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大王管仲 | 金句改變命運!【春秋第1集】

2021-02-13 羽聽

點擊上面的綠色圓圈聽故事哦!

上一集中啊,咱們講了周幽王戲弄諸侯結果兵敗身死的故事。很多人以為周朝就在那時候滅亡了。其實那個時候啊周朝並沒有滅亡,在諸侯的幫助之下,周幽王之前被廢掉的太子,登上了王位,把首都從西邊的鎬(hao) 京搬到了東邊的洛邑(yi),也就是把首都從現在的西安,搬到了洛陽。我們現在就把搬家之後的周朝,叫做東周。

從此,歷史就進入了春秋時期。

周朝衰落了,周朝下面的諸侯國就開始強大起來。這裡面第一個崛起的就是齊國。而齊國的強大,離不開一個 非常能幹的大臣,他叫管仲。管仲,是個很有意思的人。今天的故事就從他當刺客的時候開始講。 

這一天,是個炎炎的夏日,在距離齊國首都臨淄(zi)一百裡的樹林裡,有一隊人馬正在休息,這些人個個大汗淋漓,看來,他們連日趕路已經疲憊不堪了,這其中有一位,他就是齊國的公子小白,他和眾人一樣在那兒乘涼,一副蔫兒噠噠的樣子。

這個時候,一陣急匆匆的馬蹄聲由遠而近。

公子小白的老師鮑叔牙立馬緊張起來。鮑叔牙緊緊盯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想努力地看清楚到底是什麼人這麼著急。

只聞馬蹄聲越來越近,來者就是管仲和他帶的勇士們。這會兒啊,管仲是齊國另外一位公子糾的老師。

一到跟前,管仲就下車說:「啊,公子、鮑兄,多日未見吶,你們一行人是到哪裡去呀?」

公子小白說:「我回去處理國君的喪事。」

管仲說:「哎!公子糾是您的哥哥, 國君的葬禮理應由您的長兄公子糾來主持,公子你就不必費心了。 」

這個時候鮑叔牙趕緊接話:「哎!我 們公子小白離齊國更近,去處理這些事情更方便,我看管大人你呀就不用操心了。」

管仲一看阻止不了,就拱拱手告辭。可是,就在這個時候,意外發生了,管仲抬腿剛上馬車,沒走出去多遠,他突然一回頭,手裡還拉開了一副弓 。

小白一看:「哎呀,不好!」

話音未落,只見管仲雙臂一較勁兒,弓似滿月,箭如霹靂,「吧嗒——嗖 ——啪」一支箭正射中公子白。公子小白一聲慘叫:「啊!」他雙手捂住自己的肚子,應聲倒地,就沒了動靜。 

哎呦,這還了得呀,大傢伙還沒反應過來呢,管仲這一伙人已經跑得沒影兒了。

你也許覺得奇怪,管仲和這位公子小白有什麼仇恨呢?為什麼上來就要取他的性命呢? 

事情是這樣的。齊襄公也就是齊國之主,他有兩個弟弟:一個叫公子糾,一個叫公子小白,他們兩個都是未來國君的人選,可正好人都不在齊國。可偏偏就在這個時候,齊襄公去世了,這倆公子得到消息之後,哎呦,都要趕緊回國,為什麼呀?就要搶這齊國國君的位子。鮑叔牙和公子小白,離齊國相對近點兒,管仲和公子糾離得遠點兒,於是管仲就一個人帶著一夥勇士快馬加鞭追了過來,目的很簡單,就是殺死小白,只要公子小白一死,那齊國國君的位子就是他的公子 
糾的。

公子小白被射死了?哪那麼容易呀,小白命可真大呀,這一箭沒有射中他的皮肉,正好射中他的衣帶鉤,也就是我們現在那個腰帶扣,公子小白不但沒死,甚至沒受傷,這小白也是冰雪聰明,就在那電光火石的一剎那,他居然順勢倒地不起,騙過了管仲,讓管仲以為他已經死了。

這是管仲和公子小白較量的第一個回合,小白勝。

那管仲走後,公子小白自然死而復生了。眾人大喜過望,趕緊收拾出發。

為了避免走漏風聲,公子小白坐在馬車裡,不再露面,一行人抄近路,搶在公子糾前面,趕到了齊國都城臨淄。就勢公子小白就當上了齊國的國君。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齊桓公。

公子小白當上齊桓公,難受的不只是公子糾和管仲,還有魯國的國君魯莊公。這魯莊公,本來是支持公子糾當齊國國君的,他聽說,什麼?管仲已經射中了公子小白,呵!高興!於是他慢悠悠地跟著公子糾和管仲等人往齊國走。可剛到齊國邊境,傳來消息:公子小白已經捷足先登繼承國君之位了。

呵!魯莊公一下就急了,他馬上下 令:「攻城!」

齊國是大國,哪是一個小小的魯國可以攻下來的呀,自然攻城失敗。剛オ咱們說了一個詞呀,「捷足先登」,什麼是捷足先登呢?就是誰速度快,誰就能稱王,誰就能當國君。奪取天下,其實就像是賽跑哇,快是成功的第一個秘訣。

這邊,公子小白終於當上了國君,而他最恨的人是誰呢?是他的竟爭者公子糾嗎?並不是。是管仲。 

魯莊公帶著失敗的心情灰頭土臉地回到了魯國,緊接著,公子小白,啊不,這個時候應該叫齊桓公了,齊桓公就寫了一封信傳到了魯國,信上說呀:「公子糾謀反,我不忍心親自殺他,請魯國代為處死。那管仲呢是我的仇人,務必把他交給我,我要把他剁成肉醬オ甘心,否則,齊國將要攻打魯國。」 

魯莊公心想:我打得過齊國嗎?我肯定是打不過,我要打得過齊國的話,這公子小白也成不了齊桓公啊,那我就認了,我就別得罪這位齊桓公了。 

於是他就按照齊國的要求處死了公子糾。然後,把管仲,這位囚犯,送到了齊國。

最精彩的時候來了。

對於管仲,齊桓公很想殺了他,報他一箭之仇,可是,他最信任的大臣,也就是他那位老師鮑叔牙勸說他:「管仲是個治理國家的天オ,絕對不能殺!」齊桓公思來想去,決定見管仲一面,他心想:哼!不就是見一面嗎?見上一面之後,如果我感覺心裡不爽,我就當著所有人處死管仲,借這機會,立立我的威風! 

這一天,管仲進了齊國的宮殿,他也許並不知道,就在大殿旁邊的房子,埋伏這一隊全副武裝的士兵,他們人人刀劍出鞘(qiào)、長矛鋥亮,盔甲披掛整齊,在寂靜之中顯示出騰騰的殺氣。 

管仲會死嗎?管仲害怕嗎?這時候,他是一個兇手,是一個叛 臣,是一個囚徒。

一見面,齊桓公就冷冷地問:「罪人管仲,你可害怕嗎?」

表面上看起來管仲一點兒不害怕。他開口講話,可他講出第一句話,就讓 齊桓公緊張起來。 

「哈哈哈哈.我害怕不害怕不重要,但是我為君上感到害怕呀。現在齊國的形勢很不好,先朝的國君奢侈享樂,把國家的錢都花光了,社會上的風氣也不好,我現在確實是替您擔憂啊!」

管仲這話一出口,周圍的人都緊張起來:呵!這傢伙,好膽子呀,不祈求饒命,居然先指責去世的國君,這臉皮比城牆還厚哇,這膽子更是大的沒邊兒啦。

大殿周圍的武士,握緊了刀劍,就等齊桓公一聲令下,他們一擁而上,把管仲斬為肉泥。

過了半晌,齊桓公オ從牙縫裡擠出一句話:「那,你有什麼建議呢?」

「社會風氣不好,可以倡導禮義廉恥,制定讓大家遵守的禮儀,這就可以扭轉。但是,讓國家富強就難了。 」聽到這裡,齊桓公突然坐直了身子,瞪圓了眼睛,周圍的大臣和武士更加緊張了。

管仲話沒有停,緊接著他說出了一句歷史上大大有名的話:「倉廩(lin) 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什麼意思呀?就是說,老百姓的糧倉滿了,自然就安心遵守法律和禮儀了,人人吃穿不愁的時候,就知道尊嚴和羞恥了,就不會主動鬧亂子了。 

齊桓公一聽,「噌」地一下就站起 來:「那麼,先生以為怎麼オ能成就霸業呢?」

哎呦,「霸業」這兩個字,在場所有的 人是第一次從齊桓公的嘴裡聽到,是啊,這花花江山,有能者得之啊!表面上周天子是天下之主,但在那個時候,諸侯國哪一個不是各自為政啊,誰的實力最強,天下就聽誰的。 

管仲此時一聲長笑:「哈哈哈哈…… 王者以民為天,民以食為天,能知天之天者,斯可矣。」 

民以食為天!這句千百年來治理國家的大實話,大名言,就是從這位管仲嘴裡說出來的。他直白地告訴齊桓公:「想成就霸業,就要以百姓為天,百姓支持你,你就強,百姓捨棄你,你就危險了。你能知道你的天的天是什麼,你能真正的關心百姓,你オ能成就霸業之道。」

其實那時候,管仲說這句話,冒得風險比他當年刺殺小白的時候還要大,因為那個朝代,天是什麼?天就是周朝啊,天就是國家呀,普通老百姓居然成了天。這話誰敢說啊,所以,在那個時候,管仲的見解是很了不起的。

齊桓公一聽,這個道理誰都沒跟我講過啊,可是這個道理太有道理了,你看看夏朝、商朝的滅亡,那都是失去了人心吶。齊桓公這會兒啊,已經在內心裡把管仲當成了好朋友了,他甚至向管仲做起了心理諮詢。

「先生,我有一個小小的擔心……」

「君上請講!」 

「我,我有點饞,我喜歡吃好吃的,我也喜歡歌舞音樂,這個,沒大事吧?不會影響我當霸主吧?」

「哈哈哈哈……君上啊,有缺點不可怕,可怕的是您自己不知道,您這都算小毛病。」 

可是話鋒一轉,管仲的語氣突然嚴厲起來,「對稱霸最有害的是什麼呢?其實,是找不到輔佐自己的人,好不容易找到了你又不給他權力,不信任他,更糟糕的是,信任了他,又找小人來牽制他……」

這時候,所有的大臣和齊桓公自己都明白了,噢!敢情這管仲根本不是來求饒討活命的,而是來要官的,聽這話鋒啊,他不僅要做官,而且必須做大官,必須做有權力的大官。 這天底之下還有如此之「厚臉皮」之人嗎?

有!就是管仲。 那管仲後來的命運怎麼樣呢? 

他不僅成功地保住了命。而且齊桓公真的封他做了大官,封他為上卿。 所以管仲和公子小白的第二回合的較量,管仲勝。 

從一個細節,你就能看出來,齊桓公多麼看重管仲啊,他考慮到管仲沒什麼身份,就直接賜給他三座城池作為見面禮,而且齊桓公拜管仲為仲父,「仲」就是排行第二的意思,翻譯成現在的話說,齊桓公管管仲叫「乾爹」。

後來,管仲果然幫助齊桓公做出很多 驚天動地的大事,最主要的是,齊桓公當霸主的夢想,確確實實靠著管仲,實現了。 

(文本來源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請勿轉載)

好了,春秋第一「厚臉皮」管仲的故事咱 們今天就講到這兒。如果你喜歡呢,可以,把它分享給你的好朋友,告訴你的好朋友,天下第一厚臉皮的人居然當了大官,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羽老師自己也很喜歡這個故事,我覺得不論是齊桓公還是管仲,都有一個非常寬廣的胸懷,說管仲厚臉皮,這是一句玩笑話。管仲呢,也創作了很多的名言,是不是?像今天說了好多名言,你記住了哪一句呢?歡迎在留言裡告訴羽老師,因為咱們的羽聽啊已經可以寫留言了。

好了,咱們下一集呀,接著講管仲的故事。

孩子們,要是你喜歡這個故事,記得把這篇故事分享給你的好朋友,或者把「羽聽」的微信公眾號推薦給你的小夥伴們,和他們分享你的見聞與收穫。


長按上圖二維碼關注哦

相關焦點

  • 管仲是春秋早期偉大的政治家
    管仲是春秋早期偉大的政治家,雖然有《管子》一書存世,但是我們一般不認為這部書是管子自作。管仲早於孔子,還處於貴族統治時期,私學尚未興起,但在客觀上卻存著管子思想。學者們認為,管子思想是齊國人繼承和發展管仲的治國方略和政治理念過程中逐漸形成,而不是管子本人有自覺的哲學思考和著述。
  • 《中國通史》第12集:春秋爭霸
    公子糾是具備明顯的優勢,為了讓公子糾順利繼承君位,魯國還派出輔助公子糾的管仲帶兵截殺公子小白。在即墨附近公子小白一行人匆匆趕來,早已埋伏在這裡的管仲張弓搭箭,朝公子小白就是一箭,小白中箭大喊一聲,倒在車中,管仲以為小白已死,派人回魯國報捷。
  • 管仲的預言:齊桓公雖富貴一生,最終會被餓死,玄機何在?
    -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時代齊國第十五位國君,姜姓,名小白。是齊僖公最小的三兒子,其母為衛國人。在齊僖公長子齊襄公和其侄子公孫無知相繼死於內亂後,姜小白與公子糾爭位成功,即國君位為齊桓公。桓公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齊國逐漸強盛。
  • 2020年高考全國1卷優秀作文集:演講稿——齊桓公、管仲和鮑叔
    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助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逃脫。後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想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於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後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
  • 古文觀止——管仲論
    《管仲論》是北宋文學家蘇洵創作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分為五個自然段,第一段概言管仲生前死後齊強之功和齊亂之禍,第二段直陳齊國之禍實由管仲,第三段指責管仲不懂治國之本,第四段以晉文公來比照齊桓公以步說明管仲於齊國敗亂無可逃責,第五段總結管仲臨終不能薦賢自代的教訓以垂戒後人。全文章句騰挪多變,奇詭莫測,起伏照應,極富雄辯恣肆的特點。
  • 齊桓公能成為春秋五霸之首,除了管仲,還要感謝這兩個人
    姜姓齊國第十六位國君(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孫,齊僖公第三子,母為衛姬。對於齊桓公來說,早年在鮑叔牙保護下,逃到莒國避難。在齊襄公和公孫無知相繼死去後,搶先回國,奪取君位。成為齊國君主後,齊桓公勵精圖治,起用管仲為相,促使齊國逐漸強盛。
  • 中國通史 | 第12集:春秋爭霸【視頻+詳文】
    公子糾是具備明顯的優勢,為了讓公子糾順利繼承君位,魯國還派出輔助公子糾的管仲帶兵截殺公子小白。在即墨附近公子小白一行人匆匆趕來,早已埋伏在這裡的管仲張弓搭箭,朝公子小白就是一箭,小白中箭大喊一聲,倒在車中,管仲以為小白已死,派人回魯國報捷。
  • 管仲是春秋時期最偉大的政治家,也是妓院的開山鼻祖
    在春秋初期,妓女已經開始出現,不過很少。管仲是做過生意的人,走南闖北,到過衛國、鄭國、楚國、魯國等地,那時候正是年輕,二十郎當歲上,經商路上難免有長夜難眠的時候,想找個女人很難。第一次,管仲到魯國做生意。在魯國,管仲基本上找不到任何娛樂項目,大街上多看女人兩眼都會被人指責。「這樣的國家,誰願意來?」
  • 春秋五霸,智囊團大比拼
    春秋五霸,小編前期介紹過,本文說一說春秋五霸的智囊團,誰更厲害?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為小編認定的春秋五霸。時勢造英雄,英雄亦能改變時勢。君王、謀臣、將軍、美女、商人、甚至平民,都可以成為亂世之英雄!
  • 了凡的故事:改變命運的良方.第01-20集(完整篇)
    如果前途險惡,你又能否改變呢?世間真有操縱命運的主宰嗎?有,當然有!         只要你不做命運的奴隸,只要你是命運的主人,你就會像五百年前的袁黃,袁了凡一樣,成為改變自己命運的勇者! 《了凡的故事》第19集 《了凡的故事》第20集 《了凡》簡介:(20集連續劇,完整篇)
  • 百集紀錄片《中國通史》第十二集:春秋爭霸(含解說詞)
    管仲是我的仇人,我只有親手把他剁成肉醬才能甘心,成語一箭之仇因此而來。在齊桓公的強迫下,魯國殺掉了公子糾,並將管仲囚禁起來押送到齊國,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和齊桓公有一箭之仇的管仲在被押往齊國後必然會遭受嚴厲的報復,甚至死無葬身之地。齊桓公宏圖大略,迫切地想要改變齊國的亂攤子,齊桓公放下了一箭之仇的恩怨,不僅沒有殺害管仲,反而拜其為相,一個英主賢臣,共圖春秋霸業的千古美談由此誕生。
  • 管仲臨死前,勸齊桓公遠離4位大臣,齊桓公不聽,齊國果然大亂
    的確,春秋時期有「五霸」,而齊桓公卻是「五霸之首」。齊桓公在位期間,強軍富民,九合駐軍,三平晉亂,驅逐戎狄,創造了一個時代。而輔助齊桓公成就霸業之人,乃是管仲。齊桓公本名呂小白,乃姜子牙(呂尚)的第十二代孫,因齊國內亂,齊桓公在鮑叔牙的保護下逃到莒國,在歸國的路上,被管仲射了一箭。後來齊桓公成了國君,要殺管仲,被鮑叔牙阻攔。
  • 如果沒有鮑叔牙,就沒有齊桓公與管仲之間的恩怨糾葛!
    在周人的正統觀念中,經商之人的地位不高,但並不代表這些經商之人就很窮,相反在春秋戰國時代就有很多商人富可敵國。那麼管仲當時的經商情況如何呢?管仲自己曾說「吾始貧也;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愈,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可見管仲的經商之路並不順利,管仲沒有依靠經商成為齊國巨富,其實反倒是齊國的幸運之事。若是管仲經商很成功,那麼後來的齊國就可能沒有齊桓公了。
  • 管仲與鮑叔牙的故事
    說一個春秋時的故事。
  • 《聖賢教育 改變命運 》系列2 大全集 珍藏轉發 功德無量!
    誰不希望命運安穩、家庭幸福呢?問題是很難得到真正的方法,看到真實的榜樣!這套節目就給出了答案。希望更多的人群像我們一樣真實受益。從此改變命運、化解災難、趨吉避兇、永得吉祥!更多的人好了,我們的家庭、社會和國家就會更好,這個世界就會更和諧。這就是一套記錄片的力量!這就是送出去這套節目對他人的意義,對社會的意義!(現小編整理在微信上,大家可直接轉發給親朋好友。)
  • 一句話改變品牌的命運!2016年臺灣廣告流行語金句獎揭曉
    由動腦俱樂部、動腦雜誌主辦的「廣告流行語金句獎」,今年邁入第23年了。
  • 《論語》自集注本第十四篇「憲問」 - 雜篇上(品評人物+格言集,孔子的法家精神)
    「無 怨言」:《論語集解》引孔安國曰:「伯氏 邑 三 百家,管仲奪之,使至疏食,而沒齒無怨言,以其當理 也。」《論語集注》曰:「蓋桓公奪伯氏之邑以與管仲,伯氏自知己罪,而心服管仲之功,故窮約以終身而無怨言。」參見14·13「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本章孔子是點評不同的仁政,認為仁政必須寬猛相濟,不能一味寬。
  • 古文觀止-管仲論
    ①管仲(約公元前723年或前716年-公元前645年) 漢族,齊國潁上(今安徽潁上)人。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諡號敬,史稱管子。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周穆王的後代,管仲少時喪父,老母在堂,生活貧苦,不得不過早地挑起家庭重擔,為維持生計,與鮑叔牙合夥經商後從軍,到齊國,幾經曲折,經鮑叔牙力薦,為齊國上卿(即丞相),被稱為「春秋第一相」,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說「管夷吾舉於士」。管仲的言論見於《國語 齊語》,另有《管子》一書傳世。②威公:即齊桓公。因避欽宗(趙桓諱),改為威公。
  • 鮑叔牙與管仲的故事(圖)
    「管鮑之交」(網絡圖片)管仲是春秋戰國時代齊國有名的宰相,鮑叔牙又稱「鮑叔」,是齊國大夫,也是最了解管仲的知己。鮑叔牙與管仲兩人曾經合夥做過生意,分利的時候,管仲總要多拿一些。別人都為鮑叔牙鳴不平,鮑叔牙卻說:「管仲不是貪財,而是他家裡窮。」  更有甚者,管仲曾三次當兵打仗,而且三次逃跑。人們譏笑地說他貪生怕死。鮑叔牙再次直言:「管仲不是貪生怕死之輩,他家裡有老母親需要奉養!」
  • 一句話改變品牌的命運?2016年臺灣廣告流行語金句獎揭曉!
    由動腦俱樂部、動腦雜誌主辦的「廣告流行語金句獎」,今年邁入第23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