合你。就像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單霽翔為本書所作的序中所說:「『慢慢看』,這是一種態度,也是一個必要的審美過程。我是故宮的『看門人』,我希望每個『進門人』都不要太著急,不要帶著事先太多的成見或者想像,都能慢慢走,慢慢看,多看幾遍,流連忘返。」

書中其中一篇講浮世繪的文章,就展示了作者如何「慢慢看」。作者發現江戶時期町人文化下的浮世繪、浮世草子、歌舞伎、淨琉璃等在外國人眼裡看來頗有日本特色的東西,都是在江戶時期定型傳播的。又順著當時日本與中國的商務往來,發現了流入日本的大量民間小說中,有著很多輔助文字閱讀的插圖,而在演變中,更容易的圖像思維代替了文字的抽象思維,一位叫做吉兵衛的日本人,將插圖從文字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創造了單幅版畫,成為了浮世繪的祖師爺。書中寫到這裡,並沒有以刻板的概念知識介紹往下寫,而是順著作者的思路想到了他大學時認識的一個日本同學,從他的話,延伸到對日本文化的思考。雖然古時日本人的原創能力不足,但是在二次創造的層面上,日本的能力叫人驚訝。作者又想到了浮世繪中的美人繪,那些著名的浮世繪畫家從給風俗業從業者畫肖像開始做起。思維發散後,需要補充的資料越來越多,在不斷地補充完善中,一場讀者與作者在藝術佳品之間的漫遊也就完成了。

很多文物還可以有更多的思考和故事的串聯。這時就需要有人將其從博物館中提取出來,讓藝術品徹底走進大眾審美生活的一環。作者在發散的思維中慢慢尋找著審美帶來的享受,在慢慢看,細細品中,跟著作者見識更多的藝術品、文物,閱讀到的周邊信息越多,對於歷史的理解便越豐富。

(原標題:博物館要慢慢逛)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劉奈

流程編輯:L022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相關焦點

  • 前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做一個「有溫度的博物館」
    2012年1月10日,單霽翔正式接任故宮博物院院長。2019年4月單院長退休,5月受聘為故宮博物院故宮學院院長。我們常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所以在單院長上任時,有媒體曾經問過他準備燒出什麼樣的三把火的時候,單霽翔則表示:一把火也沒有,因為故宮的古建築最怕的就是火。
  •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故宮博物院院長!
    面對觀眾往水池裡扔錢,段子手單霽翔依舊機智,在水池外做了花壇。觀眾扔了錢但看不到扔到了什麼地方,從那以後就沒人往水池裡扔錢了。故宮的票價淡季40,旺季60,學生20,院長就吐槽了,這個價錢不好賣,因為人民幣沒有這個面值的,要是100元就好賣了。但為了大家參觀,院長說只好辛苦點了。為了文物安全,故宮要禁菸。
  • 故宮博物院網紅院長為啥要來西安博物院?
    單霽翔一直自稱為故宮「看門人」,而非「掌門人」。他曾對媒體表示,自己就是一名故宮講解員。據他本人透露,在他就任故宮博物院院長的5個月時間裡,他曾帶著秘書走遍宮裡的1200座建築、9371間房,踏破20多雙布鞋。
  • 故宮博物院兩位前院長受聘新職
    故宮博物院兩位前院長近期均受聘新職。據《深圳特區報》消息:12月7日上午,深圳大學博物館(籌)正式揭牌。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楚宏、市文聯黨組書記李瑞琦出席揭牌儀式。原文化部副部長、原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受聘為深圳大學博物館學術委員會主任後發表致辭。 深圳大學官網 圖消息提到:2019年5月開始,深圳大學啟動博物館籌建工作。今年11月,深圳大學博物館(籌)學術委員會和管理委員會成立,原文化部副部長、原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受聘出任學術委員會主任,深圳大學黨委書記劉洪一任管理委員會主任。
  • 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做客蘭大
    故宮博物院原院長、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就是其中之一。12月10日下午,單霽翔來到蘭州大學,為師生們作了以《堅定文化自信,做中華文化忠實守望者》為主題的演講,成為「資助育人·文化藝術進校園—2020故宮系列活動」蘭州大學專場活動。
  • 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出席《五牛中國尊》首發式,發表故宮...
    ▲單霽翔院長在發布會現場演講2020年12月5日,由朱炳仁、鍾連盛兩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聯袂創作的《五牛中國尊》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平宮盛大發布,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等文化界、工美界大咖出席,共同見證這一重磅作品的問世。
  • 故宮「前院長」單霽翔,如何用產品和營銷思維,盤活故宮?
    一次採訪中,單霽翔曾說,作為故宮博物院院長,只給自己打70分。而作為故宮的「大產品經理」和「大營銷經理」,私以為,單院長拿100分不過分。單霽翔如何用產品經理的思維打造故宮?過去,故宮屋頂的瓦上經常有很多的雜草,它們要生存,紮根於瓦裡,雨水灌進去,梁架就會腐朽。單霽翔掌舵後,故宮開始加強日常的零修、維修,使建築保持常態的健康狀態,如今的故宮,屋頂上沒有一根雜草。單霽翔說,要把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2020年,就是故宮600歲的生日)。
  • 故宮博物院院長:給故宮「看門」有哪些講究?
    上周五19:50播出的《一人一世界》故宮掌門人單霽翔首度開講,他說:「我一直覺得,自己就是故宮的『看門人』。」這期節目讓觀眾們大飽耳福,不僅有單霽翔講述如何將故宮完整的交給下一個600年,更有故宮博物院三任院長的世紀對話。
  • 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來西北大學講課啦!力贊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
    11月4日晚,國家文物局原局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中央文史館特約研究員,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西北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單霽翔,在西北大學長安校區體育館為3000餘名師生作了題為「傳承·融合·新生
  • 故宮博物院老院長獻上別樣祝福
    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在東城區圖書館開講,為故宮獻上一份別樣的祝福。他講宮廷漫步的樂趣,聊故人匠心,揭秘文物風華。同時,故宮出版社推出的單霽翔新作《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宮殿漫步》《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文物風華》《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故人匠心》3本新書發布。「如果找一個人帶著您逛故宮,單霽翔恐怕是不二人選了。」
  • 故宮博物院院長「上新」!繼任者憑什麼接棒單院長?
    故宮博物院每次一上新容易成為焦點,這次的「上新」更是讓全網沸騰。原因無他,因為這一次是故宮博物院院長「上新」了!「敦煌掃沙人」接棒「故宮看門人」4月8日,一直自稱為「故宮看門人」的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正式卸任,宣布退休。這個把故宮一手打造成網紅IP的單院長終於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如今把棒交到了繼任者王旭東手裡。那王旭東是何許人也?
  • 【風雲】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兩岸故宮剪不斷的緣分
    今年底,臺北故宮南院將在嘉義縣揭幕,而在北京,故宮北院設計方案也將浮出水面。每當談到兩岸故宮的話題,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總習慣回答說這就是文脈傳承。等到馮明珠從臺北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升任院長重回北京時,她突然發現當年那個宮廷遺址已經升級了,變成了一個真正的文物博物館。與來自北京故宮博物院鄭欣淼和單霽翔兩任院長交往多年,讓馮明珠更能看清這種變化是怎麼來的。
  • 國家頂級珍貴文物超九成,「網紅院長」單霽翔濟南講述故宮故事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7日訊這幾年出現了一股「故宮熱」,從紫禁城裡過大年到故宮上元燈會,從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到網上數字博物館建設,故宮持續走高熱度的背後離不開前任院長單霽翔的努力。12月6日,由工商銀行山東省分行和故宮博物院聯合舉辦的「那一刻幸福年味」暨故宮文化講座在濟南舉行。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用600多張高清照片,展示了故宮博物院近年來在古建維護、文物修復、便民惠民和藝術傳播等方面的創新與成果。翔實的數據、生動的案例、詼諧的語言,讓現場掌聲不斷。
  • 故宮新院長為什麼是他?
    美國專家建議,搞石窟保護應該有地質工程專業的人加入,在老師推薦下,他決定到敦煌瞧瞧。第一次去敦煌,在空無一人的三危山前,千年石窟沉默不語。剎那間,王旭東對這些石頭有了莫名的親切感。看了一天的洞窟之後,他決定留下,一待就是28年。
  • 單院長退休還不到一年,故宮就變味了?
    另一次就是昨日爆出的「開車進故宮」事件了:國航前空姐在微博曬出開大奔進故宮的照片引眾怒,故宮微博的平淡回應更火上澆油被諷「年度最差公關」。有評論說故宮這是好幾年苦心經營起來的口碑「一夜回到解放前」,更多人說開車進故宮「碾過的是前任院長單霽翔的心」。確實,幾年間故宮「登上神壇」,前院長單霽翔功不可沒。
  • 故宮博物院也是自負盈虧單位,館長低調的說前年只有15億
    故宮院長坦言為了不給其他博物館造成壓力,只能說去年營業額是15億在2019年的亞布力中國企業家年會上我們有幸看到了在文化屆可以說官位最有分量同時也是年紀比較大的一個「商人」,他就是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否認要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
    本文轉自【海外網】;原標題:【傳臺北故宮要改名"去中"惹非議 院長忙否認】圖為臺北故宮資料圖 海外網11月30日電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日傳出要降級並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引起島內輿論鞭撻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30日連忙澄清稱,「絕對沒有改名問題」。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吳密察30日赴臺「立法院」參與審查預算時稱,一個禮拜以來,關於對臺北故宮的報導,有幾項是誤導,「首先,絕對沒有改名問題,即使『行政院』有問我,也是談對於像『故宮』這種重要博物館行政怎樣安排,但一直沒談改名問題。」他還稱,自己一切尊重臺行政機構。
  • 故宮博物院院長又火了!原來他是一位隱藏的段子手...
    為了方便各位學習,單霽翔專門概括了一下:要讓領導看到不好的地方,這樣領導的責任心油然而生,就給我們解決很多問題。單霽翔說:「北京建一公裡地鐵要8個億,能買20多個《研山銘》。」啟功先生沒說話,單霽翔以為這就算說服他了。沒想到啟功先生去世後,他的日記曝光,買回《研山銘》的那晚,他寫下這樣一段話:回歸祖國大快人心,就是買得太貴了...
  • 故宮院長上新啦!
    昨天,故宮「看門人」單霽翔退休,王旭東接任故宮院長的消息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
  • 故宮缺「鎮館之寶」?單霽翔:不突出特定文物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昨日透露,故宮將開展藏品三年普查計劃,將對部分之前未徹底整理的文物藏品進行系統清理。■ 2.8萬首乾隆詩稿開啟整理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昨日透露,故宮將開展藏品三年普查計劃,將對部分之前未徹底整理的文物藏品進行系統清理。2010年12月底,故宮完成了建院後第五次藏品清理,當時的數據顯示故宮藏品共1807558件(套)。很多在之前觀念中不屬於文物範疇的物品,如清代錢幣、帝後書法等都被納入了文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