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技藝是門頗有魅力的藝術活,至少對元順帝、明熹宗這兩位天子而言,絕對魅力十足。接下來給大家說說兩個皇帝不愛江山愛木活的故事。
元順帝:後人眼中的「魯班天子」
人物:元順帝
職業:皇帝
副業:木工設計師
外號:「魯班天子」
木工級別:天才級
痴迷程度:興趣愛好
在很久以前的元朝,一位被稱為順帝的皇帝經常搞建築設計,而且親自把自己的設計意圖製作成精美的建築模型,元順帝設計製做的建築模型不僅美輪美奐,而且非常科學,是按比例製作的,不僅好看,而且直接用來指導施工,用具體的按比例製作的立體模型來指導施工,遠遠比抽象的,平面的圖紙要科學,即使在科學高度發達的今天,也沒有達到這個水平。
元順帝稱得上是天才木工設計師。凡是他的寵臣在宮外建宅院,元順帝皆親自動手,設計出屋宅的模型。當然,模型並非明清宮廷建築師用夾紙板製作的立體「燙樣」,而是按比例縮小的真材實料的模型,其中滿嵌黃金珠寶點綴。元順帝自畫屋樣,自削木構,製作模型宮房皆高尺餘,棟梁楹榱宛轉如真,然後把模型交付匠人,囑咐照此構建,為此,京師人戲稱順帝為「魯班天子」。
公元1354年,元順帝決定在內苑建造龍船。他親自設計圖紙,命令內宮供奉少監塔恩不花監工。這條龍船首尾長120尺,寬20尺,設計有瓦廉棚、暖閣、殿樓等,龍身和殿宇均用五彩金妝。船需要水手24人同時操作。龍船行走時,它的龍首、眼、口、爪、尾都能動彈,仿佛是真龍在水上嬉戲,奇妙無比。元順帝常乘此船,遊戲於從後宮至前宮山下的海子內。他曾不無驕傲地對妃嬪們說道:「即使隋煬帝再生,也設計不出來這樣的作品。」其得意之色溢於言表。
當然,由於興趣愛好與職業的嚴重錯位,使元順帝在治國理政方面泛善可陳。在他執政的後期,當他醉心於製作、心系歌舞、求仙訪道的時,農民起義的烽火早已燃遍大江南北。在群雄爭霸中,朱元璋脫穎而出,元順帝為自己的不務正業,荒怠國政,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明熹宗:不愛江山愛木活
人物:明熹宗,也稱「天啟帝」
職業:皇帝
副業:木匠
外號:「木匠皇帝」
木工級別:大師級
痴迷程度:廢寢忘食
說話明熹宗時,外有金兵侵擾,內有明末起義,正是國難當頭,內憂外患的時期。天啟帝朱由校卻不務正業,不聽先賢教誨去「祖法堯舜,憲章文武」,而是對木匠活有著濃厚的興趣,整天與斧子、鋸子、刨子打交道,只知道製作木器,蓋小宮殿,將國家大事拋在腦後不顧,成了名副其實的「木匠皇帝」。
天啟帝不僅貪玩,而且還玩得很有「水平」。自幼便有木匠天分,他不僅經常沉迷於刀鋸斧鑿油漆的木匠活之中,而且技巧嫻熟,一般的能工巧匠也只能望塵莫及。據說,凡是他所看過的木器用具、亭臺樓榭,都能夠做出來。凡刀鋸斧鑿、丹青揉漆之類的木匠活,他都要親自操作,樂此不疲,甚至廢寢忘食。他手造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裝飾五彩,精巧絕倫,出人意料。據《先撥志》載:「斧斤之屬,皆躬自操之。雖巧匠,不能過焉。」文獻載其「朝夕營造」「每營造得意,即膳飲可忘,寒暑罔覺」。
據史書記載,明代天啟年間,匠人所造的床,極其笨重,十幾個人才能移動,用料多,樣式也極普通。天啟帝經自己設計圖樣,親自鋸木釘板,一年多工夫便造出一張床,床板可以摺疊,攜帶移動都很方便,床架上還雕摟有各種花紋,美觀大方,為當時的工匠所嘆服。
這位皇帝天天喜歡和一群木匠在一起,跟他們切磋技藝,並親自動手刨削打磨。他的寢宮裡堆滿了各種木料,以及錛、鑿、斧、鋸、刨等木匠工具,做起木工活來,可以日以繼夜廢寢忘食,甚至於把自己做的木材小玩具拿到市面上去出售,市人都以重價購買。至於那些治國平天下的事,早就拋到腦後,無暇過問。
縱觀天啟帝的一生,愛好機巧,喜歡木工,不思為國為民,可謂昏庸之君。然而天啟初年,重用清流,頗有建樹,也不能一概抹煞。
更多文玩知識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