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小愛好者」這個公眾號一直專注於給大家分享各種有趣的歷史知識,小編也是一位歷史小愛好者,就希望每天能把更多的歷史知識分享給更多的歷史小愛好者們,各位看官朋友如果覺得這個公眾號有意思的話可以點個關注哦,各種有趣的歷史知識都是小編精選的喲。
按照歷史常識來看,但凡進入宮中的女人去做「奶媽」,無不是在剛剛生完自己的孩子便因生計問題而選擇與自己的孩子忍痛分離,去了宮中餵養與自己毫無血緣關係的孩子,由於女人溫柔母愛的天性,往往在進宮後將自己哺育的孩子當做自己的生命寄託,在生冷的宮牆之下盼著早日能夠離開。然而在明朝明熹宗時期的一個叫做客氏的女人竟然從做他的奶媽後搖身變成「老祖太太 千歲」,可謂真正的「超級奶媽」。在這個客氏和魏忠賢的勾搭下,製造了明朝大量冤獄,在後金已經顯出強大進攻趨勢的危及情況下,她與魏忠賢的狼狽為奸破壞了明代的政治運行,讓「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徹底將明朝推向滅亡邊緣。
客氏,名巴巴,也叫印兒。在進宮之前嫁給了一個叫侯八兒的人,十八歲時生下兒子後被選入宮中做了朱由校的奶媽,當朱由校繼位成了明熹宗後,這個奶媽立即水漲船高,加之生性淫蕩陰暗與當時的太監魏朝和魏忠賢「對食」,即是太監的非典型夫妻關係。「客氏者,熹宗廟之乳母,與魏忠賢私為夫婦也。皇上於庶務皆委不問,宮中惟魏忠賢、客氏為政。」《明季稗史初編》這個女人歷來有妖冶之名,不光讓兩個姓魏的太監為之爭風吃醋,更為妖冶的是,宮中有穢聞傳出,即朱由校在大婚之前,客氏已經「先邀上淫寵」,成了他的乳母后又成了引誘他的第一個女人。《甲申朝事記略》在朱由校大婚不久,對客氏有過疏遠一段時間,這引發了她的極度不滿,朱由校對其重賞又加以安慰,比之前更加受到寵幸。不久,朱由校特意下旨給禮部,要給奉聖夫人客氏加恩,禮部官員覺得此事不妥,以「奉聖夫人客氏無例可加恩典。」回奏。明熹宗朱由校駁斥說:「加恩既雲無例,爾部所存是何典故?」此後再次下旨藉口客氏在對自己的成長上「保護效尤勞績」,要戶部給客氏良田二十頃,作為「護墳香火之用」。御史認為不妥,以不合祖制上疏阻止。朱由校非常惱火痛斥說:「這奏內奉聖夫人護墳地畝,前有諭旨,念阿母比例不同,增數不多,為何又來激聒?」《兩朝從信錄》
按照慣例,皇帝已經長大成人且已成婚,作為奶媽的她沒有任何理由繼續留在宮中,官員們擔心她繼續留在宮中借著皇帝的寵信,幹預朝政,為此御史劉蘭上疏闡述了一些主流意見,意思就是皇帝對她的撫育之恩已經答報非常,「應如科臣之請,皇上優以金帛,大賜金帛,使之生有所養,老有所歸,早離擅勢之嫌,常守富貴之榮,亦無是非之及。」《兩朝從信錄》在輿論的壓力下,朱由校只得讓客氏出宮。當客氏一走,朱由校仿佛又變成了「吃奶的孩子放不下」整日憂愁嘆息,最後到了連飯都吃不下的地步竟然下旨要把她召回來:「朕前有諭,著擇於九月十三日午時吉,奉聖夫人客氏出去。朕思客氏朝夕勤侍朕躬,未離左右。自出宮去訖,午膳至晚,通未進用,暮夜至曉,憶泣痛心不止,安歇勿寧,朕頭眩恍惚,以後還著時常進內奉侍,寬慰朕懷。外廷不得煩激,卿等傳示大小臣工知之,特諭,欽此。」
如同一塊巨石扔進湖水,激起了巨大波動。御史紛紛上疏,嚴厲譴責皇帝的出爾反爾,雖然朱由校定調任何人不得對此上疏,否則重治不饒!但是官員們絲毫並不退卻,上疏言辭越來越激烈,波及人數越來越多,一個奶媽事件一時之間牽動了整個大明神經,但是不知道客氏給朱由校吃了什麼迷魂藥,讓他不惜得罪整個文官集團最後作出懲治言官,請回客氏的最終決定。此後魏忠賢與客氏聯手,把持內廷,穢亂朝綱「忠賢告假,則客氏居內;客氏告假則忠賢留中。」《明季北略》從此客氏負責明熹宗起居,朝夕不離左右,外面魏忠賢曲意逢迎,一時之間朝政烏煙瘴氣「忠賢素所寵信,氣指頤使,驟列大璫。且倚客氏,表裡為奸,事權一旦握矣。」《玉鏡新譚》此後的客氏將明熹宗牢牢掌控,其權勢愈加熾烈,她在宮外有著豪華私宅,每年都要回去幾次,每次五更時分出行必然是清塵除道,內侍都蟒袍玉帶步行排隊,客氏乘坐錦玉輦,隨從宮婢數百人在前面提著香爐,點燃沉香,一路氤氳繚繞,仿佛王母娘娘下凡。一路上的紗燈、角燈、紅蠟、黃炬成百上千,把走過的道路照耀得如同白晝。迴避肅靜的呼聲由遠及近,可與皇帝出行相比擬。《明季北略》
當時的太監劉若愚親眼目睹記錄了客氏出行的儀仗,「凡客氏出宮暫歸私第,先期奏知先帝,傳一特旨:某月某日奉聖夫人往私宅去云云。」在明熹宗的親自的安排下,客氏乘小轎前呼後擁數百人,包括司禮監的監官、典薄、掌司人數等文書房官,都跪在道旁,「得客氏目視或頷之,則榮甚矣,燈火簇列,照如白日,衣服鮮麗儼若神仙,人如流水,馬若遊龍。天耶?帝耶?都人士從來不曾見也……」《劉若愚酌中志》這些人挨個給她磕頭「老祖太太千歲之聲,殷然震天。」至此曾經的一個民間普通女人在做了奶媽後搖身一變成了「老祖太太」,除此之外,客氏勾結魏忠賢暗害先後懷孕的皇后嬪妃,這樣就斷絕了皇帝有子嗣傳位的可能。懿安皇后曾訓誡過客氏,讓其懷恨在心,在張皇后懷孕後,魏忠賢和客氏將他身邊的宮女全部調走,換上自己的心腹。
有一次張皇后腰痛,宮女按搖過度,導致張皇后流產,裕妃懷孕後,客氏和魏忠賢再次聯手在明熹宗面前詆毀陷害,用假旨意將裕妃身邊的宮女內侍全部驅逐,斷絕飲食,幾天後,氣絕身亡。容妃被進封皇貴妃不久失寵,成妃為其感到同情為其說清,被客氏和魏忠賢再次用假旨意將她革去封號,最終被以宮女身份發往乾清宮。「此外馮貴人等或絕世勒死,或乘其微疾暗害之。總因偶有違言,誤觸客氏所忌,而置之死地。在先帝亦未嘗如之何也。誰秉內政,而忍令至此?嗚呼痛哉!」崇禎繼位後,在彈劾魏忠賢二十四大罪其中第九條的罪狀就是「皇上不能保其妃嬪」和「皇上亦不能保其第一子」,都是客氏與魏忠賢合謀造成,看來,客氏與魏忠賢之所以如此橫行,完全是明熹宗的放縱和昏庸所致,崇禎最後命人將客氏這個狠毒老女人活活打死在浣衣局,並將其挫骨揚灰算是出了一口惡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