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不及預期,男頻IP劇還沒崛起就已沒落?

2021-01-09 骨朵網絡影視

文 │夏天

兩個月以前,影視圈對男頻IP劇的市場表現還是有所期待的。

那時,《延禧攻略》還沒打響暑期檔大女主劇第一槍,《香蜜沉沉燼如霜》收視低開高走還沒能搶佔螢屏,《如懿傳》播出時間一推再推遲遲未定。而就在此之前,古裝劇集體「水逆」,缺席衛視黃金檔,上半年在網絡平臺上播出的《烈火如歌》《獨孤天下》等大女主劇熱度欠佳,暑期檔成功上星的《扶搖》距離「爆款」仍差些火候,而成績表現搶眼的網劇《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忽而今夏》則不屬於大女主劇範疇。

「觀眾對大女主劇審美疲勞了?」這樣的聲音時有傳出。

與此同時,多部男頻IP劇開機、殺青、定檔。一時間,「古裝劇風向正在掉頭」的聲音甚囂塵上:男頻IP劇引領市場的時候要到了。

8月7日,男頻IP劇《武動乾坤》開播,該劇由張黎導演、楊洋主演,且有大量原著粉自帶流量,配置搶眼,底氣十足,企圖率先撕開暑期檔「大男主劇」市場的口子。如今該劇已播至尾聲,累計播放量28.1億,成績與陣容不相匹配。

抓住暑期檔的尾巴,《鬥破蒼穹》與《天坑鷹獵》競相上線。與《武動乾坤》類似,同樣改編自天蠶土豆所著同名小說的《鬥破蒼穹》,由觀眾緣良好的吳磊「挑大梁」,還是沒能順利贏得點擊量,豆瓣評分低至5.1,成績敬陪末座。而由王俊凱主演的探險劇《天坑鷹獵》,在豆瓣上斬獲了7.7的高分,口碑在一眾大男主劇中實屬拔尖,然而上線12天,該劇日播量從未躋身於骨朵網絡劇排行榜前三甲,成績著實稱不上「出圈」。

截至目前,男頻IP劇接連在紅海中廝殺,無一部成功突圍。

男頻IP劇緣何爆發?

追本溯源,從「大女主劇」到「男頻IP劇」,古裝劇風向的掉頭是有跡可循的。

首先,以「大演員」孫儷為代表,其主演的《甄嬛傳》《羋月傳》《那年花開月正圓》三部大女主劇,分別從宮鬥、朝堂、商海沉浮三大維度著手,背靠「瑪麗蘇」光環,憑藉一路升級打怪過關型劇情,將大女主劇市場價值推向高潮,《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楚喬傳》等劇在市場上再分一杯羹,大女主劇市場天花板漸顯,很難再有突破。

其次,在「她經濟」時代,小鮮肉、流量明星迅速崛起,風頭勢不可擋,急需作品鞏固「江湖地位」。綜藝節目太「懸浮」,穿梭在綜藝節目裡,沒有作品加持,很難獲得市場認可,音樂行業太低迷,若非真正自帶天賦且發自內心熱愛,很難有人能沉住氣通過音樂作品證明自己的實力。相比之下,影視劇仍是「香餑餑」,演好了是跳板,演砸了,也能獲取曝光量。於是,鮮肉們前僕後繼,用一部部大男主劇攻城掠地,證明自己的商業價值。

再者,「IP改編」熱潮席捲全行業,影視方通過購買網文IP,以期快速聚集原著人氣,勢頭銳不可當,幾乎是在一夜間,囤積十多年的網際網路文學被一掃而空。而在網文世界裡,男頻IP與女頻IP影響力勢均力敵,前者粉絲量不輸後者,多部男頻大IP受資方青睞,亟待開發。

前有網文源源不斷輸出IP,後有龐大的消費群體消化內容,眾多男頻IP劇陸續走向市場。然而縱觀近幾年男頻IP劇的市場表現,真正火起來的男頻IP劇鳳毛麟角。

目前已播出的男頻IP劇,主要集中在懸疑探險、玄幻、權謀三大類型。歷史權謀劇《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由馬伯庸同名小說改編而來,收官點擊量突破20億,聲量與成績不算出色。《九州·海上牧雲記》,即便有黃軒及一眾戲骨坐鎮,由於故事格局太過龐大,劇情推進緩慢等原因,成績和口碑遠不及預期。而由流量明星「挑大梁」的男頻IP劇《青雲志》《擇天記》,也僅僅是熱而不爆,沒有真正帶來男頻IP劇的「繁榮盛世」。

陣容豪華,爆款難出

暑期檔最讓業界匪夷所思的,是《天盛長歌》的市場表現。

陳坤、倪妮主演,眾多老戲骨傍身,還請來張叔平擔綱美術指導,「大卡司+大IP」強強聯手的《天盛長歌》,服化道、攝錄美俱佳,頗具電影質感的敘事鏡頭,還是沒能挽回衛視收視率墊底的事實,其0.233的收視率更是創下了湖南衛視黃金檔十年內的最低收視紀錄,如今,不得不面臨「瘦身」收官的命運。

在男頻IP劇扎堆的大背景下,這部由女頻IP改編而來的大男主戲,頗具特殊性和典型性。由於種種原因,從網文到影視劇,編劇調整了多處情節,倪妮和陳坤戲份旗鼓相當,原本一部大女主小說被改編為了大男主戲。

權謀與愛情,兩條線都想要,最終費力不討好。改編過多,故事人物及主線劇情與原著相距甚遠,讓原著粉不買帳;權謀戲不夠出挑,攪動朝堂風雲的情節不夠燒腦,難獲男性觀眾青睞;而女主角個人的成長蛻變故事經弱化後,對女性觀眾而言,很難找到觀看大女主劇的「爽感」,且由於兩條線敘事並行,表達比普通劇集更加複雜,故事細碎,節奏緩慢。

這些都拖累了《天盛長歌》的市場表現。從女頻IP改編為大男主戲,也許從一開始,《天盛長歌》定位就出現了錯位。

同樣由男頻玄幻IP改編而來的《鬥破蒼穹》《武動乾坤》,境遇同樣不容樂觀。以《鬥破蒼穹》為例,從網文到影視化,「改編」是《鬥破蒼穹》面臨的第一大難題。原著篇幅冗長,字數高達五百多萬,必須進行大刀闊斧的刪改。而刪改後的劇情如何還原原著精髓,則考驗編劇的功力。「這是鬥破版倚天屠龍記」,開播幾集後,該劇獲此評價,就目前的受眾反饋來看,改編爭議聲居多。

在劇情硬傷面前,《武動乾坤》《鬥破蒼穹》特效「樸素」,已經不算是「槽點」。一則,國內特效技術本就存在很大上升空間,二則,觀眾對五毛特效已經習以為常,如果劇情能打,觀眾還是存在寬容的可能性。

如果說《武動乾坤》《鬥破蒼穹》是因為改編硬傷致使成績表現讓人唏噓,那《天坑鷹獵》《夜天子》上線後反響平平,就更值得影視人士深思了。《夜天子》豆瓣評分7.1,《天坑鷹獵》豆瓣評分7.7,在一眾男頻IP改編而來的大男主劇中口碑突出,且《天坑鷹獵》中又有粉絲基礎頗高的王俊凱「牽頭」,史上最年輕金馬影后文淇坐鎮,最終還是沒能成功晉升為「爆款」,這又是為什麼?

得女性觀眾者得天下?

短兵相接的暑期檔,爆款「爽」劇《延禧攻略》顛覆女主角人設,但仍未脫離大女主劇範疇,仙俠劇《香蜜沉沉燼如霜》憑藉「男女主角認真談戀愛的劇情」順利出圈,由耽美題材改編而來的《鎮魂》,「兄弟情」俘獲一大批少女心。

眾多爆款劇,皆為女性向作品。

影視劇受眾群體裡,女性觀眾佔據極大部分,「得女性觀眾者得天下」的言論並非沒有依據。而在此之前,女頻IP消費過度,改編質量參差不齊,致使業內滋生出「觀眾對女性向作品已經審美疲勞」的疑惑。然而事實上,女性向作品對於市場來說一直是剛需。讓觀眾審美疲勞的不是女性向作品,而是萬年不變的反轉劇情和「瑪麗蘇」套路。

影視圈由「大女主劇」轉向「男頻IP劇」,並非觀眾需求轉變引發的「轉向」,更像是其他因素合力的結果,更確切的說,「是製作方在大女主戲作品遭遇瓶頸後的一種被迫調頭」。

而之所以「男頻IP劇」鮮有「爆款」出現,與多方因素有關。

「看小說時,讀者自我代入感極強,這種類似於升級的遊戲套路滿足了人們內心對變強的心裡需求。但如果電視劇這麼拍,觀眾要砸電視的。」網文男頻IP改編,普遍面臨這樣的困境。改還是不改,都進退維谷。

其次,男性觀眾容易抱著挑剔的心態看待劇集,要將這批受眾吸引到螢屏上,需要更高的品質。大女主劇裡,無論女性角色如何升級,愛情是永恆的命題,劇中人物的戀愛故事能夠引起女性觀眾共鳴,劇集就成功了一大半。而在男頻IP劇裡,不論是權謀類、玄幻類還是懸疑探險類,劇情皆由強情節推動,內容存在天然門檻,改編十分考驗編劇功力。

以男頻玄幻小說為例,這類故事常以男性成長為主線,情愛為輔線展開,內容以升級打怪模式進行,特效技術捉襟見肘,劇情經不起推敲,配角人物設置薄弱,甚至還存在「後宮」無數等情節,改編難度大,且對於女性觀眾而言,劇情也缺乏吸引力。

再者,如今的「男頻IP劇」為贏得市場,大多都出現了定位模糊的問題。影視劇受眾群體中,男性觀眾數量不佔優勢,為了迎合女性觀眾,男頻IP劇大多選擇小鮮肉擔綱主演,對於男性觀眾而言,小鮮肉演員「趕客」,而對於由小鮮肉吸引來的女性觀眾而言,「男性向」情節很難有興致看下去,只能對偶像主演的劇集敬謝不敏。

最後,真正品相與內容俱佳的男頻IP劇,也很難走向爆款。在抖音、快手席捲網絡,短、頻、快內容吞噬大眾生活的大環境下,嚴肅敘事已經被市場拋棄。《琅琊榜2》《九州·海上牧雲記》並非沒有瑕疵,但勝在劇集品質在線,卻仍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困境,沒有話題和噱頭,在快消文化盛行下,觀眾更願意選擇觀看輕鬆簡單的內容。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相比於由小鮮肉扛鼎的玄幻劇,摒棄小鮮肉,踏實走正劇範兒,「以虛構的故事燭照現實生活,展現對歷史和人性的思考」,此類男頻IP劇至少還能贏得口碑上的勝利,爆款與否乃是後話。

綜上所述,男頻IP劇難成爆款。

那為什麼以男性角色為主體的權謀劇《琅琊榜》能取得成功?製作精良、演員演技紮實,《琅琊榜》被推上神壇,實際上仍掩蓋不了其女性向作品的本質。據了解,《琅琊榜》原著由女性作者寫作,連載於晉江,而梅長蘇與蕭景琰間的「兄弟之情」,至今仍是女性觀眾津津樂道的對象。

男頻IP劇撲街,並非大男主劇式微

君不見,《沙海》裡吳磊與秦昊認真探墓,聲量不及「梁山CP」的感情線。女性觀眾的力量是無窮的。

「男性向做IP有障礙,IP天然是女性向的。」對於IP改編,原盛大文學CEO、火星小說創始人、IP資深運營者侯小強接受媒體採訪時曾這樣表示。

「第一,女性對審美是有要求的,女性喜歡的東西是要有美感的,不光對文字、情感,對電影、電視劇的選擇標準也一樣。男性在這方面的要求普遍比較低。『男性向』很多作品就是一路打怪,情感線很弱。這在『男性向』網文的小圈子還可以,做影視就不行了,你不能讓女性觀眾反感;第二,女性是自帶媒介功能的,會形成社群,女性之間會有交流、互動,男性之間不會,你很少看到有喜歡把《鬥破蒼穹》拿去分享的。所以我認為IP目前還是『女性向』的,中國現在所有火的電視劇都是『女性向』的。其實《全職高手》《盜墓筆記》也是女性向。」

在網文世界裡,男頻小說玄幻類佔半壁江山,此類劇集往往涉及架空世界,最大的賣點是熱血與爽感,男性讀者會自動帶入角色,為人物的升級而歡呼,而這樣的心理成就及代入感,很難在影視劇中體現,俘獲不了男性觀眾,也無法贏得女性觀眾的青睞。對於男頻女頻IP的改編,侯小強的觀點值得借鑑和參考。

男頻IP劇頻頻撲街,然而,這也並不意味著大男主劇式微。

數年前,《亮劍》《士兵突擊》《潛伏》等男性向諜戰劇都曾掀起收視狂潮,《軍師聯盟》《大秦帝國之縱橫》等帶有歷史正劇氣質的大男主劇,口碑與收視俱佳,《無證之罪》《白夜追兇》《河神》等國產懸疑劇將網劇口碑推至新高度。由此可見,大男主劇並非完全沒有生存空間,懸疑、諜戰、歷史正劇等類型仍有市場,只是現在,玄幻男頻IP泛濫,由於題材、政策、演員等原因,大男主劇未能捕捉到觀眾「痛點」。

事實上,真正的好作品,是無「性向」之分的。2017年爆款劇《白夜追兇》《無證之罪》以男性角色為主體展開,但很少會有人將它們歸結為大男主劇。劇本紮實,將人設做到極致,故事以強劇情、強情節推動,好故事總有觀眾買單。

在未來,仍有多部男頻IP劇蓄勢待發。由劉昊然主演的《九州縹緲錄》,由黃子韜、易烊千璽主演的《豔勢番之新青年》,根據馬伯庸的歷史小說改編的大男主劇《長安十二時辰》即將走向市場,它們能否一改男頻IP劇頹勢,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男頻IP改編如何避雷?
    避雷指南二:升級流的古裝奇幻劇已是巨坑,男頻IP多類型發展潛力巨大 其實,讓男頻IP廣被唱衰的本源是升級流奇幻類劇集讓觀眾已經產生嚴重的審美疲勞,這類劇集有以下三個共同點: 1.在架空的宏大世界觀中,以普通/廢柴少年的崛起與成長為故事核心
  • 《慶餘年》有感,隨武俠一起沒落的古裝大男主劇,何時才能崛起?
    武俠劇興盛時期,「大男主劇」也頗為興盛。而近年來,武俠劇卻漸漸沒落,連帶著「大男主劇」也進入轉型階段。以《甄嬛傳》、《武媚娘傳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為代表的「大女主劇」也在不斷擠佔「大男主劇」的空間。武俠的沒落顯而易見以最近完結不久的《絕代雙驕》為例。
  • 2020開年慘案,男頻IP劇又全軍覆沒啦
    2019 年,《長安十二時辰》、《從前有座靈劍山》、《慶餘年》等劇集的熱播,令男頻IP劇揚眉吐氣。,至今評分沒能破6;姍姍來遲的《大主宰》播了一個多禮拜還未開分,大概率又要淪為粉絲的自嗨。原以為男頻IP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如今看來,情況似乎並沒那麼樂觀。是今年這三部劇太不爭氣有硬傷,還是去年那三部劇得天獨厚難複製。男頻劇的基本盤和方法論究竟在哪?
  • 《武動乾坤:涅槃神石》三天票房破700萬,男頻IP改編的大膽嘗試
    男頻IP網大的一次大膽嘗試 所謂男頻,就是以男性為主要讀者的網絡文學作品,包含了武俠、仙俠、玄幻等題材,而「男頻劇」多是改編自這些男頻IP。在網文中,男頻是最早興起、佔比極大、經典作品較多的類別,網絡文學小說最初的幾個發源地「幻劍書盟」、「玄幻文學協會」,都是以男頻小說為主,像早期的《鬼吹燈》《盜墓筆記》這些奇幻探險小說,就是男頻文的代表。
  • 《武動乾坤:涅槃神石》三天票房破700萬,男頻IP改編的大膽嘗試
    但作為一部經典的男頻向IP,《武動乾坤:涅槃神石》更多是從多方面貼近網絡電影主流男性觀眾品味,覆蓋最大的受眾公約數,可堪男頻IP的模範改編。男頻IP網大的一次大膽嘗試 所謂男頻,就是以男性為主要讀者的網絡文學作品,包含了武俠、仙俠、玄幻等題材,而「男頻劇」多是改編自這些男頻IP。
  • 從《長安十二時辰》到《慶餘年》,男頻IP改編迎來「翻身仗」?
    「看了大結局沒?」隨著《慶餘年》走向尾聲,劇迷們最近的話題都圍繞著最終的劇情走向。大量老讀者和因劇產生興趣的新讀者來到閱讀平臺,使得已完結十多年的小說版《慶餘年》在起點中文網登上暢銷榜榜首。《慶餘年》熱播,也再次引發了業界和觀眾對於男頻IP改編影視劇的關注。
  • 男頻IP火爆2019,《詭秘之主》最有望助推這一風潮
    文 | 趙二把刀在一年之前,外界對於男頻IP影視化改編的前景還抱有很大的疑問。畢竟,多部被寄予厚望的改編劇表現都差強人意。然而僅一年之後,男頻IP在市場上的口碑完全逆轉。站在2019年年末,回顧即將過去的這一年,從電競《全職高手》、仙俠《從前有座靈劍山》到年底徹底燃爆的《慶餘年》,男頻IP在劇集領域屢現高光時刻。那麼,男頻IP劇是如何突出重圍?
  • 從電影《武動乾坤》看男頻IP的正確改編方式
    作為一部極具商業價值的男頻網絡小說重遊戲爽感,男頻IP網絡電影的模範改編作為一部經典的男頻向IP,《武動乾坤》從多方面貼近網絡電影主流男性觀眾品味,覆蓋最大的受眾公約數,可堪男頻IP的模範改編。 其次,為還原原著的熱血爽感,男主林動從前期廢柴人設的狠虐,偶然得到神秘石符,武力修為大增,後期崛起,製造出觸底反彈的爽點。在人設上,林動憑藉熱血難涼,升級打怪的少年心氣,上演「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命運逆襲——IP的魂依然在。
  • 男頻《贅婿》變女性爽劇,男頻IP如何討好女性觀眾?
    但劇集市場則並不是這樣,作為更為大眾的文藝市場,影視劇有「得女性者得天下」之說。當男頻小說改編為影視劇,以不同的內容形式出現,它面對的是以女性為主的更廣闊的市場,面對的是不同的審美標準和內容需求,這時候男頻IP本身的內容受眾與劇集受眾產生的的衝突,男頻IP內容和主題的單一性,就成為了男頻IP改編的重重難關,也成為進今年男頻IP改編最難把握的點。
  • 網絡電影《武動乾坤:涅槃神石》:上線三天票房突破700萬,男頻IP改編的一次大膽嘗試
    作為一部極具商業價值的男頻網絡小說,《武動乾坤》小說粉絲與網絡電影受眾群體有著高度重合性。《武動乾坤》是著名網文作家天蠶土豆創作的東方玄幻小說,原著在網絡連載過程中取得了驕人成績,席捲各大榜單,具有極高的網絡熱度和龐大的書粉群。
  • 從電影《武動乾坤》看男頻IP的正確改編方式
    近年,越來越多影響力和輻射度高的優質IP被開發成網絡電影,這種IP衍生網絡電影系列化趨向在2019年愈發明顯,而網絡電影的品質和商業成績也隨著更多頭部IP的入局而水漲船高。 《武動乾坤》是著名網文作家天蠶土豆創作的東方玄幻小說,原著在網絡連載過程中即取得了驕人成績,席捲各大榜單,具有極高的網絡熱度和龐大的書粉群。
  • 男頻IP將死論,可信嗎?
    在今年多部男頻IP改編劇接連失利後,「男頻IP將死」的論調一度風靡行業。曾被寄予厚望的《將夜》,還是未能引爆市場;《武動乾坤》讓張黎導演被推到了爭議的風口浪尖;《鬥破蒼穹》更是有些無聲無息,《莽荒紀》最終評分3.1……今年陸續上映的男頻IP改編劇最終沒有一部能逃過草草收場的命運。誰的錯?明明曾經被期待,為何最後無疾而終?原著作品不好?
  • 從《夜天子》看男頻IP改編,何以打破囹圄從大劇之中突圍?|專訪
    和2017年的熱劇《人民的名義》打造群像視角相似,男主的逆襲路爽嗎?爽,是因為不架空,更落到了觀眾樂於見得的故事中。但是針對男頻題材改編難的議題,他認為《夜天子》做得不錯,「其實彈幕裡有觀眾說,《夜天子》好看,但是沒有出圈,影響範圍小。」其中固然有宣發的緣故,但是男頻題材改編為影視劇,近年來一直是備受爭議和討論的話題。
  • 男頻IP頻遇冷,什麼才是「男人戲」的正確打開方式?
    作者|謝明宏編輯|李春暉 幾部大體量男頻IP改編劇撲街下來,整個市場都開始懷疑男頻
  • 《慶餘年》大結局引熱議 為啥這部男頻IP劇能出圈?
    《慶餘年》剛傳出影視化的消息時,很多書粉的心裡都是拒絕的,畢竟很多男頻IP劇都默默「撲街」了。但《慶餘年》播出後,很多人都「真香」了,角色頻上熱搜,豆瓣評分7.9分。除了班底好,還因為它打破了很多男頻IP劇的套路。流量明星?
  • 少年群像、多線CP,《天醒之路》背後男頻IP的破與立
    由於此前太多男頻IP改編劇成績不盡人意,影視市場上每當有一部此類作品上線時,都將面臨一道審視:這次,男頻IP找對改編之路了嗎?
  • 這位女頻大神轉戰男頻,新書獲千萬打賞,空降起點暢銷榜第二名!
    成績大多精品,不過倒是有不少影視版權確實是已經售出了的。她能成為大神,估計這個版權開發方面的因素還是比較大的。另外她應該算是少數在起點主站也頗具人氣的女頻大神了。主要是她和不少知名的男頻大神都認識,是很多作品的大盟讀者。比如柳下揮、小刀鋒利、橫掃天涯、沉默的糕點、何常在等等。
  • 這位女頻小說大神轉戰男頻,新書獲千萬打賞,空降起點暢銷榜第二名...
    只是這一次他將對象瞄準了,前不久轉戰男頻的女頻大神——飄蕩墨爾本。 就在昨天晚上七點多鐘,一個黃金總盟的千萬起點幣打賞(相當於十萬元)到位,讓大家的目光又聚集到了這位身上。
  • 男頻大ip《太古神王》盛一倫開金手指,快意恩仇大男主戲有多爽
    又一部男頻大ip爽文改編,《太古神王》將由盛一倫和王子文領銜主演,劇集的配角陣容也非常強大,有向佐、黃海冰、黃徵、謝君豪這些觀眾們熟識的演員。作為爽文典範的《太古神王》,劇版當然也是五個字:讓你超級爽!
  • 誰說玄幻劇氣數已盡?盛一倫為你帶來男頻玄幻的正確打開方式
    近年來,玄幻劇已不再是曾經那個香餑餑,收視率和討論度都大不如前,無論《武動乾坤》、《擇天記》還是《天坑獵鷹》都沒有達到所謂&34;的預期效果。相反,女性受眾越來越多、話語權越來越高,因此而催生了更多討論女性生存現狀的劇集,女性的成長使她們不再願意為披著玄幻皮的偶像劇買單,表達現實題材的懸疑劇和家庭劇成為了更受歡迎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