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我們讀書
「文化知日第一人」李長聲帶來最新專欄文章合集《晝行燈閒話》。11月1日晚21:30藝術人文頻道《今晚我們讀書》請來旅日作家李長聲,與主持人李蕾一起來說說日本文化的「多樣性」,談談日本文人那些事兒。
李長聲《晝行燈閒話》
《晝行燈閒話》是「文化知日第一人」李長聲近兩年來的專欄文章合集,以微醺之筆,將日本文化、文人、文字信手拈來,趣談開去。睡榻榻米、賞枯山水、逛二手書店、品吟釀酒,說說日本古今「多樣性」;也談夏目漱石、川端康成、村上春樹、東野圭吾,文人的那些事兒……所涉主題豐富多樣,見解精深真灼,堪稱日本文化萬華鏡。
行燈是一種菜籽油燈,日本詞,但其實行燈卻是很早之前由中國傳入。木框用紙糊上,在裡面點上油燈,放於榻榻米上或者掛起。如今到日本旅遊,許多旅館為了有這種古樸的情趣,也會點上這種燈,只是把油燈換成電燈。當然白天打燈是沒有意義的,但是李長聲想就是在白天也會碰到一些陰暗的地方,沒準也需要燈,所以就有了這本《晝行燈閒話》。
中國對日本飲食形式的影響
一個民族的飲食習慣是很難改變的。與中國在歷史上長時間的交往,仍改變不了日本人喜食生魚片的習慣,島國四面八方都是海,海裡魚有汛,初夏鰹魚冬鰤魚,撈來什麼吃什麼。但日本人的飲食形式卻大受中國的影響,沿襲至今。
李長聲介紹中國成語中 「舉案齊眉」中的「案」,正是日本現在還在用著的 「膳」,有的像個託盤,也有的像帶腿的小桌子。而吃飯是共食還是分食,中國人用餐習慣的改變也影響著日本的餐桌。在我們唐朝時期,貴族吃飯是圍桌而坐,一人一份用膳。日本在武士掌權時期,為了明確體現上下級,也倡導分食。而到了日本江戶時代,中國的飲食文化又變成提倡大家圍桌共食,這也直接影響了日本尋常人家。如今分食還是出現在餐館裡,在家裡,日本人還都是一家子圍著桌子一起吃飯。
京都寺廟園林
李長聲在書中說到一個城市的建設,想要超過東京可能並不難,但是想要趕上京都就不容易了。李長聲最喜歡京都的東西是它的寺廟,中國有一句話「南朝四百八十寺」,但是在日本京都,可以公開參觀的寺廟達1000多家。而在寺廟裡,他最喜歡的當屬後院的園林,這裡也是最有禪味的地方。
流弊多端的少女弊
中原淳一作品
日本作品有許多描寫少女,用現在網絡用語就是「蘿莉控」。李長聲認為這就是日本的卡哇伊文化,也就是少女文化。在少女文化開創時期,中原淳一的插畫大受歡迎,大作家川端康成寫的也是少女小說,他作品裡的女性人物一般都不超過16歲。1980年代經濟大發展,再度興起少女文化熱,以至於今,越來越豐富多彩。自宮崎駿的動畫片《風之谷》,少女與武器相結合的美少女戰士風行。觀眾萌的不再是道德化弱者,而是戰鬥的美少女。李長聲在書中寫到歷經百年,少女文化給日本人養成少女癖,流弊多端。
女孩子取名不再用「子」
在中國,名字或多或少的帶著時代的痕跡,讀出文化的更迭。李長聲介紹在日本也是一樣。書中有一篇文章叫做《女孩叫啥名》講的就是日本人取名的變化。在過去大家喜歡用在名字後加上「子」,在過去這是貴族用的,到了明治時代,大家開始自由效仿。但是最近幾年,日本人開始覺得「子」這個字太陳舊了,同理,男孩子的名字中太郎、二郎都很少再用,取而代之的是更貼近時代的名字。
2013年出生的日本女孩叫得最多的是「結菜」, 「結」的意思是聯結、繫結,據說反映了2011年發生東日本大地震以後人們更加珍視人與人的關係,當然也含有女性人生最基本的願望——結良緣。「菜」是油菜花,自古為日本人鍾愛。「結菜」的意思是希望孩子像菜花一樣可愛,能聯結人與人。
頭頭皆是道
日本文化裡,頭頭皆是道,如:劍道,茶道,花道等等。李長聲介紹日本人說的「道」基本就是一精神,一種思想內容,產生於明治之後日本人要自立於民族之林的背景下。那時日本人凡事都提倡精神,加上「道」,就讓事件本身變得更有儀式性,增加很多的規矩,以此修養參與者的精神。
自古好酒
作家尤其好酒,李長聲在書中還將幾位大作家對酒的喜好逐個做了對比。
武田泰淳(1912年2月12日-1976年9月5日)
例如武田泰淳,據說寫作要借著酒勁兒,不然,不好意思寫。西村賢太的小說《苦役列車》描寫一個年輕人初中畢業後離開家,在港口打工,沒有朋友,沒有目標,唯有喝廉價酒自慰,這是小說家本人的人生寫照。喝酒講規矩的是三島由紀夫。他去喝酒總是要整裝前往,而且絕不喝醉,半夜十二點回家執筆。三島是自愛型作家,而太宰治屬於無賴派,自暴自棄,三島從生理上厭惡太宰,公開說太宰的壞話,說了二十來年。太宰治是文與人合一,那樣生活也就那樣寫,借文學來否定生活。這跟當今作家不一樣,譬如村上春樹,文與人完全是兩碼事。村上的人物幾乎從不喝日本酒,進屋就打開冰箱拿啤酒喝。
——李長聲《晝行燈閒話》
太宰治(1909年6月19日-1948年6月13日)
推理小說盛行
當今文壇,有兩位小說家出書必暢銷:大體上屬於純文學的村上春樹和純粹是娛樂文學的東野圭吾。東野圭吾的單品銷量可能比不過村上,但是比村上多產。
李長聲介紹日本人推理小說文化的形成由來已久。在日本鼓勵青年人雄飛海外的時代,有一本雜誌叫《新青年》,這本雜誌創辦一年以後就變成了專門發表推理小說的地方。那時候日本大作家如谷崎潤一郎、芥川龍之介也都寫推理小說,所以日本人形成了讀推理小說的傳統,如今日本電視上幾乎每天都有推理電視劇,這也是日本推理文化比中國要發達的原因。
(以上文字根據節目內容以及嘉賓談話整理)
關注星文化 請掃描二維碼
走近經典 藝術人文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