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夜天子》看男頻IP改編,何以打破囹圄從大劇之中突圍?|專訪

2021-02-11 骨朵網絡影視


16億播放量、7.6分豆瓣評分的《夜天子》,將於下周暫時告一段落,跟觀眾暫時揮別。它在豆瓣上的熱評第二是,「這部劇7.6分,還是有點低了。」

《夜天子》於8月14日上線播出,當時已經有不少熱門劇集提前搶灘,《夜天子》總製片人、東侖傳媒CEO董端端回憶,開播當天他和平臺方在一起,他還很焦慮,一直詢問對方播出情況怎麼樣。


以往多出品現實題材的傳統電視劇,《夜天子》是東侖傳媒出品的第一部網劇。儘管知曉網際網路用戶「眼尖審美毒」,秉持著踏實做劇理念的董端端和東侖傳媒,第一次觸網,顯得有些「青澀」。

事實上,《夜天子》在播出期間,在網際網路上形成的輿論狀態,遠遠少於同期的影視劇,在骨朵的各類網劇觀察性文章的評論區裡,更是有不少「自來水」用戶發出疑問,「為什麼沒有《夜天子》?《夜天子》很好看的啊。」

甚至連定檔播出都是臨時決定的。在播出前4天,平臺方找到董端端,建議他在該時間段播出,應該能有不錯的效果。彼時恰逢《扶搖》下線,視頻網站也需要好劇填檔,於是在當時外界並沒有過多期望的形勢下,這部「大男主戲」接棒而上。

在整個播出過程中,《夜天子》面臨的不僅是《沙海》《延禧攻略》《香蜜沉沉燼如霜》的熱度在先,《天盛長歌》的同期上線,還有即將到來的《如懿傳》《鬥破蒼穹》的後續發力。在眾多大製作的劇集夾擊中,但小體量的《夜天子》還能吸引觀眾目光並贏得良好口碑。

倉促而生,觀眾護劇

打開《夜天子》,從明亮鮮豔的造型,到輕快活潑的臺詞劇情,撲面而來的是一股喜劇的味道,洪劍濤、劉佩琦、劉金山等老戲骨的加盟,有種令人恍然回到那個情景喜劇盛極一時的年代的感覺。

也難怪在該劇的好評中,不少人對諸位老戲骨的加盟有著特別的感懷。其實以老戲骨帶新生代演員的配比模式,在當下影視劇中已經屢見不鮮,甚至難以再作為營銷宣傳的重要賣點。

徐海喬和宋祖兒的外在形象青春元氣,個人氣質和角色較為契合,還有在及格線之上驚喜不斷的演技水準,在一個充滿衝突和戲劇意味、小人物從草根崛起的故事歷程中,能和一眾老戲骨打成一片、碰撞出的火花,自然是在服務角色和劇情的前提下產生的化學反應。

董端端覺得,一部劇的各個環節都很重要,但劇本是「萬物之本」,選演員、定拍攝地、服道化設置,都要依據劇本所呈現的氣質來完成。

當劇本的打底做好,此後的一切就順了,「很多時候大家拍戲時都很逗趣,導演經常讓演員們聊,越聊越好玩,在劇本設定好的情景之外更多的發揮就都出來了。」

雖然跟「玩兒似的快活」,但是董端端每天都會去片場盯著,拍完戲後再做每日總結,至于堅持到原著小說的故事發生地貴州實地取景拍攝、細節控到一條紫色的窗簾跟周圍環境不搭所以換了好幾條,諸如此類的「較真」,董端端沒有多談,因為「想不起來了」,「這就是日常工作」,「這都很正常」。

《夜天子》的故事發生葫縣,而葫縣在明朝的歷史中是真實存在的,就在現在的貴州省內,拍完官場、內景戲份,劇組輾轉到了貴州,進行實景拍攝。於是,在劇本創作前期就提前探訪好了的貴州黔東南地區風情濃厚的民族氣息,在劇中便得到了相對還原的展現。

「因為投資有限,大部分的資金花在了邀請老戲骨出演上,他們是一等一團隊的成員,有著豐富的從業經驗。最重要的是,在溝通過程中,大家的理念、創意、態度,我覺得特別好。」在董端端看來,在劇集製作中任何一個維度的表現,都必須在有限資源的區間裡進行討論,在能夠利用的資源裡達到較好的水準就夠了。

董端端透露,《夜天子》來得有些「意外」,「當時本來在籌備另一部劇,但是後推了,團隊覺得做《夜天子》時機成熟,儘管倉促,也還是做了。」

《夜天子》籌備用了兩個月,拍攝120天,這屆觀眾的確「眼精」,即便是如此一部小製作劇集,《夜天子》在豆瓣評論上是同檔期播出的劇集中短評意見最為集中的,「故事緊湊」「演技驚喜」「追到停不下來」,是觀眾對這部劇給出的大部分評價。


爽,又不只有爽

當時經朋友推薦看到《夜天子》原著時,董端端一下子喜歡上了這個故事,一口氣讀完後,便在2016年買下了原著小說的改編權。

這或許跟東侖傳媒以往的做劇風格有關。身為一家傳統影視公司,東侖傳媒以都市劇、家庭劇、情感劇等類型題材電視劇的出品製作見長,富有「現實主義」氣質。而談到《夜天子》,董端端也一直在強調,它其實並不是喜劇,從喜劇元素中折射出來的還是現實意味。

當然,葉小天一路升級打怪,這種典型的男頻故事有著金手指的助攻,不能算現實題材影視劇,連董端端也笑稱葉小天跟魏瓔珞挺像的,《夜天子》有「爽劇」的特質。但是在葉小天的故事中,不難覓到似曾相識的味道。

在遠離政治中心的少數民族聚居地,葉小天身陷官場,要對付各色人等,如朝廷流官、地痞流氓、苗寨頭領、官方欽差,這些來自各方的勢力,共同繪出了一幅古代官場生存實錄。

葉小天看似混不吝,然而三觀正得很,觀眾看的是「反腐」,也是「氣性」。和2017年的熱劇《人民的名義》打造群像視角相似,男主的逆襲路爽嗎?爽,是因為不架空,更落到了觀眾樂於見得的故事中。

還有葉小天和夏瑩瑩的兩情相悅,展凝兒的「明明是三個人的故事,我卻不能有姓名」,也是基於現代價值觀對原著做了較大的改動,去掉了葉小天有六任妻子的「種馬人設」,原著設定雖然符合當時的社會形態,但是不利提升於女性觀眾對於作品的好感,這也是由原著到影視劇改編過程中唯一較大的改動。

原著作者月關擔當編劇,除了讓書粉們鬆一口氣,為故事的改動也賦予了更高的寬容度。

兼具歷史感和細節觀察,不囹圄於簡單的升級打怪,月關的作品風格實際上與東侖傳媒鍾愛的現實感能夠兼容。

在董端端看來,玄幻修仙並不是非常適合改編為影視劇,有的適合改為遊戲,有的就適合以文字形態傳播,反而是有內核、有價值觀的古裝作品,在目前來說較為缺失,「或者,這也是觀眾目前所渴求,卻求而不得一種類型。」

在男頻IP頻頻遇冷的暑期檔,《夜天子》能突破題材局限,在一眾大古裝戲、女主戲中走出來,並且走得穩當,自然是切中了觀眾的需求。畢竟,觀眾的反饋就是最好的回答。

男頻困局,是否是個偽命題?


跟許多創作者一樣,董端端會從觀眾的反饋中汲取養分,彈幕已經在倒逼創作者提升品質了,他對觀眾留存的是敬畏心和服務意識,但是作為網生內容的「新入局者」,董端端還是有點「另類」。

《夜天子》總製片人、東侖傳媒CEO董端端

作為專注內容製作的影視人,儘管秉持著「好酒不怕巷子香」的理念,他也不認為《夜天子》做得有多麼優秀,只是盡到了認真做事的本分罷了。回望作品,董端端的自省和完美主義多過于欣喜,如果重來一次,從前期的倉促籌備,到製作過程中的種種,他都覺得可以做到更好。

但是針對男頻題材改編難的議題,他認為《夜天子》做得不錯,「其實彈幕裡有觀眾說,《夜天子》好看,但是沒有出圈,影響範圍小。」

其中固然有宣發的緣故,但是男頻題材改編為影視劇,近年來一直是備受爭議和討論的話題。自大女主之氣風靡起來後,男主戲似乎遭遇了冷落,在女性觀眾居多、能夠自我代入感並樂於傳播分享的境地下,男性觀眾的「佛繫心態」反而難以使好劇從輿論場中突圍。

雖然在播放量、討論度和影響力上,大男主戲在近年來稍顯頹勢,但並非顆粒無收,「什麼是大男主戲?《人民的名義》《琅琊榜》《軍師聯盟》算不算?既然有戲能夠突圍,就代表這種題材有市場可言,只是要找準打法。」

《夜天子》中,葉小天不僅能夠保持升級打怪過程中的相對合理性,他遇到的案件和困局均有邏輯和張力,而非「反智」的表面敘述,和夏瑩瑩甜而不齁的感情戲更是讓不少女性觀眾叫好,畢竟生活中沒有那麼多的生離死別、至死不渝,多的是相濡以沫,浸潤心田。

從題材上來看,《夜天子》無疑是一部典型的男頻IP小說改編之作,從故事和敘述手法來看,也能滿足男性和女性的共同需求

董端端認為,只要找準情感和人物關係的痛點,給觀眾講出一個圓潤的好故事,男頻戲就不是困局,任何一種題材的類型也都適用,「情感一定是影視劇要呈現給觀眾的重要部分,如果一部男性向的影視劇只顧著男主的升級打怪路,審美過於男性化,難免會落入不被女性觀眾理解的困境。」

《夜天子》的故事將告一段落,目前,它的口碑仍維持在開播以來的最高點。首次觸網網劇,董端端和東侖傳媒收穫的不僅是一部戲的播放量和口碑,還有對網劇製作、營銷等維度的新想法,以及對男頻題材打法的深入理解。他告訴骨朵:「東侖傳媒在未來,還將以男頻題材影視劇的製作為主,在網劇領域不斷深耕。」

結愛 │ 白一驄 │ 陳凱歌

徐靜蕾 │張朝陽 │ 雷佳音

街舞系列 │ 遠大前程 │ 女子圖鑑

NINE PERCENT啟示錄 │ 新《流星花園》F4

相關焦點

  • 男頻爽文改編成困局?《夜天子》高分突圍煉成功之道
    豆瓣上超過1.7萬人打出7.6分、播放量已達17億、在一眾低迷的男頻IP劇中高分突圍的《夜天子》,或許能給出如何成功改編男頻爽文的答案。  男頻IP的題材選擇更需慎重 嫁接歷史的強情節鎖住男女受眾 《夜天子》最聰明的地方,就在於對男頻IP題材的選擇。
  • 青春版「官場現形記」《夜天子》何以成為「大男主之光」?
    其中最佳電視劇非火爆一時的《延禧攻略》莫屬,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獎也由《軍師聯盟》《美好生活》等熱劇分領,而在網絡單元,獲獎的除了火於去年11月的《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你好,舊時光》和知名IP劇《法醫秦明2清道夫》,一部聲量不大,身影也不算驚豔的男頻IP改編劇竟也榜上有名。
  • 成績不及預期,男頻IP劇還沒崛起就已沒落?
    與《武動乾坤》類似,同樣改編自天蠶土豆所著同名小說的《鬥破蒼穹》,由觀眾緣良好的吳磊「挑大梁」,還是沒能順利贏得點擊量,豆瓣評分低至5.1,成績敬陪末座。而由王俊凱主演的探險劇《天坑鷹獵》,在豆瓣上斬獲了7.7的高分,口碑在一眾大男主劇中實屬拔尖,然而上線12天,該劇日播量從未躋身於骨朵網絡劇排行榜前三甲,成績著實稱不上「出圈」。截至目前,男頻IP劇接連在紅海中廝殺,無一部成功突圍。
  • 男頻IP將死論,可信嗎?
    在今年多部男頻IP改編劇接連失利後,「男頻IP將死」的論調一度風靡行業。曾被寄予厚望的《將夜》,還是未能引爆市場;《武動乾坤》讓張黎導演被推到了爭議的風口浪尖;《鬥破蒼穹》更是有些無聲無息,《莽荒紀》最終評分3.1……今年陸續上映的男頻IP改編劇最終沒有一部能逃過草草收場的命運。誰的錯?明明曾經被期待,為何最後無疾而終?原著作品不好?
  • 【觀察】書寫小人物逆天改命傳奇,歷史題材《夜天子》為古裝IP加碼
    影視圈的IP熱自2014年左右起步,發展至今逐漸趨向成熟,改編的作品從類型、題材、數量、體量等方面均呈現大幅增長,男頻女頻不相伯仲
  • 男頻小說改編影視劇,到底需要多少女觀眾?
    《鬼吹燈》《盜墓筆記》均有超過5部以上的作品改編,尤其《盜墓筆記》系列更為特殊,雖然作為男頻小說連載,但從書到劇,女性讀者、觀眾都為絕對主力。《九州縹緲錄》《九州海上牧雲記》《九州天空城》等「九州」系列作品中,部分作品最初連載於《九州志》紙質雜誌,由於並非當初的鐵桿粉絲,對於其分別連載的情況,《九州志》散後連載或出版情況,小編未能一一考證。
  • 《唐磚》出圈記:開闢種田流新賽道,打破男頻IP改編天花板
    讀娛 | yiqiduyu文 | 趙二把刀百舸爭流千帆競,借海揚帆奮者先——2018年的劇集市場,男頻IP改編劇被寄予厚望,但確實也缺乏重量級的爆款,這也使得以武俠玄幻為主的男頻IP是否適合改編為劇集成為坊間熱議的話題。
  • 這才是一部真正的玄幻男頻改編劇
    但是隨著觀眾分層、在看劇口味的細分,電視劇也是隨之慢慢分出了不同的分類。男頻女頻的叫法,就是在這時候發生的。這與之前大部分的改編劇思路有些相去甚遠。因為在之前的電視劇之中,可以通過一段感情去進行展示人物關係。但是男頻劇之中,要怎麼做到去展現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
  • 不玄幻,不宮鬥的《夜天子》,憑什麼成為八月神劇
    而月關也在微博第一時間發布本人的追劇感言,並向全網徵集追劇感言。原文:我也是頭一次看到劇,昨晚一氣兒追完了本周的十二集。看劇時我也常常笑噴,熱血時一樣沸騰,老教主那一聲慘笑中鼻子會發酸,感謝導演和演員們的精彩演繹。
  • 2020開年慘案,男頻IP劇又全軍覆沒啦
    原以為男頻IP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如今看來,情況似乎並沒那麼樂觀。是今年這三部劇太不爭氣有硬傷,還是去年那三部劇得天獨厚難複製。男頻劇的基本盤和方法論究竟在哪?初代男頻模板都被市場淘汰了,作為上一代IP熱遺產的《大主宰》很難翻出什麼水花。說起初代男頻改編劇,它們大多選擇的是重量級的大玄幻原著。可惜主創選擇了無限迎合以女性為主流的電視劇受眾,弱化戰鬥、升級等男性書粉喜愛的部分。具體表現為增添感情戲,啟用女粉眾多的流量鮮肉出演,試圖達到引流的效果。以至於播出時基本改得面目全非,恐怖如斯。
  • 從電影《武動乾坤》看男頻IP的正確改編方式
    《武動乾坤》是著名網文作家天蠶土豆創作的東方玄幻小說,原著在網絡連載過程中即取得了驕人成績,席捲各大榜單,具有極高的網絡熱度和龐大的書粉群。經歷動漫、劇集、遊戲等多種藝術形態的開發,此次的網絡電影改編是這一著名IP電影化的首次嘗試。
  • 《夜天子》:漂亮的改編,期待第二部
    最近幾年,大量的網絡小說被改編成電視劇,有些改編電視劇上線之後罵聲一片,但有些改編也是得到了觀眾的認可。《夜天子》,2018年上線的一部網絡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改編的很不錯。電視劇《夜天子》的編劇就是小說的原作者本人。其實有很多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也是有原作者擔任編劇的,但能做好編劇的卻也沒有幾個,《夜天子》這部劇的改編個人看來很成功。電視劇保留了小說的主線。
  • 從《長安十二時辰》到《慶餘年》,男頻IP改編迎來「翻身仗」?
    「看了大結局沒?」隨著《慶餘年》走向尾聲,劇迷們最近的話題都圍繞著最終的劇情走向。但頭部爆款多以女性向IP改編劇居多,如改自同名小說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而縱觀男頻網文改編作品,卻常常因為水準欠佳而備受詬病。《誅仙》《擇天記》《武動乾坤》《鬥破蒼穹》等古裝男頻改編劇,大多得到網友「五毛特效」、「改編偏離原著」等評價。
  • 沒有修仙打怪的男頻小說,影視化後靠什麼吸引觀眾?丨專訪月關
    沒有神乎其神的修仙,也沒有大開金手指的穿越,《夜天子》在男頻小說中較為中規中矩,世襲牢頭葉小天,冒充艾典史後鬥齊木、孟慶唯,中舉後成為葉典史鬥徐伯夷、在南京逼走李玄成,銅仁任推官時怒斬五大家族中人,之後一路懲惡揚善,最終逆襲。
  • 男頻《贅婿》變女性爽劇,男頻IP如何討好女性觀眾?
    近幾年相比較女頻IP改編的驚喜重重,男頻IP改編卻普遍啞火,尤其知名大IP《擇天記》《武動乾坤》《鬥破蒼穹》等作品口碑表現不佳之後,男頻IP變為了觀眾之殤,市場之痛。直到《慶餘年》火爆出圈,讓市場重燃對男頻IP的熱情,而後原班人馬出演的《贅婿》迅速投入製作並上線。
  • 《太古神王》:這才是一部真正的玄幻男頻改編劇
    但是隨著觀眾分層、在看劇口味的細分,電視劇也是隨之慢慢分出了不同的分類。男頻女頻的叫法,就是在這時候發生的。男頻劇的概念和改編難度女頻劇,還可以大致理解為,在以前言情劇的基礎上,加上一些女性職場、女性意識等等主題的電視劇。
  • 男頻IP改編如何避雷?
    第2870期文化產業評論 在甜寵劇盛行的國劇市場,女頻IP改編驚喜重重,比如《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親愛的,熱愛的》等;男頻IP改編卻屢屢受挫,《擇天記》《鬥破蒼穹》《大主宰》等相繼口碑撲街,以至於一提男頻IP改編,觀眾第一反應就極不看好,所以男頻IP的影視化已經窮途末路
  • 前瞻 | 優愛騰紛紛布局男頻IP,《將夜》《長安十二時辰》《皓鑭傳》誰主沉浮?
    10月31日播出的《將夜》,是騰訊視頻在Q4季度繼《夜天子》播出之後的,第二部男頻IP作品。其原著小說作者貓膩,是網絡文學界赫赫有名的 「白金」級作家,代表作《擇天記》《慶餘年》也都紛紛走上影視化改編路線。影視化後的《將夜》,在演員陣容上,則採取了「新人+老戲骨」的搭配模式,陳飛宇(陳凱歌、陳紅的兒子)、宋伊人、郭品超、金士傑四位演員的新鮮組合,令觀眾心生期待。
  • 夜天子有第二部嗎才播了小說一半劇情 續集何時播出
    電視劇《夜天子》自開播以來就備受網友們的關注,據了解,該劇目前已經完結了,不過,根據小說中的故事情節來看,這部劇只拍了將近一半的劇情,所以不少觀眾都期待能有第二部。  不過,一般一部電視劇會不會有第二部要根據第一部的收益決定,如果第一部收益好,片方看中了這個市場,自然會繼續出第二部,從《夜天子》目前的播出情況來看,反響很好,所以有第二部的可能性很大,不過這也只是猜測,我們還是要等官宣。  據悉,《夜天子》改編自知名作家、人稱「網絡歷史小說之王」的月關同名小說作品。
  • 匠心獨運,精準營銷,《夜天子》何以殺出一片「小天」?
    流量演員大IP繼續兇猛,楊冪主演的《扶搖》,南派三叔《盜墓筆記》新作《沙海》依然橫掃。同時,張黎《武動乾坤》與于榮光《鬥破蒼穹》,更成了名導「下凡」改編網文的代表,掀起一場「仙凡亂鬥」。同時,《一千零一夜》《甜蜜暴擊》《香蜜沉沉燼如霜》等偶像劇,攜強流量明星加入戰團……而我們的《夜天子》所在「戰區」,主要是小圈大熱的特殊類型,或小眾IP劇集:《鎮魂》《媚者無疆》《瘋人院》……《夜天子》似乎跟它的主人公葉小天一樣,力殺四門虎口拔牙,以小體量小聲量,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