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6年,北洋水師訪問日本,沒想到為甲午海戰埋下了禍根!

2021-01-18 網易

2021-01-10 22:03:21 來源: 老班長歷史

舉報

  在8月13日,丁汝昌率領「定遠號」等四艘戰艦訪問日本長崎,李鴻章原本打算展現亞洲第一艦隊的強大陣容,但當晚卻出現了一個意外。

  一些北洋水兵登岸遊覽,卻因為語言不通與店家發生了爭執,日本巡警前來維護治安,結果卻與北洋水兵打了起來,隨後事態進一步擴大。

  

  在8月15日,大批日本巡警和持刀武士與北洋水兵械鬥,北洋水師死了5人,日本巡警死了2人,這件事在歷史上稱為「長崎事件」!

  在此事過後,李鴻章只想息事寧人,但他卻沒想到「長崎事件」成為了一根導火索,一瞬間引爆了日本民眾的情緒。

  在日本官員的有意引導下,日本民眾認為清國故意惹事,其目的是藉助「定遠號」鐵甲巨艦炫耀武力,意圖欺壓日本。

  一時間擊沉「定遠號」,戰勝大清國的呼聲在日本國內驟然高漲。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開始集中全國之力發展海軍。

  

  1887年3月,日本天皇宣布每天少吃一頓飯也要發展海軍,此時的日本已經發行了1700萬海軍國債,日本天皇為了表示誠意,他又將皇室經費的十分之一用於海防工程,這筆錢大概是30萬日元。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等人四處巡迴演講,他們在半年內籌集了200萬日元。之後,日本接連向歐洲訂購鐵甲巡洋艦!

  1891年,日本向英國阿姆斯特朗兵工廠訂購新一代巡洋艦「吉野號」,這艘戰艦在火力速射和航速等方面都要比「定遠號」更強。

  日本通過不斷進口世界一流戰艦,發展本國的造船工藝,逐漸縮小了與北洋水師的差距,到了甲午海戰時期,日本海軍巡洋艦的航速和火力已經超過了北洋水師。

  在1891年,北洋水師應邀造訪日本,丁汝昌率領「定遠號」等6艘戰艦抵達日本後,日本方面表現得極為熱情,日本天皇還接見了丁汝昌等人。

  隨後,丁汝昌在戰艦上設宴回禮,在宴席上,日本海軍大臣西鄉從道不斷誇讚丁汝昌是海軍名將,但這一切卻讓丁汝昌十分擔心。

  

  丁汝昌參觀了日本海軍艦隊,他沒想到僅僅過去了5年,日本海軍的實力突飛猛進,新增戰艦32艘,其中排水量超過2000噸以上的鐵甲戰艦就有12艘。

  同比之下,北洋水師沒有增添一艘軍艦,更為可笑的是清朝竟然宣布停止外購西洋軍火。

  而且光緒皇帝在1889年大婚,他的婚禮耗費了550萬兩白銀,相當於3艘定遠號的價格,一艘定遠號的價格為140萬兩白銀!

  只看這些細節,日本在開戰之前就已經在甲午海戰中獲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中日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是因為北洋官兵貪生怕死嗎?
    戰爭的起因是,日本侵略朝鮮劍指中國東北,清朝為了防止日本以朝鮮為跳板侵略我國,所以派兵保護朝鮮。1894年7月25日,日軍偷襲了由北洋水師兩艘戰艦護送的運兵船,高升號運兵船被日本的浪速艦擊沉,1200多名清軍將士葬身在朝鮮豐島海域。 自此清日戰爭全面爆發,北洋水師主力艦隊齊出,希望在海戰中擊敗日本海軍。然而日本聯合艦隊早有準備,並提前出海尋找北洋水師主力。
  • 甲午海戰,北洋水師全軍覆沒,轉折點是魚雷艇
    甲午一戰,號稱當時「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這一清政府斥巨資打造,並且引以為豪的海上軍事力量,恥辱性地退出了歷史舞臺,清政府完全失去了抵禦外侵的能力,內部矛盾也不斷加劇,甲午海戰的失利加速了清王朝的倒塌。
  • 126年前的甲午海戰,北洋水師到底輸在哪裡?
    9月17日,在中日甲午海戰126年紀念日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清朝北洋水師的旗艦定遠艦的水下打撈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定遠艦考古隊在廣州打撈局的協助下經過10多小時的奮戰,最終成功將一塊定遠艦鐵甲起吊出水,從而有幸讓世人再次目睹鐵甲的真容。
  • 上海航船世家與北洋水師黃海海戰
    就在此時,由北洋艦隊提督丁汝昌率領的、以「鎮遠」與「定遠」為中堅力量的北洋艦隊赴日訪問,這在日本激起了軒然大波,為對外擴張的日本軍國主義政府擴建海軍力量找到了藉口。在這舉足輕重的一仗中,北洋艦隊中最為出色的軍艦是「鎮遠」號。她的管帶(艦長)林泰曾是北洋海軍中優秀指揮官,是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的左右手。每次率艦訪問日本時,總是仔細了解日本海軍的實力,在開戰之前,曾向上司提出過不少海上作戰的正確見解,但都未被接受。
  • 拋去政治因素,單從軍事角度分析,甲午海戰北洋水師究竟敗在哪?
    我們拋去大清內部的政治因素,官兵的意識,朝廷的意志,以及戰爭後期消極求和等等,單就北洋水師裝備和戰術的角度分析,北洋水師究竟敗在了哪裡?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37期:甲午海戰,單純從裝備和戰術角度分析,敗給日本是偶然還是必然?
  • 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師的失敗只是因為假炮彈?別再被影視劇騙了!
    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師的失敗只是因為假炮彈?別再被影視劇騙了!在中國的5000年歷史中,晚清時期一定是最黑暗的一段歲月。因為在晚清之前,中國一直都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強國。但是到了晚清,因為政府的腐敗無能,讓泱泱中華淪為列強案板上的魚肉,中國百年之屈辱史正式開始。
  • 龍旗凋零:大清海軍「北洋水師」是怎麼輸掉甲午大海戰的?
    沒了錢,裝備老化,炮彈不足,故障率高,北洋水師從誕生那天起,就開始走了下坡路。1895年11月,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海軍為了討好老佛爺,把本用來購買一艘英國軍艦的錢,挪用去給老佛爺祝壽賀禮了。這艘軍艦是英國為北洋水師量身定做的快速型軍艦(航速高達22.5),彌補艦隊速度遲緩的問題。
  • 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八」的北洋水師,為何會輸給日本艦隊?
    說起「甲午海戰」,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在我們的中學歷史教材中都有提到。而這場戰爭的結果我們也都知道了——日本海軍勝利,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但其實,在甲午海戰開打之前,北洋水師無論是在總噸位、後勤保障,還是在火炮威力等方面,已經全面落後於日本艦隊。 北洋水師在1888年正式建立的時候,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八」,而且艦隊中還有定遠號和鎮遠號兩艘號稱全球的一等鐵甲艦,排水量達到了7000噸以上。當然,這個數據在現在看來並不算什麼,但在當時,這已經算是一個龐然大物了!
  • 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八」的北洋水師,為何慘敗於日本?
    說起「甲午海戰」,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在我們的中學歷史教材中都有提到。而這場戰爭的結果我們也都知道了——日本海軍勝利,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之所以會輸掉這場戰爭,主要是朝廷內的那些投降派將軍費拿去給慈禧太后搞生日宴會,致使軍隊無錢購買軍艦和炮彈,所以才致使大敗。
  • 甲午戰前北洋艦隊已落後於日本海軍
    北洋艦隊主力艦艇都是1888年前服役的,1888年以後幾乎沒有添置。這是因為1891年戶部尚書翁同龢上書:海軍規模已具,國家度支艱難,嚴禁北洋水師再添加新的「艦、炮、軍火」。而日本海軍則正好相反,大戰前夕做了充分的準備,購置了很多新型號艦艇。
  • 北洋水師最恥辱一幕:1900年比甲午那年還不堪
    其中,北洋水師在大沽口之戰中的屈膝投降,更是海軍史上最恥辱的一幕。這次事件的不堪程度,更甚於1895年劉公島的北洋水師投降事件,後者至少經過了長時間的奮戰。相比之下,參戰的八國聯軍艦艇均為炮艦和驅逐艦,整體實力遠不如北洋水師艦艇。
  • 長崎事件,清朝鴉片戰爭後首次勝利,一日本人卻影響甲午戰爭結局
    1888年《美國海軍年鑑》排名,北洋水師艦隊實力亞洲第一,世界第九,實力遠超當時的日本海軍。中日兩國海軍的首次交鋒也以北洋水師的勝利和平結束,成為清朝自鴉片戰爭後,第一次對外的外交勝利。北洋水師首次訪問日本1886年(清光緒十二年),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總教習琅威理率「定遠」、「鎮遠」、「濟遠」、「威遠」、「超勇」、「揚威」等6艘軍艦前往朝鮮東海岸海面操演,以此展示清政府強大的海軍實力,制止敵國可能的侵略企圖。
  • 歷史 紀錄片《甲午》5集全收錄 復盤甲午海戰前後
    ,散落四方……  北洋水師軍艦英德造 不遠萬裡回到中國  1887年,為北洋水師效力的英國軍官琅威理率領鄧世昌等400餘名官兵赴英國紐卡斯爾接收清政府向英、德訂造的「致遠」、「靖遠」、「經遠」、「來遠」四艘巡洋艦。
  • 甲午海戰中,清軍真的不堪一擊嗎?
    我們知道,嚴謹來說,甲午海戰可以被劃分為三個階段:豐島海戰、黃海海戰以及威海衛保衛戰,前兩場是主要戰役,威海衛保衛戰是北洋水師的結局,他們最終慘敗並全軍覆沒。豐島海戰1894年6月,清政府答應朝鮮政府的請求,派遣直隸提督葉志超前往朝鮮鎮壓東學黨起義,然而後者登陸後,日本便打著「保護僑民」的幌子,乘機向朝鮮出兵一萬餘人,企圖挑起戰爭。
  • 北洋水師的戰艦當時是亞洲第一,為何還是敗給了日本?答案不簡單
    大家高中的時候都學過歷史,19世紀60到90年代,為了維護清政府的統治,解除內憂外患,實現富國強兵,於是發起了一場浩浩蕩蕩的學習西方先進文化技術的運動,這便是洋務運動,後來得到了慈禧太后的重用,當時口號是「自強」、「求富」,指導思想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相信大家都聽過「師夷長技以制夷」吧。
  • 北洋水師的作死之路:「長崎嫖妓事件」,從此日本下狠心戰勝中國
    歷史上發生的那些事,很多表面看著是毫無關聯,但是,一些事情暗地裡會成為一些政客的機會,他們藉此挑動民眾情緒,為後續的事情埋下深深的伏筆。中日甲午戰爭之前,兩國是有過「衝突」的,不過,只是肢體衝突,後來也和平解決了,但沒過幾年,日本海軍就將北洋水師給滅了。
  • 北洋水師最先進的定遠鐵甲艦,在當時世界是什麼樣的存在
    1885年10月29日,清朝北洋水師迎來了兩艘「巨無霸」軍艦。一艘是定遠號鐵甲艦,一艘是鎮遠號鐵甲艦。它們都屬於定遠級戰列艦,為一級軍艦。北洋水師將定遠號鐵甲艦定為旗艦,懸掛大清龍旗和艦隊司令的將旗。日本聯合艦隊沒有一艘軍艦能與之相提並論的。1886年,北洋水師定遠、鎮遠、威遠、濟遠4艘軍艦對日本進行友好訪問時,中國水兵在長崎購物時與日本警察發生了衝突。當北洋水師定遠號鐵甲艦把305毫米巨炮對準長崎市區時,日本屈服了。日本海軍專家、海軍大學校長伊東佑亨力主發展海軍時不無沮喪地說:「只要定遠和鎮遠兩艦,就能把(日本)全部常備艦隊送到海底。」
  • 甲午海戰,清軍不堪一擊,歷史是真的嗎?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甲午海戰前夕,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陸續建立起大沽口、威海衛、旅順三大艦隊基地,這些成績讓清朝統治者盲目自信、掉以輕心,沒成想一場中日甲午戰爭大清的慘敗卻成了他們的惡夢,辛苦十數年建立的大清王牌海軍就這樣毀於一旦,再次證明了滿清政府的腐朽無能,也間接說明了清朝軍隊的不堪一擊
  • 北洋水師日本嫖娼事件
    北洋水師日本嫖娼事件1886年7月,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總教習英國人琅威理率領北洋艦隊主力「定遠」、「鎮遠」、「濟遠」、「威遠」、「超勇」、「揚威」6艘軍艦前往朝鮮東海岸海面操演。之後「超勇」、「揚威」兩艦在海參崴待命,其餘「鎮遠」、「定遠」、「威遠」、「濟遠」四艦前往位於日本長崎的三菱造船所進行維護、檢修,開展對日本的「親善訪問」,這也是大清鐵甲艦隊首次訪問日本。8月1日,北洋艦隊抵達日本長崎港,碼頭上擠滿了前來觀看大清鐵甲巨艦的長崎市民。8月13日,日方邀請抵達長崎的北洋水師官兵登岸購物。
  • 海疆網友實地走訪還原甲午海戰真實英雄
    導讀:隨著致遠艦被發現,中日甲午海戰必將再次引發各方關注。在此,本網首先推薦海疆在線網友泰哥的一篇文章。文章解答了關於甲午海戰的四個問題:一、為何在打撈致遠艦時,發現艦身已經殘缺不全?二、鄧世昌的墓地在哪裡?他的遺骸是如何被發現的?三、為何北洋水師在與日本聯合艦隊的決戰中,未能擊沉日本一艘軍艦?四、鄧世昌帶寵物上艦是其精神萎靡、戰鬥力低下的表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