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和親公主在路上就懷孕了,孩子究竟是誰的,公主該怎麼辦

2021-03-05 觀史明鑑

一個漢朝公主,被送到西域去和親。但是在半路上的時候,她突然懷孕了。這可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那麼,這位公主怎麼會懷孕呢?孩子究竟是誰的呢?公主是怎麼處理這件事的呢?

(影視中的漢朝公主)

這位公主究竟是漢朝哪一個皇帝的公主,《大唐西域記》裡並沒有記載。只是說西亞有個波利刺斯國的國王,向漢朝求娶公主。波利刺斯國是一個什麼國家,也不是很清楚。估計應該是西亞波斯的一個小國,否則的話,歷史上應該是有明確記載的。

當然了,也有可能歷史上有記載,不過玄奘沒有搞清楚,記了一個音。

不過,估計也不可能是一個大國。否則的話,漢朝的史料裡不可能不把這件事記下來。而這個公主,肯定也不是皇帝的女兒。

事實上,無論是漢朝還是唐朝,和親的女子都不可能是皇帝的女兒。多半是一名宮女,或者是一個宗室女。皇帝要他去和親,就給她封一個「公主」的名號,然後把她當「公主」嫁出去。

當然了,如果是非常重要的國家,漢朝的皇帝也不敢隨便找個女子當公主,必然是與皇帝密切相關的。比如說,當年匈奴要和漢朝和親,漢元帝就把自己的妃子王昭君嫁給了他。只有這個波利刺斯國比較一般,漢朝才不會很重視,嫁出去以後,才沒有記載下來。

(竭盤陀國遺址)

話說這個公主,在波利刺斯國使臣的護衛下,長途跋涉,來到蔥嶺一代的時候,遇到當地發生動亂。於是使者把公主轉移到一座高峰之上,使臣們派兵在山下日夜守護。

就這樣,經過了三個月的時間,動亂才終於平息下來。使臣把公主迎下山來,準備繼續往前走。可是,讓使臣大吃一驚的是,公主竟然懷孕了。

本來使臣懷疑公主有「姦情」,不過公主的侍女告訴使臣,是因為公主在山上的時候,每天都有一個神人從天上走下來,走進公主的閨房裡。然後公主就迷糊了過去,也就這樣懷了身孕。

雖然說公主並不是有什麼「姦情」,而是神仙留下的種。但這件事畢竟比較尷尬。一個懷了孕的公主,不可能再送到波利刺斯國去了。國王當然不會接受一個懷孕了的新娘。也不可能退貨給漢朝,畢竟漢朝嫁出來的時候,公主還是個黃花閨女,這錯誤,不在漢朝一方。

使臣沒辦法,只好帶著公主就地建國,這也就是竭盤陀國。

後來,公主生了一個兒子。大家都奉這個兒子為國王,稱這個國王是「漢日天種」,意思是上天留下來的種。這個兒子也就成了竭盤陀國的第一代國王。

(玄奘劇照)

玄奘西遊的時候,在竭盤陀國逗留了20多天,回大唐後,把這件事記載了下來。

不過,如果仔細分析,我們會發現,「漢日天種」的這件事,其實是很荒唐的,因為不可能出現這樣的事情。也就是說,這個故事很可能是編造的。

真實的故事應該是,當時波利刺斯國的使臣(肯定也只有使臣,其他人沒這個膽量)在護送漢朝公主回國的途中,與這個公主發生了暗渡陳倉的事情,沒想到公主一下就懷孕了。這樣一來,自然不敢把公主送到波利刺斯國,也不敢把公主送回漢朝,只能就地建國。

不過,要建國,就要能聚集人氣,而且當地人要服從你。如果當地人知道是使臣與公主發生了苟且的事情,肯定不會歸附的。所以,使臣與公主商量,才搞出了這麼一個「漢日天種」的故事。這樣一來,這個孩子就成了「天子」,在當地人心中有了極大的威信。自然就人心歸附,能在當地立足並確保統治地位了。

這一招,其實也不是這位公主和使臣才開始使用,中國古代就多次用過。「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商朝的祖先就是神仙播的種生出來的。周朝的祖先又是姜嫄踩過巨人的腳印而懷孕。他們這樣做,也是為了增加其神秘性與神聖性,讓人們認為商朝和周朝的君王,都是「天子」。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相關焦點

  • 公主和親途中莫名懷孕,御醫臉色驟變,公主的解釋讓人腦洞大開
    在古代,身為公主,有著令人羨慕的地位和待遇,在常人眼裡顯得萬分尊貴。但光鮮亮麗的背後,更是無數的辛酸與無奈。出生在皇宮大院,每天面對的是不是宮女就是太監,和父母親見面的次數都很少,而且婚姻大事不能自己做主。
  • 公主和親途中意外懷孕,就地生子自成一國,如今歸屬中國領土
    在我國歷史上,流傳著不少與外族和親的故事,漢代有王昭君,唐代則有文成公主,她們以自身幸福為母國做出傑出貢獻。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公主,同樣也是為了與外族和親,但是和親途中卻意外懷孕,只好停下行程,就地自建一國。
  • 漢朝有名的和親公主有哪些?她們後來都什麼結局?
    和親是不同政權間的政治聯姻,雙方通過嫁娶公主來保持和睦相處的關係。西漢同匈奴的和親就是早期的典範。漢初,天下剛剛平定,國力衰弱,士卒疲於徵戰,無法再同兇蠻的異族人開戰。於是劉邦採用婁敬建議,以漢朝宗室女嫁給匈奴單于為閼氏,雙方約為兄弟,兩族人民互通貿易。
  • 看《解憂公主》,評和親公主的功載千秋
    功載千秋的和親公主-解憂公主細君公主是絲綢之路上第一個遠嫁西域的公主。細君公主出嫁到烏孫後積極聯繫烏孫上層,加強了漢朝與烏孫的友好往來。作為漢朝與烏孫的第一個友好使者,她使烏孫與漢朝建立了鞏固的軍事聯盟,達到了聯合烏孫,遏制匈奴的目的。然而細君公主畢竟沒有過得了遊牧民族的生活關以及和親公主不可避免地倫理道德關,她在烏孫只生活了5年便鬱鬱寡歡的去世了。細君公主去世後,漢朝又把楚王劉戊的孫女解憂公主嫁給了烏孫王。
  • |和親的那些公主|西漢解憂公主,身在異域,不辱使命
    河西走廊打通後,漢武帝徵調百姓充實酒泉等邊郡,西域諸國紛紛遣使表示歸附,漢朝在西域修建了大量城堡,派兵戍守,加強對西域諸國的控制,當時距離長安近九千裡之外的烏孫國也表示歸附,並請求和親,漢武帝先選了江都王劉建的女兒劉細君出嫁,細君公主雖然接受不了烏孫的習俗,但為漢朝與烏孫打擊匈奴的事業,還是被迫接受了。
  • 百年嫁六位公主,西漢和親:打不贏的仗,化作和親公主的眼淚?
    到這個地方,可以看出,和親政策前期主要是針對匈奴人。但是從細君公主開始,西漢的和親對象開始轉向烏孫。這和國內的政策也有關係。漢武帝繼位,決心徹底解決匈奴人的問題。第五次是公元前105年,漢武帝在位,選擇細君公主聯盟烏孫。這一次和親對象留下了姓名。細君公主也是宗室女,是因為和親才冊封為公主。
  • 未婚女子路上懷孕,生下的孩子叫做漢日天種,這個稱謂是什麼意思
    「大唐西域記」中的西方描述發生了一位漢代公主被派往西域和親。但在半路上,突然她懷孕了。這是件可怕的事。那麼,這位公主怎麼會懷孕呢?是誰的孩子呢?公主是如何處理它的事?當時西亞的波斯國請求與漢朝和親,漢朝不想真正的公主遠嫁,便選了一個宮女代替。誰知道一行人走到蔥嶺(現在叫帕米爾高原)一帶時,突然遇上了匪患。
  • 和親公主
    唐代和親詩創作豐富,描寫了和親場景,體現了當時人們對和親事件的關注,對和親政策的評判,也反映了人們對和親公主命運的深切關懷。和親公主們的命運與大唐國力息息相關,在國力上升期的初唐、盛唐的和親公主們,基本上保持了被尊崇的地位;而中晚唐時期的和親公主們則命運多舛,有的從蕃之俗多次改嫁,有的無奈之餘做了俘虜,有的甚至慘遭殺害含冤而死。
  • 連強漢盛唐都用和親政策,可被認為軟弱的宋朝沒有一個和親的公主
    但是事情進行到後來,事實就告訴我們這種拿錢砸人的做法是不對的,不是誰都要錢的。後邊來了個不要錢的主兒——蒙古族人,一下就把南宋給滅了。但是即便幾次面對少數民族的步步緊逼,幾次被迫抬高歲幣,被迫割地賠款,宋朝都絕不和親。
  • 袁弘張歆藝的定情之作《解憂公主》歷史上貢獻最大的和親公主之一
    《解憂公主》劇照由張歆藝、袁弘主演的電視劇《解憂公主》講述了漢朝和親公主劉解憂與烏孫國兩位皇室兄弟之間的一段刻骨銘心的情感糾葛。歷史上,確有解憂公主其人,是漢朝楚王劉成的孫女,她是在和親公主—劉細君病逝後被漢武帝封為公主嫁給了烏孫王岑陬,這就是後來被成為「烏孫國母」的解憂公主。可惜天有不測風雲,沒過多久岑陬突然暴斃,王位由他的族弟翁歸靡繼承,按照當地習俗解憂又嫁給了翁歸靡。這位烏孫王善解人意,胸懷大志,與解憂公主生下了三兒兩女,以後這些子孫在烏孫、莎車、龜茲等國鬥地位顯要。
  • 和親的公主嫁到匈奴後,為何很少留下子嗣?都因匈奴這一奇葩習俗
    我們都知道,在我國歷史上,去和親的公主並不在少數,尤其是漢朝時,和親公主下嫁匈奴更為頻繁。然而匈奴是一個遊牧民族,性格剽悍,那些錦衣玉食的公主們,到了大草原就意味著她們悲慘命運的開始。在眾多和親的公主中,幾乎沒有探望父母的機會,既然一輩子都要待在匈奴,那麼究竟是為何和親公主下嫁匈奴都沒有子嗣呢?事實上,當時下嫁匈奴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當時公主都很漂亮,所以會受到匈奴王的青睞,所以兩國自然會成為親戚,而親戚又怎麼能打仗呢?當然是要和平相處了。另一個原因是,將來公主的子女會繼承王位,而孩子會因為母親的關係,更不會對漢朝怎麼樣了。
  • 只知漢唐兩朝很強盛,不知漢唐和親公主有多慘,有的被當成豬羊宰
    但是,這兩個朝代都熱衷於和周邊少數民族搞「和親」。漢高祖劉邦是「和親」政策的始作俑者。西漢初年,匈奴南下。漢高祖親率三十萬大軍迎戰,準備以軍事力量對抗的辦法解除北方的邊患。但是,大軍到了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就被匈奴四十萬人馬圍困在白登達七天之久,後以賄賂冒頓閼氏才得以解圍。圍困是解除了,但邊患還在。怎麼辦呢?
  • 是否因為匈奴公主長得醜,身上帶味兒,漢朝皇帝才不迎娶
    在整個漢朝時期,共有十多位公主(或者是被封為「公主」的漢族女子)遠嫁匈奴和親,但是卻沒有一例匈奴公主嫁給漢朝皇帝的情況。這是怎麼回事呢?因為根本就沒有匈奴公主嫁給漢朝皇帝這樣的事情發生。如果有匈奴公主嫁給漢朝皇帝了,漢朝皇帝發現她們長得很醜,聞到了她們身上有特別的味兒,然後覺得上當倒黴了,從此漢朝皇帝再也不娶匈奴公主,這還說得過去。但是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顯然這樣說就沒道理了。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要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理解什麼叫「和親」。
  • 中國史上第一位和親公主,嫁了爺孫兩個人,因想家年紀輕輕便去世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和親的公主劉細君,就這樣作為一個商業與文化間的活生生的人,出現在了那個時代的歷史舞臺上。她為烏孫國帶去了漢朝的典章、禮儀、音樂藝人、百工匠人、生產技術、廣陵風俗和漢代的葬制等等,她還在西域發明了琵琶,讓草原上有了漢朝人建造的房子。
  • 魯元公主號稱漢朝第一公主,也是劉邦和呂雉獨女,她的結局如何?
    魯元公主號稱漢朝第一公主,她是漢高祖劉邦和皇后呂雉的獨女,魯元公主的丈夫是開國功臣張耳之子趙王張敖,兩人育有一子一女,其中女兒張嫣後來被呂后許配給漢惠帝
  • 為何古代公主遠嫁蒙古後,大多沒有孩子?只因一習俗讓人難以接受
    而在歷史早期,我國為了迎合蒙古人這一習俗,同時為了保證疆域安全,不少公主因此還被送到蒙古和親。 我國和蒙古和親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劉邦統一中原,建立西漢後,北邊的匈奴一直在我國邊境挑事。公元前200年那會,劉邦就曾經計劃將自己和呂后的獨女魯元公主送給匈奴冒頓單于和親,後來因蕭何建議,才換了一個宮女當魯元公主替身遠嫁到了西域。
  • 歷史上和親,大多都是「假公主」,為什麼清朝都是真公主?
    歷史上的「假公主」雖說皇帝都是如此,但畢竟是自己的親身女兒,還是不捨得。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一般都是從宗室子弟當中選擇適齡的女子,封為公主,讓她們去和親,這樣的事情很是普遍。在漢高祖的時候,他是第一個利用和親換來和平的帝王。自他以後,公主和親就成了換來邊疆和平的最常用的方式。在唐朝的時候,公主和親達到了高潮。
  • 唐朝強盛無比,為何需要出嫁和親公主,第一位和親公主身世考究
    唐弘化公主,是唐朝嫁出的第一位有公主封號的和親公主。其身世,尤其是與皇室關係如何?史書、墓誌記載不盡相同。《中國歷代和親公主列表》記載:「639年,唐太宗侄女弘化公主(淮陽王李道明的女兒)嫁吐谷渾諾曷缽。
  • 春秋最可憐的公主,被送去他國和親,卻不到三月被夫君過度寵幸而猝
    春秋最可憐的公主,被送去他國和親,卻不到三月被夫君過度寵幸而猝身為21世紀的新人類,我們每次提起古代的那些皇親國戚的時候,心中難免會羨慕。這些皇子公主其實很多時候都跟那時候的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樣,因為在我國的古時候,自己的婚姻是不能自己做主的,他們的婚事都是要由自己的父親來決定,自己的父親說跟誰結婚就跟誰結婚,身為子女一點權力都沒有的。在當時連普通人的家庭都是這樣了,更何況制定憲法的皇室更也要以身作則。
  • 和親公主誰更無奈?徽柔絕望,《東宮》雙殺,《如懿傳》慘不忍睹
    按照道理來說,徽柔並不能算在和親公主這一類裡面,但是因為我覺得比起和親,其實被一個想要「盡孝」的官家當做「禮物」送給自己的母家人,並且是下降給一個庶子當老婆。然後徽柔遇到了難處回家求救,卻被送回婆家,這樣的遭遇比那種送到遙遠的地方,知道沒有希望回來,只管死心的更加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