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陳素萍 通訊員 鄭夢澤 王軼群
寧波財經學院的「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課堂上,學生正在講臺上侃侃而談,在任課老師李曉蕾的設計講授下,這門原本枯燥的計算機理論課變得生動有趣。
「學生只有熟練掌握基礎知識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程式設計師,但是理論知識枯燥無趣,每次上課學生都聽得直打瞌睡。」李曉蕾看眼裡急在心裡,她連睡覺都在琢磨怎樣才能把課上得生動有趣。
自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有關領導作了題為「建設中國金課」的報告後,「金課」和「水課」成為了高等教育領域的兩個熱詞。
近年來,寧波財經學院在面向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發展的創新性應用型課程建設和在線課程資源建設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該校的「百門金課計劃」自2019年啟動以來,已培育了五大類校級「金課」課程共49門。
「以『翻轉課堂』為主的混合式教學改革是打造『金課』的主要途徑,『翻轉課堂』讓學生通過網際網路使用優質教育資源,不再單純地依賴授課老師,課堂和老師的角色發生了變化。」該校教務處處長李繼芳告訴記者,「在課堂上,老師更多的責任是去理解學生、引導學生運用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自主學習能力、獨立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寧波財經學院規模化實施「翻轉課堂」與混合式教學改革工作,給李曉蕾帶來了新思路:既然理論課枯燥無趣,為什麼不將它與實踐結合起來?被動地灌輸接受程度不高,不如試試讓學生「反客為主」!
於是,李曉蕾成了學生口中「最會挖坑」的老師,一節課下來,學生紛紛直呼「腦袋被掏空」。
在她的課堂上,學生是絕對的「主人」,課堂上老師和學生「教」與「學」界限不再那麼清晰,學生在講臺上侃侃而談,各小組之間相互比較、點評、競爭,積極性主動性有了大幅度提高。學生在課堂上「明目張胆」地用手機,李曉蕾利用APP課堂應用,發布任務,隨堂測試,隨時統計結果,提高研討效率。
李曉蕾的「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案例也獲得了全國基於MOOC的混合式教學優秀案例比賽二等獎、浙江省本科院校「網際網路+教學」優秀案例評選特等獎等一系列獎項。
「學校通過建立課程標準,遵循產出導向理念,突出能力培養,構建了覆蓋教學內容、教學實施、考核評價全過程的課程質量標準。全面進行『翻轉課堂』為主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創建了翻轉課堂示範區,利用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融合,推動網際網路+教學的課堂教學創新。」寧波財經學院教務處處長李繼芳介紹說。
李繼芳補充道,為實施課堂教學改革的課程設立了課程創新專項獎勵經費,啟動了「名師教學團隊建設」,鼓勵教師參與各類教學競賽,加快提升學校教師「網際網路+教學」能力,打造了一批高水平教師領軍的教學創新團隊。
近幾年來,該校每學期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改革的課程平均60餘門,參與教師100餘人,學生受益近5000人;學生學習投入時間增加,課堂參與度和滿意度明顯提升;教師的「翻轉課堂」教學改革獲省級課堂創新項目立項30項。
在今年疫情特殊時期,學校充分運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在前期「翻轉課堂」試點教學改革全面開展的背景下,進一步推進網際網路+教學,確保教學資源最大限度滿足在線教學的需求。
線上開課第一周,利用中國大學慕課、學堂在線、智慧樹、超星爾雅等教學平臺使全校492門課程應開盡開,疫情常態化下教學組織調整後採用混合式教學的班級數達到了777個,佔總教學班的30%,通過課程標準實現了對整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活動、教學評價、技術支持和教學管理的整體再造。
寧波財經學院表示,通過示範區改造和制度設計實現「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學生學習為中心、以學生學習效果為中心」的理念,解決了在線學習中如何使學生為主體的問題。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