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為你好」這句話,是爹媽給孩子挖的最大的坑

2021-01-17 源於說實話

之所以不相信「都是為你好」,是因為這只是為了滿足父母的「喜好」罷了!

在這個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什麼無緣無故的教育行為。

對孩子的一切教育行為的背後,都深藏著父母的認知與觀念。

比如,絕大多數父母都會在萬般無奈之下對孩子說「我這不都是為了你好」,言外之意就是——

因為既然我的所言所行都是為了你好,你就應該聽話,你就應該領我這份情,你就應該向這個「好」的方向努力,你就不應該有那麼多的想法和意見等等。

如果父母沒有對自己觀念的自我審視與思考,就會執拗地認為「我都是為你好呀,你還……」,這樣一來,所有的「罪名」都得孩子來背。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被這句話壓得直不起腰來——

因為爸媽都是為了我好,我不聽話就是不懂事;如果繼續如此,很有可能還會背上個不孝的名聲。

在這種「道德」的審判面前,孩子除了選擇閉嘴,要麼放棄自我逆來順受,要麼選擇叛逆開始抗爭。

事實上,「都是為你好」這一觀念之所以這麼有市場,完全是因為父母對自我的教育已經遇到了瓶頸,除非自我察覺,否則必然被困。

對持有這一觀念的父母來說,打也好罵也好,只要是為孩子好,就沒有錯。

根據這一「認知邏輯」,我們可以假設你的老闆常常人前人後地訓斥你,並且總是將「都是為你好」掛在嘴邊逼你工作,你的心情如何?會不會認為老闆都是為了你好呢?

答案不言而喻。

相信只要我們是正常的人,都無法長期忍受這樣的「好」。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即便是跟我們談及教育孩子,也不忘強調這一觀念。

可見,這樣的「好」藏得多深,影響力有多大!

毫無疑問,這一觀念實際上就是在要求孩子按照父母的意志成長——

做到了,就是「好」;

做不到,就是「不好」。

不過,這種觀念太過理想,完全忽視了一個人是不可能為了滿足另外一個人的主觀意志而活著的,除非他心甘情願地認同。

說到這裡,也不得不承認大多數父母的確是真心為了孩子好,但卻不能因為這個理由,而對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不作思考、不尋出路。換句話說,「都是為你好」不應該是父母所作所為的擋箭牌,而應該成為「如何更好」的內驅力——

就是為了這份沉甸甸的好,父母更應該自我教育,探尋更好的教育方式,否則難有好的結果。

高明的愛往往不漏聲色,卻滋養孩子一生。

其實說了這麼多,只要換位思考一下,我們很快就會發現凡是打著「為你好」的名義的愛,其實都是在要求孩子滿足父母的「期望」。

當這種「期望」背離了孩子的成長規律時,必然受挫,更別提走進孩子的內心了。

反之,倘若是真正為了孩子好,父母就應該收起這句話,先學會審視甄別自我的觀念,發現孩子成長的規律,再去考慮如何耐心地引導教育孩子,與孩子一起成長。

相信這時,你雖然不再說那句話,孩子卻會發自內心地感受到你的好。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閱讀能夠活躍腦細胞,孩子喜歡閱讀,就更聰明!從小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歲半-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

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69.9元全套10冊兒童繪本,平均下來一冊都不到7塊錢,不過就幾根棒棒糖或者一頓早餐的價格,甚至更便宜,美食可能吃過就忘,可孩子從繪本裡學到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

有需要購買的家長朋友們,點擊以下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些爹媽沒啥文化,卻能教出一個優秀的孩子?
    比如——「我還不都是為了你好!」「給你說了這麼多遍,你怎麼不聽?」「我怎麼生了你這麼個孩子?」「你啥時候才能懂點事?」「你怎麼每天就知道玩!」「你這孩子怎麼這麼懶?」「你看看那個誰誰誰,每天都在堅持學習。」「你就不能認真點嗎?」「不好好學習,長大就要飯去!」「你怎麼膽子這麼小?」「你哪像個男子漢(女孩)?」「有本事你也考個第一名!?」「……!?」
  • 「我這都是為你好」,這句話害了多少人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關愛,而有些人也很樂意奉獻自己的愛心。一個人在對待他人應該保持一顆友善的心,這沒有錯,可是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不要總是披著「我是為你好」的外衣,因為這會比惡言更具有殺傷力。前一段和朋友在一起聊天,知道了他和女朋友分手的消息,獲悉後才知道,在他們在交往的最後時刻對方總是常常提起「我是為你好」這句話,也正是這句話為他們的情感畫上了句號。據他說,他們的關係本來很好,平時經常在一起,然後有一次他女朋友突然對他說:我們別這樣了,整天膩歪在一起什么正事也幹不了,幹了也總是分心。
  • 有一種傷害,叫做「我這是為你好」
    《奇葩說》有一集的論題是「我這是為你好,是扯嗎?」想必這句話大家都深有感觸,可能被父母說過,可能被朋友說過,也有可能自己說過。在我看來,」我這是為你好「這句話的確是在扯淡。原因包括但不限於以下三個。一、這只是你以為的為我好陳銘在《非正式會談》上提到過,「這句話表面上看起來是站在你的角度考量,但實際上主語還是『我』。」我們不能說「我這是為你好」就一定是虛偽的,但很多時候它的確站錯了角度。
  • 「自我感覺良好」是人給自己挖的最大的坑
    上節課老師把我方案改得面目全非,這節課你猜怎麼著?他都不認識自己改的方案了,還讓我再改!別的專業還老不理解我們,覺得我們閒!我靠你去畫個圖試試看?……唉不說了我趕緊回去突擊方案了。」在同學面前,我吐槽社團:「尼瑪新來的小孩能不能行了?什麼都不會還拽得跟二五八萬一樣,就這水平,還不經說呢!要是一說他,立馬就給你白眼!想當年我們剛來的時候,哪敢這樣?學校也不靠譜!
  • 多虧陳凱歌,為李誠儒挖了坑
    《演員請就位2》裡面,陳凱歌給李誠儒挖了個坑。,事後被輿論評價為「借刀殺人」。我認為這個比喻很形象,但即使陳凱歌不給李誠儒挖這個坑,李誠儒也會找個坑往裡跳。即使你不借給他刀,他也已經在磨刀了。所以,別看李誠儒自己說,「我這個位置應該是評論演員的」,但實際上這句話只是一種單方面的免責聲明。他的潛臺詞就是,「這可是你們讓我說的啊」。
  • 當領導看你「不爽」時,往往會說這3句話,別傻傻的以為是為你好
    當領導看你「不爽」時,往往會說這3句話,別傻傻的以為是為你好在職場混跡,要是沒點眼力見兒,那可真是難以生存。比如,黨領導看你「不爽」的時候,往往會對你說這3句話,別傻傻的以為是在為你好。第一句:你還年輕,不著急當領導對你說「你還年輕,不著急」的時候,意味著他打心眼兒裡覺得你能力不行,甚至是一個扶不起的阿鬥。之所以這麼說,一來是因為不願意撕破臉;二來是為了讓你麻痺大意,繼續在錯誤的道路上行走。
  • 「父母永遠都是為了你好」!被這句話騙了30年,該醒醒了!
    都是為了你好,是中國父母最大的謊言「我這都是為了你好」,這句大義凜然的話語背後隱藏的下一句就是「你必須聽我的」!這是一句多麼理直氣壯的情感綁架!站在父母的額角度,父母總是強調「都是為了你好」,很大一部分是仗著自己過來人的身份,憑藉著自己的人生經驗來判斷的,當然不能排除很多父母確實存在著自己的私信,或者有一些私心是為人父母的自己也不曾覺察到的!
  • 心理學家:父母的這3句話,表面是為你好,實際上可能是想操縱你
    從心理學角度看,這段關係,由於關係過於親密,所以雙方都會經常侵入對方的「個人邊界」。就像父母看孩子的日記不會覺得自己「侵犯隱私」,孩子詢問父母的收入也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妥。過於親密就一定會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控制」與「被控制」。在一段親密關係中,平等往往是很難得,絕大多數都是一方強勢一點,一方弱勢一些。
  • 「我是為你好」這句話 我們也可以聽聽
    」,生活中我們應該都聽過這句話,來自父母的,來自親戚好友的,或者領導的。很多的文章也發表觀點,讓大家認知到這是一句綁架他人的話,「為你好」為理由是一種對他人意願的不尊重。而今天我想說,「我都是為你好」這句話,未必就是別人自以為是的對你指手畫腳,未必就是要企圖擺弄你幹擾你的生活,也未必就是對你意願的不尊重妨礙你做自己。
  • 孩子是這4生肖,天生有錢人命,旺爹媽又旺財,父母老來享福!
    孩子是我們的傳承,對於天下的父母而言,不論生的是兒子還是女兒,都是自己的心肝寶貝,有一雙聰明又懂事的兒女,這份福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其實兒女的命運禍福更是和父母的命理息息相關,另外,爸爸媽媽伴隨著孩子的生長,對孩子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他們的言行舉止,談吐修為在不知不覺之間刻畫了孩子的三觀,人們常說「有其母必有其女」或許「上梁不正下梁歪
  • 老一輩人給年輕人挖的最大的坑是什麼?原來有這麼多啊?哈哈哈哈
    01.雖然說老一輩人說的話都很有道理,但是他們給我們年輕人挖的坑也是不少。那麼小夥伴們,你們覺得老一輩人給年輕人挖的最大的坑是什麼呢?哈哈哈哈......看了評論區之後才發現,原來有這麼多呀!06.這就是現實呀,工作前鬥志昂揚,工作後度日如年07.這輛粉嫩嫩的三輪車還 bu ling bu ling的,一看就是小仙女的專用三輪車08.這熊孩子怎麼跑到車上來弄泡沫?
  • 「我這是為你好!」借愛之名把孩子當提線木偶,這種家庭教育錯了
    在這部影片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囧媽盧小花說過的一句話:「我這是為你好!」家庭教育中的這句話——「我這是為你好!」,從家長的角度看,基本上沒什麼毛病,但是從旁觀者的角度看,這只是在借愛之名把自己的孩子當「提線木偶」而已。在《囧媽》這部影片中,主人公徐伊萬是一名單親家庭的孩子,他的父親是一個典型的酒鬼。
  • 令人窒息的愛——「我這都是為你好」
    ,最高點讚的回覆是「試圖以』為你好』掌控子女的人生」。身為父母,沒有人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是,養育孩子的過程實質上是付出與欣賞。不苛求孩子的完美,不追求養兒防老,只要這個生命完整健康的存在,陪伴自己走過一段人生路途即可。就像是「月滿則溢,水滿則虧」,很多傷害,正在以「愛」的名義存在著。
  • 《流金歲月》:多少孩子的悲哀,是因為有個「為你好」的父母
    不過,整部劇看下來,給我印象深刻的卻是謝宏祖對他媽說的那句話:「你從不了解我,哪怕你每天抽出兩分鐘多跟我說兩句話,你都能比現在了解我!」作為一個只要孩子好我就好的母親,這句話對我的衝擊力還是蠻大的。01這是《流金歲月》中最狗血最俗套的梗吧?謝宏祖的媽媽謝嘉茵逼他跟朱鎖鎖離婚,重新娶富家女趙瑪琳。
  • 我這都是為了你好!
    相信很多人都受到過這句話的困擾——「我這都是為了你好」。別人以「為你好」的由頭,讓你做著自己不情願的事情:再多吃點;你穿這件衣服不好看;這個專業不適合你;你做這個工作沒前途,回來考公務員吧;那個人我一看就覺得不行,我給你介紹另外一個……殊不知,我已經吃不下了,我喜歡這件衣服,這個專業我挺感興趣的,考公務員不是我的未來規劃,別人行不行要接觸了解了才知道啊……我有我自己的想法,為什麼什麼事都要聽他們的?
  • 常說「這都是為你好」的人,是真的為你好嗎?
    文 by 抒情結愛一直聽到親人在耳邊嘮叨,「這都是為了你好」之類的話,可如果真的是對我好,我自己又怎麼會不知道?常聽到身邊有這樣的命令式對話,其中的句式多為:不要XX樣,我這都是為了你好!不要去染頭髮!我這是為了你好。必須吃這個食物!
  • 經常聽人說「我都是為你好」,來看下哪些是真心的!
    這句「我是為你好」,從小聽到大,無論你是收到表揚,還是平時交往中,甚至被批評時更常聽到。當然,這個話題太大,我們只取其中一個職場分支。那麼,職場中最常聽到當面跟你說的「我是為你好」這句話,主要來自領導,其次是平級同事。
  • 畫江湖系列,每部都是坑,你入坑幾部了?(第一期)
    《畫江湖》幾乎漫迷們都聽過,畫江湖系列做得最火的就是不良人,其實這些年來畫江湖陸續做了很多動漫,其實都很好,小編先來講講畫江湖的背後故事吧。還是老話,喜歡我的文章,就請點讚加關注吧。如果不喜歡我的文章,就只關注就好啦。
  • 「我們是為你好」父母的這句話,只是想把孩子變成自己的傀儡
    「您還在為沒時間照顧孩子而發愁嗎?還在為錯過孩子的成長而苦惱嗎?只要給他植入這個晶片,一按即停,孩子的人生,將由你掌控……」李楓並沒有注意廣告詞的內容,他只是呼呼地吹著眼前的那碗湯,想儘快美美地喝上一口,心裡期待著,明天兒童節,不知道爸媽會給他送什麼禮物。
  • 川普為拜登挖的坑,沒想到,日韓卻遭殃了
    圖為伊朗海軍最近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集到中東地區,目前美伊兩國關係已經異常緊張,甚至到了隨時可能爆發戰爭的階段,這也是川普為拜登挖的坑,沒想到拜登還沒有上任,日韓兩國卻先遭殃了,原來一艘韓國油輪在波斯灣海域慘遭扣押,再往前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