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也是自負盈虧單位,館長低調的說前年只有15億

2021-01-12 親愛的北極熊先生

故宮院長坦言為了不給其他博物館造成壓力,只能說去年營業額是15億

在2019年的亞布力中國企業家年會上我們有幸看到了在文化屆可以說官位最有分量同時也是年紀比較大的一個「商人」,他就是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

從沒想到中國企業家年會的現場這位大咖竟然如此之大,掌管著全北京面積最大和房屋數量最多並且在北京正中心的故宮的掌門人。很多人都想不到為什麼故宮博物院院長會來參加中國企業家年會並成為演講嘉賓,當聽過院長的演講後無不佩服這個上了年紀的老人,這個故宮的掌舵人竟然還有一腔熱血並將故宮再次救活。

故宮自古是中國歷代皇帝生活起居的重要場所,而故宮之大,房屋之多,裡面的瑰寶琳琅滿目,目不暇接的珍寶樓宇花園更是讓參觀過故宮的每一個人都大呼:以前的皇帝太奢侈了。

故宮竟然也要自己掙錢養活自己

故宮博物院院長坦言,故宮並不像大家想的那麼輕鬆,有人把故宮看作是人間最好國企單位,在北京的最市中心,在最氣派的皇宮裡工作,甚至還有穩噹噹的「官餉」。而故宮博物院的院長卻在這次企業家年會上的演講才真正讓大家更加真切的認識了故宮。

故宮是差額補款單位,單院長說故宮只能接受預算的54%,剩下的46%要靠自己掙。作為堂堂一個院長,雖然掌管著這麼大的故宮,但是經費不足逼得院長只能開始自己經商,有人戲稱院長是「流浪故宮」的翻版,電影中是人們帶著地球尋找生存,不離不棄,而現在是院長帶著故宮尋找機會求生存。

單院長稱早些年的時候門票40元,一年有8億的營收開始還能見過點錢和運鈔車直接運往國庫,後來改網絡售票了,門票收入就直接進入國庫系統了,而這8億收入是和故宮沒有一點關係的。作為這麼龐大的宮殿的運營和維護是需要大量的資金來支撐的,因此單院長開始琢磨如何可以既發揮故宮特色又可以合理合法的增加故宮收入。

這個1954年出生的單院長一直在文化這條線幹了一輩子,幹過文物局工作,也幹過北京市規劃局的工作,近兩年隨著網際網路大火,單院長想到借用網際網路,打造故宮自有品牌:故宮文創,來增加故宮收入。單院長直言由於故宮一直秉持認真做事的態度,並且積極做事,故宮的獨立品牌「故宮文創」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用單院長的話說:故宮的IP影響力也大了。雖然國家給撥的錢在遞減,但是故宮的營收在每年持續走高。

故宮600歲生日的賀禮:故宮文創前年營收15億

在企業家年會上單院長坦言他從來不說故宮當年的文創及相關的銷售營業額,因為單院長的好朋友中國文化局局長劉玉珠總是提醒他,故宮不要給其他博物館造成過多的壓力。於是當單院長被問及今年故宮的文創品牌相關的營業額時,單院長低調的說今年的不能說,但是只能告訴你前年是15億,不能給同行造成過大壓力。

而近日故宮再次乘上網際網路的浪潮,別出心裁的單院長又策劃了一起別出心裁的故宮活動,故宮將舉辦名為「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動。活動地點主要安排在故宮博物院的午門展廳、太和門廣場、故宮東城牆、神武門等區域。這也是故宮博物院建院94年來首次舉辦「燈會」,紫禁城古建築群首次在晚間被較大規模點亮。

單霽翔院長介紹,當天將每隔5米一個紅燈籠在故宮城牆上,300多個紅燈籠串起一條紅龍,把5個展館連在一起,同時清明上河圖、千裡江山圖等繪畫作品投影在金色琉璃瓦上,世人也將有機會一睹故宮的別樣的夜景。

而這次的票價雖然不高,但是目前均已被搶購一空,而且有些黃牛甚至炒到數倍以上的價格但是仍舊一票難求,頗有點曾經電影《決戰紫禁之巔》中的場景,眾人為了紛紛一睹「劍聖」葉孤城和「劍神」西門吹雪的決鬥而紛紛擠破腦袋要買票去故宮一睹大俠真容。

作為這樣的故宮掌門人和「企業」掌舵人來說,能延續故宮並且繼續讓故宮展現一個更好的樣子應該也是很多人所願意看到的事情。

本文為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或標明出處。謝謝。

相關焦點

  • 【夜讀】故宮上元之夜爆火:文創收入15億,超過1500家A股公司!599歲...
    「故宮是差額撥款單位,國家每年提供54%的經費,46%靠自己來掙。我們的影響力大了之後,IP值就大了。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一直囑咐我,不要說你們的文創產品賣了多少錢,別的博物館壓力太大。我們只能說前年有15個億營業額。」單霽翔表示。
  • 圓桌|六大館長共話文物故事,故宮將展《韓熙載夜宴圖》
    圓桌|六大館長共話文物故事,故宮將展《韓熙載夜宴圖》 澎湃新聞記者 李梅 2021-01-06 08:15 來源:澎湃新聞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香港視角演繹故宮文化
    北有北京故宮博物院。雕梁畫棟,堆金彩畫,稀世珍寶,匠人工藝……紫禁城見證六百年歲月流轉,故宮博物院沉澱九十五載寒來暑往,故宮文化凝聚五千年華夏文明之美。南有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西眺大嶼,南望港島,上寬下窄,中西合璧……西九龍文化區緊鄰維港,故宮文化博物館2022年預計啟幕,將故宮文化繼往開來,承先啟後。
  • 故宮文創一年進帳15億 2000餘家博物館躍躍欲試
    從春節到元宵,故宮都是最熱門的爆款IP。2月19日元宵夜,故宮94年來首開夜場,紫禁城上元之夜將故宮推到了高光時刻。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近日透露的故宮帳本受關注,其中提到2017年文創收入15億元,比上年增長50%。據媒體報導,截至2016年12月,目前國內被國家有關機構認定具有文創產品開發能力和產業規模的博物館有2256家。
  •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北京一場雪,讓故宮博物院微博粉絲破千萬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王躍工在發言中提到,上周六的一場雪讓故宮博物院微博粉絲從948萬漲至1003萬。論壇上,王躍工進行題為「面向未來的數字故宮」的主旨演講,講述具有600年歷史的故宮如何擁抱網際網路。2001年7月16日,故宮官方網站正式上線。
  •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從「四個故宮」建設體系到使命與擔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我院一直按照這一理念推動故宮博物院的保護與建設,分別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遷出了大量駐院單位,在21世紀初收回了端門及兩側朝房、寶蘊樓、大高玄殿、清稽查內務府御史衙門等區域的建築。宏大的紫禁城建築既是故宮博物院珍貴的不可移動文物,也是故宮博物院的守護職責所在。明清時期,紫禁城宮殿有「歲修」之制,清末以後故宮建築多年久失修,破敗嚴重,因此故宮博物院自建院以來就一直積極努力做好古建的修繕。在民國時期,故宮博物院面對嚴重財政困難,通過多方爭取資金、接受社會資助,進行故宮博物院的古建修繕。
  • 故宮博物院院長「上新」!繼任者憑什麼接棒單院長?
    故宮博物院每次一上新容易成為焦點,這次的「上新」更是讓全網沸騰。原因無他,因為這一次是故宮博物院院長「上新」了!「敦煌掃沙人」接棒「故宮看門人」4月8日,一直自稱為「故宮看門人」的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正式卸任,宣布退休。這個把故宮一手打造成網紅IP的單院長終於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如今把棒交到了繼任者王旭東手裡。那王旭東是何許人也?
  • 這回,「臺獨」選擇對臺北故宮博物院下手
    導語: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行政機關,欲對臺北故宮博物院更改名稱並降級。島內專業人士對此「心有餘而力不足」。明末清初,在收藏的基礎上故宮博物院被建立,為保護其收藏的文物不被破壞,在二戰前夕,故宮博物院不得選擇將文物南遷,運送到上海、南京等地。直至1947年抗日戰爭結束之後才運回南京。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南京國民黨政府從南京庫房中挑選出數千箱文物運往臺灣,而後成立臺北故宮博物院。
  • 故宮博物院網紅院長為啥要來西安博物院?
    單霽翔還有一段關於文物保護的名言,他幾乎每次公開演講都會說:「這些文物,當它得不到保護,它就沒有尊嚴,它蓬頭垢面。但是得到保護、得到展示以後,它就光彩照人了。為努力走好新時代文旅融合之路,探索文物「活化」新思路,今年1-2月,西安市政府領導帶隊拜訪了時任故宮博物院的院長單霽翔,請教學習實現文化旅遊「1+1>2」效應的辦法。
  • 故宮博物院院長:給故宮「看門」有哪些講究?
    上周五19:50播出的《一人一世界》故宮掌門人單霽翔首度開講,他說:「我一直覺得,自己就是故宮的『看門人』。」這期節目讓觀眾們大飽耳福,不僅有單霽翔講述如何將故宮完整的交給下一個600年,更有故宮博物院三任院長的世紀對話。
  • 臺北故宮博物院換名意欲何為
    成立於1925年10月10日的北京故宮博物院,位於北京城的中心,是在明清兩代的皇宮的基礎上改建而成的。這座佔地72萬平方米,有房屋8700間,至今已有580年的歷史的紫禁城,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也是中國最大的博物館。目前,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裡收藏著近百萬件文物,這些文物不僅記載著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史,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象徵和標誌。
  • 臺北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啟示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創意之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其文創之路大約走過三個階段,前後經歷 50 餘年。上世紀 60 年代,主要是以仿製複製為主,就是比照展出的文物單純複製,強調仿真,一年營業額大約在 1 至 2 個億。
  • 陷入輿論危機、加速「網紅化」,15億銷售額的故宮文創該去向何處
    提到故宮,我們想到的不僅是紅牆黃瓦、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還會想到年銷售額超過15億的各種萌萌噠系列宮廷文創產品;以及紅透B站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其中儒雅的鐘表修復師王津、溫柔的陶瓷修復師紀東歌等這些文保修復人給觀眾留下了極深的印象;還有屢上熱搜的網紅院長單霽翔……相信提到故宮,每個人的記憶點都不一樣。
  • 我國有兩個故宮博物院,一個在臺灣,臺北故宮有哪些「鎮館之寶」
    著名節目主持人白巖松說:"由於歷史的原因,造成了海峽兩岸各有一個故宮博物院,兩個故宮博物院同根同源,都珍藏著大量代表了中華古代文化的奇珍異寶"。今天就來說說臺北故宮博物院。一、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前世今生。
  • 揭開故宮營收6億到15億的真相|我走過最長的路,是館長的套路
    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東北人,出生三個月就被父母帶到北京生活,但他骨子裡的那股東北人與生俱來的段子手潛質,卻沒有因環境變化而磨滅,相反,明明一件正經事,段子卻是說來就來。我不放火,因為故宮怕火2012年,單霽翔正式擔任北京最大四合院「看門人」以後,曾有記者問他: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你會燒哪三把火?單霽翔說:我一把火都不燒,故宮最怕火。但我準備好了雨,因為我的名字裡有雨。
  • 他是故宮最火網紅館長,被傳退休後首現身,一句話卻讓大家淚目
    4月8號,故宮的館長單霽翔正式退休,他擔任故宮館長整整7年的時間,把傳統的故宮和現代藝術完美地結合了起來,讓近年來漸頹故宮人氣再一次暴漲起來,如今總算是光榮退休了,雖然大家非常不舍,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新任館長由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擔任,對於退休後的生活,單霽翔表示:光榮退休,期待已久,但每天還會在故宮博物院走走,看看門。
  • 賀歲的故宮·冬日的祥和 | 故宮博物院新春送直播
    喜慶祥和的新春佳節之際,故宮博物院推出線上直播活動,向大家介紹宮廷歷史文化,並恭賀牛年新春到來。在國家「就地過年」的政策號召下,為滿足廣大觀眾節日期間的精神文化需求,2月12日農曆大年初一,故宮博物院開展「賀歲的故宮·冬日的祥和」網絡直播活動,帶領觀眾走進故宮,欣賞辭舊迎新、宏雅祥和的紫禁城。
  • 探秘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灣之行(七):探秘臺北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坐落在臺灣省臺北市士林區外雙溪。建築設計吸收了中國傳統的宮殿建築形式,淡藍色的琉璃瓦屋頂覆蓋著米黃色牆壁,潔白的白石欄杆環繞在青石基臺之上,風格清麗典雅。
  • 故宮博物院有序開放(2)
    新華社照片,北京,2020年5月1日 故宮博物院有序開放 5月1日,遊客在故宮西六宮部分開放區域內遊覽。 當日,故宮博物院有序恢復開放,實行預約、錯峰、限流等措施,每日限5000人參觀。觀眾可通過故宮博物院網絡售票網站,使用第二代身份證或護照信息預約購票。
  • 宮苑雜談︱神武門上的三塊「故宮博物院」匾
    在今天的故宮博物院北門——神武門上,懸掛著一塊石質「故宮博物院」匾。這塊匾見證了故宮博物院的發展,也是今日故宮的一個標誌。但很少有人知道,神武門上的這塊「故宮博物院」匾,無論是在質地、懸掛方式,還是在匾文字體、書寫人方面都曾經歷過數次更迭。本文即對神武門上「故宮博物院」匾的更迭進行一番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