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電競去哪裡呢,另外,不少職業選手退役之後選擇了直播、投資俱樂部等轉型方式,對於收益微薄的教育行業,很難讓他們提得起興趣。一起來看看當遊戲主播要做什麼
由於教師資源的缺失,除了個別機構以外,其實不管是院校中的電競專業還是院校以外的電競教育機構,他們的育才面都太過狹小了。目前來看,電競教育行業發展最嚴重的短板便是師資嚴重短缺,造成的結果便是如今的電競教育行業仍然處於莽荒狀態。
, 而教師資源的嚴重短缺,部分原因來自於電競教育與電競行業整體發展步調不一致。先從電子競技員的角度來看,現在看起來電競行業發展十分迅速,然而除了一些初代老選手以外,如今能夠充當教師的職業選手資源並不充足。一方面是由於目前仍有大部分選手學歷過低,另一方面在於整個行業中職業選手資源並沒有過剩。
以《王者榮耀》為例,滿打滿算,《王者榮耀》誕生也就4年時間,在這一過程中,大部分職業選手仍處於職業生涯初期、中期,整個電競生態並不具備龐大的退役選手資源來補充到電競教育體系中。這種情況在《王者榮耀》電競生態中的輔助工種上也是同樣的。
另外,不少職業選手退役之後選擇了直播、投資俱樂部等轉型方式,對於收益微薄的教育行業,很難讓他們提得起興趣。而在職業選手以外的崗位上,由於年齡門檻相對較低,比如職業解說、職業導播、賽事導演等崗位,對年齡的要求又與其他傳統崗位相似,這些專業人才也很難抽身投入電競教育當中。
目前的電競教育行業整體水平仍有待考究,但是為了快速補足行業人才缺口,電競教育又不得不提上日程,這就讓如今整個電競行業與電競教育的關係十分尷尬了。表面上看,電競教育想要追趕上整個行業的發展步調,還需要等整個行業的專業人才儲備充足,那麼怎樣才能實現這個目標呢?
行業當中其實已經出現一些解決方法了。一年之前,KPL的三周年專場上,賽事官方宣布了一項跨界合作,KPL聯盟與廣州體育大學達成了合作關係,雙方的合作內容將圍繞KPL聯盟中的職業選手再教育等內容展開,在未來,KPL職業選手在退役之後將有機會進入廣州體育大學進行學歷深造。
職業選手進行學歷深造與電競教育的發展有關係嗎?答案是肯定的,退役職業選手在學歷深造時,其實已經打通了轉型成為電競教師的渠道,在學歷深造之後,退役選手大可在學校中一站式完成再就業,而且電競雖然是碗青春飯,但是電競教育卻非也。
講到這裡其實大家不難發現,電競教育與整個電競行業的發展是需要雙向賦能的,電競教育發展的目的是為了承擔起為行業輸血的重任,而電競教育的起步又需要當前行業首先反向輸血,為電競教育行業首先塑造出適宜的人才培養溫室。
不過,就算KPL與廣體的合作為行業開了個好頭,但是也不難發現,這隻對電競職業選手培養有所裨益,在其他崗位人才培養上,仍然沒有找到一個「最優解」。要解決這一方面的問題,其實不管是目前的電競行業還是教育系統,都沒必要過分去強調「電競專業」,由於體育與電競的屬性十分相近,大量的體育專業人才同樣可以為電競所用,而且在賽事編導、舞臺設計、賽事轉播等方面,傳統學科同樣能夠培養出可用的優秀人才。
歸根結底,電競教育與整個行業之間的發展關係是雙向的,如果電競行業只是一味地需求、需求、需求,而對電競教育沒有任何反饋,那麼電競教育就永遠沒法靠譜。而在輔助崗位上,如果行業始終過分強調「電競」的特殊性,則只會在人才培養上構築起發展壁壘。就如當下數量繁多的電競培訓機構與電競專業,不僅無法為行業輸入高質量血液,還極有可能會誤人子弟。
建議要有xbox手柄這樣體驗會更好,順便值得一提,如果有2K往上的顯示器,體驗感會直線上升。
長評包含本人的個人吐槽和詳細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