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飈:敢講真話的「將軍大使」

2020-12-23 海外網

耿飈是我軍一員著名戰將。1950年初,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九兵團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的耿飈,走上了外交工作崗位,先後擔任中國駐瑞典王國大使兼駐丹麥、芬蘭公使,駐巴基斯坦大使,外交部副部長,駐緬甸大使,駐阿爾巴尼亞大使等職。在任期間,他堅持求真務實,敢講真話,妥善處理外交事務,成為著名的「將軍大使」。

敢於直諫表忠言

耿飈為人耿直,性格率真,素以講真話、敢直諫來表達對黨和人民的忠誠。20世紀50年代,我國各代表團出國訪問或參(展)會,有以毛澤東主席像紀念章贈送觀眾的習慣做法。1953年9月10日,駐瑞典王國大使耿飈經過深思熟慮,向毛澤東和周恩來寫了一封《建議我各代表團不再用毛主席像章作贈品》的建議。原因是他發現,在北歐任大使的3年中,所見蘇聯和其他各國從不送自己領袖相片和有領袖像的紀念章,僅送他們的首都風景畫冊等為禮品。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特別是在東歐各國,人們也不敢掛在胸前,為此耿飈提出應有所修改。

可以說,直接陳信對毛澤東指出不用毛主席像章作贈品,是需要一定勇氣的,但這正體現了耿飈敢講真話的品格和魄力。而毛澤東不但在自己名字上畫圈表示同意,而且讓周恩來籤發到相關各部委。之後,中國各代表團所送的禮物改為畫有中國畫的摺扇、風光明信片和攝影畫冊等。心底無私,自然敢於直言;胸懷坦蕩,必然敢講真話。耿飈敢講真話,在於他以真立身、以真謀事、以真建功,有一心為公的正氣、實事求是的勇氣,無愧於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的表率。

敢於較真吐真言

耿飈的一生,始終堅持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作風,從不考慮名利得失,不計較個人進退,勤於鑽研,善於思考,踐行了「三敢」的人生準則:敢講真話、敢做實事和敢負責任。1956年,身為駐巴基斯坦大使的耿飈經過對中巴兩國間有關歷史研究後發現,中巴關係史上竟然還有一個坎巨提飛地問題。坎巨提位於巴基斯坦東部,與中國新疆的南部接壤。它面積不大,本是喀喇崑崙山區的一個小土邦,中國元朝時曾派兵佔領該地,並將其作為屬地。後來,這個土邦的酋長宣布脫離中國,接受巴基斯坦的管轄。就是說,實際上它已不再是中國的屬地。但是在解放以前印刷的一些地圖中,仍把坎巨提作為中國在巴基斯坦境內的一塊飛地。

領土歸屬,關係重大,耿飈對此十分慎重,與使館人員會同相關專家進行了認真的分析研究。根據歷史的線索,經過細緻的考證,耿飈認為,坎巨提作為中國飛地已經名不副實,應該放棄這塊名義上的屬地,把它正式地、完全地歸還給巴基斯坦。為此,耿飈回國述職時,向周恩來提出這一建議,並說這是他和使館人員認真研究後的一致看法。周恩來指示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外交部研究此事,最終認可了他的建議。1963年中巴雙方劃分邊界,中國正式承認坎巨提劃歸巴基斯坦,並換取將克裡青河谷劃歸中國。按理說,國家領土涉及主權之爭,一寸也不可放棄,作為外交官有捍衛國家主權的神聖職責,處理不好還會留以賣國賊的罵名,但耿飈以自己實事求是、敢講真話的原則作風,以科學嚴謹的態度,認真審慎的調研,敢於對國家負責、對歷史負責,既公正處理了國際歷史遺留問題,又增進了中巴兩國友誼。

敢於擔當放諍言

耿飈敢講真話的政治品格,既體現了他忠於職守的外交使命,也體現了他憂國憂民的政治擔當。讓耿飈聲名在外的一次敢講真話,是他在1969年擔任駐阿爾巴尼亞大使期間。耿飈調查發現中國對阿爾巴尼亞的經濟與軍事援助「有求必允」,但實際效果並不好。中國對阿爾巴尼亞的援助一直是在自己遭受封鎖、存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提供的。耿飈還發現,阿爾巴尼亞當時還存在盲目向歐洲發達國家生活水平攀比的思想。

這種情況引起了耿飈的深切反思。經過反覆激烈的思想鬥爭,耿飈給當時外交部主管歐洲事務的副部長喬冠華寫了一封長信,如實地向國內反映真實情況,並直言不諱地說出自己的意見。提出這種「有求必允」的援助,既加重了我國的經濟困難,也助長了對方的驕傲、懶惰和依賴思想,應量力而行,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援助,建議國內對援阿的規模、內容和方法,都要重新考慮。

身為一個外交官對國家的外交政策提出否定,敢說被喻為「歐洲社會主義明燈」阿爾巴尼亞的問題,是需要冒極大風險的。喬冠華對耿飈大膽、如實地反映情況十分欽佩讚賞並轉報中央。後來耿飈回國,李先念說:「耿飈,你膽子真不小,敢說阿爾巴尼亞的『壞話』,你是第一個提出這種意見的人!」毛澤東看了耿飈的信後,大加稱讚說:「耿飈敢說真話,反映真實情況,是個好大使。」耿飈所提意見,最終被中央採納,中國援外工作的一些既定策略也隨之有所改變。耿飈敢於直言、敢講真話,充分彰顯了他始終堅持黨的原則第一、黨的事業第一、人民利益第一的人格風範。(王厚明)

來源:學習時報 2020年11月20日期 第5版

責編:莊鵬澤、夏麗娟

31925759,.耿飈:敢講真話的「將軍大使」,.2020-11-27 09:16:14,.204524,.莊鵬澤、夏麗娟

相關焦點

  • 原創:大使夫人的革命愛情——訪耿飈夫人趙蘭香
    大使夫人的革命愛情——訪耿飈夫人趙蘭香 趙學儒/文 原載《人物》雜誌趙蘭香是從寶塔山下、黃河之濱走向中國和世界的中華民族優秀兒女的一個。趙蘭香與耿飈的愛情故事已成為今天多少人心中的傳奇。 革命需要:做大使夫人 1950年初,黨中央決定調耿飆到外交部工作,成為新中國第一批10位大使之一。耿飈和趙蘭香經過簡短的準備和學習就踏上了奔赴外交崗位的漫長旅途,開始了她們長達20年的外交生涯。 解放的時候趙蘭香只有26歲,想好好地為建設新中國工作。
  • 耿飈與陳明仁四平街打賭的歷史考證
    民間盛傳,解放戰爭前夕,耿飈將軍與陳明仁將軍關於國共兩黨的前途,有過一次打賭。在兩位名將的身上,怎麼會出現打賭這種事呢?這個打賭是在什麼歷史背景下產生的,真實的情況又是怎麼樣的呢?耿飈,出生於醴陵北鄉的嚴家衝一個貧苦的家庭。曾祖父是個舉人,卻沒能入仕。祖父是個遊方郎中,最終拋下幼子弱女,在醴陵人的母親河,淥江邊背起一根縴繩,最後渺無音訊。
  • 耿飈將軍有多牛?許世友都想跟他切磋,晚年又創建特警部隊
    耿彪將軍就是其中之一,要是他在授銜時還在部隊,至少可以授個上將。耿飈出生於一個武術世家,自己的父親曾經是「大內高手」,保護過光緒皇帝。耿飈從小就練就一身武藝,在當地鮮有敵手。抗日戰爭爆發後,耿飈決定參軍衛國,來到紅軍正逢大部隊的長徵之路。耿飈的一身本事到了戰場上終於有了用武之地,在湘江戰役中,他多次率領部隊衝鋒,總是衝在最前面和敵人硬碰硬。
  • 人民戰士的革命愛情——訪耿飈夫人
    不少家長由於不了解和害怕軍隊,不敢讓女兒去上學。為了動員她們復學,趙蘭香主動要求和同學校的女幹部一起,挨家挨戶地做學生家長的工作。就這樣她衝破了傳統封建觀念的束縛,成為慶陽縣城第一個走出家門參加社會工作的婦女,後來她正式擔任了學校的國文和美術教師。1937年秋,八路軍129師385旅進駐隴東防區,旅部就設在慶陽(陝甘寧邊區23縣之一)城外田家城。
  • 敢做不敢當!莫裡森憑什麼不許趙立堅講真話
    但趙立堅針對已經發生的國際事件講出真話的合理做法,卻被澳大利亞視為「奇恥大辱」。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在面對採訪時表示,中方公開發表「偽造事實」的漫畫的行為「令人相當反感」。莫裡森還表示,中國應該為這種行為「感到可恥和羞愧」。
  • 召見中國大使要求中國道歉!澳把頭埋在沙子裡,不許趙立堅講真話
    澳把頭埋在沙子裡,不許趙立堅講真話為此,澳總理莫裡森對媒體稱,中國方面發表了一張「假的澳軍割兒童喉嚨的圖片」,這是讓人非常反感的行為,中方應該對此感到羞愧。與此同時,莫裡森還指出,他將會想辦法讓趙立堅將這幅畫刪除,並要求中國正式向澳道歉。緊接著,澳大利亞的外交部便表示,就此事,澳方已經召見了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
  • 不滿有記者在場 成龍政協發晦氣:我都不敢講真話
    媒體把成龍逼的都不敢講真話? 隨著春暖花開,倍受大家寵愛的娛樂圈也越來越騷動,一個個都耐不住寂寞開始出現在眾人的視線之中,這其中有美好的,也有很多是負面的,不過這一切都擋不住成龍的鋒芒。最近他的一段講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可能當時成龍不滿現場出現記者,他在現場講道:「你看,這麼多記者,我是講什麼話好呢,我都不敢講話。真的,我們打拼了幾十年,由一個窮小子打拼到今天,有這個地位,真的想為國家或者為人民、為香港做點事情。講一句真心話,完了,不只是我,我一家人都受累,都不敢講話。」  成龍這位有爭議的演員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不過是什麼讓他感覺如此委屈?
  • 「有底子」敢講真話的章玉安老師走了
    章玉安先生為人最難能可貴之處在於講真話,紹興一中校長朱雯說,章老師身上很好地體現了紹興一中「求真」的校訓(章老師初中和高中都在紹興一中就讀)。也正是由於敢講真話,他在「文革」期間曾因言獲罪,身陷絕境。但也許是天性使然,他念念不忘「知識分子當以言論為天職」的信條,深以逢場作戲、明哲保身、人云亦云、曲意阿附為恥,他實在不願做魯迅所說的「蔑片」。
  • 【疆心夜語】珍惜敢和你說真話的人
    主播:大海 文字:《珍惜敢和你說真話的人》 來源:網絡 >《珍惜敢和你說真話的人》渡蘭君 01 人生在世,我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從他們的口中聽到千言和萬語。
  • 爾冬陞:敢講真話,有真人緣
    然而,今年國慶,爾冬陞卻以他的講真話,以他的「毒舌」突然上了熱搜。其實,「敢說話」一直是爾冬陞的標籤之一,在演藝圈中,爾冬陞總是帶有一絲濯清漣而不識汙泥的天真感,他的家世和資歷顯赫,爾導卻從不驕縱自己,而是選擇成為一個始終耿直、不虛偽的人。
  • 爾冬陞:敢講真話,有真人緣
    然而,今年國慶,爾冬陞卻以他的講真話,以他的「毒舌」突然上了熱搜。其實,「敢說話」一直是爾冬陞的標籤之一,在演藝圈中,爾冬陞總是帶有一絲濯清漣而不識汙泥的天真感,他的家世和資歷顯赫,爾導卻從不驕縱自己,而是選擇成為一個始終耿直、不虛偽的人。
  • 真話不能成為稀缺品
    黨員幹部就要敢說真話、勇道實情。在不少地方,部分領導把下屬反映問題當成「捅婁子」,將同事批評建議看作「使絆子」,以或明或暗的手段懲治報復,讓許多講真話的幹部很受傷。為避免日後「中暗槍」、坐「冷板凳」、穿「小鞋」,有的幹部說話時察言觀色、投其所好;有的幹部真話不說、實話假說,真事不講、實事虛講;有的幹部向上匯報工作時,避開不足報喜不報憂,把問題藏著捂著……實話實說,是客觀行事;實事真講,是責任擔當。不講真話,道不出真心;不說實情,掌握不了實況。對黨員幹部而言,更要敢講真話。
  • 上世紀40年代中,耿飈去看電影時,看見有兩個特務在尾隨他
    上世紀40年代中,耿飈去看電影時,看見有兩個特務在尾隨他,果斷買了三張電影票,然後走到特務面前道:「我這裡剛好有兩張電影票,一起去看電影吧!」 這可把這兩位特務給嚇蒙了,只能結果電影票,然後陪笑道:「首長,別見怪啊,軍令如山,我們也沒有辦法。」
  • 部隊輕裝泅渡,唯獨耿飈犯難:旱鴨子不會水,沒把握
    戰前,耿飈與政委朱良才召開作戰會議,向各級下達作戰指示後,全師向九龍江東溪進發。可當紅9師趕到東溪後,卻發現了一個棘手的問題:河水上漲了不少。東溪河不算大,平日裡僅有百十米寬,水淺時人甚至可以徒步跋涉過去。可連日來一直下暴雨,導致東溪一夜間就進入了盛水期。河面不僅被拓寬不少,還不時掀起急流奔騰而下,根本無法徒涉。
  • 我們居然還在爭論要不要講真話的問題
    文明人不應該參與「吃屎好還是吃飯好」的辯論-張鵬與老哲對話377----我們居然還在爭論要不要講真話的問題
  • 真話不全說 假話全不講
    真話不全說 假話全不講早晨稀奇古怪的夢像氣泡一樣,一覺醒來全都破滅。昨天文章閱讀量猛增,深感欣慰,只不過寫了自己的真實感受,看來確實引起了大家的共鳴。人人都說假話,假話說了一輩子,也成不了真話。71《無問西東》油畫系列之七十一 最憶似水流年 60 *80釐米
  • 不一樣的曹操:對老婆溫柔到底,敢作敢當敢說真話!
    他後來還特意叮囑讓丁夫人改嫁,不過也沒人敢娶。由此看出,曹操也是個有血有肉有擔當的好男人。早期他真的是大漢忠臣,初當官時,不畏權貴,秉公執法「造五色棒,縣門左右各十餘枚,有犯禁,不避豪強,皆棒殺之」。然因得罪權貴,棄官去職。年少的理想熱血受到了現實無情的打擊「是後政教日亂,豪猾益熾,多所摧毀;太祖知不可匡正,遂不復獻言。」
  • 著名學者陳平原,擔任過北大中文系主任,是一位敢說真話的人
    著名學者陳平原是一位特別能講真話的人,他不喜歡思想保守的人,他認為人到中年會變得懶惰、自私。他認為現在有些年輕人思想比年長的還保守還世故,這種現象讓陳平原教授很痛心。他認為存在一些畸形的社會現象,七八十歲的人還在為理想而奮鬥,青年人卻很保守,陳平原為此很擔心。陳平原教授講究真實,這是他一直的原則。