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同炮團侗族苗族鄉巖頭坪村是一個地處偏遠的非貧困村,也是一個合併村,由原巖頭坪村和主山衝村合併而成。村裡現有村民兩千多人,其中貧困人口有525人。駐村工作隊隊員們積極為村裡發展出謀劃策,找資金、爭項目、抓落地,幾年下來,全村所有貧困戶全都脫貧出列。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提升明顯。
60歲的脫貧戶李茂傑在1992年的時候出了車禍,腳留下了終身殘疾。但是他從不怨天尤人,依靠自己勤勞的雙手脫貧致富。他積極響應村裡種植優質黑米、稻田養魚的號召,今年種了20多畝稻穀,其中優質黑米有11畝,並在田裡養起了稻花魚,以此來增加收入。
李茂傑,這位淳樸的山裡漢子對未來的幸福生活,有著自己的憧憬,他還興致勃勃地向記者展示了他試種在屋後的中藥材——七葉一枝花。易地搬遷戶蔣茂銀夫妻倆都在村裡新建的茶場務工,有些靦腆的漢子談起他家的變化時讓他樂開了懷。
60多歲的蔣茂堅十分熱心於村裡的發展。扶貧開展前,他的家在山頂,出行只能靠雙腿,要買賣東西,只能肩挑手提,他深刻地認識到,「要致富,先修路」這句話的重要性。村裡扶貧工作隊引進了瑞春茶業公司到村裡開發茶場,將荒山變寶地,他便主動做群眾工作,帶著群眾修通了林區路,讓茶場項目順利落地,從此老百姓有了一條致富路,有了土地流轉收入,還能進入茶場務工,增加年收入。
駐巖頭坪村第一書記劉斌告訴記者:「淳樸的巖頭坪人給我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我們工作隊也願意把根扎在村裡,與群眾打成一片。」自從駐村扶貧隊入駐後,巖頭坪村的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得到發展。從2014年以來,村裡累計投資近5000萬元,過去全村不足3.5公裡的硬化公路到現在26.5公裡的裡程,村部也煥然一新。在做好基礎設施的同時大力發展產業,工作隊和村支兩委共同制定出了適合巖頭坪村的「兩茶一米」發展模式,在抓好傳統的油茶低改的同時,主抓茶葉產業,興建了茶葉加工廠。去年又引進了優質黑米項目,現已種植有優質黑米一百餘畝,這也將成為巖頭坪村的一個新的產業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