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歌聲丨你在愛情中得到鑽石,還是鐵鏽?

2021-01-11 澎湃新聞

最近,關於相愛和背叛、舊愛和新歡的故事,似乎被吃瓜群眾討論得最熱烈。

往國際範兒上走,有黴黴和抖森的「談戀愛始於跳舞」,說不定黴黴的下張專輯就會寫出一首讚美抖森萬年不換的皮鞋和夾克的情歌,畢竟激情和失戀一樣都是創作金曲的靈感源泉。

從近處看,「寶寶不哭」在全民奧運期間都能強行突圍,幾乎佔據了所有的熱搜頭條,好像全中國的老百姓都在為一個明星的離婚鬧劇牽腸掛肚。

所以很多人都在「又一次相信愛情」和「再也不信」的輪迴中打轉。但拋開道德層面不談,愛情本來不就是這樣「蠻不講理」的嗎?可能前一秒他還送你光彩奪目的鑽戒承諾「生死相隨」,但轉眼間,兩人之間仿佛生了鏽的鐘表發條,再也走不出和諧的軌跡。

曾經就有一位傳奇歌者記錄下了這種愛情消逝時的點點滴滴,寫成了一首傳唱了數十年的金曲——《Diamonds and Rust》(《鑽石與鐵鏽》)。

《Diamonds and Rust》專輯封面

相信很多熟悉民謠搖滾音樂史的聽眾對於這首歌並不陌生,它是民謠皇后瓊·貝茲(Joan Baez)在1975年發行的同名專輯中的主打曲。

但它之所以被傳唱數十年經久不衰,不僅僅是因為它優美的曲調和精緻的歌詞,也是因為這首歌記錄了瓊·貝茲和另一位樂壇傳奇鮑勃·迪倫(Bob Dylan)一段無疾而終的愛情。

瓊·貝茲1941年出生於紐約,她天生擁有一副夜鶯一樣清亮的好嗓音,初聽樸實無華,但又極其悅耳婉轉。1959年,紐波特城舉辦了第一屆民歌音樂節,她首次登臺就一舉成名,隨後一直積極投身於各種人權運動和反戰活動,用音樂傳達反抗的呼聲。

Joan Baez (左)和Bob Dylan。

而這時,作為美國反主流文化大本營的格林威治村自然也聚集了大批擁有反叛之心的藝術家,在貝茲已經成為民謠皇后之時,鮑勃·迪倫還是這個村落裡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只能抬頭仰望著自己傾慕的女王。

不過有才華的人終究不會被人群淹沒。當時才20出頭的迪倫憑著他與眾不同的吉他演奏技巧和極具辨識度的演唱方式逐漸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Bob Dylan

1962年,他就已經寫出了傳唱至今的反戰名曲《Blowing in the Wind》。到1963年,迪倫雖然沒有大紅大紫,但也受到了業內人士的認可,聲名很快傳到了貝茲那裡。

聽完迪倫的作品後,貝茲被打動了,不久之後就邀請他參加了自己的巡演。但當時民謠天后的歌迷們可不買這種毛頭小子的帳,所以在迪倫上場時噓聲四起。結果這次演出的轟動效應遠超預期,也為迪倫的事業帶來了爆炸式的影響。

那時的貝茲和迪倫就像是彼此的靈魂伴侶。

貝茲曾經不止一次在採訪中談到:迪倫的歌是她很重要的靈感來源。跟迪倫在一起演出,讓她有種「觸電」的感覺。當時所有的巡演照片中,你都可以看到貝茲對迪倫投射的柔和傾慕的眼光。

兩人風格相近,立場相近,彼此成就,在一次次的聯合巡演中唱著「政治民謠」,逐漸成為了這個領域標杆式的人物。

年輕時的Joan Baez

年輕時的Bob Dylan

不過這個蜜月期非常短暫,電影《我不在那兒》裡導演託德·海恩斯甚至找來了六位不同的演員來表現不同的時代裡迪倫的創作和生活狀態,從這裡也可以看出,迪倫桀驁反叛的性格註定了他不會永遠被束縛在一種風格裡。

在他和貝茲的政治民謠搞得熱火朝天的時候,他突然就對這種創作產生了厭倦。1965年,被人奉為「民主鬥士」的民謠歌手迪倫,開始不顧一切地投身搖滾樂的狂潮中。

而他和貝茲的關係,也隨著創作理念的分歧開始出現裂痕。而讓貝茲徹底心寒的是,在迪倫之後的歐洲巡演上,曾經答應讓貝茲給自己助陣,結果直到演出結束,他都沒有讓貝茲上場。

但相比起迪倫的無所謂,貝茲對他的懷戀卻依然明顯。她後期又錄製了很多首迪倫的歌,甚至有錄製一整張迪倫歌曲作為專輯的打算。

Joan Baez、Bob Dylan搞怪合照

1975年,這首《Diamonds and rust》橫空出世。歌中寫「十年前我送給你一些袖扣,你送給了我一些東西」、「十年之後你成為了一個傳奇,那個最初的流浪者,你漂泊入我的臂彎。而你的停留,如海上的短暫迷航」……

誰都知道十年前的1960年代,正是他們最熱烈的時期,也清楚她所指的這些都是迪倫和她的故事。

但剛開始,貝茲並不承認這首歌是寫給迪倫的,而謊稱是寫給自己的前夫David Harris的。迪倫曾經明知故問地問她這首歌到底是寫給誰的,貝茲打趣地說「當然是寫給我前夫的,我寫這首歌的時候他正在蹲監獄呢!」

但在很久之後的一次訪談中,貝茲還是如實敘述了寫這首歌時的場景:1975年的一天,她正在紙上寫寫畫畫,突然,時隔很久又接到了迪倫打來的電話。但迪倫並不是為了問候,而是拿起電話就興致勃勃地給她念完了一整首剛剛在這個中西部的電話亭裡寫完的歌詞。

《Blood on the Tracks》專輯封面

這首名為《Lily, Rosemary and the Jack of Hearts》的歌后來就收錄在了當年迪倫發行的重磅專輯《Blood on the Tracks》中。但貝茲或許還在幻想著舊情人打電話過來是要再敘衷腸,誰知道迪倫沉浸在創作的興奮狀態中自說自話,完全沒有體會到貝茲複雜的心情。

所以這才有了《Diamonds and Rust》開頭的那幾句:「該死的,你真是陰魂不散,在這月圓夜裡又打電話來了……我問你在哪兒?你說你在一個中西部的電話亭裡」。

在這段戀情中,我們並不能從蛛絲馬跡中準確地找出誰背叛了誰,誰離開了誰,或許只是兩人的性格和理念無法再維繫感情罷了。雖然勢均力敵,但仍會在激情冷卻之後各自分散。

Joan Baez

Bob Dylan

在他們分開後的1965年,迪倫就和另一個女人結婚了,但他的每一段婚姻也並不長久。後來,貝茲還成為了蘋果教父賈伯斯的前女友,當然這又是另一個短暫的傳奇故事了。

每首金曲在後世都會迎來無數心癢的翻唱者,這首歌當然也不例外。它開始被中國樂迷熟悉,大概有臺灣著名女歌手齊豫的一點功勞。

1978年,齊豫正是憑藉著這曲《Diamonds and Rust》獲得了臺灣第一屆民謠歌賽冠軍,才正式開始了歌手生涯。後來這首歌又收錄在她首張英文專輯《Stories》裡。齊豫清亮高亢的嗓音基本還原了貝茲的唱法,但仍然算不上創造性的翻唱。

Blackmore’s Night樂隊

在忠實和創新的平衡中做得比較好的翻唱,大概要數復古民謠樂隊Blackmore’s Night了。Blackmore高超的吉他技巧保證了這個翻唱版本中加入了大量個人風格的演繹。在細密的民謠吉他和弦之外,加入了電吉他即興Solo的片段,再配上他妻子Candice Night凱爾特式的優雅唱腔,整個故事的意境穿越回了中世紀的夜晚,一個孤獨的女人在月夜下傾訴著無疾而終的愛情。

但也有人認為,Candice的聲音過於甜美,淡化了原曲對愛情逝去時的無奈感。

Judas Priest樂隊

此外也有一些更顛覆的版本,比如英國老牌金屬樂隊Judas Priest,在主唱Rob Halford的改編下,這首柔情似水的民謠被改造成了一首「速度與激情」並重的標準金屬曲。不過這種私人化的歌少了故事主人的演繹,你總會覺得缺少點什麼。

後來,貝茲對這段戀情早已釋懷,會很調皮地把末尾那句「如果你給我帶來鑽石和鐵鏽,我早已為此付出了代價」改唱成「如果你給我帶來鑽石和鐵鏽,我當然會拿走鑽石!」

只有真正放下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才會在多年後如此雲淡風輕,那些如鑽石般珍貴的回憶,都被留在了身後,只留聽眾暗自唏噓。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夜半歌聲》插曲漫談
    「夜半歌聲」是主角為撫慰痛苦的愛情所唱的,其它兩首是戲中戲裡的歌曲。 也表達了如張國榮所說的, 「<夜半歌聲>的主題,便是說最偉大和最升華的愛情,便是愛情本身,而不是靠外表的。」95版的<夜半歌聲>還有另一層意味,這也可能是<夜半歌聲>屢屢被重拍的原因,藝術家拍關於藝術家的電影時,多少都會有君子自況的味道,張國榮曾說過,「我希望觀眾看時能有痛的感覺,看一個最初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自信卻又天才橫溢的人,如何演變成後來那個把自己藏在閣樓中的人 ,他不敢見人,就連一段珍貴的愛情也不敢面對。」這段話仿佛也透露出張國榮多年藝海浮沉中承受著不安折磨的靈魂的一個側面。
  • 夜半歌聲
    除了劇本好、優秀的電影表演藝術家的演技精湛之外,大量海外歸來的詞曲作家也投入到電影音樂的創作中,為電影增色。有一部電影,它雖沒有明星演員陣容,但卻靠感人的劇情贏得了市場的認可。這部電影就是由馬徐維邦執導,於1937年上映的《夜半歌聲》。該片更是邀請到了當時著名的作曲家冼星海和詞作家田漢為其配樂並創作電影同名主題曲《夜半歌聲》。
  • 【佳片推薦】夜半歌聲 夜半歌聲 (1995)
    與該權貴公子的訂婚夜宴上,杜雲嫣裝病離席私會宋丹平,權貴公子發現後妒火中燒,派人毒打過宋丹平後放火焚燒了劇院,杜雲嫣自此成為外人眼中的瘋婦,而已成廢墟的劇院因為每逢月圓之夜會傳來虛無縹渺的歌聲,被傳是宋丹平的鬼魂作祟。  十年後,某個小劇團暫住進被傳有鬼的劇院,青年演員韋青(黃磊)遇到如幽靈的宋丹平,愛情悲歌隨即再次上演。
  • 《夜半歌聲:4K數碼修復版》影評:用盡一生也願意去等
    雖然《夜半歌聲》靈感是來自法國作家卡斯頓·勒胡在1910年所撰著的小說《歌劇魅影》,但在經過時空背景的切換與社會傳統價值觀的代入,電影確實以音樂劇充滿詭譎感的故事氛圍為基礎,在看似過往死者鬼魂盤踞在戲院中的恐怖片之下,把焦點從原本魅影令人同情的扭曲愛情觀,轉換成《夜半歌聲》相戀男女無法成全彼此的悲劇,並透過戲院十年前繁華鼎盛與歷經大火後,如今荒廢破敗景象之間的對比
  • 連張國榮都翻拍過的電影 | 中國恐怖片先河《夜半歌聲》
    1995年7月22日,著名導演于仁泰翻拍的一部來自1937年的老片子《夜半歌聲》在中國香港上映,其主要演員有張國榮、吳倩蓮和黃磊等人。▲張國榮版《夜半歌聲》一直到現在,都還是有很多張國榮的粉絲對此感到十分疑惑——「哥哥,為什麼要翻拍一部恐怖片?」。
  • 中國電影鑑賞|《夜半歌聲》
    《夜半歌聲》的編導者馬徐維邦是中國電影史上一位極富個人創作風格的導演。《夜半歌聲》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夜半歌聲》表現的是民國初年青年革命者與封建勢力充滿血和淚的鬥爭,以及與之緊緊交織在一起的生死不渝的愛情故事。雖然類似題材的影片並不在少數,但《夜半歌聲》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藝術性,以及導演特有的恐怖風格而在中國電影史上佔有特殊地位。
  • 鑽石與鐵鏽:鮑勃·迪倫的最酷MV與瓊·貝茲的不朽民謠
    、「民謠皇帝」Bob Dylan與「民謠女皇」Joan Baez合唱《Blowing in the Wind》我雖然是個嚴謹而有度的人,可我們真能融為一體。聽眾總是為我們之間『神話』般的合作而傾倒,我們的音樂素材也總是新鮮而獨特的!」1975年兩人重逢,鮑勃打了一個電話給瓊。那夜之後,瓊寫了她最著名的歌曲《鑽石與鐵鏽》(Diamonds and Rust)。歌詞冗長,意象繁複,她唱得百轉千回,愛恨交織。
  • 張國榮的電影生命《夜半歌聲》(1)
    午夜,靜坐,看《夜半歌聲》。最早的《夜半歌聲》也曾經看過,當時年紀小,只覺恐怖異常。上中學時在電視裡看到第二版《夜半歌聲》,沉悶,做作,讓我無法堅持到結尾。待到張國榮出演第三版《夜半歌聲》的消息傳來,已經是1995年,那正是我和妹妹集中關注這個人的開始,我們兩個迫不及待地借了錄像帶來看。電影美則美矣,但畫面是拉長的,每個人包括張國榮在內都長了一張馬臉,怎麼調也調不過來。買了影碟,是盜版,又是長臉。
  • 聊聊老電影,1937年的《夜半歌聲》
    今天來聊一聊老電影,1937 年的《夜班歌聲》,由馬徐維邦編導,金山(飾演宋丹平)、胡萍(飾演李曉霞)和施超(飾演孫小鷗)等人主演的愛情恐怖電影。宋丹平的影子馬徐維邦編導的《夜半歌聲》是我看過的第一部黑白電影,我只能說看習慣彩色電影的我一時間轉去看黑白電影,那是一種很奇妙的視覺體驗,再加上黑白電影的拍攝時間距離現在已經過去了很久,像《夜半歌聲》到現在都已經 83 年了,我一時間很難分辨出電影究竟那段是白天,那段是黑夜,若不是有一兩處鏡頭曝光明顯,我都要懷疑馬徐維邦專挑晚上拍攝。
  • 聊聊老電影,1937年的《夜半歌聲》
    今天來聊一聊老電影,1937 年的《夜班歌聲》,由馬徐維邦編導,金山(飾演宋丹平)、胡萍(飾演李曉霞)和施超(飾演孫小鷗)等人主演的愛情恐怖電影。馬徐維邦編導的《夜半歌聲》是我看過的第一部黑白電影,我只能說看習慣彩色電影的我一時間轉去看黑白電影,那是一種很奇妙的視覺體驗,再加上黑白電影的拍攝時間距離現在已經過去了很久,像《夜半歌聲》到現在都已經 83 年了,我一時間很難分辨出電影究竟那段是白天,那段是黑夜,若不是有一兩處鏡頭曝光明顯,我都要懷疑馬徐維邦專挑晚上拍攝。
  • 【英語美文】寫給鮑勃·迪倫《鑽石與鐵鏽》:致無疾而終的愛情
    「 鑽石與鐵鏽 」>我的詩糟透了,你說「你在哪打的電話?」「在中西部的一個電話亭」十年前我送你一些袖扣你送我一些東西我們都知道回憶帶來什麼帶來鑽石和鏽Well, you burst on the scene were already a legendThe unwatched phenomenonthe original vagabond you strayed into my
  • 《魔宮魅影》戲中戲致敬驚悚經典《夜半歌聲》
    區別上一部,《魔宮魅影》採用「戲中戲」的故事架構,在製作上強勢升級。楊祐寧飾演的男主角顧維邦,原形正是拍攝《夜半歌聲》的中國驚悚片鼻祖馬徐維邦導演。影片以此向馬徐維邦及《夜半歌聲》致敬。
  • 張國榮看好古天樂,親薦他拍《夜半歌聲》,稱他是劉德華郭富城的...
    當年影迷都希望哥哥離世只是愚人節其中一個開的玩笑,可惜現實中一代巨星就此隕落。 而由哥哥主演的電影《夜半歌聲》今年也將作全新4K修復,讓影迷再睹他的風採,提起這部戲,原來當年古天樂是本來是有份演出這部電影,哥哥更早在26年前已經看好古仔。
  • 聊聊老電影,1995年的《夜半歌聲》
    今天來聊一聊電影《夜半歌聲》,翻拍自1937年的同名電影
  • 《鑽石與鐵鏽》:民謠女王瓊·貝茲的回憶錄無論年齡多大
    在瓊·貝茲看來,她的才華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她廣受認可的聲音,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這讓她在前進的道路上更加堅定。    在《鑽石與鐵鏽》,瓊·貝茲承認她也是普通女孩,她會因為到來的表演而緊張和發燒,她也會一邊唱歌一邊給自己打氣,告訴自己「我沒事」。  歲月的磨礪和生活中的每一個選擇、每一步,都讓她一步一步走向無數的可能。堅定的心,讓她一步一步向著自己的方向前進,永不迷失。
  • 破億點擊歌手蔡佩軒翻唱「夜半歌聲」
    張國榮生前唯一監製的電影《夜半歌聲》即將重返大銀幕,他為電影創作的同名歌曲夜半歌聲曾吸引華晨宇、鄭棋元、徐均朔、徐潔兒等多位歌手翻唱致敬。蔡佩軒翻唱〈夜半歌聲〉致敬張國榮蔡佩軒第一次聽到《夜半歌聲》時,覺得充滿韻味,雖然是首時間距離我很久的歌,但詞和曲及唱法,給我一種浪漫又帶著淡淡悲傷的感受,張國榮以一種吟唱的方式,
  • 張國榮《夜半歌聲》曝4K修復版預告 6.5在臺重映
    張國榮《夜半歌聲》曝4K修復版預告 6.5在臺重映 時間:2020.05.2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Esther
  • 張國榮舊作《夜半歌聲》《白髮魔女》將香港重映
    《夜半歌聲》《白髮魔女傳》網易娛樂3月26日報導   3月26日,據香港媒體報導,為紀念張國榮逝世17周年,東方影業特別將兩套張國榮主演、于仁泰執導的電影《白髮魔女傳》及《夜半歌聲》作全新4K修復,並安排在香港大銀幕再次上映。
  • 2019最能安慰人的歌曲《夜半歌聲》
    回顧2019年,你是否經歷了太多的震蕩?疾病、軟弱、挫敗、迷茫、傷心、刺痛、懼怕、憂愁?被拒絕、被誤解、被毀謗、被中傷?經濟拮据、被人輕看?被趕來趕去、家無定所、像迷失的羊?甚至是眾叛親離、被最愛的人深深傷害?這中間你有多少不解、絕望?在黑暗中看不到一點亮光?這時的你,哪怕有些許安慰,也能讓你安靜等候天亮。
  • 經典恐怖片《夜半歌聲》賞析:感人肺腑的人「鬼」之戀!
    1937年,中國影壇誕生了一部經典恐怖片,這就是《夜半歌聲》。該片由馬徐維邦執導。這個名字是不是有點「怪」?人們都不知道是誰在唱歌,但歌聲很美妙,大家也就不覺得可怕了。從此這家劇院每到半夜就會響起歌聲,大家都把這個現象稱作為「夜半歌聲」!而李曉霞以為心上人宋丹萍已死,她受不了這個刺激,精神失常了,真是太可憐了!過了十年後,有一家劇團來到這家劇院演出。有個青年演員叫孫小鷗,他無意中發現了藏在劇院頂樓上的宋丹萍。宋丹萍向孫小鷗講述了自己不幸的遭遇,還給孫小鷗看了他被燒毀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