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落花有意
詩意:相見的機會非常難得,別離時更覺得難分難捨,東風柔弱無力,百花紛紛凋謝。春蠶吐到最後一絲,便是它生命的終結,蠟燭流出一腔熱淚,直到它化成灰,淚也就淚乾了。清晨你對著化妝鏡看自己,生怕如濃雲般的頭髮改變了顏色。夜晚你在月光下吟詩,一定感到寒氣侵襲。此地到蓬山路途並不遙遠,傳信的青鳥會為我殷勤地探問你。
飛鳥傳情
賞析:這首詩抒發了對情人執著的愛情和綿綿的相思之情。以平常的語言道出分別時依依不捨的真實感受,又以晚春百花凋零的景象來襯託離愁。尤其是「春蠶」「蠟炬」形象鮮明的比喻,使這兩句詩成為傳誦古今的愛情詩名句,後來人們又引申出了老師對學生教授知識傾其所知的精神。後面的四句,是想像情人在離別後每日早對鏡晚月下對自己的相思情景,同時也表露出自己對情人的思念。又用青鳥傳信寓意自己對於相會的期望,可謂委婉情深矣。
初夏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