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自稱孤家寡人,然而與現在的孤寡老人中的「孤寡」還是意思不同的,孤是古代君主對自己的謙稱,寡是寡德,也就是缺少德行的意思,這也是皇帝自謙的說法,不能看成我們現在說的缺德。
孤家寡人是皇帝格調很滿的自謙,但是情感這樣的奢侈品確實在古代帝王的生活中是不太容易見到的。
皇帝受命於天,天道無情是萬古的法則,帝王一言決定萬人生死,這樣的至尊存在感情確實是負擔,但皇帝畢竟也是人,對父母的,愛人的,子女的愛貫穿在歷史上所有皇帝的生活中,一個鐵石心腸的人,是做不好皇帝的,只有能控制情感,管控人生的人,才能擔當好好皇帝這份特殊的職業。
一.受命於天與天道無情
1.天命是古代皇帝自我抬高的工具
現在有款熱門的遊戲,三國全面戰爭,裡面有個資料片的主題就是天命,他將漢室和黃巾軍的道統之爭解釋到位了。在蒙昧的古代社會,對天命的確認,從而既壽永昌,就是皇帝追求的宿命。
爭奪皇位的數方都努力證明自己才是老天爺垂青的人,在決定歷史命運的戰鬥中,一場突如其來的狂風,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都被看成是天命的展示,他對戰爭某方帶來的士氣壓迫往往是決定性的。
天子,天子,以天自詡的皇帝們,是將神格套在了自己的頭上,王朝的興衰是天意,這種觀點在古代是認知的主流,天命就是皇帝的合法性最大的背書。
2.天道無情
從道家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到儒家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古代將天的無情,天道的自我勃發,描寫的入木三分。天子作為天道在世間的繼承者,既要蓬勃,又要冷酷,對情感的束縛成為了天子的自我修養,必修的人間課程。他們戴著面具,面對著百姓和臣民,情感的隱藏成為了高貴身份的象徵,暗合天道的至理。
在現在日本和歐洲的許多皇室,感情不外露還是皇室成員的基本特徵,他們從很久遠的時代開始,就學會隱藏感情,凸顯家族身份的高貴。
3.情緒控制在政治生活中重要的作用
一個控制不了自己情緒的皇帝,註定是危險的,皇帝們的身份實在特殊,一言就可決定生死,情緒化很可能被誤解成各種各樣的含義,同時在政權的天平中冷漠才是維持中立的手段。
過早的表態,對某方非常明顯的喜愛或者憎惡,可能都是一場政治風暴的前奏,帝王們的情緒關乎的是社稷江山的存亡,他們不得不抿著嘴,淡漠的注視著一切發生的事情,努力讓心中那顆凡人的心停止無謂的感動,停止喜悅或者憂傷,去完成政治人物形象的塑造。
二.皇帝亦為人
1.感情是人類的本能
無論怎麼看,皇帝都不可能徹底的摒棄感情的,歷史上那些冷酷的,甚至殘暴的帝王,內心深處也都有柔軟的地方,就算自小被從生母處抱走,就算古代歷史中充斥著那麼多父子殘殺的橋段,對父母的愛,仍然是皇帝割捨不了的情愫。
男女之間的感情更是深切的影響了古代歷史的進程,中外都出現過愛美人不愛江山的君王,都出現過因為美人而亡國的暴君,男女之愛是人之大欲,君王們並不都是出於繁衍後代的目的和女性交往的,男女天然的性情互補,是對冷酷帝王最致命的挑戰,醉臥美人膝,醒掌天下權,做為男人生存狀態的夢想,將他們對女性和權力的態度,清晰的展示在了世人的面前。
而皇帝對子女的愛,中間夾雜著帝王道統延續的重要性,更是複雜又沉重的情感,又怎麼會有不愛孩子的父母呢,在那麼多父子相殘的戲碼後面,也還有帝王 們的舐犢情深,對兒子,女兒的安排是政治生活中最需要重點考慮的地方,太子位置的確立除了政治的需要外,難道沒有父親對兒子保護的意味在裡面嗎?
2.帝王心術的複雜
在中國的歷史上,性格外向,感情外露的皇帝比比皆是,特別是個性強烈的皇帝,還大部分是有作為的皇帝,秦皇漢武就從來不壓抑自己的感情,然而這樣的奔放,在某種程度又恰恰是無情,兩位雄主對兒子都沒有手軟,而唐太宗的玄武門之變和宋太宗的燭光斧影,更是將政治放在親情前面的範例。
人是那麼的複雜,在漫長的古代歷史長河中,那些雄主確實在某一個瞬間是壓制了感情的迸發的,武則天殺兒子殺的皇子們都寫出瓜賦了「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那種被至親摧殘的悲愴,從平淡的詩句中噴湧出來,震撼著人們的心靈。
明代的靖難之變,清代的九子奪嫡,政治帶來的利益實在太大了,牽扯的人數實在太多了,感情在政治利益的面前的抵抗是脆弱的。
3.除了神,沒有人能擯棄感情
感情是人類對外界複雜刺激的本能反應,不管經過怎樣嚴格的訓練,人都是不可能完全脫離感情的,那些在歷史的某一段時間做出嚴重傷害感情行為的皇帝們,其實都是在戰勝了自己後做出了完全符合政治要求的理性行為。
他們讓感情的心弦在一瞬間停止了顫動,政治動物中,感情確實是影響判斷力的重要因素,在一切鬥爭中,那些重情重義的人,幾乎都淪為了犧牲品,從這個角度看,皇帝確實要戰勝感情的衝動。
感情在歷史上,皇帝們的生活中,有時候確實成為了奢侈品,追求感情就和採摘鮮豔的玫瑰花一樣,要有被花刺扎傷的覺悟,無論愛情還是親情,都是如此。
三.孤寡與帝王的宿命
1.稱孤道寡確實孤寡
孤寡本來在帝王的自稱中,確實沒有孤獨的含義,然而聯繫古代歷史的片段,孤獨和寡和,成為了皇帝生活的常態,這真是漢字奇妙的魅力,明確的含義隱藏著隱晦的暗示,孤寡真的成為了皇帝的宿命。
很多皇帝都是要學會和孤獨鬥爭的,他們要學著排解自己心中那層深深的孤獨,康熙和乾隆對微服私訪的偏愛,很難說安全是為了考察民生,更多的是自己找樂子,皇帝要自我開解,否則這真是個容易產生心理疾病的職業,每天說話,做事都要反覆權衡,臣子的心思永遠戴著偽裝,需要皇帝去猜測,這些帝王們確實活的很累。
他們孤獨的俯視著眾生,不能露出一絲感情,任何情感的洩露很可能都是他們被拉下神壇的先兆。
2.擯棄情感的皇帝才是優秀的皇帝
政治生活中,很多感情和利益衝突的地方,成熟的帝王可以毫不猶豫的做出選擇,而過於看重感情的帝王,是對不起他們的高度和位置的。皇帝和人交往中,由於至高無上的權力,可以直接擺出利益交換額籌碼。
感情雖然在很多戲臺上還是重要的佐料,但是利益才是問題的根本。一個優秀的皇帝,必須從身邊的事件中將感情的因素從纏繞交織的利益中剝離出來。這樣他才能看到事情的本質。
3.重感情許是終極帝王之道
政治動物,利益機器是帝王進化路上的一個階段,然而劉備那樣以感情來駕馭人心的帝王,才是統治的終極之道,和關羽,張飛的感情一定是真誠的,他們一起並肩走過了那麼多歲月,從北方到南方,從東方到西方。
而對諸葛亮的託孤,那句他不行你就上,讓丞相這樣睿智的人,把一條命送給了蜀漢,這樣的感情流露,這樣的統治段位,才是政治能力的頂峰,以感情來駕馭人,遠遠的超過了用利益來駕馭 人, 它不容易變質,更加的可靠,然而操作起來,難度也最大。
結語:
一個好皇帝,確實應該減少感情在政治生活中的份量,這樣,他才算是剛剛踏進了政治的門檻。
然而完全無情,用利益來駕馭人心也是愚蠢的,感情和利益的結合,才是政治生活最高層境界的實質,孤家寡人,註定沒有朋友,沒有愛人的皇帝們,一定要盡可量的發展,這樣在完善人格的同時,也能更好的維護自己的政治利益。
以天自詡的皇帝們,天若有情天亦老,不要怕老,不要為了政治去無情,畢竟在做為皇帝之前,要先享受做為人愛人與被愛的權力,皇帝之位實屬特殊,在那麼多無上權威和殊榮的背後,是深深的孤獨,從這個方面來看,皇帝應該更加的熱愛生活,享受感情。
參考資料:
《史記》
《資治通鑑》
《道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