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說古代木匠皇帝

2021-02-13 盛世文玩

木工技藝是門頗有魅力的藝術活,至少對元順帝、明熹宗這兩位天子而言,絕對魅力十足。接下來給大家說說兩個皇帝不愛江山愛木活的故事。


元順帝:後人眼中的「魯班天子」

人物:元順帝
職業:皇帝
副業:木工設計師
外號:「魯班天子」
木工級別:天才級
痴迷程度:興趣愛好

在很久以前的元朝,一位被稱為順帝的皇帝經常搞建築設計,而且親自把自己的設計意圖製作成精美的建築模型,元順帝設計製做的建築模型不僅美輪美奐,而且非常科學,是按比例製作的,不僅好看,而且直接用來指導施工,用具體的按比例製作的立體模型來指導施工,遠遠比抽象的,平面的圖紙要科學,即使在科學高度發達的今天,也沒有達到這個水平。

元順帝稱得上是天才木工設計師。凡是他的寵臣在宮外建宅院,元順帝皆親自動手,設計出屋宅的模型。當然,模型並非明清宮廷建築師用夾紙板製作的立體「燙樣」,而是按比例縮小的真材實料的模型,其中滿嵌黃金珠寶點綴。元順帝自畫屋樣,自削木構,製作模型宮房皆高尺餘,棟梁楹榱宛轉如真,然後把模型交付匠人,囑咐照此構建,為此,京師人戲稱順帝為「魯班天子」。

公元1354年,元順帝決定在內苑建造龍船。他親自設計圖紙,命令內宮供奉少監塔恩不花監工。這條龍船首尾長120尺,寬20尺,設計有瓦廉棚、暖閣、殿樓等,龍身和殿宇均用五彩金妝。船需要水手24人同時操作。龍船行走時,它的龍首、眼、口、爪、尾都能動彈,仿佛是真龍在水上嬉戲,奇妙無比。元順帝常乘此船,遊戲於從後宮至前宮山下的海子內。他曾不無驕傲地對妃嬪們說道:「即使隋煬帝再生,也設計不出來這樣的作品。」其得意之色溢於言表。

當然,由於興趣愛好與職業的嚴重錯位,使元順帝在治國理政方面泛善可陳。在他執政的後期,當他醉心於製作、心系歌舞、求仙訪道的時,農民起義的烽火早已燃遍大江南北。在群雄爭霸中,朱元璋脫穎而出,元順帝為自己的不務正業,荒怠國政,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明熹宗:不愛江山愛木活

人物:明熹宗,也稱「天啟帝」
職業:皇帝
副業:木匠
外號:「木匠皇帝」
木工級別:大師級
痴迷程度:廢寢忘食

說話明熹宗時,外有金兵侵擾,內有明末起義,正是國難當頭,內憂外患的時期。天啟帝朱由校卻不務正業,不聽先賢教誨去「祖法堯舜,憲章文武」,而是對木匠活有著濃厚的興趣,整天與斧子、鋸子、刨子打交道,只知道製作木器,蓋小宮殿,將國家大事拋在腦後不顧,成了名副其實的「木匠皇帝」。

天啟帝不僅貪玩,而且還玩得很有「水平」。自幼便有木匠天分,他不僅經常沉迷於刀鋸斧鑿油漆的木匠活之中,而且技巧嫻熟,一般的能工巧匠也只能望塵莫及。據說,凡是他所看過的木器用具、亭臺樓榭,都能夠做出來。凡刀鋸斧鑿、丹青揉漆之類的木匠活,他都要親自操作,樂此不疲,甚至廢寢忘食。他手造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裝飾五彩,精巧絕倫,出人意料。據《先撥志》載:「斧斤之屬,皆躬自操之。雖巧匠,不能過焉。」文獻載其「朝夕營造」「每營造得意,即膳飲可忘,寒暑罔覺」。

據史書記載,明代天啟年間,匠人所造的床,極其笨重,十幾個人才能移動,用料多,樣式也極普通。天啟帝經自己設計圖樣,親自鋸木釘板,一年多工夫便造出一張床,床板可以摺疊,攜帶移動都很方便,床架上還雕摟有各種花紋,美觀大方,為當時的工匠所嘆服。

這位皇帝天天喜歡和一群木匠在一起,跟他們切磋技藝,並親自動手刨削打磨。他的寢宮裡堆滿了各種木料,以及錛、鑿、斧、鋸、刨等木匠工具,做起木工活來,可以日以繼夜廢寢忘食,甚至於把自己做的木材小玩具拿到市面上去出售,市人都以重價購買。至於那些治國平天下的事,早就拋到腦後,無暇過問。

縱觀天啟帝的一生,愛好機巧,喜歡木工,不思為國為民,可謂昏庸之君。然而天啟初年,重用清流,頗有建樹,也不能一概抹煞。

更多文玩知識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木匠皇帝——朱由校
    朱由校是明朝的第十五位皇帝,因不理朝政卻獨愛做木匠,因而成為歷史上有名的木匠皇帝。是明光宗朱常洛的兒子、明神宗朱翊鈞的孫子,年號「天啟」,在位8年。       為什麼稱朱由校是木匠皇帝呢?原因很簡單,是因為他非常喜歡做木匠的工作,不是一般的興趣愛好,而是已經到了荒廢朝政的地步。
  • 木匠皇帝 : 朱由校
    他,是皇帝裡做木工活做的最好的;他,是木匠裡做官做的最大的;他,上演了從一幕從皇帝到一個木匠的勵志故事
  • 「木匠皇帝」朱由校,木工水平如何?他的這些作品,才是工匠精神
    在很多古裝劇裡,皇帝給觀眾的印象除了每天上一次早朝外,其他的事件無不都是在享受人生。尤其是清朝的乾隆皇帝,有事沒事就下江南,日子過得相當快活愜意。然而事實上,古代的皇帝真的如此輕鬆嗎?其實不然,對於任何一個心懷天下的皇帝,都不可能讓自己如此逍遙。最典型的代表也來自清朝,是雍正皇帝,其一生都沒有出過紫禁城,平日裡除了吃飯睡覺,幾乎都在批閱奏章。毫不誇張地說,享樂是留給昏君的,明君基本上都不閒著。不過,也有一些相當奇葩的存在。比如明朝的明熹宗朱由校,既稱不上昏君,也稱不上明君。因為一個愛好,荒廢了朝政,堪稱歷史上最不務正業的皇帝。
  • 古代木匠寫了本書,建築學家梁思成卻看不懂,難怪古代手藝會失傳
    我們不僅會想,在手工藝極為發達的古代,那麼木匠的水平會不會更高呢。那時的木匠是通過什麼工具造出這些精緻的器物呢?提到木工,就不能不說木工的祖師爺魯班。魯班一生注重實踐,善於動腦。魯班的發明,涉及建築、木工、工藝、機械、軍事科學等行業,涉獵極廣。
  • 除了做皇帝,古代君王還有哪些愛好,誰的比較奇葩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就算古代的皇帝也不例外,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除了做皇帝,古代君王還有哪些愛好,其中誰的愛好比較奇葩。我們先來看一些比較正常的愛好。琴棋書畫歷史上有才的皇帝很多,比如南唐後主李煜,許多人都說,如果他不做皇帝,一定是位非常出色的詞人。不過要是李煜沒有經歷過國破家亡,他也許就寫不出那麼多含意深沉的詞出來了。
  • 「木匠皇帝」朱由校,木工水平如何?你看他的作品,讓現代人汗顏
    現如今的中國盛行著一句話:明朝16個皇帝,各個都是奇葩,有的封自己為大將軍,有的連換十幾個首輔,有的繼位一個月就開始吃仙丹結果暴斃。而今天要講的是明朝一位非常不務正業的皇帝,不同於其他昏君的貪圖享受,他喜歡的竟然是木工。
  • 木匠皇帝朱由校傳位給弟弟,而不是自己兒子,背後有什麼隱情?
    我們經常說皇帝是最誘人的一個位置了,很多人為此擠破了頭,不惜造反和政變也要做皇帝。皇帝一般情況下是傳位給自己兒子的,這樣也讓子孫後代享受無盡的榮華富貴。不過傳位給弟弟也不稀奇。歷史上皇位傳給自己的弟弟而沒有傳給兒子,這種事並不少見。
  • 他16歲登基前只讀了1個月書 幹了7年皇帝忙了7年的木匠活
    這些位皇帝真是各樣各色,有要過飯當過和尚的洪武皇帝,有天天想著喝飛天茅臺當神仙的嘉靖皇帝,還有開酒樓賣豬肉的正德皇帝,然而我覺得他們的傳奇都不如那個一生鍾情於做木匠的天啟皇帝。天啟皇帝就是朱由校,大明最後一位皇帝崇禎的哥哥。如果說朱由校是一個可憐的孩子,不知道多少人吐著口水甩著鼻涕照著我的臉上就來了。然而,實際上朱由校的童年真的不算是幸福。
  • 大明王朝之明熹宗朱由校(大明史上有名的木匠皇帝)
    實現「君民同治」,開創「仁宣之治」的明宣宗朱瞻基,可惜的是大明朝一代一代傳下去,卻一代不如一代,有喜歡花天酒地最後死於豹房的明武宗朱厚照,有三十年不上朝「坐山觀虎鬥」懈政到了極點的萬曆皇帝,有想追尋長生不老,以道君皇帝著稱的世宗皇帝,真是愛一行不愛江山,而我們今天談的這位主角就更奇葩了,他不愛江山更愛木匠活。
  • 痴迷古代廳堂文化 老司機化身「小木匠」
    羅秀勤正在精心打磨一隻古代廳堂中的方桌。記者彭化成攝本報訊(記者彭化成)曾是開了30多年汽車的老司機,退休之後一門心思鑽研蘇州園林中各式古代家具,還把它們精心製作成比手掌還小的縮微版,他就是姑蘇區雙塔街道二郎巷社區居民羅秀勤。
  • 中國傳承千年的木匠文化
    鋸木頭人物雕塑,公園雕塑,人物銅雕像古代木匠雕塑,工匠精神鵰塑,鑄銅雕塑當今社會「木工」職業應用領域廣泛。《荀子·不苟》說:"五寸之矩,畫天下之方也。"繩,彈直線用的墨繩。懸,測量垂直線用的懸。水,測量水平線用的工具。
  • 古代皇帝死了 可不能說死哦
    按照宋朝時的習慣,普通老百姓對官員的名字不能叫、也不能寫,因此田登所在的州就不許說、不許寫「登」字,不僅僅是「登」這個字本身不可以說和寫,就連與「登」同音的字也都不可以。 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晚上有放花燈的習俗。事先官府要張貼布告,通知各家各戶準備,但是寫布告的官吏因花燈的「燈」字與「登」同音,寫出來就要犯了田登的忌諱,這可怎麼辦呢?
  • 明朝皇帝短命的五大原因,哪怕少做一件,都能續命十年!
    明皇帝趣圖 原來在明朝,文官勢力強大,除非像朱元璋和朱棣這樣的雄主,從馬背上得天下,才能夠控制當時的文官勢力,所以明朝皇帝大多數受文官集團的牽制,皇權被架空。
  • 中國歷史上最「奇葩」的五大皇帝,圖3竟然向臣子「借種生子」!
    中國歷史上最「奇葩」的五大皇帝:1,喜歡當乞丐的皇帝。在北齊時期有一位皇帝,他就是高緯。南北朝時期北齊第五位皇帝。據說,此皇帝喜歡當乞丐,有事沒事就把自己扮成乞丐,乞討要飯。他還特意在皇宮裡設立自己的貧窮村舍,然後,穿上乞丐服,圍著自己設立的貧窮村舍開始乞討要飯。
  • 史上最牛的木匠大集合
    No.1 耶穌——從"木匠之子"到全球第一大宗教組織的領袖 耶穌出生於木匠家庭,他的父親約瑟很早就去世了。漫畫——聖誕老人在給孩子們準備禮物No.3 魯班——中國木匠鼻祖魯班大約生於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
  • 中國古代的皇帝制度
    中國古代皇帝制度是指中國古代時期,建立起的以皇帝為中心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皇位獨尊,皇權至高無上,皇位世襲制等主要方面,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開始,經過數代王朝的沿襲、發展、以及不斷的更新。直至1916年左右才消失,在歷史上存在了2137年。
  • 朱由校,一個被皇位耽誤的好木匠
    朱由校,畢竟是皇帝,國家的最高統治者。在喜愛木匠活,也只能當做業餘愛好,畢竟身在皇家身不由己。明光宗朱常洛了,他因為是「都人子」(宮女所生之子)的緣故,被其父萬曆皇帝所不喜。所以萬曆皇帝遲遲不願立他為太子,而且他對朱常洛的這種態度,也株連到孫子朱由校,也不立他為皇太孫。
  • 古代皇帝自稱孤家寡人,絕情棄性,是一個皇帝必備的品質嗎?
    古代皇帝自稱孤家寡人,然而與現在的孤寡老人中的「孤寡」還是意思不同的,孤是古代君主對自己的謙稱,寡是寡德,也就是缺少德行的意思,這也是皇帝自謙的說法,不能看成我們現在說的缺德。孤家寡人是皇帝格調很滿的自謙,但是情感這樣的奢侈品確實在古代帝王的生活中是不太容易見到的。
  • 木匠篾匠剃頭匠,各位師傅爭第一,誰坐上有說頭
    例如在南方,諸行師傅之中鐵匠的地位最高,其次是石匠、泥水匠、木匠、制瓦匠。如果主家蓋新房,請各位師傅赴宴。鐵匠穩定坐上席、制瓦匠坐下席。 值得一說的是,裁縫、篾匠雖然也是「師傅」,但一般不會與鐵、石、泥、木諸匠同席。 傳說,裁縫的祖師爺是周武王的宮婢,身份比石匠木匠的祖師爺魯班明顯低一等,而篾匠則被認為是「小媳」出身,幹活大多蹲在地上,被鄙稱為「篾烏龜」。所以這兩個行當在「師傅」中排位相對靠後。
  • 古代女子如何走上皇帝的龍床?
    古代女人如何嫁給皇帝,這恐怕是很多人好奇的事情,作為民間女子,想嫁給皇帝無疑是件難事,那麼,如何做才能俘虜皇帝的心呢?  因此,選入後宮的女子大都是傾國傾城的絕世美女。當然,僅擁有天生麗質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華麗的包裝。  華麗包裝是女人走向皇帝龍床最好的通行證  漢武帝劉徹「能三日不食」,但「不能一日無婦人」,可以說是古代帝王風流陣中的頂級人物了。劉徹身為大漢皇帝,後宮美女佳人無數,足夠他享用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