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八」的北洋水師,為何慘敗於日本?

2020-11-17 騰訊網

說起「甲午海戰」,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在我們的中學歷史教材中都有提到。而這場戰爭的結果我們也都知道了——日本海軍勝利,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之所以會輸掉這場戰爭,主要是朝廷內的那些投降派將軍費拿去給慈禧太后搞生日宴會,致使軍隊無錢購買軍艦和炮彈,所以才致使大敗。

當然了,這些說法雖然也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近年來,關於甲午海戰失敗原因的探析,又出現了很多顛覆性的觀點。比如就有學者認為,甲午海戰的失敗,跟海軍官兵低下的軍事素質和落後的武器裝備有關等等。總之說法不一!

那麼歷史的真相究竟是什麼呢?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八」的北洋水師為何會敗給一個蕞爾小國呢?

01政治腐敗,軍艦日漸老化反被日本海軍迎頭趕上。

當北洋水師的紙面實力達到亞洲第一後,清政府覺得這樣的海軍水平已經夠用了,整個大清朝抱著一種偏僥倖的心理,毫無進取之心。

在1892年,光緒皇帝甚至下令朝廷未來的兩年時間要把財力放到給慈谿太后大辦壽宴上,目前也沒什麼戰事,海軍艦艇更新升級的事情可以先緩一緩。熟不知在經過明治維新之後的日本海軍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並且日本不停地增加海軍方面的各項投入,野心勃勃地想要和北洋水師一較高下。

不久日本海軍就擁有了三十一艘主力戰艦,比北洋水師多出整整六艘。同時由於日方的海軍投入沒有間斷,裝備了最新式的速射炮,在海軍的武器性能上日本海軍也要優於北洋水師。

偏安一隅,清政府毫無現代海軍觀念

清政府自從開展洋務運動建立北洋水師以來,根本就不能理解什麼是現代化的海軍理念,還保留著農耕社會的落後想法,認為海軍和自己的八旗兵沒什麼大的差別,都是看門護院,維護統治用的,只要足夠防守,禦敵於國門之外就可以了。

更加可悲的是相對比較先進的定遠艦入役之後,清政府徹底放鬆了覺得這樣的海軍部隊已經夠用了,就不再專門撥款建設海軍了。

可真正的海權並不是這樣,海軍的存在不是為了看門護院,而是要維護自己國家在全世界的利益,國家的權益在什麼地方,海軍就應該在什麼地方。抱著錯誤觀念的清政府也就不奇怪後來發生的給北洋水師配發的都是劣質炮彈,很多根本打不響的事情了。

政治體制落後,洋務運動處處掣肘

儘管清政府經歷了洋務運動,學到了西方列強堅船利炮的技術,可清朝本身依然是封建君主專制的落後政治制度,各種落後的政治制度和腐朽的政府官員對現代化的北洋水師充滿了不理解和敵意,處處掣肘。

北洋水師的總指揮丁汝昌也遭受了封建頑固派的迫害,以至於甲午海戰爆發的時候,丁汝昌竟然還是戴罪之身,在茫茫大海上彈盡糧絕之後竟然苦苦等待不來援軍,只能自盡殉國。甲午海戰不是單純的武器比拼,而是整個國家包括政治體制在內的綜合實力的比拼。

北洋水師的慘敗讓我們明白,擁有現代化的理念和先進的制度比那些華麗的紙面數據重要的多,而全方位落後於時代的清政府也註定走向毀滅。

相關焦點

  • 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八」的北洋水師,為何會輸給日本艦隊?
    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八」的北洋水師為何會敗給一個蕞爾小國呢?其實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只需要來看一下戰前兩國的實力對比就知道了!但其實,在甲午海戰開打之前,北洋水師無論是在總噸位、後勤保障,還是在火炮威力等方面,已經全面落後於日本艦隊。 北洋水師在1888年正式建立的時候,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八」,而且艦隊中還有定遠號和鎮遠號兩艘號稱全球的一等鐵甲艦,排水量達到了7000噸以上。當然,這個數據在現在看來並不算什麼,但在當時,這已經算是一個龐然大物了!
  • 北洋水師實力強大,為何還會在甲午戰爭中慘敗?難道日軍更強大?
    它,就是眾所周知的北洋水師。按理來說,北洋水師的實力曾堪稱東亞第一,理應在對抗外國人發起的侵略戰爭時,輕而易舉地為國爭光。 可實際上,在甲午戰爭爆發後,北洋水師的表現實在讓人感到失望。結果,這場戰爭以北洋水師的慘敗告終。清政府為了儘快平息此事,再次跟侵略者籤訂了喪權辱國的賠償條約。那麼,北洋水師實力不小,為何還會在甲午戰爭中慘敗?只因日軍太強大?
  • 北洋水師的戰艦當時是亞洲第一,為何還是敗給了日本?答案不簡單
    其中最令我們印象深刻的我想就是北洋水師了。北洋水師也叫做北洋艦隊或者是北洋海軍,成立於1888年,是清政府建立的四支近代海軍中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一支。大小軍艦25艘,輔助軍艦50艘,運輸船30艘,官兵達到了4000餘人。北洋艦隊在當時也是不負眾望,實力曾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九,比日本還厲害。但是後來在甲午海戰中全軍覆沒,這也標誌著洋務運動的失敗。
  • 北洋水師真的是世界第九、亞洲第一的海軍艦隊嗎
    海波澄碧春輝麗,旌節花間集鳳鸞……」這是清朝北洋水師的軍歌。從這首昂揚、澎湃的軍歌裡,我們可以想像出當年北洋水師建軍時的氣魄和精神。北洋水師是清朝耗費巨資打造的一支近代化海軍艦隊。1888年12月17日,當北洋水師在劉公島宣布正式成軍時,實力不容小覷。根據《美國海軍年鑑》一項排名顯示,北洋水師的實力位居世界第九、亞洲第一。
  • 北洋水師為何不開這一炮 「教」日本做人
    1891年5月到6月,北洋水師舉行了成軍後第一次校閱,場面極為宏大。艨艟雲集,舳艫相接,聲勢顯赫,令李鴻章陶醉不已。北洋水師的四艘軍艦整齊的停泊在日本長崎港口,它們是「定遠」、「鎮遠」、「濟遠」和「威遠」。由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率領的這支艦隊,在完成朝鮮沿岸的航海任務後,就近駛往長崎港的三菱造船所進行艦船定期的上油和補給燃料。
  • 北洋水師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八」,它的定遠號到底有多厲害?
    不過,黑暗當中也曾經出現過微弱的光芒,像是洋務運動中李鴻章力主創辦的北洋水師,就因為被《美國海軍年鑑》評為世界第八、亞洲第一而令當時的人們激動不已,認為中國在海權問題上極度被動的局面即將一去不復返了。能夠被《美國海軍年鑑》評定為亞洲最強艦隊,北洋水師自然是有一定客觀實力的,而作為其門面的"定遠"、"鎮遠"兩艘戰艦更是耗費了清朝近三百萬兩白銀,被共同譽為"亞洲第一巨艦"。
  • 北洋艦隊配置豪華,戰力亞洲第一,為何在黃海海戰不敵日本海軍
    其中最主要的一項舉措就是打造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水師。 由於財政孱弱,三支水師的實力並不相仿,其中以北洋水師的資金投入最多,實力也最強勁。 根據當時《美國海軍年鑑》的排名來看,北洋水師的綜合實力一度曾經躋身亞洲第一、世界第九的位置。
  • 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師的失敗只是因為假炮彈?別再被影視劇騙了!
    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師的失敗只是因為假炮彈?別再被影視劇騙了!在中國的5000年歷史中,晚清時期一定是最黑暗的一段歲月。因為在晚清之前,中國一直都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強國。但是到了晚清,因為政府的腐敗無能,讓泱泱中華淪為列強案板上的魚肉,中國百年之屈辱史正式開始。
  • 北洋水師世界第九,美國海軍第八,清末各國海軍實力排行榜
    光緒十四年(1888),清政府終於在從英國、德國引入四艘排水量高達兩千多噸的巡洋艦,其後宣布北洋艦隊於山東威海衛的劉公島正式成立。 根據當年《美國海軍年鑑》排名,北洋艦隊主要軍艦大小共有25艘,輔助軍艦50艘,運輸船30艘,官兵4000餘人,裝備有不少先進裝備的北洋艦隊擁有著當時亞洲第一,世界第九的紙面實力。
  • 甲午戰爭時,清政府另外三支水師為何按兵不動,不北上救援北洋水師
    在中國近代除了李鴻章創建的北洋水師這一支近代化的海軍,另外還有三支水師,它們分別是廣東水師、福建水師、南洋水師。其中南洋水師實力在甲午戰爭前僅次於北洋水師,主力軍艦十七艘,總噸位兩萬餘噸;廣東水師共有艦艇37艘,總噸位1.1萬噸。在甲午戰爭爆發後,為何這三支水師不立即北上救援參加戰鬥,卻按兵不動?
  • 北洋水師最先進的定遠鐵甲艦,在當時世界是什麼樣的存在
    1885年10月29日,清朝北洋水師迎來了兩艘「巨無霸」軍艦。一艘是定遠號鐵甲艦,一艘是鎮遠號鐵甲艦。它們都屬於定遠級戰列艦,為一級軍艦。北洋水師將定遠號鐵甲艦定為旗艦,懸掛大清龍旗和艦隊司令的將旗。原來,1874年牡丹社事件發生以後,清朝看到了現代海軍在國防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決定派遣直隸總督、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組建北洋水師。李鴻章最初從英國購買了6艘「蚊子船」和2艘巡洋艦超勇號和揚威號,但「蚊子船」不具備遠洋作戰能力,巡洋艦也無法作為北洋水師的主力軍艦使用,便產生了購買更強大的戰列艦的想法。
  • 春帆樓1919-北洋水師場景
    反觀日本大河劇《坂上之雲》,也是描寫一群年輕人背負強兵富國的重任,將日本帶入輝煌壯麗的文明開化時代,而其發端就是打敗清國全殲北洋水師,將半數的北洋艦隊俘獲歸國,索賠軍費2億兩,光榮地成為帝國主義強盜的一員。
  • 甲午海戰,北洋水師全軍覆沒,轉折點是魚雷艇
    甲午一戰,號稱當時「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這一清政府斥巨資打造,並且引以為豪的海上軍事力量,恥辱性地退出了歷史舞臺,清政府完全失去了抵禦外侵的能力,內部矛盾也不斷加劇,甲午海戰的失利加速了清王朝的倒塌。
  • 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十大戰艦各有所蹤
    曾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九的強大艦隊,後由於種種原因逐漸落後日本。北洋水師曾經之所以能稱之為亞洲第一,全仗著它的十大主力艦。這十艘艦除平遠艦外,全部由英國和德國製造,代表著當時世界先進的軍事造船水平。但在中日甲午戰爭中卻全軍覆沒,有五艘被日本海軍擊沉,有兩艘為免資敵,自行炸沉;有三艘被日軍俘獲,並編入了日本海軍。
  • 北洋水師的作死之路:「長崎嫖妓事件」,從此日本下狠心戰勝中國
    中日甲午戰爭之前,兩國是有過「衝突」的,不過,只是肢體衝突,後來也和平解決了,但沒過幾年,日本海軍就將北洋水師給滅了。 清朝和列強打過幾次「交道」後,明白了現代軍事的重要性,所以,也重金打造了一支艦隊,在當時這支艦隊就硬體來看,是排位亞洲第一的。所以,當它出現在日本民眾面前時,當地人的確很有「感觸」。 現在談論中日歷史上的那些事,更多的則是圍繞經貿往來。事實上,中日之間爆發過戰爭,唐朝有,元朝有,明朝也有,但是,沒有哪一次像甲午戰爭這麼慘。而且,歷史上的這些戰事,中國勝多。
  • 北洋水師日本嫖娼事件
    北洋水師日本嫖娼事件1886年7月,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總教習英國人琅威理率領北洋艦隊主力「定遠」、「鎮遠」、「濟遠」、「威遠」、「超勇」、「揚威」6艘軍艦前往朝鮮東海岸海面操演。之後「超勇」、「揚威」兩艦在海參崴待命,其餘「鎮遠」、「定遠」、「威遠」、「濟遠」四艦前往位於日本長崎的三菱造船所進行維護、檢修,開展對日本的「親善訪問」,這也是大清鐵甲艦隊首次訪問日本。8月1日,北洋艦隊抵達日本長崎港,碼頭上擠滿了前來觀看大清鐵甲巨艦的長崎市民。8月13日,日方邀請抵達長崎的北洋水師官兵登岸購物。
  • 北洋水師慘敗時,南洋水師在哪裡?在國家利益面前他們還在內鬥嗎
    晚清洋務運動時,清政府一共建設了四支近代海軍,分別是廣東水師、福建水師、南洋水師和北洋水師。既然擁有這麼多的水師,為什麼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只能看見北洋水師在海上孤身奮戰呢?當敵人來臨的時候不是應該團結在一起,一致對外嗎?
  • 世界第六、亞洲第一的北洋艦隊覆滅。背後的原因,是值得我們去深思
    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師正式宣告成立並於同日頒布施行《北洋水師章程》。從此,近代中國正式擁有了一支在當時堪稱世界第六、亞洲第一的海軍艦隊。1895年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中日甲午戰爭以清朝的徹底失敗而告終。
  • 1886年,北洋水師訪問日本,沒想到為甲午海戰埋下了禍根!
    ,李鴻章原本打算展現亞洲第一艦隊的強大陣容,但當晚卻出現了一個意外。  一些北洋水兵登岸遊覽,卻因為語言不通與店家發生了爭執,日本巡警前來維護治安,結果卻與北洋水兵打了起來,隨後事態進一步擴大。    在8月15日,大批日本巡警和持刀武士與北洋水兵械鬥,北洋水師死了5人,日本巡警死了2人,這件事在歷史上稱為「長崎事件」!
  • 如果提前十年開戰 北洋水師能不能贏日本海軍?
    事件發生後,北洋海軍教英語的將軍朗威利非常生氣,請求北洋海軍司令丁汝昌炮兵長崎,威脅要「立即打敗日本海軍」,丁汝昌立即問李鴻章,李鴻章壓制此事,指示用外交手段解決,雙方互相補償醫療費用。後來,一些歷史觀察家認為清政府錯過了發動戰爭的最佳時機,而且,如果英國人朗威利不走,北洋水師就能贏得日軍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