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匯率:中緬 1:200.6, 緬中 1:0.004985
緬甸華人
出生於緬北名城臘戌
畢業於臘戌黑猛龍華文學校
榮譽獎項
▪ 2014-10 第5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提名
▪ 2014-09 第14屆華語電影傳媒獎最佳新導演提名
▪ 2014-07 第16屆臺北電影節媒體推薦獎獲獎
▪ 2014-07 第16屆臺北電影節最佳導演獲獎
▪ 2014-06 第68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獲獎
▪ 2014-06 瑞典愛與和平影展最佳導演獲獎
▪ 2011-10 第16屆釜山國際電影節新浪潮獎提名
趙德胤,一隻從緬北名城臘戌,臘戍黑猛龍華文學校飛出雄鷹。1998年來到臺灣讀書,就讀國立臺中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印刷科,隨後進入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他憑畢業作品《白鴿》入選釜山影展、哥本哈根影展、澳大利亞影展、裡昂影展、西班牙短片影展、臺灣國際學生電影金獅獎等,自此獲得注目。
2009年,他成為由侯孝賢主導的第一屆金馬電影學院學員,並在侯孝賢監製下完成劇情短片《華新街記事》;2011年他完成他首部劇情長片《歸來的人》,便一舉入圍釜山影展新潮流競賽單元和鹿特丹影展老虎獎,且同時入選國外二十幾個影展。
2012年第二部電影《窮人。榴槤。麻藥。偷渡客》則獲鹿特丹影展HBF電影基金贊助計劃補助。
這兩部電影預算都只有不到新臺幣一百萬元,且因為難以向緬甸政府申請拍攝許可,因此他都以遊擊方式拍攝,演員則找來親戚朋友擔綱;這兩部電影則於2013年4月19日一起正式在臺北戲院光點臺北上映。
2013年底,趙德胤再次帶領極小規模的臺灣團隊7個人,深入中緬邊境,以10天的時間完成了第三部劇情長《冰毒》,並獲選隔年第64屆柏林影展電影大觀單元,並於愛丁堡國際影展最佳影片獎,於瑞典影展獲得最佳導演獎。
2014年7月,法國拉羅歇爾國際影展特別開設「發現趙德胤」專題單元,放映其三部長片作品及三部短片作品,並邀請其主講大師講座,創下該影展最年輕導演專題紀錄。
同年七月,趙德胤以《冰毒》勇奪臺北電影獎最佳導演獎;同年九月臺灣文化部宣布《冰毒》代表臺灣參加2015年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趙德胤說,他能有今天的成就與緬華社會尊師重教、刻苦上進的傳統分不開。當地華人儘管貧困,卻一直刻苦保存華人文化。過往緬甸軍政府壓抑華人文化,但當地華人菁英會想辦法出錢出力,甚至透過賄賂的方式偷辦華文教育。華人即使再窮,也都會想辦法讓孩子學華文,華文學校幾乎班班爆滿。緬甸軍政府高壓管制時,趙德胤曾經和其他華人同學在清晨兩、三點時到學校讀華文,上課到早上九點開始接受緬文教育,直到緬文課程下午五點結束時,他們留下來繼續上課到晚上九點。情勢緊張時,華文學校還會停課幾個月,大家在斷斷續續中堅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