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西雅娜
問個問題:
從小到大,吃過這麼多西模和扣肉,喝過這麼多喜酒,有多少人知道壯族結婚的禮儀流程?
如登記,過小禮,接親,發嫁,做媒的禮儀?
對於這個問題,阿西雅娜只能在這大方認輸,每逢大喜節日,只知道狂吃狂吃,眼裡只有扣肉,雖然也見過不少,但真不知道,也沒仔細關注過哪一套繁瑣的禮儀流程。如果你能說出答案,真的是太厲害了,非同一般人,實在令人佩服。
相信現在很多年輕人,包括像我媽那一輩人,知道的人,也很少。為了找到問題的答案,特意花了一個小時請教丫巴,結果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這個結婚禮儀,實在細節太多太講究了。丫巴回答問題時,思考再三,還特意慎重反覆審核地查看,是否有漏。
傳統的結婚方式,包括媒人介紹,如果兩人談下來覺得情投意合,就開始選個好日子登記結婚,再去算命看日子,過小禮,過大禮,發嫁接親,結婚第一年過年,還要給女方家送禮等。具體細節,下面請跟我一起探討。
媒人牽線
奶奶那一輩,基本上都是包辦婚姻,都是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很小,才幾歲的時候,就拿生辰八字讓媒婆牽線,找到合適的人家,到了18歲左右,舉行婚禮。
現在除了自由戀愛,好多大齡未婚青年,男多女少,還是流行找媒人介紹。一般是互問男女雙方電話,讓他們先在電話網上聊,如果聊下來覺得合適,再考慮下一步男婚女嫁。
以前媒人介紹成功,到過年的時候會給媒人送禮:
2個粽子,2包麵條,2斤五花肉,20塊錢。
現在社會風氣變了,很多做媒的人,感覺就像在做生意,介紹一對新人,現在動輒是5000至上萬的介紹費。這個金錢誘惑,促使在介紹相親雙方的時候,存在刻意隱瞞對方缺點,放大優點的行為。只要你們結婚,有錢拿就行,至於以後怎樣,就不關媒婆的事了。
登記禮儀
兩人情投意合,決定談婚論嫁,就會選個好日子去登記結婚。登記回來的當天,男方家一般要宴請自家兄弟家族,一起吃飯,先熱鬧慶祝一番。
男方要送給女方以下禮品:
醃雞2-6隻
麵條20包
煙2條,本地雙喜酒2瓶
瓜子糖瓜各6斤
五花肉10斤
過小禮
兩人登記結婚後,男方家人開始去找算命先生看日子,過小禮,並確定大婚日子。
過小禮男方要送給女方以下禮品
醃雞2隻
麵條60包
煙2條 雙喜酒2瓶
本地大眾餅20或60個
五花肉 10斤
糖果瓜子,金銀餅 各2斤
米 20斤 白米酒 10斤
大婚接親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最重要的大婚日子,宴請親朋好友的時刻到了。
男女雙方,會宴請所有的親戚朋友來慶祝,熱熱鬧鬧幾十桌,一起見證神聖的時刻。
男方接親需要準備:
1隻100斤大肥豬
100斤米
100斤白酒
糖果瓜子餅乾煙6條
6-10隻醃雞
本地大眾餅60個
彩禮38000元 {注意:是此時的價格}
20斤糯米
麵條60包
3.6尺紅布
7星硬幣 7粒 用於 放紅布,過橋,上堂、落堂
新郎接新娘離家時,分別用的硬幣20-21粒,米2斤,混合好。
本地習俗,新娘新婚當日,過了12點鐘舉行發嫁儀式。離開娘家時,會把新娘帶來的硬幣和米,背對家門,抓兩把往後拋,希望自己出嫁,給娘家人也帶來好運。撒好米錢後,由哥哥或姐姐背出家門,門口提前有道士提前鋪了蓆子,擺好7星形狀的硬幣,新娘再走過去,這叫過橋,然後再坐上婚車,女方親朋好友,再把女方陪嫁的東西送上車,一起去男方家。新娘出嫁的這個過程,也叫落堂。
新娘到了男方家,門口也提前有道士提前鋪了蓆子,擺好7星形狀的硬幣,新娘再走過去,繼續過橋,再進門。這個過程,叫上堂。
以前新娘進了婆家門,男方家在客廳提前準備了一個桌子,上面擺放了2碗糯米飯,一碟豬肝,還有一些菜。桌子一邊坐著2個嬸妹,另一邊則是由新娘和伴娘坐。等新娘入座後,就由男方的一個嬸妹餵她吃2口糯米飯,2口豬肝。等完成這個儀式,這個桌子的四個人,一人得一個紅包,然後再送新娘入新房。
這個儀式應該有這個意思:吃了婆家的飯,就是婆家的人了,以後要死心塌地跟著男方一起努力建設更好的家庭。
現在時代在進步,對進門吃糯米飯這個環節,大家覺得太繁瑣了,就簡化的流程:新娘進男方家門,進廳先喝一杯茶,然後直接就送進新房了。
把新娘送進新房,新娘就和陪嫁姐妹團,在房間裡坐著,招呼男方家親朋好友的來訪。然後男方家就開始給女方陪嫁的娘家親友團,準備婚宴大餐,晚上還安排了壯歌婚宴對唱的男男女女一幫人,在家裡的客廳,房間,新娘婚房外,一直熱鬧對唱到天亮。
第二天吃過午飯,男方再把新娘和浩浩蕩蕩陪嫁的親友團,送回家,還一人發一個小紅包。當然,這個時候,男方還會安排2個嬸嬸跟去新娘家,等在新娘家吃過飯再把新娘接回來。
按傳統,新娘新婚去夫家住了3天,需要再回一趟娘家,這個過程叫回門。
不過現在,很多人不講究了,3天回不回門,也不那麼重要了。
過年禮儀
新婚第一年,男方還要給女方準備以下禮品:
大粽子20隻,一隻3斤,一隻粽子裡面的有用胡椒粉,米酒,鹽攪拌均勻的半斤肉餡,肉餡上下還包裹著厚厚一層去皮的綠豆。還有豬肉20斤,麵條20包,芝麻餅60-80個。
記得以前只要是給新娘家過年送粽子,包粽子工程量龐大,男方家都會發動一群擅長包粽子的丫巴嬸妹,包上大半天,煮一整個晚上。因為送禮,3斤的大粽子,肉和餡的分量要足,還要包的好看,真不是一般人能勝任的。
整個流程都走完,結婚的禮儀,才算真的結束。娶個媳婦,壯語歐饢袋,對於男女雙方,尤其對男方,還真是不容易。這麼講究,這麼隆重,這麼龐大,不得不對家鄉傳統文化感受由衷的自豪和讚嘆。突然覺得,身為一個壯族勒鞘,如此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