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能做到的已經做到了|荔枝娛評

2020-08-28 荔枝新聞

(作者鬱風,荔枝新聞特約評論員,時事評論人;本文系荔枝新聞客戶端、荔枝網獨家約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悲壯配樂響起,殘餘的國軍士兵奮力衝向橋頭,不斷有人中彈倒下,鮮血染紅路面……《八佰》在這裡走向尾聲,典型的管虎風格。讓人想起他上一部電影《老炮兒》的結尾:江湖老哥們踉踉蹌蹌地奮力從冰面衝向對岸。不同的是,電影主題從江湖道義上升到了更為宏大的家國情懷,我還能看出管虎試圖反思人性與國民性的野心。遺憾的是,這部分野心並沒有很好地呈現。但拋去這些,《八佰》仍然是一部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在影史上也能留下屬於自己的印記。

  從現場觀眾的反映看,《八佰》是成功的。疫情侵襲下,只允許一半上座的影廳幾乎達到了一半上座率,電影散場,仍然有不少人不願離去,沉浸在電影營造的悲壯氣氛中。這絕對不是一部輕鬆的電影,它是悲壯的,沉重的,壓抑的,但又不至於讓人完全絕望。正如片中謝晉元所說,八百壯士讓民眾看到了希望,它是一顆種子。對瀕臨退市的製作方華誼兄弟來說,《八佰》也是一種希望,對低迷不振的中國電影市場來說,《八佰》亦是一針甦醒劑。

  鏡頭將人們拉回到1937年,淞滬會戰的尾聲。這場耗時三個月、國軍投入70萬兵力,日軍投入20多萬兵力的會戰以國軍的敗退告終。在重武器和戰術上,國軍全面落後於日軍的甲種師團,再加上臨時抽調來的地方雜牌部隊裝備低劣,訓練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失敗已成定局。

  守衛四行倉庫的400多孤軍隸屬於張治中的德械88師,從裝備和士氣來看,這支部隊對得起他們王牌軍的名號。但管虎沒有全部著墨於這支精銳的英勇無畏上,而是重點刻畫了幾個雜牌部隊被打散的逃兵。

  為什麼大部隊敗退了,這400孤軍要堅守四行倉庫?明面上,是掩護大部隊撤退,但更多的,是表現給對面租界的外國人和中國民眾看,以換取國際社會的同情幹涉,鼓舞國人的抗日精神。四行倉庫和當時的公共租界只隔著一條蘇州河,河對岸的抗爭,租界內的外國記者、中國民眾以及飛艇上的國際觀察團看得一清二楚。

精神上的覺醒,是《八佰》最想表達的。無論是倉庫裡鬥志渙散貪生怕死的逃兵,還是租界內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看客,都是在一次次戰鬥,一次次犧牲,一次次無畏中被感化,最終投入到抗日的洪流中。在殘酷的戰爭中士兵會害怕,會恐懼,這是人性的真實寫照,國外戰爭電影遠到《細細的紅線》,近到《敦刻爾克》,對此均有細緻的刻畫,但國內影視作品鮮少涉及到這一層面。在這點上,也得益於所選對象的不同,《八佰》做了一個突破。

而對岸民眾從開始的隔岸觀火、置身事外,甚至抱著看戲打賭心態,到同情到讚揚,到運送物資再到紛紛伸出援助之手,謝晉元希望起到的精神鼓舞作用達到了,從這一層面,八百壯士的堅守是有價值的。

謝晉元清楚,獨守四行倉庫的政治意義和宣傳意義遠大於軍事意義。這也是童子軍冒險送旗、國軍將士冒險升旗,甚至奮不顧身保護旗幟的原因所在。旗幟是精神象徵,是不屈意志的體現。

《八佰》並不算嚴格意義上的歷史片,而是在歷史基礎上進行的想像和藝術加工。這些藝術加工有些合乎情理,有些顯得不合邏輯,有些又顯得突兀贅餘。比如管虎極力想添加進去的京劇元素,用管虎的話說是想藉此凸顯國人的家國情懷和大義傳承,但現代戰場突然出現古代戲劇場面多少有些讓人出戲。而且由於一些片段被刪改,對國民性和人性的反思也沒有特別好的體現。

  但瑕不掩瑜,《八佰》裡有句臺詞:「歷史會記住這個地方,歷史會記住這裡發生的一切。」隨著時間的推移,四行倉庫和謝晉元這些名字逐漸從人們腦海中淡去。但《八佰》用逼真、緊張、肅殺、悲壯的場景和人物的精湛表演讓人們記住了這個地方,做到這一點,《八佰》已經夠了。

相關焦點

  • 《憤怒的小鳥2》:一部萌力十足的合家歡電影|荔枝娛評
    《憤怒的小鳥2》:一部萌力十足的合家歡電影|荔枝娛評文/從易(作者從易,荔枝新聞特約評論員,青年文化評論人;本文系荔枝新聞客戶端、荔枝網獨家約稿,轉載請註明出處。)10年前風靡全球的蠢萌鳥,又回來搞事情啦!
  • 《麥路人》:用力過猛的底層關懷|荔枝娛評
    文/李勤餘   (作者李勤餘,荔枝新聞特約評論員,知名評論員;本文系荔枝新聞客戶端、荔枝網獨家約稿
  • 《八佰》首波觀影感受:不完美,但已做到國產戰爭片的極致
    昨晚《八佰》開啟了第一輪點映,藝綻君看完後發現一位豆瓣網友的評價,覺得很符合我的感受:不是《八佰》電影能做到的最好的樣子,但是是當下華語電影能做到的最好的樣子。電影講的啥應該不用我多介紹了,「四行倉庫八百壯士」的故事現在大家都已經知道了,電影就是想讓大家看到他們的悲壯事跡。結合這部電影戲裡戲外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就更令人感慨了。這次中國電影飽受新冠疫情衝擊,《八佰》作為影院復工後新上映的首部大片,承擔的是救市重任,我們也希望它能夠不負期望。
  • 《八佰》首波觀影感受:不完美,但已做到國產戰爭片的極致
    ,覺得很符合我的感受:不是《八佰》電影能做到的最好的樣子,但是是當下華語電影能做到的最好的樣子。這次中國電影飽受新冠疫情衝擊,《八佰》作為影院復工後新上映的首部大片,承擔的是救市重任,我們也希望它能夠不負期望。
  • 影 評|胡樹彬 我由《八佰》想到的
    關於電影《八佰》與之前的《八百壯士》,根據謝晉元將軍所指揮的四行倉庫堅守戰進行拍攝,關於劇情,很多人已經寫過,我不再重複,只想寫寫由此想到的題外話。還有你說共產黨不抗日,為什麼在全面抗戰期間,共產黨的部隊能從三師六旅十八團(約三萬多人)發展到九十萬人槍?你也知道共產黨處在邊區和敵後,經濟被日偽和國軍重重封鎖,連吃飯都成問題,所有軍用物資基本全靠戰場繳獲,如果共產黨不抗日,部隊能在八年時間擴大三十倍嗎?武器裝備從何而來?
  • 《八佰》超越《戰狼2》,衝擊票房榜第一,做到這些才可以?
    「國人皆如此 倭寇何敢」此句為《八佰》的中心論點截止8月29號 下午14:30《八佰》票房已經破16.52億了,而且才僅僅上映9天,可謂後勁十足。相信一大部分人已經看過《八佰》了,被不畏生死的英雄們感動流淚,
  • 《八佰》精神|千年城廂英雄兒女
    近日上映電影《八佰》一部以淞滬會戰為背景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八佰」是什麼?1937年,上海四行倉庫八百孤軍,以寡迎眾,血戰4天4夜「八佰」,是這群勇士共同的名字老葫蘆「寧願死,不退讓,寧願死,不投降」
  • 梁靜:與《八佰》有關的日子
    兩天前,在《八佰》點映票房破億之後,娛理工作室在上海見到了為電影跑宣傳的出品人、總製片人、管虎的妻子梁靜。梁靜和我們分享了三個關於《八佰》的最重要時刻的視頻記錄。第一條拍攝於丹東,8月14日《八佰》首映禮結束後的劇組聚會上。
  • 《八佰》預售過億,是否能」救市「?
    終於有一部影片能讓離開影院將近半年的觀眾,開始重新回到影院。據燈塔票房預測大比武顯示,各家對《八佰》的票房預估在14億到25億不等。也正是因為《八佰》,影視行業對市場的信心逐漸恢復,《姜子牙》《奪冠》這些重磅影片接連定檔國慶。 其實影片上映前幾天,《八佰》的前景一度不明朗。
  • 全面布局音頻互娛,荔枝FM獲聯享互娛大獎
    為表彰2020年網際網路領域不斷創新、追求卓越的優秀企業,現場重磅公布了「NextWorld2020年度風採獎」獲獎名單,荔枝借海量聲音玩法、互動創新模式獲得年度最具風採「聯享互娛年度APP」獎項。  自2013年創立以來,荔枝作為網際網路音頻平臺的代表,改變了傳統音頻信息被動的輸出與接收的交互模式,增強了主播與聽眾,聽眾與聽眾之間實時的交流和互動,並為人們的休閒娛樂和社交提供了新的模式。
  • 影 評|胡金平 《八佰》,影視復甦下的風口
    伴隨著國家疫情控制,影院的重新放開,《八佰》無疑站上了風口。豆瓣對它的影視評分從最開始的8.3分已經步步下滑到了7.7分,而且隨著電影熱潮逐漸退去,該評分還有進一步的下滑空間。借著這部影片熱度的東風,看完影片的我,總覺得影片給人太多的割裂,倒是它能站上風口的原因。
  • 講真的|誰能想到管虎的《八佰》,變成了一場「快男」專屬回憶錄
    《八佰》上映票房破12億,成為影院開放後票房表現最佳的一部影片。其實,電影有這樣的成績不奇怪,畢竟管虎和梁靜這兩口子打造的作品,不說質量上沒大問題,就說這吼一嗓子半個娛樂圈裡的明星都能趕來助陣的號召力,也是無人能比了。
  • 《八佰》他做到了,他帶動著整部電影,是他偷走了我們的眼淚
    《八佰》這部電影幾天前便可以觀看了,然而全國首映於8月21日,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八佰》是以抗日戰爭為背景,講述的是1937年中在淞滬會戰中「八百壯士」一起堅守四行倉庫一起奮勇殺敵的故事而卻是這樣的一個人,在《八佰》中卻震撼人心。
  • 《八佰》是如何做到爭議越大票房越穩的?
    《八佰》作為疫情後上線的首部真正意義上的商業大片,票房一直在不斷刷新中,僅僅5天時間,票房就突破了13億大關,甚至一度被稱為影視行業的&34;之作。看得出來,無論是影院方還是製片方,都對《八佰》報以很大的期望。
  • 《八佰》救市背後,華誼的「瘋狂」和冒險|專訪王中磊
    在8月14日的首映禮上,他把這400多天稱為「奇幻的旅行」,並希望以後自己和所有電影人都能少一點這樣的「旅行」。幾年前開啟這個項目時,沒人想到《八佰》會遭遇這麼多波折。在外界眼中,華誼兄弟拍電影一向看重情懷,這次拍《八佰》也一樣。「拍《八佰》首先是一件行善積德的事情。」
  • 《八佰》幕後|曹鬱:不止於「戰爭」,更是在拍詩意和人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睿與其他戰爭題材的電影相比,《八佰》不止創新性地刻畫了戰爭中的小人物,其畫面觀感也極富人文色彩。電影共拍攝了8個月,導演管虎認為這部電影是一部精耕細作、工業化生產度很高的作品,《八佰》的畫面非常具有藝術性,給人的第一觀感就是強烈的對比,蘇州河割裂了兩個空間,南岸的租界內歌舞昇平,北岸則是滿目瘡痍,血和土凝結成一片。
  • 一評《八佰》:他們就是在裝瞎
    《八佰》,可惜一直沒有時間,一直都是在網絡上看一些花絮片段和大家的點評。所以,如果你要看電影《八佰》的話,可以繼續閱讀下去。如果你要討論的是關於淞滬會戰和四行倉庫的真實歷史,那麼還是幹點別的事情去吧。多巴胺注意到了網絡上的一些爭論,主要的一點是有人認為《八佰》這部電影過分讚美了國軍,有些不符合事實。不錯,多巴胺承認,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國軍是節節敗退,在淞滬戰場上也是如此。
  • 《八佰》成就國內第6位百億票房先生惹爭議
    《八佰》裡的張譯張譯在《八佰《八佰》「效應」在《八佰》經過過幾番挫折終於是在近期上映之後時間截止到8月25日零時,《八佰》的票房已經突破10億。從那個時候很多人就已經看到了他的演技。在火車上和劇中女主角的一段戲更是感染了很多人。相信看過這部劇的人印象應該很深刻。
  • 點映票房破千萬口碑穩了,我賭這次《八佰》能贏
    要知道,《八佰》的這場限量點映,很大程度上,對準的就是一二線城市的專業影迷,敢這麼上,就是硬碰硬,因為一旦專業影迷口碑垮掉,點映不僅無法推高票房,更可能令影片正式上映時,票房一潰千裡。事實證明:《八佰》夠硬。但,問題還是那個問題:等了一年多,在重振影市的關鍵時刻登場的《八佰》,真的能扛起救市大旗嗎?至少到目前為止,影片首日預售票房,僅為不到200萬。
  • 關於電影《八佰》的個人評價
    昨天看了電影《八佰》,感覺挺不錯的,先說結論:滿分10分,我會評8-8.5分電影評價,符不符合歷史史實、意識形態、演員個人甚至華誼要不要抵制之類的,這其實並不是電影評價的範圍。事實上,絕大多數歷史題材電影都不能做到符合歷史史實。電影影評的關鍵是這部電影想要說明什麼,有什麼意義,演員表演的啥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