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文登區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舉辦「古琴·高山流水」古琴培訓班

2020-12-19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28日訊10月25日,威海市文登區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古琴·高山流水」古琴培訓班開班,30位學員朋友近距離接觸了解、感受中國千年傳統樂器——古琴的魅力。

活動中,文登區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國學館的老師為學員們簡單介紹了古琴的歷史、構造。同時,也帶領學員們學習了古琴專用的「減字譜」。通過減字譜,學員們便能準確的知道音位、左右手具體指法、演奏技法。

經由對古琴歷史、文化的探尋,學員們深刻知曉了古琴的曲韻曲意更多反應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儒釋道的內在精神——儒家之「中正平和、溫柔敦厚」,道家之「清淨無為,飄逸自然」,佛家之「清幽恬靜、禪境禪趣」。學員們似乎被聲聲古韻拉回到歷史的時光,閉上眼睛,耳畔是高山流水的禪意與樂境。撫一把琴,彈盡內心言。

文登融媒體中心 張建軍 張雅潔

相關焦點

  • 2020兒童網絡保護媒體培訓班在陝西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舉辦
    2020兒童網絡保護媒體培訓班在陝西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舉辦11月27日,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中國婦女報社主辦的2020兒童網絡保護媒體培訓班在陝西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舉辦。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副主任黨柏峰、25家中央媒體和地方媒體的編輯記者參加培訓班。
  • 舜定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又增一弦,古琴泰鬥龔一告訴你古琴故事
    在周朝時,古琴除用於郊廟祭祀、朝會、典禮等雅樂外,也盛興於民間,《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中的「琴」就是指古琴。戰國時期隨著音樂的發展,古琴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和普及,從而湧現了大量的琴人,伯牙與鍾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經典故事就是源於此。宋朝行使抑武揚文的政策,自宋太宗起,兩宋期間自帝王至朝野上下都十分好琴,達到歷代好琴的頂峰,現存最早的琴歌《古怨》就是誕生於此。
  • 「我為古琴代言」大型真人秀活動盛大啟幕!
    古琴,承載了中國幾千年的民族文化,其崇尚自然的設計,令聲音轉化為調節身心的能量,幫助人回歸自然,返其天真,涵養性情,提升生命境界。容閎鈞天琴院,由珠海容閎培訓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基地北京鈞天坊合作創辦,旨在從興趣與生活出發,通過古琴文化的教育,喚醒人們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重拾生命價值,打造珠海最高端最專業的古琴文化傳播機構。
  • 《宇玄琴館》第一期古琴公益免費課程(5天)將於國慶開課啦!喜歡古琴的你快快報名吧!
    琴館是年輕的,館主也是年輕的,但我們秉承傳遞的古琴藝術是古老傳統雅致的,希望與您「奧宇玄關瞻日月,高山流水覓知音。」 「浩瀚宇宙,尋一靜謐,撫琴觀心,玄妙無窮"。關於古琴:古琴,在中國歷史上流傳了三千年不曾中斷,至今依然鳴響在書齋、舞臺上。在中國古代社會漫長的歷史階段中,「琴、棋、書、畫」歷來被視為文人雅士修身養性的必由之路。
  • 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舉辦關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公益培訓班
    為進一步弘揚「關愛兒童」的理念,引導廣大家庭建立完整的美育觀念,促進未成年人綜合素質的提升,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在市婦聯指導下,11月20日至12月11日,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舉辦「黨心映童心 文藝潤童年」關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公益培訓,包括援鄂醫護、最美家庭代表在內的市民和他們的子女參加活動
  • 古琴文化體驗日|聆古琴講座 品古韻留聲
    瀚聽團體課鄭崇文老師《古琴文化》的講座,帶領大家認識和了解古琴,走進古琴親切自然的天地。鄭老師先為大家普及了琴的概念,接著認識伏羲式古琴,從而了解到了古琴的形制。對於大家普遍存在的疑問,即古琴和古箏的區別,鄭老師也從外形、歷史和音色三個方面的不同做了細緻的講解。
  • 好消息,合陽縣婦女兒童活動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啦!
    好消息,合陽縣婦女兒童活動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啦!!!縣婦聯於11月13日在活動中心舉辦了婦聯幹部能力提升培訓班,下面一起來看會議詳情!!!為貫徹落實渭南市婦女第四次代表大會關於加強女幹部教育培養的安排部署,提升婦聯幹部的履職能力和服務水平,11月13日,縣婦聯在縣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舉辦了婦聯幹部能力提升培訓班,各鎮(街)婦聯副主席,機關事業單位婦聯主席(婦委會主任、婦女小組長)共計80餘人參加了培訓。
  • 聞弦歌而知雅意 古琴公益文化交流活動在榕舉行
    東南網11月8日訊(本網記者 陳楠)「聞弦歌而知雅意」,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古琴向來在人們心中佔據著特殊的位置。昨日,由中國琴會等聯合舉辦的古琴公益文化交流活動在福州舉行。充滿濃鬱古典風味的演奏和精彩的講座吸引了眾多國樂愛好者,國家級非遺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趙家珍也在現場分享了她與古琴的故事。據悉,在中國傳統文化裡,「琴、棋、書、畫」歷來被視為文人雅士修身養性的必由之徑。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樂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風傲骨、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在近年來復興中國傳統文化的浪潮裡,古琴得到了越來越多愛好古風的年輕人的追捧和喜愛。
  • 古琴文化交流活動讓福州市民大飽耳福
    福州新聞網11月10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7日,一場古琴公益文化交流活動在冠亞廣場的一合華樂藝術交流中心舉行。中國琴會會長、古琴演奏家和教育家趙家珍等國內古琴頂級名家蒞榕傳藝。精彩的講座和表演吸引了榕城眾多音樂愛好者和市民。
  • 幾歲學古琴合適?
    1、少兒適不合適學古琴有人說小孩子不合適學古琴,這個觀念有失偏頗。首先古琴學習可以讓小孩子學會專注與安靜,古琴曲本身就有安撫心情的作用,彈奏古琴又是一個必需全神貫注的學習進程,漸漸的多動的孩子就會 變的安靜了。
  • 威海文登區免費母嬰護理師(月嫂)培訓班來了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7日訊 為進一步提升下崗失業人員及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再就業,拓寬就業渠道,威海文登區總工會為下崗失業人員、困難職工家庭(2019年區總工會建檔人員含配偶、子女)及農民工舉辦母嬰護理師(月嫂)培訓班。
  • 古琴雅集:七弦之上的常州掌故
    即將在本月25日進行的一場名為《凝露為霜》的古琴雅集活動,10月12日在常州市古琴研究會微信公眾號上進行召集。這是市古琴研究會疫情後逐漸恢復的節氣雅集第二場。在此前的10月7日晚上,梅庵琴派國家級傳承人劉善教受邀來我市前後北岸歷史文化街區蘇東坡紀念館,向觀眾介紹古琴的相關歷史文化,並現場演繹了琴曲《長門怨》。
  • 大音希聲,古琴與道家文化!
    那就是古琴。古琴,又稱瑤琴、玉琴、絲桐和七弦琴,有三千年以上歷史,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自古「琴」為其特指,琴是漢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樂器,有「士無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書」之說。位列中國傳統文化四藝「琴棋書畫」之首,被文人視為高雅的代表,伯牙、鍾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傳至今。道教與古琴有著密切的聯繫,道教教理對古琴美學思想影響深遠。
  • 南寧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12月9日,南寧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發展論壇在南寧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舉辦。全市婦聯繫統分管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負責人以及全區各地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負責人參加論壇。南寧市婦女聯合會黨組書記、主席、一級調研員李偉出席並致辭,廣東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發展促進會會長古方、廣西婦女兒童活動中心主任譚智莉在會上作專題報告。南寧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蘇長帥主持論壇。本次論壇主要圍繞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現況、建設及未來發展等方面,相互分享觀點,交流經驗。
  • 古琴與鋼琴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先鋒音樂演出在國泰藝術中心上演
    近日,「未有期——鋼琴與古琴的瞬間」音樂會在國泰藝術中心上演。這場演出是《未有期——鋼琴與古琴的瞬間》全國巡演的最後一站,也是古琴教育機構縵學堂——四周年紀念演出。重慶籍古琴演奏家巫娜與作曲家高平一道,以古琴與鋼琴結合的形式,呈現了一場繼承傳統、探索先鋒的演出。
  • 花都幸福人生中心古琴課程共40節課古琴入門班招生快訊
    傳統文化和古琴文化相結合。2. 認識古琴減字譜和掌握左右手基礎指法,深入全面地講授古琴散、按、泛彈法及其運指原理,此為古琴技法學習的核心內容。3.(5)課程期間禁止涉政、談玄、宗教、傳銷、直銷產品活動,禁止任何形式勸捐、募捐行為。一經發現立即清退。(6)學員無需自帶古琴,活動期間提供音色優質古琴使用。
  • 海澱區非遺展示中心(北館)《走近古琴》公益講座預告
    為了傳承、傳播古琴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學習古琴,11月28日(周六)將由北京古琴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古琴文化研究會少兒藝術團副團長郭懷瑾老師與大家面對面交流,歡迎熱愛古琴的成人、孩子到現場聆聽、體驗、開指學習。
  • 伏羲琴院~7月27日-28日大興古琴教學中心開課了
    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中國琴會榮譽會長(前會長)、國際古琴學會榮譽會長、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名譽理事、北美琴社顧問、倫敦幽蘭琴社藝術指導、澳門古琴研究會榮譽會長、中國民族書畫研究院研究員。精於琴、簫、詩、書、畫,即興演奏,即興吟唱,學術研究,專業教學。出版有古琴獨奏專輯唱片近三十種,學術專著《古琴綜議》等四種及詩集《醉琴齋詩選》。
  • 《宇玄琴館》夏日清涼 第二期2017暑期古琴公益課程開課咯!
    琴館是年輕的,館主也是年輕的,但我們秉承傳遞的古琴藝術是古老傳統雅致的,希望與您「奧宇玄關瞻日月,高山流水覓知音。」 「浩瀚宇宙,尋一靜謐,撫琴觀心,玄妙無窮"。關於古琴:古琴,在中國歷史上流傳了三千年不曾中斷,至今依然鳴響在書齋、舞臺上。在中國古代社會漫長的歷史階段中,「琴、棋、書、畫」歷來被視為文人雅士修身養性的必由之路。
  • 古琴文化內涵與古琴形制
    推選此曲的專家顯然知道中國三千多年前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話,希望這首代表藝術精華的琴曲再次成為人類尋覓「知音」的橋梁,通過它實現人類與外太空高等智能生物的心靈溝通,進而與地球人類互通音信,建立友誼。中國古琴由此成為地球人類的身份證,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關注和喜愛,引起了各國有識之士研究和學習中國古琴的廣泛興趣,身為古琴故鄉中國的大學生,豈可自己反而不聞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